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在高中地理哪章
『壹』 高一地理 地貌
海南岛地势较低,受海浪影响较大,海浪带来的沙子一层层沉积就形成沙滩,海南岛离大陆近受河流注入大海的影响,海水运动速度比大海中央海水运动速度快,因此陆地河流注入海洋带来的沙子在海南岛沉积
『贰』 高中地理知识 如何描述地貌特征
1、地形(地貌)特征——
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
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
海拔高度、
地势(如我国大致为西高东低)
四个方面概括.
例如亚洲地形特征:
地势中高周低;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大、平原狭小;山地、高原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和沿海地区;地面起伏极端(大);平均海拔950米。
非洲:
①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② 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③ 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
① 欧洲地形以 山地、平原 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② 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③ 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 ①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②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山,东部是低矮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③ 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
① 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② 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
① 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② 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PS 高中地理一般考局部小区域,典型的区域需要运用背过的知识,而不出名的地方需要仔细读题看图找信息。
2、自然环境特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
我国西北地区:
属温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自东向西为森林——草原——荒漠;荒漠面积广大;河流少、径流量小且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3、气候特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A、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
B、
中国气候特征: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4、.河流水文特征——从流量的大小、水位的变化(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河流落差等方面叙述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有较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上游流经山区、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5、河流水系特征——从流域面积、长度、支流、流向、河网密度、水系轮廓等方面概括:
长江水系特征: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最长河流;流域面积广大,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河流;径流量丰富;上中游支流众多、河网密集;是典型的树枝状水系
6.农业生产特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东北平原的农业生产特征:
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和高粱;单产高;农产品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生产以国营为主,是我国优质玉米的主要产地等。
7工业生产特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日本工业生产特征:
日本是世界上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工业部门齐全、结构完整;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尤其是钢铁、纺织、机械、化工、电子等工业部门;工业原料、能源和产品销售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
8、自然资源的特征: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资源种类、资源组合状况
中国矿产资源特征:
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资源形势严峻;矿产资源种类齐全;矿产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某些重要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等。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多,人均占有数量较少;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9.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如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减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水资源分布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之间存在不协调
10、某地理事物的走向(如山脉、河流、等值线等等)特征——分段叙述
美国冬季0度等温线走向:
西段大约与海岸线平行(西北段为南北走向,西南段为西北-东南走向),东段为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
PS 补充了些地理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叁』 高中地理必修二哪几章考试的几率大
应该掌握的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必修三知识点:
必修一
1、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表现
2、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规律,恒星年,回归年的时间和意义
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新一天和旧一天的范围判断
4、夏至日北半球重要纬线的昼长 北纬20°,40°,60°
5、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及变化规律
6、地球内外部圈层结构
7、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
8、气压带风带分布,气候类型(影响因素、特点),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
9、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变化),天气系统实例
10、气旋反气旋~画图,锋面气旋的判读
1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和对策
12、水循环过程,洋流(名称、位置、对沿岸影响),洋流与等温线,四大渔场的位置和形成原因,厄尔尼诺现象(了解发生过程)
13、水资源分布,大洲和国家,水资源短缺原因(自然和人为),开源节流的措施
14、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表现,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适当记一些岩石类型)
15、背斜向斜的判断和现实意义,地嵌地垒的实例(简述其成因)
16、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
17、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自然带分布,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规律和景观(自然带)变化
必修二
1、人口增长模式特点,根据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判断先后顺序
2、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我国以土地为划分标准)
3、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利和弊),农民工
4、城市形态(空间形态和地域形态)
5、不同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及原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图,城市的合理规划,生态城市目标(了解)
6、城市化的标志、推力与拉力,城市化进程阶段和各自特点
7、农业区位选择(气候地形孕土壤,运输机械找市场,旱区水源孕绿洲,劳力政策有影响)
8、农业区位含义(了解),影响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比如东北甜菜,新疆棉花江南茶树,以色列无土蔬菜等),城郊农业
9、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特点,发展措施,典型地区),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名称及其分布位置,美国本土农业带
10、工业区位选择(能源水土地,原料劳动力,市政运输和环境)
11、评价我国鞍钢和宝钢的区位条件,既是评价,说明既要说好的,也要说不好的。
12、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印刷厂基本上无污染)
13、工业集聚的优势,工业分散的优势
14、传统工业区以机械、化工、采煤、纺织、钢铁为主(“计(机)划(化)采访钢铁部门”)
15、德国鲁尔区工业的区位优势,衰落原因以及综合整治措施(类似我国辽中南地工业区)
16、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条件、特点(小轻同专散)
17、美国硅谷区位因素、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类似我国中关村、印度班加罗尔和德国慕尼黑)
18、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19、铁路线建设的意义(以南昆铁路为例)(类似青藏铁路)
20、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三大基本原则
21、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必修三
1、三S技术实际应用
2、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和防治措施
3、草方格沙障的优势
4、非地带性热带雨林的分布和成因,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如何保护热带雨林
5、山西能源开发条件(工业区位选择),能源基地建设措施,如何保护我国能源安全,我国、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6、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意义以及不利影响(类似三峡、埃及阿斯旺大坝),修水库、大坝应该考虑的因素(自然和社会经济)
7、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自然和社会经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了解)
8、珠三角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产生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泛珠三角(国家9+2)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工农业发展比较
9、煤炭与天然气比较,西气东输路线图,西气东输对东部、西部和沿线地区的影响(利弊,对沿线和东部可以不说不利影响)
10、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
11、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的比较,南水北调对调入区的意义,对调出区和沿线的不利影响
1、分析我国某一河流旱涝灾害多发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2、河流水文特征
3、评价港口的区位条件
4、青藏铁路以桥代路和京沪高铁以桥代路的比较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对策
6、我国温度带分布,甘肃跨温度带对多,4个
7、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
8、我国航天卫星发射基地区位选择
9、湿地的意义
10、黄河断流的原因(自然和人为)和影响
11、我国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12、长江荆江河段地上河成因和措施
13、三峡、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宁夏平原、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
14、西欧内河航运发达的条件
15、孟加拉国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16、全球等温线分布规律(一路南,七陆北)
17、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位置和顺序
18、西亚石油输出路线
19、澳大利亚气候分布
『肆』 高中地理:地貌类型有哪些
地貌形态千姿百态,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根据它的成因、形态等方面的差别可以将地貌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地貌类型有不同的等级,最常用、也是最高一级的基本地貌类型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5个。还有按照形成某一种地貌的主要营力来划分的地貌类型,如构造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侵蚀和堆积类型中又可进一步分为河流的、湖泊的、海洋的、冰川的、风成的、喀斯特的等次一级的类型。 基本地貌类型 类型 特征 分布 成因 山地 海拔都在500米以上,并且相对高度超过200米 全世界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占陆地总面积的28%地壳构造运动,水平方向的挤压、垂直方向的隆起、火山的喷发都可以造就成山 高原 一侧或数侧为陡坡、顶面相对平坦宽广、海拔较高 除去南极大陆的冰盖高原以外,大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一个面积较大的地区,地壳比较均匀地抬升,当抬升的速度超过外营力的侵蚀和剥蚀速度时,地表就隆起成为高原 丘陵 表面起伏,但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下 中国的丘陵面积有100万平方千米,约为全国总面积的1/10 平原 近于平坦或地势起伏平缓的开阔陆地,绝大多数海拔低于200米,地面起伏的相对高度小于50米 全世界的平原面积约1872万平方千米,占陆地总面积的12.5%地表接受侵蚀和剥蚀碎屑物质,填平原有地表起伏,称堆积平原。可再分为冲积平原、洪积平原、湖积平原、海积平原、冰水平原等多种类型;侵蚀剥蚀作用将地面逐渐夷平而形成的称侵蚀平原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的平地 地壳沉降形成构造盆地,风的侵蚀作用形成风蚀盆地,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溶蚀盆地;深居内陆称内陆盆地,与海洋有河流相通称外流盆地 按照主要外营力划分的地貌类型类型 成因 主要类型 流水地貌 由地表水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所形成 流域地貌、斜坡地貌、沟谷地貌、河谷地貌、河床地貌、河漫滩地貌、冲积平原地貌、三角洲地貌、以及峡谷地貌和瀑布 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岩石受流水溶蚀、侵蚀而产生 地表喀斯特(石芽、石林、封闭洼地、盲谷、干谷和喀斯特盆地、槽谷,漏斗和落水洞、竖井以及塌陷生成的天生桥与“天坑”),地下喀斯特(溶洞、钟乳石、暗河) 黄土地貌 黄土分布地区形成、发育的地貌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坪,以及形态各异的黄土柱、黄土塔、黄土桥、黄土陷穴 丹霞地貌 红色砂岩、砾岩经侵蚀和溶蚀形成 中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很广,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四川等省区最多 风沙地貌 经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形成 风蚀地貌(风蚀残丘、雅丹地貌、风城、风蚀谷、风蚀洼地、石蘑菇等)和风积地貌(沙丘、沙垄、沙山等) 海岸地貌 波浪、潮汐、海流,河流、冰川,以及地壳构造运动、海面变化、生物作用形成 海岸堆积地貌(三角洲、海滩、潮滩、沙坝、沙嘴、潟湖和各种海岸沙丘等)和海岸侵蚀地貌(海蚀洞、海蚀崖、海蚀柱、海蚀平台以及海蚀阶地) 海底地貌 内营力作用 大陆边缘、洋盆和洋中脊 火山地貌 地球内部岩浆喷发形成 火山可分为盾形火山、穹形火山、锥形火山
『伍』 高中地理书中哪本书有喀斯特地貌具体一点的。
您好,现阶段新课标地理教材必修一最后一章人地关系中有部分内容提及
选修教材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中由有关云贵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内容。
选修教材旅游地理中可能也会有卡斯特的内容。
希望能够帮到您
『陆』 两道关于地貌一章的高中地理题
差点上当。~
汗,这个题目。好像是2001年,北京中星的模拟题,
现在已经不是你们高中要掌握内的~应该是普通地质容学的题目》~或者可以列为考研的题目了~你只把最后一问抽出来,会害死人啊。~
此处的地形总体为一个向斜构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可以判断。
一直以来学的都是,等高线是一个递变的关系,但是在这个封闭的地区则不一样。
丙处附近的一个圆的等高线为600米,(可以根据题目的前文和底层的新老关系判断),他的形成特征,很难用实物给你描述,不知道你见过那种自东喂水的槽没,~跟那种地形有的相似。
你的误区,主要是在于,你现在所认知的等高线是一个递变的关系,等高线在一个封闭的地区,不一定是个递变的关系,
『柒』 高中地理里提到的地质地貌常用有哪些,成因什么,详细
地理构造只要指抄向斜,背斜,地契,地垒,断层等.
地貌只要指的事地表的形态,只要是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
地质构造作用形成的地貌。包括地质时期的构造和新第三纪以来形成的新构造。构造地貌的主要类型有:板块构造地貌、断层构造地貌、褶曲构造地貌、火山构造地貌、熔岩构造地貌和岩石构造地貌。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构造受外力侵蚀作用后形成的地貌。如背斜山、背斜谷;向斜山、向斜谷;断层崖、断层线崖等。由新构造运动形成的褶曲、断层等遗迹,称为新构造。新构造运动可以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地壳垂直运动形成的地貌,如上升的山地、丘陵、台地;下降的平原、盆地;间歇上升的阶地等。大范围的地壳水平运动使地壳产生挤压或拉张,可以形成大规模的大陆褶皱山系高原、大陆裂谷、断陷盆地;大陆边缘的岛弧、海沟、大陆波;洋底中脊、火山等地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