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牙买加
A. 牙买加地势高中地理
牙买加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地处北纬17.42度18.31度,西经76.11度至78.22度,为岛屿国家。牙买加岛东回西长234公里,答南北宽82公里,领土面积1142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0991平方公里。至东隔牙买加海峡,与海地相望,北距古巴约140公里。为加勒比第三大岛,海岸线长1220公里。牙买加的面积在西印度群岛中,仅次于古巴及海地而居于第3位。
地形:沿海地区为冲积平原。如:瓜内亚平原;东部为山地,中部和西部为丘陵和石灰岩高原。岩溶地貌发达,缺少地表径流,多洞穴。
B. 求高中地理重要国家及首都,高考可能考到的。
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名称
国家country 首都(capital)
阿富汗 Afghanistan 喀布尔 Kabul
孟加拉国 Bangladesh 达卡 Dhaka
不丹 Bhutan 廷布 Thimphu
缅甸 Burma 仰光 Rangoon
柬埔寨 Cambodia 金边 Phnom Penh
中国 China 北京 Beijing/香港 Hong Kong/
台湾 Taiwan/澳门 Macau
印度 India 新德里 New Delhi
印度尼西亚 Indonesia 雅加达 Jakarta
日本 Japan 东京 Tokyo
老挝 Laos 万象 Vientiane
马来西亚 Malaysia 吉隆坡 Kuala Lumpur
马尔代夫 Maldives 马累 Male (Maale)
蒙古 Mongolia 乌兰巴托 Ulaanbaatar
尼泊尔 Nepal 加德满都 Kathman
朝鲜 North Korea 平壤 P'yongyang
巴基斯坦 Pakistan 伊斯兰堡 Islamabad
菲律宾共和国 Philippines 马尼拉 Manila
新加坡 Singapore 新加坡 Singapore
韩国 South Korea 首尔 Seoul
斯里兰卡 Sri Lanka 科伦坡 Colombo
泰国 Thailand 曼谷
土耳其 Turkey 安卡拉 Ankara
越南 Vietnam 河内 Hanoi
文莱 斯里巴加湾市
巴勒斯坦 Palestine 无
锡金 Sikkim 甘托克
世界各国及首府中英文对照-欧洲
国家(coutry) 首都名称(capital)
阿尔巴尼亚 Albania 地拉那 Tirana
奥地利 Austria 维也纳 Vienna
比利时 Belgium 布鲁塞尔 Brussels
保加利亚 Bulgaria 索非亚 Sofia
克罗地亚 Croatia 萨格勒布 Zagreb
塞浦路斯 Cyprus 尼克西亚 Nicosia
丹麦 Denmark 哥本哈根 Copenhagen
芬兰 Finland 赫尔辛基 Helsinki
法国 France 巴黎 Paris
德国 Germany 柏林 Berlin
希腊 Greece 雅典 Athens
匈牙利 Hungary 布达佩斯 Budapest
冰岛 Iceland 雷克亚未克 Reykjavik
爱尔兰 Ireland 都柏林 Dublin
意大利 Italy 罗马 Rome
列支敦士登 Liechtenstein 瓦杜兹 Vaz
卢森堡 Luxembourg 卢森堡 Luxembourg
马其顿 Macedonia Skopje
马耳他 Malta 瓦莱塔 Valletta
摩纳哥 Monaco 摩纳哥 Monaco
荷兰 Netherlands 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挪威 Norway 奥斯陆 Oslo
波兰 Poland 华沙 Warsaw
葡萄牙 Portugal 里斯本 Lisbon
罗马尼亚 Romania 布加勒斯特 Bucharest
俄罗斯 Russia 莫斯科 Moscow
圣马利诺 San Marino 圣马力诺 San Marino
斯洛文尼亚 Slovenia Ljubljana
西班牙 Spain 马德里 Madrid
瑞典 Sweden 斯德哥尔摩 Stockholm
瑞士 Switzerland 伯尔尼 Bern
大不列颠联合王国 伦敦 London
United Kingdom
南斯拉夫 Yugoslavia 贝尔格莱德 Belgrade
世界各国及首府中英文对照-大洋州
国家(country) 首都(capital)
澳大利亚 Australien 堪培拉 Canberra
斐济 Fidschi 苏瓦 Suwa
基里巴斯 Kiribati 塔拉瓦 Tarawa
瑙鲁 Nauru 亚伦 Yaren
新西兰 Neuseeland 惠灵顿 Wellington
巴布亚新几内亚 莫尔兹比港 Moreaby
Papua-Neuguinea Port
所罗门群岛 Salomonen 霍尼亚拉 Honiara
汤加 Tonga 努库阿洛法 Nuku′alofa
瓦努阿图 Vanuatu 维拉港 Vila
西萨摩亚 Westsamoa 阿皮亚 Apia
世界各国及首府中英文对照-美洲
国家(Country) 首都(capital)
安圭拉岛 Anguilla The Valley
安提瓜岛Antigua and Barbuda 圣约翰 Saint John's
阿根廷 Argentina 布宜诺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
巴哈马 The Bahamas 拿骚 Nassau
巴巴多斯岛 Barbados 布里奇顿 Bridgetown
伯利兹 Belize 贝尔莫潘 Belmopan
百慕大群岛 Bermuda 哈密尔顿 Hamilton
玻利维亚 Bolivia 拉巴斯 La Paz
巴西 Brazil 巴西利亚 Brasilia
英属维尔京群岛 罗德城 Road Town
British Virgin Islands
加拿大 Canada 温哥华 Ottawa
智利 Chile 圣地亚哥 Santiago
哥伦比亚 Colombia 巴哥达 Bogota
哥斯达黎加 Costa Rica 圣约瑟 San Jose
古巴 Cuba 哈瓦那 Havana
多米尼加 圣多明各 Santo Domingo
Dominican Republic
厄瓜多尔 Ecuador 基多 Quito
萨尔瓦多 El Salvador 圣萨尔瓦多 San Salvador
格陵兰 Greenland Nuuk (Godthab)
格林纳达 Grenada 圣乔治 Saint George's
瓜德罗普岛 Guadeloupe 巴斯特尔 Basse-Terre
危地马拉 Guatemala 危地马拉 Guatemala
圭亚那 Guyana 乔治敦 Georgetown
海地 Haiti 太子港 Port-au-Prince
洪都拉斯 Honras 特古巴加尔巴 Tegucigalpa
牙买加 Jamaica 金斯敦 Kingston
马提尼克岛 Martinique 法兰西堡 Fort-de-France
墨西哥 Mexico 墨西哥城 Mexico
蒙特塞拉特岛 Montserrat 普利茅斯 Plymouth
尼加拉瓜 Nicaragua 马那瓜 Managua
巴拿马 Panama 巴拿马城 Panama
巴拉圭 Paraguay 亚松森 Asuncion
秘鲁 Peru 利马 Lima
波多黎各岛 Puerto Rico 圣胡安 San Juan
圣卢西亚岛 St. Lucia 卡斯特里 Castries
圣文森特岛 金斯敦 Kingstown
S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苏里南 Suriname 帕拉马里博 Paramaribo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西班牙港 Port-of-Spain
Trinidad and Tobago
特克斯群岛和凯科斯群岛 大特克 Grand Turk
Turks and Caicos Islands
美国 United States 华盛顿 Washington, DC
乌拉圭 Uruguay 蒙得维的亚 Montevideo
委内瑞拉 Venezuela 加拉加斯 Caracas
美属维尔京群岛 夏洛特阿马利亚 Charlotte Amalie
Virgin Islands
世界各国及首府中英文对照-非洲
国家(Country) 首都(capital)
阿尔及利亚 Algeria 阿尔及尔 Algiers
安哥拉 Angola 罗安达 Luanda
贝宁 Benin 波多诺夫 Porto-Novo
博茨瓦纳 Botswana 哈伯罗内 Gaborone
布隆迪 Burundi 布琼布拉 Bujumbura
喀麦隆 Cameroon 雅温得 Yaounde
中非 班吉 Bangui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乍得 Chad 恩贾梅纳 N'Djamena
刚果共和国 Congo Rep. 布拉柴维尔 Brazzaville
吉布提共和国 Djibouti 吉布提 Djibouti
埃及 Egypt 开罗 Cairo
赤道几内亚Equatorial Guinea 马拉博 Malabo
厄立特里亚 Eritrea 阿斯马拉 Asmara
埃塞俄比亚 Ethiopia 亚的斯亚贝巴 Addis Ababa
加蓬 Gabon 利伯维尔 Libreville
冈比亚 The Gambia 班珠尔 Banjul
加纳 Ghana 阿克拉 Accra
几内亚 Guinea 科纳克里 Conakry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 比绍 Bissau
Guinea-Bissau
肯尼亚 Kenya 内罗毕 Nairobi
莱索托 Lesotho 马塞卢 Maseru
利比里亚 Liberia 蒙罗维亚 Monrovia
利比亚 Libya 的黎波里 Tripoli
马达加斯加 Madagasca 安塔那利佛 Antananarivo
马拉维 Malawi 利隆圭 Lilongwe
马里 Mali 巴马科 Bamako
毛里求斯 Mauritius 路易港 Port Louis
毛里塔尼亚 Mauritania 努瓦克肖特 Nouakchott
摩洛哥 Morocco 拉巴特 Rabat
莫桑比克 Mozambique 马普托 Maputo
纳米比亚 Namibia 温得和克 Windhoek
尼日尔 Niger 尼亚美 Niamey
尼日利亚 Nigeria 拉各斯 Abuja
留尼旺岛 Reunion 圣但尼 Saint-Denis
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 金沙萨 Kinshasa
Republic of the Congo
卢旺达 Rwanda 基加利 Kigali
圣多美及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 圣多美 Sao Tome
Sao Tome and Principe
塞内加尔 Senegal 达喀尔 Dakar
塞舌尔 Seychelles 维多利亚 Victoria
塞拉里昂 Sierra Leone 弗里敦 Freetown
索马里 Somalia 摩加迪沙 Mogadishu
南非 South Africa 比勒陀利亚Pretoria
苏丹 Sudan 喀土穆 Khartoum
斯威士兰 Swaziland 姆巴巴内 Mbabane
坦桑尼亚 Tanzania 达累斯萨拉姆 Dar es Salaam
多哥 Togo 洛美 Lome
突尼斯 Tunisia 突尼斯 Tunis
乌干达 Uganda 坎帕拉 Kampala
西撒哈拉 Western Sahara 无
赞比亚 Zambia 卢萨卡 Lusaka
津巴布韦 Zimbabwe 索尔兹伯里 Harare
C. 高考地理中,命题者出世界地理的题目比较偏向于哪些国家呢,考的大概是什么内容,谁能帮我讲讲!谢谢
任何地方都有可能。
比如说,人家想考你荒漠的6种成因,那么,随意找6个地方,版有荒漠就行。你权不能说你当时记人为成因是巴基斯坦的沙漠,人家考你毛乌素沙地你就懵了。不能说你记得因为副高形成的是撒哈拉,人家考你纳米布沙漠你又懵了。
掌握好核心知识,走遍天下都不怕。至于所谓的热点在那里,考点在哪里,都是浮云。
像海地地震了,人家考你牙买加可以,也可以考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考你其他加勒比海的地你都得会。再如德国发洪水了,人家考波兰也行啊!海南闹暴雨了,人家考越南也成啊。台湾不安分了,新加坡也可能考啊……
硬要说可能考哪个国家的话,我觉得真的太玄乎了,我们当年连乍得和布基纳法索和基里巴斯都考过……
不管怎么说,气水土地生五个点,是永恒的!!
D. 牙买加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和植被
牙买加本岛至迟在公元前5世纪便已成为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居住地,牙买加一名即是源自阿拉瓦克语,意为“水和树木之地”。[1]
1494年哥伦布来到牙买加,1509年西班牙宣称牙买加为其殖民地,改名圣地亚哥(Santiago)。西班牙对当地的土著居民实行奴隶政策,导致岛上的阿拉瓦克人即因战争、疾病和奴役而灭绝。为补充劳动力,西班牙自1517年开始从非洲向牙买加贩奴,导致黑人逐渐成为牙买加的主体民族。1538年,西班牙人建立西班牙城,作为牙买加首府。
从16世纪后期开始,牙买加多次遭到来自法国、英格兰、荷兰等国的海盗袭击。1655年5月,一支由威廉·宾和罗伯特·维纳布尔斯联合率领的英国舰队占领了牙买加。他们立刻邀请海盗来到岛上的港口卢瓦尔港,协助防守西班牙人可能的反扑。在1657年和1658年间,西班牙人从古巴出发反扑,均以失败告终。
1670年,按照马德里条约,西班牙正式将牙买加等地割让给英国,英国人立刻将牙买加这个岛作为其海盗行为的基地,在1692年卢瓦尔港被地震毁灭之前,一度成为加勒比海海盗的“首都”。此后,英国人修建了金斯敦城,逐渐将其建设成为牙买加的中心城市。
在1692年之后的150年中,牙买加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蔗糖、郎姆 酒和咖啡产地。为了维持数量众多的种植园,英国于1672年成立皇家非洲公司。[2]
在1865年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起义后,1866年英国宣布将牙买加变为直辖殖民地。在19世纪末,牙买加的蔗糖业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香蕉种植业。1872年,金斯敦正式成为牙买加首府。
在1872年之后的数十年中,牙买加的经济逐渐繁荣,但是社会和 文化发展却始终受到殖民当局的压制。特别是在大萧条时期,牙买加的各阶层均对凋敝的社会情况非常不满。1938年,牙买加的工人举行起义。之后,殖民当局被迫给与当地一些自治权利。1944年,牙买加首次举行了普选。
1958年,牙买加加入了西印度联邦,但是在1961年,选民否决了联盟条约,导致了牙买加的退出。
1962年8月6日牙买加宣告独立,独立后便宣布加盟英联邦。
2011年10月23日,牙买加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安德鲁·霍尔尼斯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宣誓就职。
牙买加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地处北纬17.42度18.31度,西经76.11度至78.22度,为岛屿国家。牙买加岛东西长234公里,南北宽82公里,领土面积1142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0991平方公里。至东隔牙买加海峡,与海地相望,北距古巴约140公里。为加勒比第三大岛,海岸线长1220公里。牙买加的面积在西印度群岛中,仅次于古巴及海地而居于第3位。沿海地区为冲积平原。如:瓜内亚平原;东部为山地,中部和西部为丘陵和石灰岩高原。岩溶地貌发达,缺少地表径流,多洞穴。
热带雨林气候。每年5-6月、9-11月为雨季,其中1月和5月阵雨最多。12月至次年3月为干旱季节,天气转凉。6-11月底的半年时间为飓风和热带风暴多发期常受飓风侵袭。中北部地区雨量丰富,气候一般处于22-32度间,年平均温度为27度。[4]
折叠资源
牙买加的资源主要有铝矾土,储量约25亿吨,居世界第四位,其中可开采量15亿吨,年产铝矾土有1500万吨,仅次于澳大利亚。其他丰富的资源还有铜、铁、铅、锌和石膏等。森林面积26.5万公顷。
E. 2010高考地理热点问题
关于2010年年地理高考热点问题资料确实太多,有兴趣的可以把邮箱给我,把资料传给你哦~~
2010年高考地理热点:聚焦海地大地震
一、时事焦点
材料一:海地地震震况:
时间:当地时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3分。
地点:震中距离首都太子港约16公里
震级:7.3级,是海地200年来最强地震
震源深度:8公里
人员伤亡:海地总理13日称,强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高达20万。
材料二:地震示意图
材料三:地震回眸百年来世界重大地震
1905年4月4日,克什米尔地区发生8.0级地震,造成1.88万人死亡。
1906年8月17日,智利瓦尔帕莱索港地区发生8.4级地震,致使2万人死亡,损失达2.56亿美元。
1917年1月20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生地震,死亡1.5万人。
1920年12月16日,中国甘肃发生8.6级地震,死亡10万人。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里氏7.9级大地震,死者和下落不明者共达14.2万人。
1935年5月30日,巴基斯坦基达发生7.5级地震,死亡5万人。
1948年6月28日,日本福井发生7.3级地震,死亡5131人。
1970年1月5日,中国云南发生7.7级地震,1万人死亡。
1976年7月28日,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重伤16.4万人;唐山市97%以上的建筑倒塌,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30多亿元。
1978年9月16日,伊朗塔巴斯镇及周围许多村庄被一场震级在里氏7.5级至7.9级之间的大地震夷为平地,造成1.5万人死亡。
1995年1月17日,日本重要工业区阪神地带发生里氏7.2级强烈地震,造成6000多人死亡,2万多栋房屋倒塌、烧毁,34万人无家可归,损失960亿美元。这也是日本半个世纪以来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西北部城市伊兹米特发生里氏7.4级地震,造成1.7万人死亡,4.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0亿美元。
2003年12月26日,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3万多人死亡;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巴姆古城有70%的住宅被夷为平地;有2500多年历史的著名砖体建筑巴姆古城堡基本坍塌。
2004年12月26日上午8点:印度洋发生8.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232010人遇难失踪。政府和国际机构承诺捐助69亿美元的援助,全球私人捐金额则达到至少45亿美元。
2005年10月8日:南亚次大陆北部发生7.6级强烈地震后,巴基斯坦、印度和阿富汗又发生强烈余震。巴基斯坦官方证实死亡人数为20745人,但非官方地震死亡估计人数超过5万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发生8.0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这次地震危害极大,超过8万同胞遇难,近40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
二、热点透析
(一)海地概况
1、海地位置示意图
2、海地国家简介
自然地理:面积27797平方公里。位于西印度群岛海地岛(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东邻多米尼加共和国,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西与古巴和牙买加隔海相望。是东加勒比海岛国,海岸线长1080余公里。全境3/4为山地,仅沿海与沿河有狭窄平原。全国最高峰为拉萨尔山脉的拉萨尔山,海拔2680米。主要河流有阿蒂博尼特河,该河谷地为重要农业区。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人口:1000多万。黑人约占95%,黑白混血人种和白人后裔占5%。官方语言为法语和克里奥尔语,90%居民通用克里奥尔语。居民中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占80%,信奉新教的占5%,其余信奉耶稣教和伏都教。农村中盛行伏都教。
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
海地是拉丁美洲最早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海地是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75%的人生活在赤贫状态下,全国仅20%居民能用上自来水,文盲率高达80%。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二)海地地震发生的原因
海地地处两大地壳板块交界处的断层地带,属强烈地震多发地区。海地地处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地震由这两大板块东西向运动时的相互碰撞引起。
(三)造成巨大破坏的原因
海地处于地震频发区,震源浅和震中靠近城市是此次地震破坏力巨大的两大原因。这次地震的震源距地面大约10公里,震源深度“非常浅”。这次地震发生处“恩里基约—芭蕉园”地质断层带持续缓慢移动,先前发生过多次地震,包括1860年一次地震和17、18世纪的几次强震。除地质原因外,建筑不够结实等人为因素也是导致地震伤亡惨重的原因之一。
海地不少建筑物没有按照抗震标准建造,难以抵挡强震冲击。
海地建筑抗震性能不足归因于经济因素。海地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无法投入大量资金防震、抗震。
(四)地震及相关地质灾害知识
1、地震的产生和类型
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地震大小用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约30倍。按震级分类为:微震(3级以下)、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地震与地质构造有关,有活动性断层的地区。主要分布在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2、地震前兆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早就开始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并留下了丰富的关于地震前兆的记载。例如:1739年宁夏银川地震以后,有人就总结出地震与井水变化、动物不安、震前地下发声、天气反常现象之间可能存在某些联系。
古书《隆德县志》上出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前兆现象。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表明,地震之前确实存在多种多样的前兆现象。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
(1)地震的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
宏观前兆在地震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一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
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出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小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昧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
—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2)地震的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简称微观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形变异常。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球物理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这些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3、其它地质灾害
A.火山喷发
(1)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2)火山构造教材图:火山锥、火山口及火山通道。
(3)按活动情况可分为:
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强烈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是由火山灰、火山熔岩造成的。
B.滑坡和泥石流
(1)定义: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含有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2)危害:
滑坡会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3)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
其原因有:①我国山区面积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②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到破坏。
C.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
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区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2)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如地震诱发地裂、火灾、海啸、滑坡、疫病蔓延等。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
如破坏植被,泥石流日益频繁;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
D.地质灾害的防御
(1)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如监测世界100多座火山活动,掌握火山喷发前兆(地震频繁、地温升高等),力求预测火山喷发的时间。我国正在启用27个地震监测台网。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如我国一半以上的省区颁布了防震减灾的地方性的法规。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等。
三、高考点击
1、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种灾害的成因以及各地质灾害之间相关性的原因和表现;
2、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害,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
3、人类目前防御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
四、高考演练
1.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 )
A.震中 B.震源 C.震中距 D.震源深度
答案:B
2.关于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对地表形态的破坏作用 B.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表现
C.是引起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 D.一般进行的都很迅速、很激烈
答案:C
3.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有三大地震带,即:地中海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太平洋地震带
B.5~8级地震相差60倍
C.地震发生,震动最强烈处是震源
D.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答案:D
4.下面有关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目前发现在太阳系中除了地球外,月球、火星等天体上也有火山活动
B.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称为活火山
C.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有百害而无一利
D.火山喷发出的物质就是高温岩浆
答案:A
5.由外力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泥石流 D.台风
答案:C
6.下列关于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次地质灾害发生过程中,决不会诱发其他灾害
B.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有关联性
C.对容易发生滑坡的坡面应实行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
D.建立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主要是针对台风和气象灾害来说的
答案:B
7.下列对地质灾害的防御叙述错误的有( )
A.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C.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D.对地震的监测主要是通过气象卫星雷达监测其活动
答案:D
8.读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这是因为 。
(2)此图说明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有 性。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 (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 (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答案:(1)该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体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2)关联
(3)泥石流 滑坡
9.海地地震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原因是什么?
答案:震级较大,震源深度浅,在地下八公里处。建筑物没有按照抗震标准建造,难以抵挡强震冲击。缺乏有效的灾情监测预警系统,也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抗震,地震发生后的处理机制未有效建立,减灾能力较弱
五.高考文综
地理学科:
1.海地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自然资源、工农业、人口分布、宗教等);
2.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
3.地震产生原因、类型及逃生;
4.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二.能力提升
【原创】美国地质勘探局宣布,加勒比岛国海地(18.5ºN,72.5ºW)周边海域12日下午发生里氏7.0级强烈地震。报告显示,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2日下午4点53分。来源:新华网。据此回答1—3题:
1. 当海地地震发生时,格林尼治时间是( )
A.2010年1月12日21点53分 B.2010年1月13日20点53分
C.2010年1月12日19点53分 D.2010年1月13日21点53分
2.当海地地震发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寒潮、暴雪正在肆虐我国 B.中国北极黄河站出现极昼现象
C.咸海水位达一年中最高 D.巴西高原草木凋零
3.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体接近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原创】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月19日报道,海地总理让-马克斯·贝勒里夫日前表示,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已经发现的地震遇难者已达7.2万人,贝勒里夫预计,太子港遇难者可能多达15万人,此次地震遇难的总人数可能高达20万人。据此回答4—5题:
4.此次海地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震级较大,震源深度深
B.震级较小,震源深度浅
C.震级较大,震源深度浅
D.震级较小,震源深度深
5. 根据地震的成因,此次地震属于 ( )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诱发地震 D.塌陷地震
【原创】6.新华网太子港1月20日电 海地时间20日晨6时03分,太子港发生里氏6.1级余震,去年,我国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两者相比,地震比数最接近的是( )。
A.2倍 B.30倍 C.60倍 D.900倍
【原创】1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公里。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海地地震是由于沿着加勒比海板块和北美洲板块之间的断层所引起。另据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称,该中心已发出海啸警告,海啸可能波及距震中大约10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将影响海地、古巴、多米尼加、巴哈马等国。这次地震预计将影响300万人,海地总理让-马克斯·贝勒里夫预计,太子港遇难者可能多达15万人,此次地震遇难的总人数可能高达20万人。
(1)根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海地地震产生的原因。
(3)试分析此次地震没有引起海啸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2A.3D.4C.5A.6D.7C.8A.9C.10B.11A.12D.
13.(1)震级高;震源深度浅;处于地震频发区;震中靠近太子港,太子港人口密集;海地的房屋质量差,建筑物抗震能力差;海地内乱不断,长期依赖国际援助,自救能力差;缺乏有效的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2) 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属于地震频发区,地壳运动比较活跃。世界上其他地方发生的地震大多是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板块下导致,而此次强震却是两大板块发生水平运动碰撞所致,这种类型的地震通常震源较浅,并能释放巨大能量。
(3) 地震引发海啸通常需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震级足够大,震源深度较浅;地震发生在陆地和海洋交界处;以及震源断层的错动方式为垂直方向的运动。海地地震的发生是由于震源断层在水平方向上的平行错动,因此,海地地震不具备震源断层条件,不会引发海啸。
F. 求高中地理课外知识
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其次阿拉伯海和南海
最小的专海:马尔马拉海,其次亚速海和渤海
盐度最高属的海:红海,也是最年轻的海
盐度最低的海:波罗的海
唯一没有海岸线的海:马尾藻海
岛屿最多的海:爱琴海
最著名的涌潮:钱塘江潮
最大的洋:太平洋,也是最深的,水温最高的,锰结核最多的
最小的洋:北冰洋 海运最繁忙的洋:大西洋(为什么?)
最大的洋流:西风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
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
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最高的岛屿:新几内亚岛,也是分属两国的最大岛屿
唯一分属三国的岛屿:加里曼丹岛
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最深的海峡:德雷克海峡,也是最宽的海峡
最曲折的海峡:麦哲伦海峡
船只通过最多的海峡:英吉利海峡
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其次
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1034
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
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埃特纳火山
轮廓最完整的火山:马荣火山,其次富士山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
G. 牙买加的地理位置
牙买加属于北美洲国家,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经纬度位置处于北纬17.42度18.31度,西经76.11度至78.22度,为岛屿国家。
牙买加岛东西长234公里,南北宽82公里,领土面积1142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0991平方公里。东隔牙买加海峡,与海地相望,北距古巴约145公里。为加勒比第三大岛,海岸线长1220公里。
(7)地理高考牙买加扩展阅读:
1、牙买加的地形地貌
牙买加沿的海地区为冲积平原。牙买加的东部为山地,中部和西部为丘陵和石灰岩高原。
2、牙买加的自然资源
牙买加有丰富的铝矾土、铜、铁、铝、锌等自然资源。其中的铝矾土储量25亿吨,储量居世界第四位,能够年产铝矾土有1500万吨,仅次于澳大利亚。
3、牙买加的行政区划
牙买加的首都是金斯敦。且牙买加全国划分为康沃尔郡、米德尔塞克斯郡、萨里郡三个郡。
3、牙买加的旅游景点
牙买加的旅游景点有尼哥瑞尔、蒙坦戈贝、哥伦布公园、皇家港以及但士河瀑布。
4、牙买加的文化风俗
牙买加的传统节日包括新年(1月1日)、圣灰礼仪(2月21日)、耶稣受难日(复活节的前一个星期五)、劳动节(5月23日)、独立日/国庆日(8月6日)、民族英雄纪念日(10月21日)、圣诞节(12月25日) 。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牙买加
H. 牙买加这个国家的位置,首都,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体育文化,著名人物
◆地理位置(附图)
位于北美洲加勒比海西北部。东隔牙买加海峡与海地相望,北距古巴约公里。海岸线长1220公里。东西长235公里,南北宽82公里,是加勒比海中面积仅次于古巴和海地岛的第三大岛。
◆首都
▼金斯敦
是牙买加的首都,也是牙买加首要的港口。它是加勒比海地区较大的都会区之一。京斯敦城是由英国人所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作为运输甘蔗至欧洲。1907年,一场地震使得京斯敦毁损惨重,不过也因为地震后的重建,使得京斯敦城有许多现代化的旅馆、银行与商业办公大厦。该城的贫穷地带有许多问题滋生,甚至常引起政治骚动。
◆民族文化
▼风俗习惯
牙买加的村庄一般都有一个中心广场,这个广场是整个村子的中心。广场四周有村政府、医院、商店、长途汽车站等。村里的房子多用水泥和砖瓦建成。城市建筑和规划是欧式的,有许多高层建筑,沿海城市有漂亮的饭店和游泳场等。居民常穿的衣服有衬衫、短裤。妇女平时穿裙子,在庄重场合都穿西装。居民喜欢跳迪斯科,喜欢听莱加乐曲,喜欢群体对舞。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面包、牛肉、牛奶、蔬菜等。青年人喜欢喝可口可乐,而老年人喜欢喝茶和咖啡。啤酒和龙酒也是许多人喜欢饮用的饮料。
▼禁忌和礼仪
牙买加的礼节与英联邦国家和拉美国家比较近似。最常用的称呼是先生和女士、太太、夫人等,习惯在称呼前面加官衔或职称。赴宴时,被邀请的人应带礼物。牙买加的禁忌与英国相似,如不问妇女的年龄,认为每月的“13”日是个不吉利的日子。一般人们也不喜欢用“13”这个数字等。
▼节日
▪独立日(国庆) 8月1962年8月6日独立,国庆日为8月第一个星期。
▪新年
1月1日
▪圣灰星期三
2月21日
▪耶稣受难日
4月5日
▪复活节后的星期一 4月8日
▪劳动节
5月23日
▪民族英雄纪念日 10月21日
▪圣诞节
12月25-27日
◆风土人情
按照牙买加的习俗,男方在结婚前必须买一栋或建一栋房屋,举行隆重的婚礼,并且养活不须出去工作的妻子,但这往往只在上流社会通行。比较下层的居民则有另一种配方法。牙买加的女子,大约有三分之一在婚前就怀第一个孩子,当女子一有怀孕症状时,女方的母亲通常即认这一既成的事实,只要婴儿的父亲答应担孩子的一定费用,就可以住进女方的房屋,一旦生下孩子,就可以过同居生活,但不举行正式婚礼,因此,牙买加70%以上的婴儿都是私生子。
◆体育文化
牙买加是个对于体育有相当兴趣的国家,板球、足球、田径和赛马是当地蔚为风行的运动项目。在奥运比赛上,牙买加的田径成绩最令人印象深刻。2008年北京奥运会牙买加夺取六金三银二铜,11面奖牌皆为田径场上所夺下,其中牙买加短跑男女双飞人乌塞恩·博尔特及维罗尼卡·坎贝尔·布朗在个人项目上分别夺取两面金牌(2008年8月20日,博尔特廿二岁生日前夕)及一面金牌,博尔特并且分别以9.69秒及19.30秒佳绩两度冲破100米及200米世界纪录,取代由自己保持的100米9.72秒及美国麦可·强森保持的200米19.32秒世界纪录。成为1984年卡尔·刘易斯后,第一位赢得100米及200米奥运冠军的人。在男子400公尺接力项目上,博尔特和他的队友阿萨法·鲍威尔等人以37.10秒亦轻松打破世界纪录。值得一题的是,博尔特是在奥运会有史以来,一届奥运同时打破这三项世界纪录的飞人,更是历史名将卡尔·刘易斯都没有做到的奇迹。
◆著名人物
▼运动员
▪乌塞恩·博尔特
2008年8月16日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上非常轻松地创造了9秒69的100米世界新纪录并获得金牌
2008年8月20日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上努力地以19秒30打破200米世界记录并获得金牌
2008年8月22日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4*100米冠军37'10打破世界记录
▪弗雷泽
2008年8月17日,谢莉·安·弗雷泽在北京奥运会田径女子100米的决赛中,牙买加弗雷泽以10秒78获冠军.
▪阿萨法-鲍威尔
1999年莫里斯·格林100米决赛9.79秒打破世界纪录
2004年6月14日雅典奥运会的100米决赛以9.77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2005年100米联赛以9.74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沃克
2008年29届北京奥运会400米栏决赛以52.64摘得金牌
▪玛莲·奥蒂
后加入斯洛文尼亚国籍短跑名将,参加7届奥运会。
▼艺术家
▪鲍勃·马利(BobMarley)
是牙买加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家。首都金斯敦(Kingston)拥有一座鲍勃·马利纪念馆。
I. 关于牙买加的常识有哪些
国名:牙买加(Jamalca)
首都:金斯敦
面积:1.0991万平方千米
人口:278万(2007年)
民族版:黑人和黑白混血种权人占90%以上,其余为印度人、白人和华人。
语言:官方语言为英语
货币:牙买加元
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的岛国。沿海地区为冲积平原;东部为山地,海拔2256米的蓝山为境内最高峰。中部和西部为丘陵和石灰岩高原。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60%。全国有120多条河流。森林总面积26.5万公顷。其中可提取染料的安纳托树,产量居世界首位。矿藏有铝土、石膏、陶土、大理石、铜、铁、铅、锌、钴、锰和磷等。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均降水量为2000毫米左右,集中于11月至次年4月。常有飓风侵袭。
牙买加国名的由来
牙买加,在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的语言里是“泉水之岛”的意思,因为牙买加以多清泉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