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气环流
Ⅰ 高中地理从大气环流的角度答题应该答什么
高中地理从大气环流的角度答题应该答气亚带、风带、季风。
从全球平均的纬向环流看,在对流层里,最基本的特征是:大气大体上沿纬圈方向绕地球运行,在低纬地区常盛行东风,称为东风带,又称为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中纬度地区则盛行西风,称为西风带。其所跨的纬度比东风带宽。西风强度随纬度增加。最大风出现在30°—40°上空的200百帕附近,称为行星西风急流。在极地附近,低层存在较浅薄的弱东风,称为极地东风带。
从全球径向环流看,在南北方向及垂直方向上的平均运动构成三个经圈环流:1.低纬度的正环流,即哈得来环流。在近赤道地区空气受热上升,在高层向北运行逐渐转为偏西风,在30°N左右有一股气流下沉,在低层又分为两支,一支向南回到近赤道,另一支北移。2.中纬度形成一个逆环流或称间接环流,费雷尔环流。3.极区正环流,即极地下沉而在60°N附近为上升,从而形成一个正环流,但较弱,在中纬地区与低纬区之间,则常有极锋活动。大气环流通常包含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和平均径圈环流3部分。
Ⅱ 高中地理中各自然带分别受什么大气环流影响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纬度及地区:0°-10°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马来群岛成因: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特点:全年高温多
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纬度及地区: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拉美、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成因: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特点: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末
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纬度及地区:低纬度的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群岛 成因:东北季风、西南季风交替控制 特点:全年高温,雨季集中,最热月出现在雨季
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纬度及地区:回归线-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纳米比亚、墨西哥、秘鲁、智利境内 成因: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沿岸受寒流影响,干旱多雾 特点:全年炎热,干旱少雨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分布纬度及地区: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美国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岸 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特点: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分布纬度及地区: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南非、美国加州、智利、澳大利亚 成因: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分布纬度及地区: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华北、东北,日本、朝鲜半岛(仅亚州东北部)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纬度及地区: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内陆、北美大陆内陆及东岸、巴塔哥尼亚高原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特点:冬寒夏热,全年少雨
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纬度及地区: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西欧、美洲西岸、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全年温和多雨
气候类型:极地气候分布纬度及地区:极地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格陵兰岛,南极大陆 成因:纬度高,终年受极地高压带或东风带控制 特点: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气候类型:高山、高原气候分布纬度及地区:青藏高原,天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 成因(特点):地势高,地形起伏大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
Ⅲ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区别
大气环流,来一般是指具有世界源规模的、大范围的大气运行现象,既包括平均状态,也包括瞬时现象,其水平尺度在数千公里以上,垂直尺度在10km以上,时间尺度在数天以上。大气大范围运动的状态。某一大范围的地区(如欧亚地区、半球、全球),某一大气层次(如对流层、平流层、中层、整个大气圈)在一个长时期(如月、季、年、多年)的大气运动的平均状态或某一个时段(如一周、梅雨期间)的大气运动的变化过程都可以称为大气环流。
洋流又称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引起海流运动的因素可以是风,也可以是热盐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前者表现为作用于海面的风应力,后者表现为海水中的水平气压强梯度力。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便造成海水既有水平流动,又有垂直流动。其中盛行风是风海流的主要动力。由于海岸和海底的阻挡和摩擦作用,海流在近海岸和接近海底处的表现,和在开阔海洋上有很大的差别。
Ⅳ 高中地理 关于大气环流,下垫面
大气来环流包括平均自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平均径圈环流。降水落至地面后,在形成径流的过程中受到地面上流域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植被、土壤、地质)和河系特征(河长、河网密度、水系形状等)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统称下垫面因素。径流量有时指流量,有时指径流总量,即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要根据语境具体分析。
Ⅳ 关于高中地理大气环流,是不是大气环流是什么风带本地
压带和风带是比较理想的三圈环流——大气环流条件是太阳辐射和地转偏向力。内
现实中总是存在特殊的地方:而容东亚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的.同样属于大气环流.
近地面遇到海陆位置等复杂的地形等,风湿可能变化的.
Ⅵ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怎么判断这张图是高空还是近地面
5、A
这个图表示的天气系统就是高空的天气系统。原因是近地面风的形成受地表面摩擦力的影响,风向最终斜穿等压线,与等压线有夹角。高空风不考虑地表面摩擦力,风向最终平行于等压线。
Ⅶ 如何学好高中自然地理关于地球运动和大气环流
关于地球运动,你多观察观察地球仪,在脑中要有立体的图形;再就是多做题,把常用的规律熟记于心。大气环流应该与气候类型联系比较密切,其实在做题中这部分考察的不是很多,你可以把重点放在气候类型图上
Ⅷ 高中地理,有关大气环流的题目,求解答。
(1)选B.西北风
从图中可看出其风向向左偏转(极点附近为极地高气压,纬度30度附版近是副热带高气权压,0度附近是赤道低气压,60度附近是副极地低气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所以此图为南半球。由此可知a处在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西北风
(2)选A.炎热干燥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b处在东经135度,南回归线的澳大利亚中部内陆,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南信风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炎热干燥。
Ⅸ 高中地理问题,有关大气环流
你给的答案是错的复,制1是D,2是B。第一题:我国夏季多雨是因为从海洋吹来的湿润气流,和赤道低气压带没有关系,如果是受它影响的话那么我国的气候类型就是热带气候了。你应该知道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吧,乙地是因为高空的气流由于自转偏向力只能在纬度30°高空堆积,然后向下移动,使乙地形成高气压,D是对的。第二题:夏季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的,所以甲是陆地,乙是海洋;3是由海洋吹向陆地的,所以带有很多水汽,是湿润气流;1是高空的气流不是夏季风;4气流是由低向高垂直流动不是低纬流向高纬。第三题:如果都是平原的话,由于是在赤道上所以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阴影部分就是热带雨林气候,非阴影部分由于地势不一样才不同。图甲为东非高原,形成高原山地气候,图乙为安第斯山脉,形成高原山地气候。我是地理老师,望采纳!还有不明白请hi我!!!
Ⅹ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1)全球性的来大气环流:
促进了高低源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 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 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 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