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初中地理有讲黄赤交角吗

初中地理有讲黄赤交角吗

发布时间: 2021-02-28 05:14:19

❶ 什么是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
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的轨道面成66°34′的倾斜。这个角度同人们拿铅笔书写版时笔杆与权桌面的倾斜相仿。人们有时形象地比喻为地球“斜着身体”绕太阳公转。
地球的自转同它公转之间的这种关系,天文学和地理学上通常用它的余角(23°26′),即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来表示;而在地心天球上,则表现为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并被称为黄赤交角,又称"黄赤大距"。黄道与天赤道的两个交点,叫白羊宫(白羊座)第一点和天秤宫(天秤座)第一点,在北半球分别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合称二分点。黄道上距天赤道最远的两点,叫巨蟹宫(巨蟹座)第一点和摩羯宫(摩羯座)第一点,即北半球的夏至点和冬至点,合称二至点。二至点距天赤道23°26′,称黄赤大距,是黄角交角在地心天球上的表现。
黄赤交角在天球上也表现为南北天极对于南北黄极的偏离。天轴垂直于赤道面,黄轴垂直于黄道面,既然黄赤交角是23°26′,那么,天极对于黄极的偏离,必然也是23°26.

黄赤交角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天文和地理意义。前已述及,黄赤交角是地轴进动的成因之一;它还是视太阳日长度周年变化的主要原因。下节还将要说明,黄赤交角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

❷ 什么叫做黄赤交角

地球有公转,就有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有自转,就有赤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有一个夹角,叫做黄赤交角。

❸ 黄赤交角是怎么形成的

地球抄的自转轴与其公转的轨道面成66°34′的倾斜。这个角度同人们拿铅笔书写时笔杆与桌面的倾斜相仿。人们有时形象地比喻为地球“斜着身体”绕太阳公转。
地球的自转同它公转之间的这种关系,天文学和地理学上通常用它的余角(23°26′),即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来表示;而在地心天球上,则表现为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并被称为黄赤交角,又称"黄赤大距"。黄道与天赤道的两个交点,叫白羊宫(白羊座)第一点和天秤宫(天秤座)第一点,在北半球分别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合称二分点。黄道上距天赤道最远的两点,叫巨蟹宫(巨蟹座)第一点和摩羯宫(摩羯座)第一点,即北半球的夏至点和冬至点,合称二至点。二至点距天赤道23°26′,称黄赤大距,是黄角交角在地心天球上的表现。
黄赤交角在天球上也表现为南北天极对于南北黄极的偏离。天轴垂直于赤道面,黄轴垂直于黄道面,既然黄赤交角是23°26′,那么,天极对于黄极的偏离,必然也是23°26′。
黄赤交角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天文和地理意义。前已述及,黄赤交角是地轴进动的成因之一;它还是视太阳日长度周年变化的主要原因。下节还将要说明,黄赤交角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

❹ 初中科学黄赤交角问题

1、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全球都是昼夜平分。由于太阳直射赤道,各地也无四季变化;但一天中太阳高度有变化,因此气温仍有日变化。由于热量存在纬度差异,仍然有大气环流现象。各地由于气温不同,环流形势不同,则自然地理环境仍有区域差异。答案:A、B、D
2、当黄赤交角变为35°时,则南北回归线为35°N和35°S,南北极圈纬度变为55°S和55°N,由此知五带中热带、寒带范围将扩大,温带范围则缩小。
答案:35°N 热带、寒带(或北寒带、南寒带)

❺ 哪位高中地理老师能说说“黄赤交角”要怎么讲,学生才能更好的接受呢谢谢!我新手上路!

“黄赤交角”的内涵知识要点教学及其运用
“黄赤夹角”是“地球运动的基本意义——自转和公转”章节中的重要知识点,在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的“地球运动”章节也有重要体现。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对该知识点,即“黄赤交角图”的分析和认识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地去探究它所内涵的实质问题和规律。这就导致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不能敏捷地根据规律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而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靠“空间想象”和“感觉”,这样解题容易产生偏差。

在“黄赤交角”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和带领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掌握相关内容。

一、理解黄赤交角的含义和大小:地球公转的黄道面与地球自转形成的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度数为23°26′。

二、根据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思考黄赤交角的存在对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存在的影响,并探究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度数,南北各半球热带、温带、寒带范围等的关系,总结出一般规律。

三、进一步发掘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其中第一方面内容是最表层的,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涉及到的,可是也是不少教师仅仅涉及到的。学生全面、深层地理解和掌握“黄赤交角”知识点,关键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发现”和认识,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第二、三方面的探究性学习。

例如,此类题目是高中地理测试或高考题型中常见的题目。

当黄赤夹角由现在的度数扩大到30°,将会引起的地理现象有如下。

A.极圈的范围缩小

B.地球上直射的范围增大

C.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D.七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

很多学生遇到这样类型的题目便会感觉“发晕”。原因在于他们的解题思路在于去想象“黄赤交角增大,地球的倾斜度增大,被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诚然,这样的“想象”方法不失为一种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空间想象能力好的学生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之后可能得到正确答案,想象力差的学生则会觉得痛苦。

如果我们对前面提到的第二、三方面内容把握得好,学生掌握了基本规律,此题便迎刃而解了。

如黄赤交角图,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很直观地发现:黄赤交角23°26′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26′范围内做回归运动,于是热带范围产生。同理,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黄赤交角存在对寒带、温带存在范围的影响。最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一般规律结论:黄赤交角度数=回归线度数=地轴倾斜度=南北各半球热带范围=南北各半球寒带范围。

同样,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若黄赤交角变大则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将变大;若黄赤交角变小则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将变小(春、秋分时除外)。根据时间变化,可以推断出:(1)春分到夏至,昼变长,夜变短;(2)夏至到秋分,昼变短,夜变长;(3)秋分到冬至,昼变短,夜变长;(4)冬至到春分,昼变长,夜变短。

对于上述例题,加上我们知道,半球经度为90°,热带范围等于寒带范围,温带范围便与热带和寒带范围之和互余。这样,就能容易选出答案B、D。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要限制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我们只是引导学生从一个更加捷径、科学的角度解决问题。我们总结规律的过程中,同样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去探究,这些规律也应该是教师带领学生通过探究而得出来的,绝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直接抛出规律让学生死记硬背。

把“黄赤交角”作为考点,不仅可以考察本知识点的运用,而且可以将其与地球运动的其他知识点进行交叉、综合,从而可以从多角度命题,形式变化多样。因此,我们对“黄赤交角”的教学一定要深入,用探究性教学的方法,真正使学生深刻领会。

❻ 黄赤交角,详细一点解说

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专角,也称为黄赤大距属。目前地球的黄赤交角为约为23°26'。黄赤交角并非不变的,它一直有微小的变化,但由于变化较小,所以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地球的自转轴(地轴)与其公转的轨道面成66°34′的倾斜。地球的自转同它公转之间的这种关系,天文学和地理学上通常用它的余角(23.44°),即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来表示;而在地心天

天球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23度半
球上,则表现为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并被称为黄赤交角,又称"黄赤大距"。黄道与天赤道的两个交点,叫白羊宫(白羊座)第一点和天秤宫(天秤座)第一点,在北半球分别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合称二分点。黄道上距天赤道最远的两点,叫巨蟹宫(巨蟹座)第一点和摩羯宫(摩羯座)第一点,即北半球的夏至点和冬至点,合称二至点。二至点距天赤道23.44°,称黄赤大距,是黄角交角在地心天球上的表现。
黄赤交角在天球上也表现为南北天极对于南北黄极的偏离。天轴垂直于赤道面,黄轴垂直于黄道面,既然黄赤交角是23.44°,那么,天极对于黄极的偏离,必然也是23.44°。

❼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也决定了地球上五带的范围。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的范围缩小。

❽ 黄赤交角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交角叫做黄赤交角,其目前的度数为23°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26′之间作回归运动,其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1回归年。
②黄赤交角变化的地理影响:
★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也决定了地球上五带的范围。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的范围缩小。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各地昼夜长短的比例。以夏至日的北半球为例,当黄赤交角变大时,北半球的昼变长夜变短(有极昼现象的地区除外),也就是昼夜的差距扩大了;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北半球的昼变短夜变长(有极昼现象的地区除外),也就是昼夜的差距缩小了,即:各地一年中昼长的年变幅随黄赤交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由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在一年中作有规律的变化,产生了四季的更替,并影响着五带的范围。
★对其他自然现象的影响
黄赤交角除对地球运动的意义产生影响外,还深刻影响着与其紧密联系的其他自然地理现象。如:黄赤交角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变化→五带范围变化和气压带、风带移动范围变化→气候带分布范围变化→自然带分布范围变化等。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