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经纬度
A. 高中地理经纬度
线上应该就是 写北纬和南纬。
比如 北纬40°或 南纬40°
B. 高中地理需要记住的哪些地区的经纬度高中地理需要了
高中地理抄,地理位置常考的地方具体经纬度是多少
自然地理多考是太阳高度角,晨昏线等情况,可以着重记一下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在不同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赤道)的太阳高度角情况
要么就是分南北、东西半球来考地理知识
C. 高中地理第一章讲解、练习。
地理:1.1 宇宙中的地球 学案(新人教必修1)
◆学习目标
1、说出天体的概念和的类别;天体系统的概念和层次关系;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搜集有关宇宙的形成和探索、地外文明、外星人等资料。
◆问题探究
情景创设:晴朗的夏夜,你仰望天空,你看到了什么?
1、何为天体?天体的类别有哪些?
2、天体系统是如何形成的?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地球在四个级别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画一画:太阳系模式图
思考:假如外星人要给你写一封信,地址应该怎么写?
3、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想一想:一个星球存在生命,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讨论:你认为火星有生命存在吗?请陈述理由。
◆归纳整理
1、天体的种类: 、 、 、 、 、 。
2、天体系统的级别:
3、太阳系八大行星由里向外的顺序是 ;
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 和 之间。
4、八大行星公转的共同特征 、 、 。根据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把八大行星分为三类 、 、 。
5、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原因
(1)适宜的 ,原因是 ;
(2)适合生物呼吸的 ,原因是 ;
(3) ,形成的原因是 。
◆课堂反馈
1、以下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火星的是 ( )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和自然天体分别是 ( )
A、太阳、金星 B、金星、月球 C、太阳、月球 D、北极星、月球
判断正误:
3、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在各大行星中都是最大的 ( )
4、地球的原始大气并不适合生物呼吸 ( )
5、地球是太阳系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 )
6、各大行星与地球相似,因此都是类地行星 ( )
7、各类天体都是球状,都属于某一层次的天体系统 ( )
8、地球距离太阳约1。5亿千米,处于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 ( )
9、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火星 ( )
10、行星是能自己发光的天体 ( )
◆阅读材料
1、目前,探索地外文明的方法主要有3大类:
①接收并分析来自太空的各种可能的电波。这方面的工作从1960年就开始了。
②人类主动向外太空发出表明人类在太阳系内存在的信号。1974年11月16日,美国利用设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305米直径的射电望远镜,发出人类第一组信号,对准武仙座球状星团,发射3分钟。
③发射探测器去登门拜访外星人。美国发射的“先驱者”10号和11号,“旅行者”1号和2号,都在完成对太阳系内的探测任务后,带着许多人类的信息,作为人类使者,漫游在恒星际空间。如果巧遇人类的知音,他们将从探测器中了解人类的活动,确定进一步交往的可能。由此可见,探索地外文明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使命,过于乐观是不现实的,过于悲观也是没有根据的。
2、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帕雷利宣布,通过望远镜观测在火星上发现了河道(canal)。这个词在英文中被译成了“运河”,既然是运河,就一定是智慧的“火星人”开凿的。从此,火星上有人的说法不胫而走,同时也就揭开了持续100年的关于火星有无生命论战的序幕。
最新的观测、探测和研究表明,火星上根本不存在高级生命,连低级生命甚至复杂有机物也不存在。但是人们探索火星生命的热情并未完全冷却下来,科学家在规划未来,希望有一天在火星上建立起适于生命生存的环境。
但火星又与地球相似,有固定形态,距离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火星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与地球自转周期相近(23小时56分),自转轴与轨道平面法线的倾角是24º,几乎与地球相应倾角(23º27ˊ)相等,所以有与地球相似的四季变换;火星有火山,最大的面积有一万二干多平方公里,高度相当于两个珠穆朗玛峰,待到火山爆发时可以产生大量气体和灰烬,极区有大量固态二氧化碳,并含有冰。
探测火星大事记
■1962年 前苏联发射火星探测器,但在飞离地球1亿公里时与地面失去联系,此后下落不明。此次发射被看作人类火星探测的开端。
■1972年 美国水手飞船沿火星外层空间轨道飞行,环绕火星轨道进行长期考察,成为火星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98年 日本发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以失败告终。
■2001年 美国发射“奥德赛”号火星探测器,发现火星表面可能有冰冻水。
■2003年 携“勇气”号火星车的美国“火星探测流浪者”号探测器升空。次年1月“勇气”号在火星着陆。
■2008年 美国“凤凰”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后失去联系
◆课后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流星
2、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和最近的行星分别是 ( )
A.水星、冥王星 B.金星、天王星 C.天王星、水星 D.海王星、水星
3、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4、有关宇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宇宙是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内涵的
B.宇宙是物质的,物质处于难以预料的运动和发展中
C.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半径大约是200亿光年
D.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类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将不断扩大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正确叙述有
①地球上有水,其它行星上没有水
②地球上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
③地球上的温度在100℃以下,利于形成分子
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是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球既有自转又有绕太阳公转运动
B.地球上有大气
C.地球的质量、体积及运动状况与其他行星有很大不同
D.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
7、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星光闪烁的是行星 B.在星空有明显位移的是恒星 C.轮廓模糊的是星云 D.拖着长尾的是流星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
B.小行星带位于类地行星和巨行星之间
C.八大行星中地球公转周期最短
D.火星、木星、土星都属于巨行星
9、下列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10、生命存在所必须的液态水,其根本原因是( )
A.地球的体积适中 B日地距离适中 C.地球的质量适中 D地球温度适中
二、综合题
11、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12分)
(1)图中行星A____ B____
(2)图中小行星带位于___与___轨道之间
(3)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4)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是___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 。
(5)图中地球因______ ,使地球上的温度适中;因_______,使地球外部聚集大气层;同时由于地球具备一种比较安全的_______。从而使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
12、如右图所示,1999年8月18日,天空出现了罕见的天象:太阳、月球及太阳系的各大行星以地球为中心,排在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上,构成“十字连星”状。
据此回答:
(1)图中最高级天体系统的中心位于 ( )
A、太阳 B、地球附近
C、月球附近 D、D点附近
(2)图中表示火星的是 ( )
A、A星 B、B星
C、C星 D、D星
(3)地球与木星相比 ( )
A、两者绕日公转的轨道都是圆形
B、两者都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C、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木星大
D、地球表面的温度比木星低
13.按照因果关系把下列数字填在适当的方格中。
(1)原始海洋形成 (2)日地距离适中 (3)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4)水
(5)太阳日照时间不长(6)地球所处太阳系有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
(7 )适宜的温度 (8)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9)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检测题目答案
BC
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B 5、D 6、D 7、C 8、B 9、D 10、B
综合题
11、(1)A 土星 B金星 (2)火星轨道 木星 (3)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4)太阳 地球 (5)日地距离适中,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宇宙环境
12、答案:(1)A (2)C (3)B
在汉语中,“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间,“宙”代表古往今来,即所有的时间,宇:无限空间,宙:无限时间。所以“宇宙”这个词有“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意思。 把“宇宙”的概念与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宇宙是多样又统一的。它包括一切,是所有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没有时间和空间就没有一切。所以它包含了全部。
中国火星探测器十月飞天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10月6日至16日期间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升空。这是继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后,我国航天航空领域的又一壮举。若探测成功,将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太空局后又一位“火星俱乐部”成员。据介绍,火星拥有和地球最接近的环境,可能存在液态水甚至生命。也正是因此,火星成为了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目标。
为何10月发射?
10月期间火星离地球最近
“目前‘萤火一号’探测器正在莫斯科与俄罗斯火卫一土壤探测器‘福布斯-格朗特’进行对接试验,进程比较顺利。”这是“萤火一号”科学应用系统副总工程师、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信息与仿真技术研究室主任孟新昨日向记者透露的。
孟新表示,按计划,对接试验将于9月下旬完成,然后将会把对接好的“萤火一号”与俄罗斯探测器一起空运至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使用“联盟-2”号运载火箭发射。
据记者了解,之所以选择10月的发射窗口,主要是因为此时火星离地球最近,而下一个这样的发射窗口的出现要再等两年。
探测有何目的?
研究火星表面水的消失机制
火星之上到底有没有水的存在,是历次火星探测的焦点之一。
据介绍,此前美国发射的着陆探测器“凤凰号”、“机遇号”以及“勇气号”都在火星上面发现了水的痕迹,但是并未直接发现水的存在。
此次“萤火一号”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探测研究火星表面水的消失机制,继而探寻火星上到底有无生命迹象的存在。
此外,“萤火一号”还将探测火星空间磁场、电离层和粒子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火星地形、地貌等。
何时飞到火星?
飞行3.5亿公里后于明年8月进入火星轨道
记者了解到,此次“萤火一号”将飞行3.5亿公里,预计用时将达到10个月。
据透露,如果发射顺利,“萤火一号”有望于明年8月飞抵火星附近。据悉,“萤火一号”发射后将与俄罗斯的“福布斯”探测器在距地面200公里的轨道飞行4小时,然后飞到距地面1万公里的轨道做26小时无动力飞行,之后伴随着火箭主发动机的再次启动,进入火星双曲线轨道一同飞行10个月。
明年8月后,两颗卫星将在太空分离。此后,“萤火一号”探测器将独自进入绕火星的椭圆形轨道,在“近火点”(距离火星最近的点)800公里、“远火点”80000公里、轨道倾角正负5度的火星大椭圆轨道上,展开太阳帆板,正式开始履行探测使命。
最大挑战是什么?
零下200℃严寒可能将探测器零件“冻死”
火星探测初期有三分之二的探测器以失败告终。截至2008年,人类共发射了38个火星探测器,只有20个成功。正是因此,在航天领域,火星有了“航天器坟墓”的别名。
“萤火一号”的最大挑战是严寒,专家预计,“萤火一号”在到达火星轨道两个月后,将遭遇七次“长火影”时期(探测器处于火星阴影之中),最长一次达8.8个小时。
据介绍,那时探测器因进入火星阴影内,依靠太阳风帆获取太阳能的探测器因接收不到能量而无法工作,维持运行只能靠蓄电池。
而为了保存能量,就必须使部分部件休眠,待飞出“长火影”后,再将部件加电唤醒。
但专家表示,因“萤火一号”探测器休眠期间的周围温度为零下200℃左右,因此探测器的部件很可能会被“冻死”。
据介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技术人员曾在模拟火星环境中专门进行试验,“萤火一号”在零下260℃的低温中靠自身电池进入了休眠,8.8小时后,整个机体被唤醒并正常工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的意义(一)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黄赤交角的含义。
2、画图说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3、通过运用二分二至地球日照图,分析得出并理解掌握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课前预习
看书15页,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8页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思考:
1、黄赤交角的含义?
2、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是如何移动的?
3、在四个节气,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状况?
◆ 问题探究
1、 在图上填出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地轴
和黄道平面的夹角是 度。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 →四季更替
昼夜长短的变化
2、 读图说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情况(在图上填出时间和节气)
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开始向南移动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
位于北半球的时间是____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时间是____________,位于赤道的时期是__________,位于北回归线的日期是______,位于南回归线的日期是_______。
读上图地球公转图说明:四点时间,太阳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画出公转方向
3、绘制A和B或D处太阳光照图:
思考1:当太阳直射赤道时,以B或D处太阳光照图为例说明
① 赤道上昼夜状况如何?
② 北半球任一纬度昼夜情况
③ 南半球任一纬度昼夜情况
④ 说明判断的理由:
思考2:当太阳直射点稍向北偏移或向南偏移,不同纬度的昼夜长短状况又如何?
思考3:
①.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过程中,北半球的白昼(黑夜)长度如何变化?南半球呢?
②.何时北(南)半球达一年中白昼最长?此时北(南)极圈上白昼时间长度是多少?
◆ 归纳整理
1、
自转: 平面
_____角(23°26′) ________的回归运动
公转: 平面
2、晨昏线性质小结
晨昏线是地球上的一个大圆,把地球等分为两个半球—— 半球和 半球
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 ,太阳高度为
晨昏线只在 日与经线圈重合,其他时间和经线圈 ;
晨昏线始终和赤道相互
3、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处,地方时为 点;
昏线和赤道的交点处,地方时为 点
4、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 地区全年昼夜平分
. 日,全球昼夜平分
3.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 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往 方向昼长越长。
4.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
5.日出时间=12- 的一半;
日落时间=12+ 的一半;
◆课堂反馈
1.绘出下列不同日期的晨昏线
N
S
S 北半球 北半球
春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2.读左图回答:
(1)AB圈叫______(圈)
(2)F点此时为 月 日 时
(3)图中各点自转线速度最快是
(4)若有一炮弹沿经线从F点射向B点
炮弹运动的偏向为
3.读右图,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 )
A.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且渐离远日点
B.M点是早晨6点钟
C.漠河白昼一年内最长
D.海南岛上正午物体的影子都朝南
◆课后巩固
1.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
A.不存在 B.秋分日 C.冬至日 D.夏至日
2、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3、若某地某日昼长为14小时,该地的日落时间应是( )
A.5时 B.7时 C.19时 D.21时
4、下列日期中,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
A.国际劳动节 B.我国植树节 C.我国国庆节 D.我国教师节
5、.关于南北极地区极夜持续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极夜持续的天数多于南极地区
B.北极地区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地区相等
C.北极极夜持续的天数少于南极地区
D.北极地区极夜的持续天数比南极地区有时多有时少
6、我国国庆时,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正在向 方向移动。
7、我国一年中白昼最短的时间是
8、判断正误:
(1)太阳直射点北移时,北半球各纬度昼渐长,南移时则夜渐长。( )
(2)太阳直射点北移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
(3)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全年正午时物体的影子都朝正北方( )
(4)从南北半球看,太阳直射点位于昼长夜短的半球上( )
(5)地轴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是66°34′( )
9、读右图回答问题(AD的经度为0°):
(1)该图日期为 月 日前后,北半球为 (节气),此时,南半球为 (季节)。
(2)图中A、B、C、D、E五点处,
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
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
(3)GH是 (晨线或昏线)
(4)这一天,地球的公转速度 ( )
A.最快 B.最慢 C.较快 D.较慢
(5)从B地水平运动到C地的物体会向 (东或者西)偏转。
从C地水平运动到E地的物体会向 (东或者西)偏转。
从C地水平运动到D地的物体会 偏转。
(6)这一天,B地的昼长为 ,B地的日落时间为 。
(7)此时,北京时间为 ,国际标准时间为 。
(8)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9)将上图转绘成俯视图(要求绘出太阳光线,晨昏线,昼夜半球,标出自转方向)
10、如上图,P点的纬度为72ºN,经度为40ºW,弧PAB为晨昏线,则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此时北京时间为 。
11、读太阳直射点周年运行轨迹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E分别代表什么节气?
A ,B ,C ,D ,E
(2)试述杭州(30ºN)地区在太阳直射点从A运行到E过程中的昼长的变化情况。
◆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课堂反馈:略
课后练习BBCCC
对 错 对 对 错
9(1)6 22 夏至日 冬季 ;(2)A=B=C=D=E;C=D>B=E>A;B>C=D>A>E;(3)83.5°;(4)D;(5)西;东;不;(6)14小时;19:00;(7)16:00;8:00;(8)(23.5°N,60°E);(9)晨线;(10)略
10(18°N,140°E);10:40
11(1)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A-B、D-E时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B点时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C-D时逐渐降低,D点时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昼长的变化:A-C时杭州昼长夜短,A-B昼渐长,B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C昼渐短;
C-E时杭州昼短夜长,D-E昼渐长,D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C-D昼渐短
D. 各位能告诉我学习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一章画图题的解题技巧吗比如综合题,有很多
如果图是经纬网,你要看图中的经度数,如果是向东递增的是东经,向西递增的是西经,专20w到160E是东属半球,剩下的是西半球,如果是俯视图,要根据经纬度判断自转方向,北半球的是逆时针旋转,南半球的是顺时针旋转,然后根据经度定东西半球。还有不懂的可以追问,我们刚把地球部分复习完。希望能帮助你,望采纳。
E. 初一上册地理第一章怎样读,经纬度 如给出一个图让你说出它的准确度数
经纬网图上方向的判断
一. 判断方法
1. 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2. 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断方位时,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3. 东西为相对方向,南北为绝对方向。
二. 要点分析
1. 地球上的最北点是北极点,最南点是南极点。
2. 北极点四周皆为正南方向,南极点四周都是正北方向。
3. 若两地经度之和等于 ,则两地分别位于两条正相对的经线上,此时比较不出东西方向。
4. 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中心为北极点时,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中心是南极点时,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5. 东西方向的确定要以劣弧为准,即两点之间的经度间隔小于,其具体步骤如下:
①在呈方格状(近似方格状)或经纬线形状变化较大的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可采用以下步骤:首先,根据经纬线上的数值明确南北纬和东西经。其次,纬度数值向南递增的为南纬,方向向南;向北递增的为北纬,方向向北。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方向向东;向西递增的为西经,方向向西。再次,依据南北纬和东西经确定方向。
②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其步骤为:首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已知条件),明确图的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其次,根据南北极点,在图边缘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第三,箭头所指方向即为东,箭尾所指的方向是西。即北极逆东顺西,周南中北;南极顺东逆西,周北中南。
F. 关于高中地理中地球经纬度距离的计算
这个经度就是从南极到北极所连的线,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一个回经线圈。而纬线答则是和赤道平行的一圈一圈的圆。
地球上每条经线常都相等,而纬线则不是。
经度每隔一度,相差约111KM。纬线在赤道上也是每差一度就隔111KM。但是随着维度的升高,纬线圈越来越短,则就要求纬线的余弦值bing并乘111,例如北纬60度,则计算cos60°*111=0.5*111=55.
方法简单易懂。
G. 高中地理重要的几个地点的经纬度
0度穿过英国伦敦、还有比利牛斯山、伊比利亚半岛
10度穿过北海、图兰平原、巴伐利亚高原、亚平宁半岛、地中海
20度穿过波罗的海、巴尔干半岛
30度穿过黑海
30-40度E,40度N穿过大高加索山
50度穿过里海
60度穿过咸海。图兰平原、阿姆河
10度穿过北海、波德平原、巴伐利亚高原、亚平宁半岛、地中海
73度穿过帕米尔高原
80度穿过塔里木盆地90度穿过阿尔泰山、青藏高原、拉萨
95度穿过柴达木盆地
100度穿过四川盆地
110度穿过黄土高原
120度穿过大兴安岭
60度W穿过拉布拉多高原
90度W穿过密西西比河
120度W穿过科迪勒拉山系
20度W把非洲分成东西两半
左边是刚果河流域
右边是尼罗河流域
30度E 30度N是埃及首都开罗
赤道把非洲分成南北两半
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沙漠
南回归线穿过南非高原
0度穿过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是欧非洲分界
赤道还穿过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在亚马孙平原的南部
巴西高原西边是秘鲁和智利
大洋洲大概是80度至150度。
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的中部,所以热带沙漠气候显著
100度E穿过马六甲海峡
还穿过苏门答腊岛
102度E附近 赤道北部 大概是新加坡
还有印度要记。德干半岛。还有加尔各答、班加罗尔、孟买这三个地方
恒河流域
要记圣彼得堡。60度E穿过乌拉尔山
东边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70度E穿过鄂毕河
80度是叶尼塞河
100度是北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130度是勒拿河
140度是东西伯利亚山地
还有秋明油田的位置
还有一个煤田的位置。煤田叫什么我忘了
40度 是伏尔加河
东亚的经度范围是73度(也就是帕米尔高原)-135度
纬度大概是20度到50度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30度N穿过(自东向西)湖北武汉、重庆、成都、拉萨
40度穿过(自东向西)日本、朝鲜、北京、河套平原(几字形头部)、河西走廊
50度是东北平原
然后东南亚经度范围是100度-140度。140就是新几内亚了。
重要的国家就有(自西向东)缅甸 泰国 老挝 越南 南部是柬埔寨
还有湄公河要记
南亚的就是印度。要记它的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棉花生长。因为纬度较低,光照充足,西边是西高止山,东边是东高止山,中间就是德干高原
中亚的话。经度是50-80度。重要的就是几个国家。里海附近的是哈萨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然后白金之国是乌兹别克斯坦
西亚的是30-70度。 要记的两河流域。就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间夹着美素不达米亚平原
东亚的气候其实就是中国的。40度N把日本的气候分成两部分。北部是温带季风
成因是旁边有日本暖流(增温增湿)
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朝鲜的也是温带季风气候。韩国是亚热带
这是之前我给我徒弟的, 现在复制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H. 高中地理上几个常考的,重要地点的经纬度!
(1)穿越多个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线: 30°N: 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最咸——死海,最咸的海——红海,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最深的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大江大河入海口——长江、尼罗河、密西西比河、阿拉伯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著名景观——黄山、庐山、长江三峡、钱塘潮、神农架;上海、四川盆地;远古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文明遗址:金字塔、玛雅遗址,巴比伦空中花园,三星堆;石油储量最多地区——中东地区等。 40°N: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伊比利亚、亚平宁、巴尔干半岛;地中海;土耳其海峡;里海;卡拉库姆运河、阿姆河;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罗布泊;长城东西端:嘉峪关、山海关;玉门油田;纽约、北京等。 北回归线:撒哈拉沙漠;红海;大河入海口:印度河、恒河;广州、汕头;台湾;夏威夷;墨西哥高原;古巴等。赤道:
刚果盆地;维多利亚湖;乞立马扎罗山;马来群岛;新加坡;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入海口等。 南回归线: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维多利亚沙漠,大分水岭,大堡礁,秘鲁寒流,伊泰普水电站,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 北极圈:冰岛(过其北部海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鄂毕河(入海口),叶尼塞河,勒拿河,白令海峡,格陵兰岛等。 南极圈:南磁极(140°E),南极半岛,乔治王岛上的长城站在南极圈以外。 30°E:东欧平原,多瑙河入海口,黑海,土耳其海峡(伊斯坦布尔),尼罗河入海口(亚历山大港),坦噶尼喀湖,赞比西河中游。 90°E: 阿尔泰山中段,天山东端,吐鲁番盆地(艾丁湖-150米),罗布泊,阿尔金山中段,唐古拉山中段,冈底斯山东端,拉萨(羊八井),恒河三角洲,达卡。 120°E:呼伦湖,贝尔湖,山海关,渤海,黄河入海口,长江入海口,杭州,杭州湾钱塘潮,高雄(北京、上海、珀斯、青岛、福州略远一些) 120°W:大熊湖、落基山中段、内华达山、圣弗朗西斯科、洛杉矶。 70°W:
拉布拉多高原,圣劳伦斯河入海口,西印度群岛中部,加勒比海,亚马孙平原西部,圣地亚哥,麦哲伦海峡,火地岛、德雷克海峡 、南极半岛。 (2)重要地理事物界线性的经纬线:0°经线(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和法国)180°经线(白令海峡和新西兰) 20°W和160°E(东、西半球界线) (3)确定重要地理事物范围的经纬线: 我国四至点(53°N,4°N;73°E,135°E); 东经度: 0°到30°E欧洲地中海;
30°E——60°E中东波斯湾; 73°E——135°E中国; 70°E——90°E印度; 120°E北京;135°E日本; 120°E——150°E澳大利亚; 西经度: 50°W——70°W南美巴西; 70°W——120°W北美美国。 大洲或国家纬度范围经度范围位置特征亚洲大陆1°17
I.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笔记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J. 高中地理,地理位置常考的地方 具体经纬度是多少
这儿有几条常抄用的经纬线,就是北纬三十度附近,北纬四十度,东经120度,100度,这会经过一些地区,经常会用到,可以都看看地图册
另外,没事的话,可以多看看地图册,一般高考是不会说考常见的,所以,多看就会有印象,想到一个地区,学会联系各方面地理要素,人文的,自然的,都要能够想到,尤其是一些经典案例,和他相似的地区,就可以借过来,例如,田纳西河流域的梯级开发,在我国就是西南地区三江的开发,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要注意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