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坝和美国水坝高中地理
⑴ 三峡大坝与世界上什么大坝形成对比
1.三峡大坝
中国2006年5月,全长2309米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全线浇筑达到设计高度海拔185米,是世界上规版模最权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
2.胡佛水坝
完工时,它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的奇迹之一。尽管它的大小和供电量在今天已被超越,它依然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最具有标志性的水坝。
它在1936年建成,至今依然保留着哥特式的装饰,赋予自身艺术气息,给人以灵感。而其它许多水坝仅仅具有实用性。
3.大迪克桑斯坝—瑞士
瑞士并非欧洲最大的国家,但它的气压却是整个欧洲大陆最高的。
这座水坝用于拦截迪克桑斯河的河水,当水坝满水时,水深大约1000英尺,水容量超过4亿立方米。
4.克鲁恩河坝—伊朗
这座大坝在2005年开始运行,确实对满足电力需要起了很大作用。它长达460多米,高达205米。
这是一座拱坝,建于多石又狭窄的峡谷上真是恰到好处。它的曲线不仅具有美学特征,它的拱门更是将水流压向水坝的下方。这刚好加强了它的地基,真是太奇妙了。
⑵ 三峡大坝,地理问题
看见一楼和三楼的回答,我晕了!
看看题目 上游水位明显提升啊,上海和武汉回就是下游的城市嘛,直答接排除啦(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可以通过海轮的)
选择 D ,二楼的同志是正确的。
原因就是三峡大坝的功劳。大坝建成后,其上游水位蓄水高度可以达到176米,这个抬高的作用一直可以延伸到重庆以上,但是,要是能通过海轮(吨位有限制的),就只能到达重庆了。
这其实在书本上是有介绍的,记得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通过海轮,可以将攀枝花的钢铁运输出去,便于输出。
所以嘛,就是D ,重庆啦。不知道,不要误导哦
⑶ 关于长江三峡大坝的利与弊地理论文
长江三峡大坝的弊与利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第五次回忆以1767票赞同、171票反对、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近三分之一的人反对或者弃权的结果,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案》,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自建成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在我看来,三峡工程的益处,最主要是集中在防洪、发电与环保、航运方面。
三峡工程可以防洪,非常有效控制洪水。中国是非常典型的东南季风气候,降雨分布非常不均匀,长江从宜宾到武汉也是地上河,过去两千年的统计不到十年发一次洪灾。三峡工程修建以后,巨大的调节库容,可以非常有效提高下游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延缓河流淤积。遇千年一遇洪水,配合分洪区分洪,可避免发生毁坝的危害,也就可以减少随之而来的损失。
建坝后,三峡至葛洲坝区间的航运梯级进行反调节,再为葛洲坝水电站做功发电,以至三峡和葛洲坝年均总发电量将达1050亿度,输送到各个高负荷地区只在1000KM内,地处我国腹地,从地理上看,应该是未来的电网中心。
另外,若将他与同功率其他发电场相比,每年将减少煤炭5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1.1亿吨,二氧化硫136万吨,氮氧化合物58万吨,就从上述数字看来,第一,对于缓解全球暖化作用意义非凡;第二,从资源、环保角度说,减少煤炭使用量也是无法比拟的。在如今化石燃料到处使用的年代,如果不减少化石燃料生成的温室气体、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若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其三,三峡工程修建对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库区应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660公里中有滩险一百多处,单航段几十处,重载货轮需牵引段也有好几十处,年单向航运能力不足1000万吨。而三峡建坝后,将淹没所有滩险、单航段和牵引段,航道扩宽很多,万吨级船队将通江达海,航运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年单向航运能力将超5000万吨。那么,横贯中华东、西大地黄金水道的形成,对发展和繁荣长江两岸至沿海地区经济,是非常有利的。
这是三峡的三个好处。早在1918年,孙中山就提出了建立三峡工程的原始设想:“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 但是,为什么时隔这么久才实施呢?若说建国初是因为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持,提出时就更不用说了。那么,从改革开放后开始计,也有10几年才通过。主要阻碍的因素是文物古迹的保护、生态保护以及大规模的移民。
三峡一带已经被证实,埋藏着数量非常巨大的文物,很多都是极其珍贵而且是现在为止没有发现过的文物。但三峡工程动工到蓄水这段时间,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把这些珍贵的文物挖掘出来。据资料显示,真正挖掘出来的文物只占全部总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有百分之九十的珍贵文物被埋江底了。这是一件很令人痛心的事情。另外,还有一些是在三峡沿江的名胜古迹如张飞庙等都不得不淹没江水当中。所以,这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大破坏。这是第一个弊端。
在生态方面,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将会对当地大范围的生态造成影响,像当地植被的破坏。气候的变化,对各种动植物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据报道,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附近的气候发生了异常,应该转暖的时间却还是会寒冷。也有一些地方山体滑坡的情况增加了很多,猜测是跟三峡工程有关。一些生物像鱼类因为蓄水等一些原因改变了生活的环境,使得其原有的繁殖系统等出现问题等等,这些都不容忽视,另外,14000h平方米肥沃农田将会没入水底,土地资源严重丧失。其次,水库对水流的控制会增加上海市地下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可能,从而影响到上海市的供水。第二个弊端,就浮出水面了。
还有大规模的移民。为了保证三峡工程的建设,工程移民是必须的。 原来生活在三峡一带的一些人都不得不放弃了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到新的环境去。一部分移走了,但很多人不愿意背井离乡,人太多没法安置,只能往山顶上放,本来山就陡,地质灾害也是一个问题。生活环境没有改善,指望脱贫没有希望,影响不是两三天的事。其他因为移民带来的社会问题并不能忽视。 所以,三峡的第三个弊端就显而易见了。
尽管如此,三峡大坝的建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壮举。我们不能说它的建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只是希望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时候能够多衡量利弊的大小。对于三峡大坝的弊,我们能做的只有尽量的去改正和弥补,让它达到更加好的效果而已。
⑷ 地理分析阿斯旺水坝和三峡的对比
阿斯旺:1.气候干燥,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河流经流量少;2.沙质土为主,建设难度大
3.经济较落后版,技术不发达4.植被权破坏严重,加剧土壤沙漠化5.建设大坝可发展灌溉农业,但若灌溉不合理易形成土壤盐碱化
三峡:1.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建设大坝有利于减少水旱灾害的发生2.三峡位于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之间,地势落差大,水能蕴藏量丰富,建设大坝可利用水能发电,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3.建设大坝可减少落差,便于航运
应该差不多了,望接纳
⑸ 三峡大坝的关于地理环境的知识
三峡大坝属于混凝土重力坝,没那么容易垮掉,用炸弹炸没个十天半月还炸不完。垮掉的可能性基本属于零。
三峡造成的环境破坏不能完全叫破坏,应该叫影响。建一个大坝有利也有弊,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坏处。但是总体来说好处更多,它极大的缓解了三峡中下游的洪水压力。
坏的影响有:1.由于库区蓄水造成的库区底部压力增大,可能引发地质灾害,但目前并无地质灾害的现象发生。库区蓄水造成局部小气候变化,目前也没发现什么坏处。3.水生鱼类的洄游影响,这个目前看似乎是影响较大的。可是其实三峡的下游早就建了一个葛洲坝,葛洲坝已经造成洄游鱼类的繁殖的影响。三峡想影响也影响不到。
好处:调蓄洪水。很多人看到前一阵子三峡在洪水期泄洪,造成误解,以为三峡一无是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三峡只能对长江上游的来水进行调控。长江中下游的来水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汉江水系;这三大水系。如果这三大水系同时大范围强降水造成的洪水,三峡是无能为力的,这次就是这样子。但是这次三峡上游也发洪水,三峡的最高蓄水位能达到175米,但是在洪水期是不能蓄这么高的,万一上游再次突发大水,泄洪不及,就会影响大坝的安全。三峡的防洪能力其实是对上游洪峰的削弱,比如上游来水量50000立方米/秒,长江中下游现时的流量是50000立方米/秒的话,能容忍的最高洪峰流量是70000立方米/秒的话,三峡就会拦蓄30000立方米/秒的流量,下泄水量是20000立方米/秒。让下游安全躲过洪峰,待到下游洪峰过去,上游在泄水,等待下一次洪峰。
所以三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只是很多人不理解这三峡的工作原理。
⑹ 胡佛水坝和三峡大坝有哪些区别
胡佛水坝(Hoover Dam)是美国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Colorado)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位于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之处的黑峡(Black Canyon),具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 大坝系混凝土重力拱坝,坝高221.4m,大坝形成的水库叫米德(Mead)湖,总库容348.5亿m3,水电站装机容量原为134万kW,现已扩容到208万kW,计划达到245.2万kW。于1931年4月开始动工兴建,1936年3月建成,1936年10月第一台机组正式发电。而三峡大坝是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2010年7月19日,三峡大坝将迎来一次峰值在65000立方米/秒左右的洪水。堪比1998年长江三峡河段的最高峰值,这也将是三峡水库建成以来所面临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洪水挑战。经国家防总批准,三峡水库于2011年9月10日零时正式启动第四次175米试验性蓄水,至18日19时,水库水位已达到160.18米。他们都是两个国家的重点工程,耗资巨大,一个在美国一个在中国。Do you understand ZhaoJingYan?
希望采纳
⑺ 当时三峡大坝建设之前存在很多争议,是什么
三峡大坝建设之前存在很多争议包括:
1、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的问题,三峡工程将会对周边生态造成冲击,因为有大坝阻隔,鱼类无法正常通过三峡,鱼类的生活习性和遗传等会发生变异。三峡完全蓄水后将淹没560多种陆生珍稀植物,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淹没线以上也有分布,只有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两种完全在淹没线以下。
2、库区移民问题,移民是三峡工程最大的难点,在工程总投资中,用于移民安置的经费占到了45%。当三峡蓄水完成后,将会淹没129座城镇,其中包括万州、涪陵等两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会产生113万移民。
3、库区文物问题,三峡工程600多公里长的淹没范围,使得如果不采取文物保护,在三峡库区蓄水达175米以后,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
4、泥沙淤积问题,三峡工程极大地改变了原河道水流泥沙运动的规律。三峡枢纽工程中各种建筑物有不同的要求和运行情况,如通航建筑物上下游水域,要求水流平静顺畅,因此只有细颗粒泥沙有可能进入,常在引航道口门区回流落淤,或以异重流方式潜入引航道内落淤。
(7)三峡水坝和美国水坝高中地理扩展阅读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和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时,在赞成的1767票之外,仍有177票反对,664票弃权,还有25人到会却未按表决器。
对于这些不同的声音,从一开始有关方面就采取了完全科学的态度,都完全做到虚心听取,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和试验,拿出切实可行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解决方案,样样都尽可能地做到万无一失,以确保工程在各个方面的成功。
⑻ 急~~~~~·三峡大坝对三峡人文地理的影响
好的影响是三峡来大坝自会带来旅游方面的经济收入;提高航速和长江的航运能力
环的影响是不定的。人们所广为知道就是文物破坏和大量人口迁移(1.3亿人)和其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上的负面影响。但是专家还更多的质疑由于三峡大坝拦截江水导致长江水流流速下降,江水自净能力严重下降,导致水体污染,水华等藻类污染较之前大量增多。而且由于上游江水上涨,侵蚀长江两岸峭壁并且水位频繁变化导致滑坡泥石流现象的加重。
国外很多人质疑三峡大坝,认为大坝强制改变三峡地理环境会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甚至气候造成负影响。不过工程本身还没有完全建好,这些争论都要看以后几年至十几年的结果了
⑼ 美国大坝和三峡大坝相比,谁更胜一筹
目前还没有胜过三峡大坝的水利大坝,三峡大坝仍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美国的大坝也很NB,比如胡佛大坝,但是那是大半个世纪之前的产物了。美国水电发展的很早,但21世纪后已经基本发展完毕进入停滞期了。
⑽ 三峡大坝的地理优势(比如建在某轴上)
三峡的主要功能是防洪,能对北岸河流洪水期进行控制。三峡地区又是长江的流速最大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