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高中地理教材教法研讨

高中地理教材教法研讨

发布时间: 2021-02-24 09:49:48

⑴ 高中英语教材教法

多读多听

⑵ 地理教材教法内容,求解答

40 观察、认识、记忆、思维和想象: 表述
41 理解、认识、记忆、创新、总结和概括
这是我尽力做的 没办法 没有专业教材,还是到书上找可能快些

⑶ 高中生物教材教法

建议你看看那些ppt课件,看看别的老师上课思路、

⑷ 高中数学教材教法有哪些

高中数学教材只是一个蓝本,如何利用好这个蓝本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数学教育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还记得以前上学时老师给我们上课,对于教材上内容基本上是不经过“加工”,直接灌输给我们,这种方式处理教材的弊端很多: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等等,这种照本宣科的处理教材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不仅要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更要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吃透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讲解教材”,始终是中学数学日常的教研教改的焦点,自然也是砥砺教师专业“锋芒”的“磨刀石”。基于此,现就高中数学的教材教法谈谈个人的一些浅见。
一、“自学方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并思考教师给出的问题,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答案,再相互交流、小组讨论,最后由代表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指出不足并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自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教学,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学生阅读并思考:
(1)怎样定性描述相关关系?举例说明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
(2)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异同点?
(让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观点,最后师生归纳总结)。
二、“设疑方式”进行教学
设疑方式即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问题下,步步深入学习教材内容的方式。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出发点。设置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一问接一问,相互关联,这样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促使他们进入紧张有序的思维状态,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例如: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教学。
教师设置以下五个思考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思考1:直线L过Po(xo, yo)点,斜率为k, P(x, y)∈L,求x, y满足的关系式?
思考2:(1)直线上点的坐标是不是都满足方程?
(2)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是不是都在直线上?
思考3:(1)求过Po(xo, yo)与x轴平行(重合)的直线方程?
(2)求过Po(xo, yo)与y轴平行(重合)的直线方程?
思考4:如果直线L过Po(o, b),斜率为k,求直线L的方程
思考5:(1)斜截式与点斜式存在什么关系?能否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任一条直线?
(2)斜截式与初中学习的一次函数有何区别联系?
(3)斜截式y=kx+b中,k与b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4)b是否表示图像与y轴交点到原点的距离,比较截距与距离。
三、“联想方式”进行教学
巴甫洛夫认为“一切教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式”,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联想与之相关的新知识,利用事物内在的关系,帮助我们从一个方面回忆起另一个方面,通过联想,学生的印像更加深刻,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我们理解、获取新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报。
例如: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第四节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的教学。
师生先共同学习正弦函数的性质: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最大(小)值,然后让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正弦函数的性质,得到余弦函数的性质。
再如学习对数函数时,让学生去联想指数函数,这样学习知识易形成网络,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四、“探究方式”进行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它要求: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探究方式就是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由接受学习转向研究性学习,由单独学习转向合作学习,教师在探究性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探究的习惯、探究的意识,更多的关注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例如: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复习参考题B组第5题。
已知向量OP1、OP2、OP3, 满足条件OP1+ OP2+ OP3=0,|OP1|=|OP2|=|OP3|=1,求证ΔP1P2P3是正三角形
探究一:让学生探究它的证明方法(笔者尝试过让学生探究此题的证明方法,学生通过探究提出如下方法)
(1)证法一:证明OP1、OP2、OP3三个向量两两之间是120o。。
(2)证法二:证明|P1P2| = |P1P3| = |P2P3|。
(3)证法三:证明ΔABC两“心”重合。
探究二:将题中两个条件与结论任取二个,能否得到另一个?
探究三:若有四个向量OP1、OP2、OP3、OP4,满足条件 OP1+ OP2+ OP3+ OP4=0,|OP1|=|OP2|=|OP3|= |OP4|,则四边形ABCD是矩形吗?是否为正方形?
对于“探究方式”教学,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探究,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探究。
五、“实验方式”进行教学
数学实验指的是为了研究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结论而进行的某种操作,实践出真知,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观察能力对数学的学习、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方式进行教学就是对某个数学问题,教师示范实验或学生亲自实验,获取知识,它能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生动化,通过实验方式得出的结论直观,学生易于接受,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教学。可以亲自做一个模型,这样就能很直观的得出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再如: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第五节函数y=Asin(wx +φ)的图象的教学。
实验一:利用计算机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sin(x +)和y=sinx图象,得出φ对图象的影响
实验二:利用计算机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sin(2x +)和y=sin(x +)图象,得出w对图象的影响
实验三:利用计算机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3sin(2x +)和y=sin(2x +)图象,得出A对图象的影响
以上这些教学方式有时不是单一进行的,可以交叉使用,灵活把握。总之,在备教材时要考虑到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这是不断改变教材教法的目标,也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⑸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教法包含哪些东西

去书店看看。

⑹ 高中化学教材教法

你可以去书店迈着方面的书来看,多看一点。然后在网上找一点视频看看。最后最主要的是你要特备熟悉高中的课本,知道每年高考都要考些什么东西,有些什么样的题型,做到烂熟于心。这样要教好化学应该不难的。

⑺ 要参加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请问教材教法考什么,有什么参考书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5214466o1p0.html

⑻ 教材教法答辩是什么意思

教材教法答辩有的学习有,有的学校不要求
但是月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教材教法答辩。

其实教材教法答辩就是你对这节课内容的认识,和你要如何讲解这节课。

包括: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见解,打算用什么样的教法,对重难点的认识、见解。
如何安排和处理重难点。

等等

⑼ 急求高中地理教材教法考试题!!!!!!

color=#000000][b][font=宋体][font=宋体]第一节[/font]
[/font][/b][b][font=宋体][size=10.5pt]系统思想的基本概念、原理[/size][/font][/b][/color]
[align=left][align=left][font=宋体][size=10.5pt][b][color=#000000]系统和系统方法[/color][/b][/size][/font][/align][/align][align=left][align=left][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0.5pt][b]1.[/b][/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pt][b]系统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例如,地理环境就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各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河流、植物、动物和土壤)组成的系统,可称为地理环境系统。地理教学则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具等等要素组成的地理教学系统。[/b][/size][/font][/color][/align][/align][align=left][align=left][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0.5pt][b]2.[/b][/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pt][b]系统的构成 任何一个系统都要有输入、输出和处理三个基本要素所组成,同时需要有反馈机制,就成为一个完备的系统(见图9-1)。例如,地理教学系统就要有不断的信息(地理知识)输入,经过地理教学过程,将其变为学生头脑中的地理知识、认识能力及思想道德观念(输出),其中教师、学生间要有不断的反馈信息的传递,方能实现系统内部的这一信息流动过程。[/b][/size][/font][/color][/align][/align][align=left][align=left][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0.5pt][b]3.[/b][/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pt][b]系统的分类 根据不同分类原则,系统可以有不同类型:[/b][/size][/font][/color][/align][/align][align=left][align=left][font=宋体][size=10.5pt][b][color=#000000](1)按系统组成的根本内容可以分物质系统包括①无机系统(物理—化学系统);②有机系统(地球上的生物系统);③社会系统(地球上人类系统)。观念系统,包括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认识本身的全部内容。按照这一分类原则,地理知识属于观念系统,中学地理教育则属于社会系统。[/color][/b][/size][/font][/align][/align][align=left][align=left][font=宋体][size=10.5pt][b][color=#000000](2)按系统的形式区分,可分为小型系统(如,原子、分子,单个有机体,人,家庭,小组等等);中型系统(如,含有活泼元素催化的化合物,生物群落,社会工厂中的车间,小型企业,社会基层组织等);大型系统(如天体系统,动植物区系,地理环境中的陆地、海洋,社会中的经济部门、知识领域、国家等等);巨大系统(银河系,整个生物界及人类社会等等)。[/color][/b][/size][/font][/align][/align]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