高考文综备考策略地理
❶ 高考文综复习方法
从你所说的来看,你文综的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好.现在是4月份了.还有2个月的版样子就要考试,权现在最重要的是课本,而不是多做题.当然题是要做,但要有针对性.再有,要多记,文科,我觉得,记住的东西越多,考试时就会得心应手.再者,看看历年的高考试卷,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❷ 高考文综中(地理)怎样学好
基本;首先是看懂图,然后在把书上的知识点背了。
重点;把书上比较重要章节和地图熟读牢记。
补充;有时间的话可以经常去翻阅地理方面的书籍,地图(比如:世界地图,中国交通图,或者本地区的区图等等)。
方法;①以轻松的心态面对。平时看图,看书就像看电视一样轻松。②要有联想。尽可能的展开想像。(例如;书上写到“辽宁鞍山市是我国一个很重要工业城市”)其他的什么都没说。这时候你就要想到鞍山市是我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工业城市。它得以发展的区位优势有:靠进原料生产地;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等,所以它它成了重要的工业城市。 同时也要看到它的弊端:如由于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大;工业分布不合理等因素又制约了他的发展。 解决措施有: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分布;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等措施来解决 )
③广泛的兴趣。这里说的是看图和看书的范围要大,很多书的知识面都是很广的,其中也不乏地理知识。(不健康的除外)比如看看报纸,看看一些有关地理的电视节目或视频等,这些都是增加课外知识有效途径,对我们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以上就大概这些。如果有什么地方不懂或有什么问题要问,可以来联系我。
(以上这些都是我自己学习地理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帮帮一部分人。我不是专业人员,所以有难度的专业方面问题我也这能尽力而为)
❸ 文综地理如何复习
1、规范书写
卷面的书写不必追求艺术性,但规范性是至关重要的,主要体现在:
①大小得体,赏心悦目
卷面书写不同于艺术创作,字体大小应保持一致,大小得体。通过了解,高考卷面中出现字体大小不得体的情况可分为两种:一是 写的太小,就像蚂蚁一样,只占格子的1/4,改卷老师不易读懂;二是 写出格,撇捺写到旁边或下面的格子里,视觉上不美观。只有根据书写空间做到大小相宜、得体、和谐,才能赏心悦目。
②恰当处理涂改,保持卷面整洁
在高考紧张的答题过程中,出现笔误在所难免,出现这种情况后考生大可不必惊慌,写错了字或打错了题只需要轻轻划上一道就可以了,避免反复修改错上加错,出现大面积的修改,不要使用涂改液和魔笔去修改错误,要最大程度的保持卷面整洁。
③工整书写切忌潦草,整体要美观
面对考场上有限的时间,需要考生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题量,重要的是冷静沉着地完成。潦草的字迹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造成心里紧张,影响了答题质量。但更为重要的是潦草的字迹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有可能因此降低阅卷老师给学生的平分,这样的情况在高考综合题的评分中表现尤为明显。
④合理布局,字距间适当。
卷面的书写尤其要规范,主体现在章法、字距、行距上,比如一个问答题,就一定要根据空间做合理的布局,行距、字距清楚。
⑤数字、字母、符号书写要规范。
考卷中数字、符号、字母会频繁出现,这些符号语言的书写要特别注意规范,错误的、不规范的书写很容易造成歧义,特别是形态上近似,容易混淆的数字、字母、符号尤其要交待清楚,否则很容易“搞错对象”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2、认真审题
审题是答好综合题的关键和基础。地理综合题往往在实际性、时代性的特点,体现新课程的思想,呼应课改。因此,这类题中固然有部分显性条件可以较快读取到,另外部分已知条件藏得
很深,需要仔细研读材料,并结合所给图示仔细推敲才能找到,这就要求考生理清层次和脉络,找出问题关键所在。
先审文字材料和题干。文字中常常包含一些基本信息,如背景介绍、概念介绍、事件的简单经过和结果等,题干中则包含了所考查的具体问题,如自然地理特征中的气候成因分析、人文地理特征中的区位分析、某个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和解决措施等。只有准确审清题目,确定所考查的是哪些方面的知识点,才能从头脑中提取出思路答题。
再审图示材料。先搞清是考查区域图的辩识还是示意图的理解,是曲线图的判读还是结构式图的填写。以区域图为例,区域地图反映地理事件的空间分布,地理学科内的综合题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在区域定位的基础上,考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考生对区域不能进行空间识别,就难以从区域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更谈不上解决相关问题了。如2005年天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6题中出现的两个地理区域,很多学生识别不出其位置、范围,导致了解答该题失分较多。
最后,不管是文字材料,图示材料还是题干部分内容,审题时决不能截然分开,必须前后照应、反复推敲,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3、提取和解读信息
提取信息要全:穷尽一切图文信息,确保信息无遗漏,特别是图表材料要通过思维加工将图表的形象、数据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
解读信息要准:要注意区域的准确定位,如经纬定位、海陆轮廓定位、借助主要的地理事物特 定位,从题干、地图中提取解题信息,找出题干和设问的关键词和限定词,辨析信息的重要程度,找出关键信息并对其进行合理判断与推理,挖掘其隐含信息。如2010年山东文综卷中第32题(地
理环境保护)就是以区域等值线图作为命题情境,所考查的内容比较基础,如水污染、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的生态效益等,不仅在环境保护中有体现,也是必修教材中的常见内容。主要考查的就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4、精准组织答案
在审清题目、定出所考区域、理清所要考查内容的前提下,就要迅速回归课本、检索所学知识、整理答题思路、多角度全方位组织答案。如对区域工业发展条件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情况、农业基础、劳动力因素、市场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技术条件、历史基础、政策因素等多个方面做作答。对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去思考归纳。
当然,能否顺利形成答题思路,主要取决于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把握和应用,这几年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地图与空间定位、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工农业生产布局、人口与城市化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因此,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❹ 高三文综地理的答题技巧
一.判断昼夜长短
1.计算昼夜长短必须具备的知识:
①熟悉、经纬线的基本性质。在同一纬线上,各地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在同一条经线上,各地的地方时相同,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即经度每隔l°,地方时相差4分钟。②能正确识别晨线和昏线。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两部分组成,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称为昏线;相反,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称为晨线。位于晨线上的点正值日出,位于昏线上的点正值日落。③理解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直射哪一半球,该半球的昼就均长于夜,并且昼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增,另一半球则昼均短于夜,昼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④牢记几种特殊情况。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极圈内极昼期昼长为24小时,极夜期夜长为24小时。
2.计算昼夜长短的方法、技巧是:
①利用相邻两条经线间的经度差计算。在光照图上,一般只均匀地给出几条经线,用360°除以图中经线间隔数,即可得到相邻两条经线间的经度差;再根据昼弧所跨越的经线间隔,计算出昼弧所跨越的经度数,用该经度数乘以1/15就是该地的昼长。②利用昼弧与夜弧的比值计算。昼弧与夜弧的比值可由昼弧与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若求出:昼弧/夜弧=a,则昼长=24/(1+1/a)。③利用日出、日落的地方时计算。计算地方时,一般不考虑地表的地形起伏、地球的椭圆形状以及大气散射作用对昼长的影响,因此由日出到正午、由正午到日落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若假定某地日出或日落的地方时为A,则该地的昼长=2×|12-A|。或:日出+日落=24;日落-日出=昼长。④利用对称纬度计算。不同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昼夜长短恰好互补。即某纬度的昼长(夜长)等于与之纬度数相同的另一条纬线的夜长(昼长)。
例题1,读图1,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现,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16小时B.14小时
C.10小时D.12小时
据题意分析推断:54°S以北的P地20时才日落,说明该地昼长夜短,昼长大约有16个小时,即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半年。南半球的夏季半年,就是北半球的冬季半年,中国漠河(纬度在53°N多)应该是昼短夜长,夜长大约也在16小时左右。这里要注意的原理是,南北半球纬度度数相同的两个地区,北半球地区的昼长一定等于南半球地区的夜长。
例题2,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据此回答10~12题。
10.该城市的经度为
A.123.5°E B.112.5°E
C.127.5°E D.135°E
11.该城市应位于天津的
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D.东北方向
12.该日,太阳直射在
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
C.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
D.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
在解决地球运动类型的考题时更多地运用画示意图、做辅助线等方法,此题的正确解法应该是:根据题干提供的已知条件:
①画横线标出日出、日落时间;
②计算昼长时间为14小时;推导出该地太阳高度最大时的北京时间为11:30;
③明确问题;
④根据计算推导出该地为127.5°E一定在东北地区,由此可判断该地位于天津东北方向。该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可计算出此地该日昼长为14小时,且当北京时间11时30分时为当地正午12时(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则该地与120°E相差7.5°,根据东加西减规律可算出该地为127.5°E。
天津经度不到120°E,而该地位于127.5°E,故应位于天津的东方。根据中国轮廓及经纬度位置可知,天津的南方此经度已离开我国大陆,只有在天津的北方有符合此条件的陆地,那里的城市位于天津的东北方向。
此日,该城市昼长大于12小时,故太阳直射点应在北半球;且此日昼长为14小时,又在我国东北,根据生活常识判断,此时还不是北半球昼最长的时间,故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答案:10.C11.D12.D
二.地方时的计算
1.规律:东早西晚,每差15°相差一小时,每差1°差4分钟。
2.方法
(1)从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入手,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00.
(2)从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入手。过切点且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心线)地方时为12:00,过切点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即夜半球的中心线)地方时为0:00。
(3)日期变更类型的题目,地球上两天的分界由180°和该图中24点(即0点)的经线构成。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旧的日期到新的日期的线为该图24点经线,另一条为180°。因此首先确定0:00经线及1800经线非常重要
❺ 高考文综应该怎么复习
文综可以分三轮复习。
一轮复习时如果遇到之前不会的知识点,那么这个时候就不要逃避了,而是想办法搞懂,因为这就是你之前不会的知识点,而且高考就是考你不会的,所以这时候要请教老师请教同学或者上网找资料看书等等,将知识点搞清楚。
一轮复习期间除了要搞懂每一个知识点之外还要学会构建知识框架。要做到头脑中要有整套知识体系,在考试中,才能对各类知识信手拈来,每个人构建框架的方法都不一样,你觉得怎样构建自己好记忆好掌握就怎么构建。
一轮复习大部分是学校都是在高二下学期到一模前。在此期间做的题不是刷题,而是叫做巩固,复习完每一个章节就做相关的题目来巩固知识点,关于一轮复习的资料,我个人推荐的是小题狂练。
另外我说一下这个一模,我觉得这个一模还是很重要的,一模考察你一轮复习的成果,一模成绩与高考不会悬殊太多。一模考得好自信心就会强,二轮三轮就会搞得很好。一模不顺你就会觉得沮丧。
二轮复习,我觉得二轮复习就是一个刷题的过程。二轮复习大概是在一模之后一直到五月下旬左右,在此期间就是一个刷题的过程学校发的自己买的都要刷,对于刷题,我个人的建议是先刷模拟题,临近高考的时候再刷历年真题,要刷套题。所谓的刷题不是做完一套又一套,要学会一边刷一边总结,刷题中可以总结答题模版、做题技巧。
之后就是三轮复习,三轮复习是从五月下旬到高考前两天左右,此时我建议大家要回归教材,此时的回归教材不是像一轮复习那样地毯式的复习,而是经过一轮二轮复习的之后发现自己仍然模糊不清的知识点。在此期间也要保持题感,每天都要做一套,而且给自己限时两个半小时。
❻ 如何学好文综,让高考时每门及格。特别地理方面
多看地理方面的资料和课外书籍,还可以看看discovery等经典的地理类纪录片等等,培养自己回的兴趣。反正答我当初自己学地理从来就是发下来的书就看完了,没事了还喜欢看看地理地图册。和自己脑子里的知识对应着回想。然后就是还可以和历史联系起来,比如各地区的历史比如意大利半岛在公元前后的罗马帝国,比如看到巴尔干半岛可以回想下希腊诸城邦的历史,一战爆发的导火索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首都萨拉热窝发生的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的萨拉热窝事件。联系起来你就会发现许多故事非常有意思,那些地理资料也都变的立体起来而不是枯燥的数据
❼ 如何备考高考文综
多刷套题,练习对时间的掌握能力。
然后然后,一定一定注重选择题,培养出那种题感。选择题错的少,不一定文综分高 但也能一般。选择题错的多,真的很容易倒数
来自18高考文综失利的劝诫
希望采纳,谢谢!
❽ 高考文综的秘诀,地理历史政治。详细为好
我觉得文综主要靠背的。特别是历史和政治。
历史:1.重点是把课本背熟,基内本知识点按照时间顺序理容清楚。
2.历史做题时注意:抓住题干上的时间、地点、人物、时间,具体分析作答。联系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来分析事件发生的背景,分析某事件的影响时注意有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不要遗漏。
政治:1.把基础知识背熟,分清楚各种知识点所属范围是属于政治学、经济学,还是哲学。不要混淆了。
2.答题时,分点作答,多答点。
3.答题时,注意答了政治知识点之后,还要多少联系一下材料。
地理:1.掌握好基本知识,好好看看课本。
2.多看地图,记牢地图中重要的山脉河流,洋流图必须记牢,这个每年必考。
3.多做题,一些不懂的计算方法就赶快问老师,寻求帮助,积累方法。
❾ 面对新课标的文综高考 ,区域地理如何复习
具体还要看哪个省份,因为新课标有20多个省份,而每个省份所用试卷对于区域地理考查的难度和要求不一样的。而且总体来说,2007年以来高考对于时区计算以及区域定位要求已经越来越弱,对于学生解决现实地理问题的分析能力要求变强。
如果是用全国卷,湖南湖北这些省份,或者对于地理定位要求很强的省份,那么区域地理才有必要认真复习,如果不是,那么就没有太多必要复习区域地理(例如福建这边,基本没有单独考察地理定位的题目,地理定位要求很低,考察的大部分是分析的框架和思路)。
定位要求不强就按照高考应试的要求进行复习,侧重框架和主线,比如自然地理:大气,水文,地形,土壤,植被,资源;而分析问题就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去套用(低分学生)或者活用(高分学生);多根据当地考试试题情况进行题型的归纳和总结并且培养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而且题目不用多做,要做也是研究当地历年高考题,对于高考题考查的考点,题目问法,答案设置,题目变形都要有比较深入的把握。
定位要求较强的地区,区域地理要参考初中教材,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一个个地区来复习,而且复习的时候侧重在明白大致的经纬网范围(侧重定位),弄懂定位之后,结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一个个推断出这个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也就是把自然和人文地理局限到某个地区去)。
总体来说,不管什么省份,最重要的是自然地理的大气和水文部分(大题必考),其次是人文地理(选择题偏多,区位分析大题必考),区域地理都是作为辅助来复习和巩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而且区域地理侧重在定位和这个地区地理问题的解决(环境问题或者其他地理问题产生原因和措施的分析)。而且文综三科,都比较简单,短期就能提高,安排适当,掌握一定技巧方法的话,应付高考(240分左右)4个月就足够了。
高考资料可以参考我在网络文库上的地理教材(福建新课标地区),希望能帮助到你。如果有其他不懂,可以仔细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