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高考地理题
㈠ 地球上的水-高考地理
无法比较地球上哪个圈层最大,哪个圈层最小?
原因如下
生物圈漫谈
在整个地球的表面分布着三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和起伏不平的岩石圈。在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各种生物的生存场所。像这样,由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组成的、环绕地球表面的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换句话说,生物圈就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的无机环境的总和。
岩石圈是指地壳的固体部分,它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岩石圈上,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和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在岩石圈的土壤表层下面,生活着蝼蛄、蚯蚓等动物,还分布着大量的微生物和植物的根系。总之,地球上的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岩石圈上。
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内陆水域。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是,大多数海洋生物还是聚集在距海平面150m以内的水层。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据估计,生活在海洋里的动物至少有十五万种,最大的动物——蓝鲸就生活在海洋里。海洋中还生活着大量的植物,仅藻类就多达四万种。
大气圈在岩石圈和水圈的上方,由各种不同的气体组成,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和氧。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分布在底层,就是大气圈与岩石圈、水圈的交界处。人们常说“天高任鸟飞”,但是实际上大多数鸟类只能在1000m以下的空中飞行,只有极少数鸟类能飞到5000m以上的高空。大气圈中除了有鸟类和昆虫等能够飞翔的生物以外,还有细菌等微生物,此外,一些植物的花粉和孢子也漂浮在大气圈中,随风传播。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由于地域相隔,表面看来好似毫不相干,实际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河流连通着海洋;森林通过强大的蒸腾作用增加降雨,又通过茂密的枝叶和根系来保持水土,因此,森林也影响着河流;海洋蒸发的水蒸气随大气飘向陆地上空,又能变成雨或雪。在寒温带的冬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几乎完全停止,但是人们并没有感到缺氧,这是因为其他温暖地区的植物在不断释放出大量的氧气,氧气能够随着大气的流动而流向四方。由此可见,整个生物圈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㈡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回答1-2题。
1、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2.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答案:1、A;2、C;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降水落地面后,一部分形成径流(蓝水),另一部分蒸发(绿水)。蒸发分为植物蒸腾(生产性绿水)和蒸发(非生产性绿水)两部分。 第一题绿水比例是指(蒸发量)除以(径流量+蒸发量)的数值,绿水比例最大是指蒸发量大、径流量小,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塔里木河蒸发比例最大。A正确。
第二题生产性绿水比重是指(植物蒸腾)除以(植物蒸腾+蒸发),覆盖地膜可以保湿、保温、保土,减少蒸发,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作用显著,因此C正确。而且ABD均不符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考察能力】 获取信息并将其分类的能力比例数值的计算能力
【地理原理】 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河流的水文特征 农业生产技术(覆盖地膜)对区位因素(水源、气候)的改良。
3、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
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 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 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小 D、坝址下游的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答案:D
【解析]:水库的功能主要是防洪蓄洪,调节河流径流量,缓解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当水坝被拆,调节功能消失,A、B错,拆坝后,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水调蓄作用不存在了,河流下游径流量主要受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南方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大,C错,缺少水的蓄水,坝址下游的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㈢ 地理步步高三人教版单元滚动测试卷地球上的大气和地球上的水
2008届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期末测试试卷10套(有详细答案)人教版资料类型:试卷资料资料版本:没有填写版本软件大小:835.5KB推荐等级:发 布 人:mmczw发布日期:2008年04月22日来源网站:没有解压密码:运行环境:Win98,Winnt,Win2k,Winxp,win2003下载列表:相关搜索:1.2008届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期末测试试卷10套(有详细答案)人教版2.2008届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期末测试试卷10套(有详细答案)人教版3.2008届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期末测试试卷10套(有详细答案)人教版资料介绍:2008届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期末测试试卷10套(有详细答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全册教案、学案 课件类别:思想品德 - 教案 - 思品教案 - 高中政治教案 课件评级: 运行平台:Win9X/2000/XP/2003/ 课件语言:简体中文 授权方式:免费版 课件版本: 人教新课标 解压密码: 本站默认解压密码:课件大小:144 KB 相关链接:Home Page 高中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 历史必修3重点知识梳理理科班课件 资源类型: 课件 资源版本: 新课标人教版 资源学科: 历史 年级水平: 必修3 资源格式: ppt 资源大小: 177KB 资源等级: 3 更新时间: 2008-02-24 下载次数: 479 次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城市的地域功能分区与合理规划[]文件大小:287 K等级:★★★★★人口与环境历届高考试题汇集(07年)[]文件大小:444 K等级:★★★★★2008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9讲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文件大小:234 K等级:★★★★★2008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8讲常见的天气系统)[]文件大小:183 K等级:★★★★★2007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一 人口与环境[]文件大小:565 K等级:★★★★★2007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理:1.2[]文件大小:181 K等级:★★★★★2007年高考地理复习 人口与环境 单元测试及详解[]文件大小:72 K等级:★★★★★2007届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之人口与环境[]文件大小:136 K等级:★★★★★2006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理:2[]文件大小:313 K等级:★★★★★2006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理:2.9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文件大小:260 K等级:★★★★★2006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理:1.2[]文件大小:156 K等级:★★★★★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地理基础训练2地球和地图[]文件大小:146 K等级:★★★★★高考综合复习:自然地理和地图(一)提纲[]文件大小:400 K等级:★★★★★高考文科《地理》读图填图训练世界区域(非洲、欧洲)[]文件大小:615 K等级:★★★★★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复习一地球和地图[]文件大小:297 K等级:★★★★★高考地理复习 地球 地图部分[]文件大小:230 K等级:★★★★★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专题复习1 地图知识及各类地理图像的判读与应用[]文件大小:4214 K等级:★★★★★高考专题复习三 区域地理经纬网空间定位复习 人教版[]文件大小:3953 K等级:★★★★★第五章 地图(99-03高考地理部分试题及答案)[]文件大小:165 K等级:★★★★★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高考地理复习教案[]文件大小:53 K等级:★★★★★共 660 个地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33页 20个地理/页 转到第页 下载地址: 转到下载地址处
㈣ 明年就高考了地理科目。 地球上的水这章没学懂,到底有什么重要的啊求总结
一、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概念和类型
1、水循环
是指水在地理环境(四大圈层)中空间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移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环节多,循环过程复杂、范围广。如登陆的台风、夏季风;外流河入海等都属于系类型。
3、内陆循环
水循环环节少,水量少,如高山冰雪融化、内流河、湖的水循环。
4、海洋内循环
水汽数量很大,环节少,海洋蒸发的水汽大部分落回海洋。
(二)水循环的能量来源和意义
1、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能、重力能。
水循环的过程就是能量在地理环境中大规模的转移过程。
2、水循环的意义
联系四大圈层,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陆地水不断更新;实现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三)水循环和水资源
1、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水是可以循环再生的资源,一般来说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
2、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水循环在总体上受自然界规律支配,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循环再生能力有限,如果人类过度利用水资源,水资源也会枯竭。
3、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人口、土地和水资源分布的不协调性,人类对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加剧了水资
源紧张。
(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地表蒸发影响最大
合理的影响: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修水库、植树种草等。
不合理的影响:大面积滥伐森林、排干沼泽、围湖造田、过度开采地下水、硬化
地面等。
2、人工增雨
在局部地区实施。规模小,在天气适宜的情况下才能成功,对大范围内的降水分布影响不大。
二、河流的补给
(一)河流补给的主要类型
1、雨水补给
普遍分布,河流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变化一致,雨季形成汛期。许多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明显。
举例说明一些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不明显。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形成春汛,如我国东北地区河流。
3、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
补给量与气温高低有关,补给量补给小,夏季形成汛期,冬季常断流。
4、湖泊水补给
江河中下游地区湖泊,有削峰补枯主作用,大型水库也有此作用;山地的湖泊可成为河流的源头。
5、地下水补给
补给量小,无明显的季节变化,互补。
(二)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人类活动可改变河流水量、含沙量
1、破坏植被与植树种草
地表径流增加(减少),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升降缓慢),洪峰水位高(低)到来早(晚);河流含沙量增大(减小)。
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洪水期水位高、水量大。
2、修水库与围湖造田
使河流水量变化平稳(水位升落明显),减少下游河水的含沙量(加剧下游洪涝灾害)。
3、硬化城市路面与铺设渗水砖
增加(减少)地面径流,不利于(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河流水位陡涨陡落(缓慢变化),造成城市洪水或缺水,加剧(缓解)城市水资源问题。
二、洋流
(一)洋流的形成和分类
1、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2、洋流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大气运动和盛行风向;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等。
3、洋流的分类
(1)暖流和寒流
(2)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风海流较多,如信风洋流、西风漂流、季风洋流、绕极环流;补偿流(上升流)在大洋东岸明显;密度流存在于海水盐度、密度不同的海洋之间。
(二)洋流的分布
1、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环流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暖流,
大洋东岸为寒流。
2、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环流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环流呈逆时针方向,大洋西岸为寒流(风海流),大洋东岸为暖流。
3、40°S附近海域,形成环绕全球的西风漂流,南极附近形成绕极环流(逆时针方向)。
4、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形成,洋流方向有季节变化。
冬季盛行东北风,海水向西或西南流,形成逆时针方向的环流;夏季盛行
西南季风,海水向东或东北方向流,形成顺时针方向的环流(索马里寒流出现,是
强大的上升流)。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1)在高低纬度间进行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
(2)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处及寒流流经地区易形成海雾,影响海洋交通。
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升温增湿作用(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55°N——70°N大洋东岸最冷月均温比大洋西岸高16——20℃),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广,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延伸至60°N;摩尔曼斯克港冬季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关系密切;四处特殊地点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
寒流对大陆沿海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如副热带西海岸沙漠的形成;亚洲东
部亚寒带针叶林分布的纬度比西欧偏低(50°N——70°N);西风漂流的“风
壁效应”及其本身寒流性质加剧了南极大陆的寒冷。
2、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之处,鱼类食物、饵料丰富,形成著名渔场,如北海道渔场、
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沿海有上升流,形成秘鲁渔场。
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洋流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加快净化速度;随洋流运动,污染范围扩大。
4、对航海事业的影响
顺风顺水航行节省时间、燃料;逆风逆水航行速度慢,费时间费能源。多
海雾的地区不利于海上航行;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船舶航行安全带
来威胁。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其航空母舰沿西风带接近珍珠港,
没有走信风带,试分析原因。
走西风带航线:航程近,是顺风顺水,上空多云雾,利于隐蔽;西风带风大浪
高,安全性不好。
走信风带航线:风浪小,安全性好;对日本来说航程远,且逆风逆水,速度慢,
易被美国侦查到。
(四)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
正常情况下,在赤道太平洋东部,由于东南信风和地转偏向力影响,产生离
岸流,深层较冷海水上涌补偿(秘鲁寒流)。海面温度低,空气下沉,秘鲁沿岸大
气稳定形成干旱带,太平洋西部暖湿气流上升,形成暖湿气候。
如果该现象增强,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更低,使信风增强,加强东澳大利
亚暖流,西太平洋气流上升更强,澳大利亚、东南亚、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异常增多,
形成洪涝灾害;南美洲西部沿岸、中太平洋各岛将更加干旱。这就是拉尼娜现象。
有些年份,圣诞节前后,东太平洋海上温度异常升高,秘鲁沿海出现一支暖流,
迫使秘鲁寒流消失或向西偏移,大洋东西两岸热力差异减弱(或变化),大洋西两岸
上升流减弱,对流雨减少,甚至气流下沉,导致澳大利亚、印度、非洲、东南亚、
我国东部干旱少雨;南美洲西岸降水增多,导致洪水泛滥。北美洲北部气候更加寒
冷、加利福尼亚地区暴雨、洪水泛滥,即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会使秘鲁渔业严重受损。
(五)洋流与海水等温线的有关判断
1、海水表层水温的分布
低纬度海区水温高,高纬度海区水温低;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有寒流流过的
海区,水温要低些。根据等温线上数据的变化规律,可以判断该海区所在的南北
半球。
2、洋流与等温线的关系
一般地,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海区的洋流为暖流,反之为寒流(也有例外,
如索马里寒流)。由于洋流比流经的海水水温高或低,海洋表面水温等温线会发生
弯曲。等温线的凸向(或尖角指向),就是洋流的流向。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向
低纬度海区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