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初中地理与古诗

初中地理与古诗

发布时间: 2021-02-24 19:39:20

初中地理古诗问题

  •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温带大陆性气候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快行冷锋的影响

  •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 (刘元载《早梅》)——不同坡向对植被的影响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迎风坡易形成降水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垂直地带性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准静止锋的影响

  •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地球公转

  •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李商陷《谒山》) ——地壳变动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季节性

  •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水调歌头》) ——月相变化

  •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长歌行》) ——水循环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地域性

  •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淮南子》) ——地域性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水循环

  •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胡玢《桑落洲》)——地壳变动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

  •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通过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 ——波浪的侵蚀作用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盆地夜间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生物循环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冬季风的影响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在此地附近

  • “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 ——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司马光《有约》) ——梅雨天气

  •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⑵ 关于地理古诗词

2,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诗中“平羌”即青农江,在内峨眉山附近。容夜发清溪向山峡、劝君更尽一杯酒;李白《将进酒》 此句诗中的“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西出阳关无故人——唐?,影入平羌江水流;“渝州”指重庆1、峨眉山月半轮秋;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中的“阳关”指今甘肃敦煌西南,一览众山小——唐?,在峨眉山东北,思君不见下渝州——唐?。 4;“清溪”即清溪驿、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描绘的是我国泰山自然旅游风景区,“海”是指渤海。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⑶ 求与地理有关的古诗词,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垂直地带性。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指暖锋天气。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于赤道地区。

4、“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指长江的中游。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句诗描写的是我国春未夏初

的梅雨天气。

7、“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是形容桂林山水。

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过去的河套平原。

9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

10、“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形容横断山的气候和植被的垂直

变化。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丘陵。

1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反映的地区是江淮地区。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描述的是庐山。

1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

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四川盆地。

1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的瀑布是庐山瀑布。

16、“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寒山寺”位于江

苏省的苏州市内。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描述泰山。

18、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里的“天上”是指青藏高原。

19、“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是陕西黄河大拐弯

处地理景色的写照。

20、“绿树林边合,青山廓外斜”道出了森林对环境的美化作用。

21、“明月林间照,清泉石上流”道出了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

水土的作用。

2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

的白日依山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黄河入海流是指黄河注入渤海。

23、《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

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

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首词所描写的河段位于长江中游

的长沙市,词中所指的高峡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

2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描写的是长江三峡两岸的风光。

25、“巍巍苍苍,冰峰百尺,悬河千丈,山川相间。”描写的是青藏高原。

⑷ 关于地理的诗句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山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此诗出自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诗中“平羌”即青农江,在峨眉山东北;“清溪”即清溪驿,在峨眉山附近;“渝州”指重庆。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此诗词出自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它描绘的是我国泰山自然旅游风景区。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此诗出自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诗中的“阳关”指今甘肃敦煌西南。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此诗句出自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此句诗中的“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海”是指渤海。
(二)古诗词中的地理演变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此诗出自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它描写了春天的到来。春天到来,气温回升,万物复苏,春莺和燕子等动物开始出来活动。这些迹象告诉我们季节已经演变到春季。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宋•辛弃疾《西江月》
此诗出自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它描写了天气的变化:刚才天空还是月明星稀,天外还有七八个星,但到了山前却下起了雨。 (三)古诗词中的地理景观
1、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此曲出自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曲中的“枯滕老树”和“小桥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景观的对比写照。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唐·杜甫《望岳》
此诗出自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它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唐·杜甫《望岳》
此诗词出自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它揭示了泰山地势高。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此诗出自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它描述了塔里木盆地内沙漠漫漫的景色。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此诗出自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它反映的是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形。 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此诗出自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此诗描述的是满月。满月为农历十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东180°,升落时间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月亮整夜可见,形状像个玉盘。
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⑸ 有关地理的古诗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四月份山下春花都版已经谢了,山上寺庙中的桃花才权刚刚盛开。
就是说的一种物候现象,山上山下的气温不同,导致花开的时间也不同 .

体现的地理当中的垂直地带性差异!

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