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盐碱地成因地理高考

盐碱地成因地理高考

发布时间: 2021-02-27 19:57:31

❶ 地理大题原因成因类应考虑的角度 最好全一点 比如 沼泽成因 盐渍地成因 类似的

1.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中低产田――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贫瘠地
1)、辽阔的冲积平原――宏观平坦,微观起伏不平 山麓缓斜平原;山前冲积扇;土地质量高 ;积低平原;主体 滨海平原
中低产田集中区 严重的旱涝、盐碱、危害 干旱:春旱4~6月,春泛回升快,蒸发上升,夏季风未到 洪涝:7~8月,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 盐碱:水盐运动 春秋反盐,夏积盐 冬稳定
2)、问题 ⑴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①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 (因洼制宜鱼塘―台田模式) ②盐碱地的冶理与开发;(2)水资源短缺 ⑶风沙危害---沙尘天气
3)、缓斜平原肥力最好: ①地面坡度较大,排水通畅,不易积水形成低湿地; ②沉积物颗粒较粗,有利于水份下渗;③地下水埋藏深,春秋季节蒸发量较小,不易形成盐碱地。
2、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以上海为例) 产生的原因:①过度抽取地下水,并且下渗减少 ②城市建设高层建筑 ③地质结构不结实 ②海水倒灌,进而导致土壤盐碱化 治理措施: ①控制抽取地下水; ②实行雨季回灌
3、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多发季节:夏季。5―10月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气温高;②静水;静风;③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
污水多;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③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4、咸潮
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自然原因:(气候) ①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②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地形)③地势地平,河汊纵横;(天文)④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 人为原因:①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②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
危害: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②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
③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防治措施:①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②采取调水以淡压咸;③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④节约用水
5、酸雨 分布:西欧、北美、日本;我国南方地区 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危害: 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 ②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及农作物; 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措施
根本途径:①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有效途径:②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③开发新能源
6、沼泽的保护 我国典型地区:三江平原。
沼泽的形成: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②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 ③地势低平,地表径流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 开发利用的关键:排水。协调好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开发利用的负面效应――气候变迁(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动植物资源减少)
: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一些珍禽的栖息地。经济效益:有利于三江平原小麦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有利于保护黑土的肥力 政治效益:有利于粮食安全
7、台风
受台风影响的风向①气旋辐合 ②反气旋散时间 多发生夏秋季节。主要发生海域为:西北太平洋 台风灾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台风有利方面: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
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如何减小台风损失: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及时预报(气象卫星跟踪、沿海雷达监测)做好台风过境的准备,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营造沿海防护林, 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
8、寒潮(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如果一天24小时或一次过程,气温下降8-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时空分布考虑源地、冬季风强弱、地形地势的阻挡等因素,我国冬半年常发,影响范围大,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及四川盆地外。 灾害特点:降温辐度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冰害等灾害性天气。寒潮的利:①冻杀害虫;②大雪缓解春旱(瑞雪兆丰年) ③寒潮大风可利用进行发电,(是地球上热量交换的一种庞大“机器”)
9、逆城市化问题:原因: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② 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10、 城市中工业区区位特点及原因:① 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
②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原因: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工业生产活动的大量运输需求。
11.城市化对地球地理环境的影响(生物圈(多样性减少)岩石圈(土壤)大气圈 水圈 ) 大气污染水污染,过度开采地下水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
12、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五个工业区)
区位条件:有利:①岛国,多优良港口;②工业基础好;气候温和③科技发达④美国的扶持 不利: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
促进发展的原因:深刻的历史原因;重视科技;发展教育

❷ (高考)盐碱地与盐渍化的区别以及在我国的分布

盐渍来化(soil salinization)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源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中国盐渍土或称盐碱土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总面积约1亿hm2。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盐碱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的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一般为中性盐,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为碱性盐。
中国盐碱土的分布比较广,由于统计的口径不一样,导致它的说法、面积不一样,但是我们认为中国盐碱土的面积约一亿公顷,相当于中国十八亿亩的耕地面积,可以了解到它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其中,滨海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盐碱地土地类型,现有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分布位置比较广。
我国盐碱土分布区是根据它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变化决定的,分为滨海盐渍区、黄淮海平原盐渍区、荒漠及荒漠草原盐渍区、草原盐渍区四个大类型

❸ 高二地理【答的好会采纳】 为什么修大坝会使土壤出现盐碱化呢会使海水倒灌,海岸受侵蚀呢求详细解释

修大坝会使河流水位降低,海水倒灌,使土壤出现盐碱化;修大坝会使河流入海水量减少,海水侵蚀作用加强,海岸遭受侵蚀加剧。

❹ 盐碱地是怎样形成的

盐碱地形成原因: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版是各种易溶权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影响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1、气候条件

2、地理条件

3、土壤质地和地下水

4、河流和海水的影响

5、耕作管理的不当

(4)盐碱地成因地理高考扩展阅读:

土壤成分

碱土表层含盐量并不高,一般不超过0.5%,但土壤溶液中苏打(碳酸钠和重碳酸钠)含量较高。苏打的来源主要是由于成土母质(母盐)中富含硅酸钠,硅酸钠与碳酸相作用而形成苏打。苏打盐土是碱化土壤中的一个主要类型。特点是既含较多的易溶性盐,可达0.6-0.7%,且以苏打为主,有明显酚酞反应;又有较多的交换性钠,碱化度可达30-50%,甚至高达70-80%。碱化土壤可采用合理灌溉,多施有机肥料,并结合施用石膏和磷石膏等化学改良剂进行改良,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❺ 地理:土地盐碱化在我国哪些地区,形成原因是什么

分布:我国盐碱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地区及滨海地区.
形成盐碱土要有专两个条件:一是属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
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❻ 地理试题: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严重的人为原因

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地面积约3.7万km2,其最低洼部分即古松辽大湖的核心(吉林省的大安一带),是苏打盐渍土集中分布地区。近年来由于气候连续干旱、过度放牧,苏打盐渍化有发展加重趋势。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 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不利影响:
1、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
2、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东北平原西部的土地盐碱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到底是人为原因为主还是自然原因为主,待我把这些变化过程讲一下,大家再判断。

先说基本情况:松嫩平原西部,约占东北大平原面积三分之一。本区晚更新世以来自然景观的演化形成的地质、地貌和土壤背景、现代气候以及人文景观等决定了该区是一个极其脆弱的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过渡带,极易受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发生生态失衡和退化。

以下是中国科学院项目综合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正英 2006-3-1的文章中谈到环境变迁过程:

“东北地区西有大兴安岭,东有长白山,北有小兴安岭,中部为松辽平原,东北部为三江平原。全区除西部与蒙古高原接壤,其余都为界江、界河及大海环绕,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兴凯湖和渤海、黄海。
区域内分布着两大水系:北部是流入黑龙江的松花江水系,南部是流入渤海湾的辽河水系。
这种地质构造格局和地貌景观是自中生代开始营造,经过长期演化,到第四纪末基本定型的。
自距今约20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时期,嫩江,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和东、西辽河都是内陆河,流入以吉林省大安一带为中心的古松辽大湖。
大约1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末,盆地中部形成分水岭,大湖水系分解成南北两部分。北部形成松花江水系,向东经黑龙江入海;南部形成辽河水系,向南流入渤海。原湖区中心随着地壳的抬升,逐步萎缩干枯,形成星罗棋布的沼泽湿地。以后,盆地西部由于气候变为干冷,湖泊干涸,形成了科尔沁沙地、松嫩沙地和古大湖中心区的盐碱沼泽和盐碱地。 在近一万多年来的全新世时期,科尔沁沙地、松嫩和呼伦贝尔沙地在气候适宜时期发育成草原和森林草原。”
“西部的科尔沁、松嫩和呼伦贝尔三大沙地,总面积约8万km2。在地质历史时期,这里沉积了几十米以至几百米厚的中、细沙层。距今一万多年来,经历了几次气候适宜时期,沙地被草本植被覆盖并发育形成古土壤。但由于草原的不当开垦和过牧,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土壤,导致一些地方沙丘活化和土地沙漠化。 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退耕退牧还林还草以来,一些地区沙漠化过程逆转,特别是在科尔沁沙地南部整体上有逆转趋势,但大部分地区仍然严重。”

“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地面积约3.7万km2,其最低洼部分即古松辽大湖的核心(吉林省的大安一带),是苏打盐渍土集中分布地区。近年来由于气候连续干旱、过度放牧,苏打盐渍化有发展加重趋势。”

“全区水土流失面积约28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2.6%,其中黑土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占黑土地总面积的34%,严重威胁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有课题组专家认为 2004-9-27:“松嫩平原西部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强烈影响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农业开发。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规模的农业开垦改变了本区草甸草原、榆树疏林草原景观,部分天然草场过度放牧,草场植被破坏严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尽管该区生态环境退化态势减缓,但区域“三化”-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的态势仍在延续。该地区目前分布有总面积达200万公顷的风沙土。由于开垦和不合理的利用,使许多原来有植被覆盖的风沙土变成了流动沙丘。一些调查显示,该地区的流沙有向大平原中部地区扩展的趋势。该区还有多达300万公顷的盐碱化土地,盐渍化在迅速发展,近年来仅吉林省西部就有67万公顷优质土地退化为盐碱荒漠,这一数字仍在以每年1.2%-1.4%的速度增加。该地区共有320万公顷草场,已有80%以上的面积退化,成为我国草场退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❼ 土地盐碱化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高中地理

1、自然原因:气候:大陆季风性气候区,降水少,蒸发大溶解在水中的盐份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 地形:地形比较开阔,坡度比较小,微地形极为复杂的一些高平原、台地和阶段地貌。还有一些地势低,没有排水出入,而该地区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散开到地表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地下水和地表水补给因素。2、人为原因: 排水系统不完善,缺乏完善灌溉技术,耕作技术不当,过度垦殖,长期引用咸水进行灌溉 。危害:盐碱地的危害造成大量低产田和农民贫困,使面积土壤资源难以利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伤害植物的组织,而且还影响了植物的正常营养和植物气孔关闭。如在我国的滨海地区多方面阐述了土壤盐分对作物的危害,它使作物的种子在土内霉烂变黑不发芽,迟迟不能变绿;还影响作物体内正常的离子平衡遭受破坏,造成作物生长衰退。且土壤盐分过多会还会发生根腐,最后导致作物脱水枯死等。
措施:井排井灌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对地下水位的控制和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防治具有显
著作用。在我国新疆农二师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充分考虑地下水垂向排泄量较大、盐渍化程度不断增加的现实情况,农二师地下水开发利用主要开发灌区地下水,以集中开采为主、分散开采为辅,分多种形式布置水源。农二师已建成11个水源地,加上其它分散布井,现状机井数量为459
眼,到2020年,在发展以上11个水源地的基础上,新建排灌井540眼。http://wenku..com/view/b9201b2b2af90242a895e530.html详情参考

❽ 盐碱地是怎么形成的

盐碱土的形成原因: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影响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气候条件: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盐随水渗到下层或流走,这就是“脱盐”季节;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这是主要的“返盐”季节。东北、华北、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土有明显的“脱盐”“返盐”季节,而西北地区,由于早降水量很少,土壤盐分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地理条件:地形部位高低对盐碱土的形成影响很大,地形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也就与盐分的移动和积聚有密切关系,从大地形看,水溶性盐随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带积聚。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山间洼地和平坦排水不畅的平原区,如松辽平原。从小地形(局部范围内)来看,土壤积盐情况与大地形正相反,盐分往往积聚在局部的小凸处。
土壤质地和地下水:质地粗细可影响土壤毛管水运动的速度与高度,一般来说,壤质土毛管水上升速度较快,高度也高,砂土和粘土积盐均慢些。地下水影响土壤盐碱的关键问题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矿化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容易积盐。
河流和海水的影响:河流及渠道两旁的土地,因河水侧渗而使地下水位抬高,促使积盐。沿海地区因海水浸渍,可形成滨海盐碱土。
耕作管理的影响:有些地方浇水时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以致地下水位很快上升而积盐,使原来的好地变成了盐碱地,这个过程叫次生盐渍化。为防止次生盐渍化,水利设施要排灌配套,严禁大水漫灌,灌水后要及时耕锄。
盐碱土的改良和利用:盐碱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状况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点应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上面。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具体的改良措施是:排水,灌溉洗盐,放淤改良,种植水稻,培肥改良,平整土地和化学改良。

❾ 次生盐碱地是怎么形成 高一地理问题

1、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底层土和地下水中所含的盐分,由于地面蒸发作用,随着
土壤内毛细管作用
使所含盐容分的水上升到地表层,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留在土壤表层,聚积而形成盐碱地(土)。
2、不合理的灌溉等人为措施使也能地下水位上升,使易溶盐类在地表层积聚,从而形成次生盐渍化,人为的形成盐碱地(土)。
3、在海滨地区,由于常驻海水侵渍,也能形成盐碱地(土)。
4、受含盐的地表径流影响,也能形成盐碱地(土) 。

❿ 华北地区盐碱地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1、气候条件。华北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盐随水渗到下层或流走,这就是“脱盐”季节;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这是主要的“返盐”季节。

2、地理条件。地形部位高低对盐碱土的形成影响很大,地形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也就与盐分的移动和积聚有密切关系,从大地形看,水溶性盐随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带积聚。

3、土壤质地和地下水。质地粗细可影响土壤毛管水运动的速度与高度,一般来说,壤质土毛管水上升速度较快,高度也高,砂土和粘土积盐均慢些。地下水影响土壤盐碱的关键问题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矿化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容易积盐。

4、河流和海水的影响。河流及渠道两旁的土地,因河水侧渗而使地下水位抬高,促使积盐。沿海地区因海水浸渍,可形成滨海盐碱土。

5、耕作管理的不当。有些地方浇水时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以致地下水位很快上升而积盐,使原来的好地变成了盐碱地,这个过程叫次生盐渍化。为防止次生盐渍化,水利设施要排灌配套,严禁大水漫灌,灌水后要及时耕锄。

(10)盐碱地成因地理高考扩展阅读:

治理措施:

1、洗盐。洗盐就是把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

2、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可深耕深翻盐碱地。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为地表层多,下层少,经过耕翻,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扣到耕层下边,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

3、适时耙地。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起到防止返盐的作用。耙地要适时,要浅春耕,抢伏耕,早秋耕,耕干不耕湿。

4、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盐碱地一般有低温、土瘦、结构差的特点。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并可和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性。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因此,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此外,化肥对改良盐碱的作用也受到人们重视,施用化肥可以改变土壤盐分组成,抑制盐类对植物的不良影响。当然,盐碱地施用化肥时要避免施用碱性肥料,而应以中性和酸性肥料为好。

5、非化学手段防治,可以用盐碱地专用土壤调理剂“治碱”对土壤进行有效改良,能促进土壤中金属离子交换释放出来,降低盐分含量。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