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高考语文沿革地理

高考语文沿革地理

发布时间: 2021-02-27 16:43:26

『壹』 地理什么时候被纳入高考范围,曾经在什么时候中断过

78年恢复高考就有了啊 曾经在九十年代中期中断了几年 但是后来又恢复了

『贰』 地理是什么时候成为高考科目的

从科目演变的历史来看,从1950 年的考9 门逐渐分为文理两个科目组。1977 年文革结束后在恢复高考的时候还是沿用了文理分科的这一做法——文科考试科目为:政治、 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考试科目为:政治、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
1978 年《教育部关于 1978 年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 招生工作的意见》“…… 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评卷。 分文理两科考试。文科 (含哲学、外语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 外语;理工科(含医农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 化学、外语。 外语考试的语种分别为英、俄、法、德、日、西班牙、 阿拉伯语,考试成绩,今年暂不记入总分。
1985 年国家教委核准上海市高中毕业会考与会考后高考改革的试验。会考后高考科目的设置,上海决定语、数、外等各类学校的必考科目,其他六门必修课(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由招生学校(专业),任选一门,形成六个科目组。上海市高考由上海市高教局组织命题,作为全国统考的“上海卷”。后来由于高考中生物和地理考试的废止,又减少为四组。
上海市1988 年将在普通中学各学科全面会考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在普通 高中阶段实行全市统一的全面会考的基础上, 普通高校招生 考试的科目减少为四门,科目设置为六组:(1) 政治、 语文、 数学、外语; (2)语文、数学、外语、历史; (3)语文、数 学、外语、地理; (4)语文、数学、外语、物理; (5)语文、 数学、外语、化学; (6)语文、数学、外语、生物。 [8] ” 从以上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来, 六组分科模式其实就是 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分别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 学、生物的组合 。
1989 年,国家教委在《关于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及录取新生办法的意见》中又提出:“在普通高中省级会考的基础上,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科目设置及录取新生办法。考试科目设置:1.必考、选考科目: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 选考科目:政治、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
1990 年,《在关于改革高考科目设置及录取新生办法的 意见(试行)》中又规定:高考科目设置第一组:政治、语文、历史、外语;第二组:数学、语文、物理、外语; 第三组:数学、化学、生物、外语;第四组:数学、语文、地理、外语。
2002 年全国普遍实施“3+X”改革方案。高考科目分为两类。一类为必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和外语;另一类为选考科目,即由招生的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学习的特点,从政治、历史、地理、物 理、化学、生物中选 1 至 2 科。
1993 年,教育部考试实行文理两类的“3+2”科目组, 即文科: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理科:语文、数 学、外语+物理、化学。
1999年“3+X”改革方案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 物 3 科;文理综合为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6 科的综合。
2002 年到 2006 年的3+X 高考科目设置模式,几 种类型: 一是3+文综/理综。3 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文综指的是政治、历史、地理的综合,理综指的是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采用这种模式的省份占大多数。 二是 3+大综合+1。3 仍然是语文、数学、外语,大综合是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的综合, “1”指学生根据志愿在六门课程中任选一门,比如河南、 上海、 广东就是采用这种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省份比较少。
……

『叁』 语文高考浙江排序题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I
4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 ,
, , , , .
① 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 以占世界7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 %的人口
③ 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④ 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⑤ 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拼细作
⑥ 在上世纪末突破5 亿吨大关
A .④⑥②⑤③① B .④⑤③⑥①②
C .⑤①⑥④③② D .⑤④③⑥②①
答案:B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铁路客车动车组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 , , ,
, 。列车防火系统也很先进,重要设施都附有防火装置
①并与地面通讯,实现地面对列车的监控 ②能实现对动车组各个系统的控制
③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动车组即可自动减速或停车 ④同时对系统进行监视和故障诊断
⑤无需人为干预
A.②①⑤④③ B.②④①③⑤ C.⑤④③②① D.⑤④①③②
答案:B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语 文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⑥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③④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③①②④⑥
【答案】D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II

18、把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① , ② ,人口不过二十万, ③ ; ④ , ⑤ ,枕着清澈的多瑙河水, ⑥ ;这是一个孕育了音乐奇才的小城,莫扎特让城中一木一石无不浸润音乐的魅力。
a、面积不过八十公顷
b、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城
c、偎倚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之间
d、这是一个迷人的小城
e、却有着千年的沧桑历史
f、美得让人不忍离去
答案:b a e d c f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B)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④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⑤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⑤① D、④②③①⑤

....................................................................

( )两地距离有700多千米,居然有5只燕子飞回不来梅的老家。
( )燕子和蜜蜂一样,只飞回原来的地方。
( )燕子没经过训练,回家的本领也很大。
( )如果把它们的巢移动几米,即使放在显眼的地方,它们也找不到,而在原来的地方重新筑起巢来。
( )鸽子是人喂养的,一般都经过训练。
( )有人在德国不来梅捉了7只燕子,用飞机带到了伦敦附近再放出去。

643215

()它的花很小,有红色的、黄色的、还有白色的。
()太阳花是一种草本植物花。
()它的叶子很小很小,弯弯的,就像一个没有熟的香蕉。
()它的花既比不上水仙清雅,也不如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
()它的茎是淡红色的,很粗,就靠她吸收地下的养分供花生长。
41352

( )田野的尽头,连绵的山峰像大海里起伏的波涛。
( )溪水是那么清澈,明净,水里的小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 ) 小溪的另一边是田野,如今黄澄澄的,正报告着丰收的喜讯。
( )一条小溪从我们村子里静静流过。
( )山腰的公路像一条银灰色的绸带飘向远方
( )山溪的一边是果园。春天,花香弥漫;秋天,硕果累累。
524163

请选出与下文衔接恰当、排序合理的一项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新柳夹道,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婆娑起舞 (2)万般风流 (3)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
(4)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A、(4)(1)(3)(2) B、(1)(4)(2)(3)
C、(3)(1)(4)(2) D、(3)(2)(4)(1)
D

1.在工艺方面使用椎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
2.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中985,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
3.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
4.燃料为丙烷,符合环保要求
2143

()肖邦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六岁开始练习钢琴,八岁就举办演奏会了。
()当时的人,都惊讶于他的音乐天赋,争着要为他出版呢。
()肖邦是波兰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在他十五岁那年,就已经写成了第一首圆舞曲。
()他出生在波兰的首都华沙,父亲是一位教师。
35142

()一天,我对小明说:“咱们明天捉知了,好吗?”他愉快地答应了。
()开始,我怎么也捉不到。
()第二天,我们俩准备好了网罩,向树下跑去。
()小明却一连捉了三、四只,我真羡慕他。
()夏天一到,我们村口的大树上,从早到晚总能传来“知了——知了——”的叫声,我多么想亲手捉一只知了啊!
()最后,在小明的帮助下,我也套住了一只,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243516

()他吓得躲在深宫里,好几天不敢上殿。
()老鼠见皇帝和文武百官都怕它,胆子越来越大,甚至把皇帝穿的龙袍也咬破了。
()听说宫里出了妖怪,皇帝吓得连金銮(luán)殿都不敢上了,满朝文武也都吓坏了。
()天,金銮殿上忽然出现了一只老鼠,愚蠢的皇帝从来没有见过老鼠,以为是个妖怪。
()这样一来,弄得大家更加惊慌起来。
24531

将(1)—(4)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______,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j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
k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
l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
m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
A .lmjk B.ml jk C .mjlk D.ljkm
B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①④②⑤③ B.②⑤①④③ C.②③①⑤④ D.②①⑤④③
B
9. 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自身的缺点或不足难免会有所暴露。
②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③况且缺点被发现或被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
④不过,这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③②④① D.②①③④
A
10. 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一张一米宽的木床挨着炉子,两头的床脚是两摞石头。
②一只铁皮炉子安在房子当间,铁皮烟囱穿过房顶伸到屋外。
③床板上铺着一块鲜艳的垫子,垫子上摆着一只鼓鼓囊囊的白色方枕头。
④进了门是这户人家的厨房兼起居室。
⑤走过一块块草地,跨过一条条小溪,我们来到扎西家的白房子跟前。
A.⑤④②③① B.④①②③⑤ C.⑤④①②③ D.⑤④②①③
D
11.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浪费个人时间,蹉跎年华,虚掷生命,是个人的损失
②而浪费国家和民族的时间,造成历史倒退,则是亿万人民的损失
③因此赢得时间,接受挑战,为民造福,没有不能创造的奇迹
④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的浪费
⑤时间孕育机遇,机遇来自时间
A.⑤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⑤③ C.①②③⑤④ D.④②①⑤③
B

『肆』 请你写出综述《地理高考30年》,包括发展历史,当时改变的原因,对教学和社会的影响,今后的预测和展望。

建国初期至1959年,普通高等学校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其中地理学科为必考科目之一。1954年高考开始分文、理两大类,地理科被归入文科类,试卷满分为100分。1955年又将考试科目分理工、农医、文史政治财经三大类,地理科被作为文史政治财经类的考试科目。
1959年以后到1965年,地理教学内容和课程时数大量减少,地理科未被列为高考科目。1966年到1976年,随全国取消高考而不考。
1978年开始恢复高考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考试科目分为理工农医和文科两大类,地理科被列入文科类考试科目中,单独命题,满分为100分。
1990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变化,推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实行“3+2”高考改革,1995年全国各地高考科目全部实行了“3+2”方案,取消地理科目的考试,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地理教育工作者、学者的广泛关注。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发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91 3号文件,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广东省首先开始试行“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地理科作为“x”中的一项被列入高考科目范围,标志着地理科又重新出现在高考科目的队列中。随着“3+x”高考改革方案在全国陆续推广和实施,这无疑对中学地理教育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试题容量的变化趋势
建国后,随着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变化,高考试题的容量不断增加。从表l可以看出,首先是试题数量不断增加;其次是试卷页数、文字数量(以电脑统计为准)不断增加.试题的容量大大增加;第三是图表数量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高考地理试卷的图表数量较少,而且基本上是直接引用书本上的原图,80年代以后,图表使用量增多,1990年竟达到18幅。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试卷很少直接引用书本上的现成图表,大部分是出题者经过加工或者创新而成,反映出地理高考对图表运用能力的考查不断加强,也体现出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试题题型结构的变化趋势
地理高考试题建国初期主要是填充题、填图题和简答题,形式简单以考查书本知识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后,试题类型丰富多样,有填充题、读图填图题、判断是非题、名词解释、改错题、选择题、简述题、综合题,但仍然以传统题型为主,纯知识题型的考查仍然是当时考试的重点;80年代中后期,选择题的比例不断上升,到目前为止,已成为地理高考中的一种最主要题型。从表2中可以看出,90年代至今选择题的分数比例一直在50%左右;90年代以后,另一个高考地理主要题型就是综合题,它集读图、填图、析图、简答、论述、分析应用于一体,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知识和综合技能,已成为现在地理高考的又一重要题型。1990年至今,地理高考基本上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两大类题型为主。
3.试题知识结构的变化趋势
1984年以前的地理高考命题主要是以考查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为主的区域地理,而系统地理的内容考查很少,基本上没有涉及到系统地理的内容。1984年之后,高中专门开设了系统地理为主的高中地理教材,高考地理命题中考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内容不断增加,至1990年其比例已接近70%。从表3中可以看出,2003年高考地理试卷中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二者的比例为28:122。近年来的地理试卷中,纯粹单一的区域地理试题比例很少,初中地理在高考地理考试中仅作为一种地理知识素质来要求,在高考试卷中起着知识载体的作用。
4.试题智能结构的变化趋势
高考地理命题,在1985年以前,主要是以考查知识记忆为主的知识型题型,考查能力题型很少见。1985年以来,以考查知识的理解、应用、分析、思维为主的能力题型开始出现,随后其比例不断上升,至1990年前后,考查能力题型的比重已超过知识题型的比重,成为一种最主要的地理高考题型。从表4可看出高考试题中考查能力型题型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单一的以记忆知识为主的题型已越来越少,如2000年广东高考地理单科试卷能力题型的比例占86%,2003年全国高考地理单科试卷能力题型的比例占89.7%。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地理课程改革对高考地理命题变化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中学地理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地去面对高考,正确地理解课程改革与高考命题变化的关系,从高考命题变化中体会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从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指导高考备考的复习,把握高考的改革、变化的动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

『伍』 什么叫地理沿革

沿革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分文学科之一。研究疆域政区消长和古今地名演变。从现代学科分析,沿革地理学主要属于历史人文地理学,是历史政治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地理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但不是它的重要研究对象和最后目的。历史地理的研究深入开展,必将推动沿革地理研究的发展。作为历史地理学前身的沿革地理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1世纪,西汉的刘向写过疆域地理著作《域分》,给疆域地理志创立了端绪。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地理志》,也以疆域政区为主体,是为历代正史记述疆域政区、建置沿革的滥觞。以后正史几乎都有地理志。地方地理志起源很早。自唐以降,更出现全国性的地理总志。唐代李吉甫所修《元和郡县志》、宋代乐史所修《太平寰宇记》,以至元明清三朝所修《一统志》,从内容到规模,都较正史地理志有所扩展。宋元以来的地方志,都把建置沿革作为重要的记载内容。山川地理志上溯可及《山海经》、《禹贡》,但记载较略。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以水道为纲,阐述历代政区的分合、城邑兴衰等,构成研究沿革地理的一个体系。疆域地理志、地方地理志和山川地理志构成我国古代沿革地理的三大分支。沿革地理成为专门学科,始于北宋。临川人吴澥著《历代疆域志》,通考宋以前历代地理志的材料而成。其后学者研究成果很多。沿革地理在我国有着特殊地位,一向为历史学家所重视。研究历史,对历史事件认真、彻底的剖析,必然牵涉到疆域政区的变迁、都邑的兴衰、地名的更易等,因此我国传统的“舆地之学”从来就是史学的一支。但沿革地理侧重于沿革,局限于古今异同的考订,很少超出这个范围。20世纪30年代中期,顾颉刚等倡导组织的禹贡学会,提出了扩大、改造沿革地理,建立现代地理学一个组成部分的历史地理学,使沿革地理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陆』 高考中政治、历史、地理各多少分

高考历史100分,历史100分,地理100分。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

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各省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2015年1月1日年起,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



(6)高考语文沿革地理扩展阅读:

“3+X”

应用地区:大部分省市区

“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目中选择一个作为考试科目。

该方案是目前全国应用最广,最成熟的高考方案。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具体考试时间:

6月7日 09:00—11:30 语文 15:00—17:00 数学(文科数学或理科数学)

6月8日 09:00—11:30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15:00—17:00 外语

“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应用地区:江苏省

经过教育部批准,从2008年起,江苏省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方案。

“3”指语文、数学、外语,语文160分(文科加考40分加试题)、数学160分(理科加考40分加试题)、外语120分,满分480分。

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为: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7门科目,各科原始满分为100分。

考生需参加未选为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的5门必修科目,其中信息技术只作为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按原始得分实行合格与不合格评价,60分及以上为合格,其余为不合格。

普通类考生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须全部达到“合格”,方可参加高考和选修科目测试。

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考试为: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各科原始满分120分。

文科考生必考历史,理科考生必考物理,再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选一门,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按原始得分排名实行等级计分,分为6个:A+[0%-5%]、A ( 5%-20% ]、B+ ( 20-30% ]、B ( 30%-50% ]、C ( 50%-90% ]、D(90%-100%]。

由于该方案总分偏低,造成分数段扁平密集,且操作复杂,另外物理、化学等科目不计入总分,造成理科人才选拔困难,所以该方案实行至今争议较大。

具体考试时间:

6月7日 (上午) 09:00-11:30 语文(文科加30分钟)(下午)15:00-17:00 数学(理科加30分钟)

6月8日 (上午) 休考(下午)15:00-17:00 外语

6月9日 (上午) 09:00-10:40 物理/历史 (下午)15:00-16:40 化学/政治/生物/地理

“3+3”(海南)

应用地区:海南省

海南省高考考试共6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为公共科目,文科生单独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生单独考物理、化学、生物。

具体考试时间:

6月7日 (上午) 09:00-11:30 语文 (下午)15:00-17:00 数学

6月8日 (上午) 09:00-10:30政治/物理 (下午)15:00-17:00 外语(含听力)

6月9日 (上午) 09:00-10:30 历史/化学 (下午)15:00-16:30 地理/生物

国家出台方案后,而且试点省份的试点办法出来之后,新入学的高中生开始实施。

『柒』 高考地理区位分析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回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答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捌』 高考的历史和地理主要看必修的哪本书

历史必修1.2.3
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

『玖』 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地理的,高考热点的

第一部分是介绍区域科技发展路线图。陆大道院士作了关于“抓住机遇,使人文内-经济地理学容更上一个新台阶”的主旨报告,樊杰研究员、杨桂山研究员、张小雷研究员、邓伟研究员和张平宇研究员分别做了“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路线图”、“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相关学科发展思考”、“干旱地区人文-经济研究及进展”、“中国山区可持续发展路线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介绍中国科学院部署的区域科技发展路线图的研究进展以及对学科的思考。随后,李小建教授、丁四保教授和顾朝林教授围绕人文-经济地理的发展进行发言,虞孝感研究员对报告进行了点评和展望。第二部分是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的自由讨论。参会人员结合本单位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问题,以及本人研究领域的学科发展问题踊跃发言。他们分别介绍了本单位人文-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结合平台和实验室建设提升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建设的想法。第三部分是关于参与编制“十二五”有关规划和咨询报告编写等问题的讨论。杨桂山研究员、金凤君研究员、陈雯研究员分别介绍长三角规划、东北振兴规划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研究。

『拾』 沿革地理之所以备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沿革地理(evolution geography),属记述并考证历史时期疆域和政区等的沿袭与变革的领域,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前身。沿革地理在中国起源早,成果丰硕。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