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江苏2014年中考地理

江苏2014年中考地理

发布时间: 2021-02-28 01:00:05

Ⅰ 江苏中考生物地理占多少百分之几

江苏中考科目:
语文:130 数学:130 英语:130
物理:100 化学:100
政治:50 历史:50
体育:40
总分:730
无生物地理。

Ⅱ 谁有江苏版中考地理生物的复习题下载

2006年江苏中考复习生物单项选择题二(附答案)
51.下列各项中属于保护组织的是 ( )
A.番茄果肉 B.西瓜 C.蚕豆叶表皮 D.洋葱鳞片叶
52.下列关于西瓜皮和西瓜瓤的生物学描述,比较正确的应该是 ( )
A.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 B.营养组织和保护组织
C.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 D.保护组织和营养组织
53.动物体与绿色植开花植物体在其结构层次上的主要不同是动物体具有 (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54.下列关于应激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应激性是指动物逃避有害刺激的反应 B.应激性是指动物对有利刺激的反应
C.动物的应激性比植物的应激性强 D.动物有应激性,植物没有应激性
55.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56.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病毒必须寄生生活 B.病毒比细胞小得多
C.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57.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应在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纤维,这是为了 ( )
A.供草履虫附着 B.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
C.为草履虫提供食物 D.有利于草履虫呼吸
5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单细胞生物都需要有机物作为营养 B.单细胞生物繁殖都特别快
C.单细胞生物必须生活在水中 D.单细胞生物同样具有生物的各种特征
59.与草履虫的基本结构相似的是 ( )
A.流感病毒 B.番茄果肉细胞 C.酵母菌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60.抗生素滥用是一个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20世纪40年代初刚使用青霉素时,即使是严重感染的病人,也只要每天分数次注射10万单位,而现在成年人每天要注射数千万单位甚至2亿单位,新生儿也不少于40万单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致病菌的 ( )
A.遗传性 B.适应性 C.应激性 D.变异性
61.下列植物中最简单、最低等的是 ( )
A.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62.属于单细胞的藻类是 ( )
A.衣藻 B.水绵 C.海带 D.紫菜
63.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藻类植物 D.种子植物
64.靠孢子繁殖的一组植物是 ( )
A.银杏、小麦 石灰 B.满江红、肾蕨
C.苏铁、小麦 D.牡丹、菊花
65.与裸子植物相比哪项不是被子植物的特点 ( )
A.靠种子繁殖 B.种子有胚
C.种子被包在果皮中 D.种子裸露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大豆的果实和松树的“球果”都有许多种子。许多植物都是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的:如冰山上雪莲、沙漠里的仙人掌、盐碱地的碱蓬、水中的莲藕……。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叫种子植物,请回答66-70题。
66.种子结构中哪个部分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 ( )
A.种皮 B.胚 C.胚乳 D.胚轴
67.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 ( )
A.充足的阳光 B.充足的氧气 C.适宜的湿度 D.一定的水分
68.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相比,大豆种子没有 ( )
A.种皮 B.胚 C.胚乳 D.子叶
69.种子萌发长成的幼苗发育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 )
A.根冠 B.生长点 C.伸长区 D.成熟区
70.下列哪种生物不用种子繁殖后代 ( )
A.大豆 B.松树 C.小麦 D.衣藻
71.为了有好的收成,要在早春播种。采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促进早出苗,其原因是? ( )
A.种子萌发需要遮光 B.避免了害虫的破坏
C.阻挡了鸟类取食种子 D.保温、保湿、有利于萌发
72.下列有关植物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胚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能抵抗干旱等不良环境B.胚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裸子植物种子内无胚
C.单子叶植物胚内含大量胚乳,双子叶植物则无 D.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
73.自然界中,最高等、最复杂的植物类群是 (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苔鲜植物 D.蕨类植物
74.“种子有果皮包被着”是被子植物区别于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果皮”是指 ( )
A.最外侧的皮 B.由子房壁发育成的部分
C.由子房发育的部分 D.由胚珠发育成的部分
75.“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形象地描述了花生的结构。在花生的个体发育过
程中,发育成“麻屋子”和“白胖子”的分别是由( )发育而来的。
A.珠被和受精卵 B.受精卵和受精极核
C.子房壁和受精卵 D.子房壁和受精极核
76.在开花之前,用三朵桃花做实验,甲去掉雌蕊,乙去掉雄蕊,丙不做处理,将三朵花分
别用纸袋罩住,扎紧袋口,结果是 ( )
A.乙结果,甲、丙不结果 B.都结果
C.都不结果 D.甲、乙不结果,丙结果
77.在一个西瓜中有很多瓜籽,这是因为在西瓜的一朵雌花中有许多 ( )
A.花粉 B.胚珠 C.子房 D.雌蕊
78.保存种子的适宜条件 ( )
A.低温、干燥 B.低温、潮湿 C.高温、干燥 D.高温、潮湿
79.判断哪一组属于裸子植物 ( )
A.玉米、高粱 B.大豆、小麦 C.菊花、牡丹 D.银杏、松树
80.下列植物结构中,属于果实的一组是 ( )
A.葵花籽、小麦粒、玉米粒 B.蚕豆、绿豆、菜豆
C.芝麻、西瓜籽 D.花生仁、杏仁
81.植物对水的需求,正确的描述是 ( )
A.不同植物在一生中消耗的水量相同 B.不同植物在一生中消耗的水量不同
C.同一植物在一生中消耗的水量相同 D.植物生活需要水,所以要多浇水才好
82.下列哪种植物不适于种植在山坡上 ( )
A.水稻 B.棉花 C.高粱 D.玉米
83.移栽植物的时候,适当剪除一些叶片有利于被移栽植物的成活,其主要原因是 ( )
A.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B.避免蒸腾作用过多失水
C.避免大风吹倒新栽的植物 D.使移栽更加方便
84.下列各项中能正确描述水分在无机环境中和生物界中的循环途径的是 ( )
A.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 B.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 D.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
85.下面是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几个方法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
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 ③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
④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 ⑤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入水中
A.⑤④③②① B.①⑤④③② C.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②⑤④
86.在热带雨林中,有些树木茎干上往往长着许多毛茸茸的气生根,这些根没有下列哪种作用( )
A.吸收空气里的水 B.茎的退化
C.呼吸空气中的氧 D.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
87.把细嫩的茎掐断,从断面上流出来的汁液主要来自 ( )
A.导管 B.筛管 C.形成层 D.细胞液
88.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A.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B.使叶片内的淀粉储存在叶绿体中
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储存在叶肉细胞中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89.人类及动物的食物最终来自于 ( )
A.肉类 B.植物的有机物 C.光合作用 D.无机物
90.人们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锻炼身体。你认为在哪一个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
的氧气更多 ( )
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 D.下午的树林
91.如果连续出现阴雨天气,会使大棚蔬菜的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阴雨天气不利于大棚蔬
菜的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花的传粉
92.剪取一段带有叶的大叶黄杨的茎,插入到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用刀片把茎纵切开,
用放大镜观察,被染成红色的是 ( )
A.导管 B.筛管 C.形成层 D.表皮
93.有些植物如桃树、杏树在春天开花时,叶子尚未长出,开花时期植株需要的能量可能来
自 ( )
A.春天植株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 B.春天植株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物
C.花瓣利用太阳能进行的光合作用 D.上一年贮存在植株体内的营养物质
94.在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最初阶段,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 )
A.细胞数量增加 B.胚的呼吸强度增大
C.子叶干重越来越大 D.幼叶鲜重大于种子干重
95.下图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2个装
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 ( )

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都是 D.乙和丙都不是
96.光合作用过程是一个 ( )
A.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 B.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97.炎炎夏日,绿地中央比马路中央凉爽,其主要原因是 ( )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温度 B.马路对太阳光的反射作用较弱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D.马路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98.石岩家住六楼,室内非常干燥,他的妈妈为了防止养的花干死,每天早晚都要给花浇水,
使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结果不久后还是死了,请你找出其中的原因 ( )
A.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吸收 B.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
C.根吸收的水分过多而死亡 D.水分过多,使细菌能大量繁殖,导致根烂掉
99.下列哪些不利于环境保护 ( )
A.大力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还草 C.使用电子贺卡 D.使用一次性筷子
100、我国的森林的覆盖率 ( )
A.16.55% B.68% C.33% D.27%

生物参考答案

51、C 52、D 53、D 54、C 55、A 56、C 57、B 58、D 59、D 60、D
61、B 62、A 63、A 64、B 6 5、D 66、B 67、A 68、C 6 9、C 70、D
71、D 72、D 73、A 74、B 75、C 76、D 77、B 78、A 79、D 80、A
81、B 82、A 83、B 84、B 85、D 86、B 87、A 88、A 89、C 90、D
91、A 92、A 93、D 94、C 95、B 96、A 97、A 98、B 99、D 100、A

Ⅲ 江苏省的中考考什么,每科多少分

还没中考啊,昨天我们都结束了

Ⅳ 虽然,过去好久,但是今天突然看到江苏中考录取率50%不到真的2014年江苏中考录取

看到有个答案里提问者说江苏2015初中升学率是45% 我就是江苏考生 我们班属版于平行班那种权 升学的也是一半一半 考不考得过都不重要 关键是找到自身的方向 那种想到了就会很有动力的事 现在所有的烦恼 三年后再回想对你来说就已经不重要了 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 如果想在短期内消除自己的烦恼 最好的办法是转移注意力 喜欢看电影的话 推荐你多看国外的 或多是喜剧电影 什么吸引你就看什么 希望对你有帮助

Ⅳ 江苏中考生物地理各占多少百分之几

都是20分,总分740,扣一两分是无所谓的,主要是主课要考好,可以一下拽上去,但是也要好好复习,应为中考比较简单,几乎人人都双满

Ⅵ 江苏中考是什么样子的考几科是哪几科分别是多少分听说生物和地理是初二考的

生物和地理是小科目,需要进行会考,就是初二考,如果会考不及格就不能报考高中。

中考时总共有七门科目,分别是语数英物化政史;语数英各占150分,物理政治历史各占100分,化学60分。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外文名:The Academic Test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简称:中考

考试科目: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地理(部分省市)、历史(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 、体育、信息技术、理科试验操作考试。

(6)江苏2014年中考地理扩展阅读

各省中考:

1、吉林省:语文(120) 数学(120) 英语(120) 物理(70) 化学(50)道德与法治(60)历史(60)地理(50)生物(50)体育(50)。

2、河南省 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20)、物理(70)、化学(50)、道德与法治(开卷)(70)、历史(开卷)(50)、体育(70)、实验加试(30)。

3、厦门市:语文(150)、数学(150)、物理(90)、化学(60)、英语(150)、道德与法治(25)、体育(30)。

4、南平市 语文(150)、数学(150)、英语(150,听力30)、物理化学(150)、历史与道德与法治(150,开卷)、体育(55)、理科实验考试(10)。

Ⅶ 急~急~急!江苏省近几年生物地理中考试卷(07~08年)

江苏来的......

http://www.kaojuan.cn/testpaper1/16060.htm

你可以源自己去看看:

http://www.kaojuan.cn/shengdalei/sheng29leixing1-3.htm

这里去注册一个,应该就可以下了,还算多的:

http://www.ylhxjx.com/Soft/ShowClass.asp?ClassID=3

Ⅷ 求江苏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1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一、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 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4、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19、自然资源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20、土地的利用类型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1、土地资源的分布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2、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23、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铁、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25、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欧洲为2%;亚洲为15%;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26、世界人口的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规模变小,人口迁移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第一种是科技移民,即大批的高素质人才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第二种是劳动力输出。外籍劳工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的在石油输出国,由人口稠密的同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国家。第三种是国际难民迁移。
27、世界人口的分布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在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严寒带针叶林带,末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
28、人口向城市迁移及产生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的70%以上为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点。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29、世界的人种 白种人的肤色、眼色、发色一般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他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黄种人的皮肤呈淡黄色或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他们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
30、世界上的国家 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名国的面积大小不一,面积最大的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冈。
31、国界和领土 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为领土。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为界;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有一段以纬线为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
32、世界地埋区域的划分 共分为13个地区。图见书本第一册P83。
33、东亚概述 图见P85。东亚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家。蒙古的畜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劲,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降水,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气候炎热。在东亚的季风气候区内,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又分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前者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后者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
34、东亚的人口和经济 东亚是世界上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居民绝大部分是黄色人种。东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35、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邻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本州岛太平洋沿岸的神户和横滨,是全国著名的海港。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著名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方相比,冬季较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全国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山间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图见第一册P90。
36、日本的经济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神户和横滨的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日本同中国的贸易有很大发展。从中国输入的商品有服装、石油、煤炭、棉花、水产品和蔬菜等。向中国输出的商品有钢材、电子产品和其他工业产品。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首都东京在关东平原的南部,东京湾的西北岸。 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上著名的渔场。日本的捕鱼量常占世界第一位。现在稻米的产量已能自给。但蔬菜、水果仍需要进口。
37、东南亚 图见第一册P94。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南部狭长,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叫做马来半岛。东南亚的国家,除了老挝是内陆国外,其他都是临海国或岛国。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印度尼西亚。领土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多的国家。因此有“火山国”之称。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38、居民与经济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人口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东南亚是华人与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祖先大多是中国广东、福建的居民。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油、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产品的最大产地,各国居民多以稻米为主在食物。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为最重要。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
39、南亚 图见第一册P108。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南亚北部有绵延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这一部分叫做“南亚次大陆”。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是南亚的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印度半岛大部分被德干高原所占据。南亚的降水受季风的影响,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西北季风,为旱季。
40、印度 印度的耕地面积很广,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有棉花、茶、黄麻等。印度的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首都新德里。加尔各答盛产黄麻,是印度的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41、中亚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深居亚洲陆。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中亚境内的河流多为内流河。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亚中部和南部牧场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而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同时采矿、冶金、军事工业相当发达。
42、西亚与北非 西亚和北非地处亚欧非三大洲、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带,地理位置很重要。死海湖面海拔高度为-400米,是世界上陆地表面的最低点。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世界上最高的气温记录出现在北非利比亚的阿齐济耶(57.8℃)。一般降水稀少。只有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43、撒哈拉沙漠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西起大西洋岸边,东到红海海滨,北起地中海岸,南抵苏丹热带草原,约占非洲面积的1/4。终年高温少雨,植物稀少,沙漠下有丰富的石油。
44、阿拉伯人与伊斯兰教 西亚和北非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区,主要为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祥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城。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做圣城。
45、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库 西亚和北非是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西亚以波斯湾为中心,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石油带,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是西亚主要的产油国家。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2,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4。所产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储量占世界的3/4。
46、畜牧业与农业 枣椰树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
47、巴基斯坦 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
48、埃及 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也是埃及的领土。全境90%以上是沙漠,耕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狭长的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第一长河,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首都开罗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埃及在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地中海和红海之间的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彼此相连,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了8000-10000千米。过去,埃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长绒棉一直是埃及著名的出口商品。近年,埃及的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收入都超过了棉花,成为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埃及的金字塔等名胜古迹是旅游的主要景点。
49、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是世界上黑人的故乡。整个非洲大陆的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死火山中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东非大裂谷是地壳在运动过程中断裂形成的。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有一个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叫做好望角。整个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面积很广。动物主要以斑马、羚羊、长颈鹿、狮和豹子为主。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南非是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几内亚是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赞比亚是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尼日利亚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50、居民与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1990年,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也宣告独立。整个经济是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51、南非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首都比勒陀利亚。临近好望角的开普敦是南非最大港口。约翰内斯堡是金矿开采和机械制造工业中心。
52、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海岸线十分曲折。主要的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有伊比利亚、亚平宁和马尔干三个大半岛。主要的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的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部的黑海。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之间,西经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通,北海是重要的边缘海。
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为主,平原主要是莱茵河以东部的波德的平原,以西的西欧平原。北部有纵贯斯 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主要有横贯东西的阿尔卑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湖泊众多。半岛西侧有冰川作用而形成的地形。意法边境上勃朗峰是欧洲西部最高的山峰。
气候 主要是海洋性气候,冬季比较温和,比较凉爽,全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降水量向东逐渐减少,年温差自西向东逐渐增大。地中海沿岸的植被以常绿灌木为主,耐旱。多瑙河发源流经九个国家,注入黑海,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莱茵河流经德国鲁尔工业区,也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
53、欧洲西部的居民与经济 居民以白种人为主。人口稠密的地方大多是工业区。其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最低的。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区,工农业生产约占世界的1/3。其对外贸易很发达,占世界对外贸易总额的1/2以上,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54、英国 英国全称是“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北爱尔兰岛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地区。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目前商船吨位仍居世界前列。英国的石油主要靠进口。北海油田对经济有促进作用。首都伦敦,过去曾叫做“雾都”,是游览胜地,大英博物馆,格林尼冶天文台,公墓内安眠着马克思。
55、法国 是欧洲西部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有着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尤以出产葡萄著名,所产的葡萄酒世界闻名。目前,法国是欧洲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首都巴黎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艾菲尔铁塔,凯旋门、蓬皮杜中心、巴黎圣母院是有名的旅游胜地。同时巴黎还是著名的时装与化妆品中心。法国的烹调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56、德国 是欧洲西部邻国最多的国家。北部是北德平原,中部是山地,南部有高原和草地。德国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建立要本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基础上。鲁尔区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区。德国南部的慕尼黑是德国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中心,德国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莱茵河是德国最重要的河流,是德国的“黄金水道”。货动量居世界各河首位。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有首都柏林、汉堡和慕尼黑。
57、欧洲东部和北亚 欧洲东部是指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到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间的欧洲部分。北亚是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领土部分以。
58、俄罗斯 领土面积为17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面。欧洲部分集中了全国3/4的人口。首都莫斯科位于欧洲部分中央。伏尔加河发源了东欧平原西部的丘陵地区,注入里海,是欧洲最长的河流。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和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这两个工业区以机械、化学和多种轻工业为主。二战后,工业建设向东发展,在乌位尔山区建立了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的乌拉尔工业区,以及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其农业不稳定。首都莫斯科。圣彼得堡是全国第二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海港。
59、北美 是一些以英语为主的美洲国家。西部高山区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由落基山脉组成。东部高原、山地区 在加拿大境内有拉布拉多高原,美国境内有阿巴拉契亚山。中部平原区有中央大平原。 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由过去冰川作用形成的。除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境内以外,其余四湖为美、加两国所共有。 北美大部分区属于北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北美所占的范围最广。北美气候除了受纬度位置影响,降水分布和天气变化还受地形的影响比较显著。北美当地原来的居民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他们是黄种人。因纽特人生活在北冰洋沿岸。
60、美国 美国国旗内有50颗白色五角星。本土有48个州,位于北美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的夏威夷州。美国的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美国面积为930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美国人口中白色人种占80%以上。美国的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华人与华侨在旧金山,纽约一带。近几十年来,有不少人从东北部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迁移。美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美国农业的另一特点是地区生产专门化,美国的农业生产可分为可抑制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等主要农业带。美国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美国工业的分布,可分为三大地区。东北部地区:纽约是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港口。南部地区:休斯敦是南部石油化工、宇宙航空研究和发展中心。西部地区:加利福尼亚洲是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旧金山是西部的大港口,附近的“硅谷”是新兴的电子工业中心。洛杉矶是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海港,主要生产飞机,精密机械等。这里的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电视工业中心,旧金山和洛杉矶也是美国华人最多的城市。
61、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北部,包括三个地理区域,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南端岛屿中最大的是火地岛,火地岛与南美洲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墨西哥和南美大陆之间,有狭长的中美地峡,有“美洲大陆桥梁”和称号。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的最窄处。安第斯山被称叫做“南美洲的脊梁”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有“河海”之称。墨西哥的银、巴西的铁、智利和秘鲁的铜,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闹前列。秘鲁附近的海洋,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阿根毛廷出口的牛肉,占世界第一位。南美大陆还有一些独特的动物,如哺乳类的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鸟类中的巨嘴鸟。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