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太阳高度问题
❶ 高中地理太阳高度角的问题@所有会答得的人,谢谢
利用正午太来阳高度解决太源阳能板倾角的问题,注意两个要点即可:
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若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就用减号,反之就用加号,简记为同减异加)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板往往与阳光保持垂直。也就是说,上图中太阳能板的倾角(∠Θ)与正午太阳高度角(H)互余。进一步总结∠Θ+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90°。即∠Θ=|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这个小结论最好记住,以后套用很方便哦!)
再来看该题就容易啦,求一求选项的太阳能板倾角:
A选项:北极圈全为极昼,说明节气为夏至,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3°26′N;
那么∠Θ=40°N-23°26′N=17°34′
B选项:北极圈全为极夜,说明节气为冬至,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3°26′S;
那么∠Θ=40°N+23°26′N=63°26′
C选项:节气为二分,太阳直射点纬度为0°;
那么∠Θ=40°N-0°=40°
D选项:节气仍为二分,同C选项,则∠Θ=40°
综上,不合理的选项为【D】。
❷ 高中地理 关于太阳高度
LZ您好
首先,北极点,夏至太阳高度角恒定为23°26‘
黄河站在78°55‘
所以它的正午和午专夜,太阳高度属比北极点大/小的角度是90°-78°55‘=11°5‘
今求最小角度
23°26‘-11°5‘=12°21‘
这个答案最接近B,因此选B
❸ 高中地理关于太阳高度的问题
●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所求地的太阳高度=90度-(所在地与太阳直射地的纬度差)版
∴
春秋分日,太权阳直射赤道,即0度纬线
◆所以 太阳高度
春秋分日,下列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0°(90 ),10°N( 80),20°N( 70),32°S(58 ),
90°S(0)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23°26'N
◆所以 太阳高度
夏至日,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0°( 66°34'),23°26'N(90°)23°26'S(43°08")90°N (23°26')66°34'S(0°)
❹ 求救高中地理的太阳高度角的问题!
题目中的西经抄11度和西袭经117度的太阳高度为0说明这两条经线是晨昏线。西经11度位于西经117度的东方,它的地方时比西经117度的地方时早,所以它是昏线,西经117度是晨线,因此我们可以判断西经11度与西经117度之间为夜半球,西经64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它相对的经线是东京116度经线),所以117w-11w计算出来的是夜长。
❺ 高一地理:太阳高度问题(请详细解答或过程,谢谢)
1、3:20。该纬线上,西经110度经线经过正午位置,为12点,则东经内70度为0点,东经120度经线地方时为北京时间。
2、容15°N。图中显示该纬线所有经度太阳高度都在0度以上,并且正好出现极昼,假设该纬度为α,此时直射点纬度为β,并且位于北半球,则α+β=90°,该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30°,则30°=90°-(α-β),计算出α=75°N,β=15°N。
3、B.此日,直射点位于15°N,北半球为夏季,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北京日出方向东北方向;甲、乙两地都位于75°N纬线上,只是经度不同,正午太阳高度即最大太阳高度相同,都是30°;巴西高原属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此时为干季,草类枯黄。
❻ 高中地理*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角指的是正午12点的时候太阳高度角,这个跟太阳直射点有内关。太阳高度角,通常容太阳直射的纬度都是90度。
2.因为太阳光是刚刚好跟晨昏线相切,所形成的夹角是0°。
3.可以这样说,这个跟太阳直射点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那么北回归线的太阳高度角是90°那么比北回归线向北或向南1°的地方的就是89°。所以这是南极的太阳高度角就会出现负值,也就是出现极夜。
4.这个跟经纬度和时间上的问题。以为同一纬度的地方,时间越接近中午太阳高度角就越高。如果是同一时区,那么在根据太阳直射点跟经纬度的差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太阳高度角。
这个的确有点难理解,你不会可以去问问你的地理老师还更直接一点。
❼ 高中地理太阳高度问题
你的思路是对的,但你想的还不够全面!冬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全天出专现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属射南回归线。太阳高度角都是小于零。不可能等于。这天北极点全天太阳高度都是
负23度26分,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0度,半夜太阳高度
负46度52分。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半夜太阳高度越高,但北极圈内全天太阳高度都是负值。谢谢采纳……
❽ 高中必修一地理问题,关于太阳高度角
31题:
首先要明白一来个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源在的纬度如果在观察点所在纬度以北,观测点正午时,太阳就在其北方;
反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在观察点所在纬度以南,观测点正午时,太阳就在其南方。
依图可知,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太阳在观测点的北方,这就可以说明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在观测点纬度以北;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所以观测点的纬度必然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不难判断,太阳在b点时(最北),为北半球夏至日;在a点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在c点时,为二分日;
然后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太阳高度=90°-|直射纬度+/-当地纬度|来计算。
33题:
太阳高度的定义: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人教版教材必修上册19页)
如果还不明白,可以在线联系。
❾ 高中地理太阳高度角问题
额。
我和你来说个办法
很好用源的。
其实不用用什么公式。
你只要记住
纬度相差多少度
太阳高度角就相差多少度
象这题
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是43度08分和90度的太阳高度角相差46度52分
那么南纬23度26分
与它相差46度52分的
只能是北回归线了。同样的
你用北纬的来算也能得到这答案
这样就不必去理会南北半球正负的关系了。
额
我是最佳答案吧
-
-。哈哈哈
❿ 急求!关于高中地理中太阳高度角计算的问题
这个涉及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太阳直射点与所求点之间回的纬度差)。答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70度,该地纬度差为90-70=20度,夏至日太阳直射北纬23.5度,与北纬23.5度相差20个纬度的地点有两个,一个是北纬23.5+20=43.5度,一个是南纬23.5-20=3.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