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2
『壹』 高考全国卷2文宗地理历史选择题技巧,例:选项有消除………就是错的,这类技巧,求学霸们帮忙
一、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1.信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文综卷每个角落都有体现,那么考生通过对题目材料的阅读,抓住这些内容:这段材料主要围绕哪些方面来阐述?阅读中你联系了哪些地理知识?题目的要求是什么?等等
2.体现:根据联系的地理知识,体现了地理知识的哪些特点,哪些规律和原理?内在的逻辑等等
3.现实中能用的:现在的考试,多数题目围绕在现实中能应用的,能讲得通的,能最大限度体现优点的,也就是所谓的运用吧!
二、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1.意图。
在做题的时候,如果考生能明白命题人的“意图”材料内容的意图,答案的意图,那么这道题目基本上就很明确了,当然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高度和基础,如果考生不能有效的获取题目的信息,基础也欠缺很多的话,很难在短时间内把题做对。
2.匹配。
就是说你在答历史题的时候,答题内容一样要与所给的材料、时间、不同时间段的政治和经济等特点、分值、立场等匹配起来。这样的话,你才能百发百中,最大限度的得分。
高考常用的选择题解题方法
方法一、排除法
此法常适用于地理原理、特征、分布、规律等叙述性识记类题目。因为该类题目一般具有叙述不全、半对半错、前后不照应等特点。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并有一定的难度。排除时先将题干与选项结合推敲,利用已有的或隐含的条件去逐步排除表述有误和不完整的选项,去伪存真。如识记类选择题典例:从选项入手,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一边审题一边排除,直至得到正确选项
方法2、图形和辅助线法
对于一些计算类或推理型的图文材料选择题、无图考图或图形不能准确表达题目含义,可以画出示意图,或者在图上做出一些辅助线实现解题。常用于等值线类和无图考图类题目
方法3、瞻前顾后、前呼后应法
多问组合型试题注意前后题目的相互印证。因为该类题目一般是在呈现一张信息量丰富的图表或信息量较大的材料的基础上,设计若干个相关问题,其中存在前边的题目可能成为后边题目的条件,也可能存在后边的题目成为前边题目的信息等,其综合性特别强,着重考查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解题时应注意宏观本组全部题目,前后简单分析,特别是对于第一个题目难以拿下时,考虑一下后边的题目是否与前边的题目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方法4、选优法
创新是高考的显著特点,有的试题涉及内容可能陌生,解决时没有十分的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中先把一定错误的选项排除,再在剩下的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有可能的选项。选优即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在做选择题时,即使能快速得出答案,最好也对剩余的选项进行分析,以免由于疏忽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因为有时所选答案表述正确但并非是该题的最佳答案,此法与排除法有相近之处
方法5、比较法
有时为了考查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综合评价与对比分析能力,设计两个区域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相似的,如对地形、气候、水文等进行比较,在解答时首先应认真审题,明确题干所涉及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从相关的角度仔细比较找出其异同点,结合题干要求,整合做出判断
方法6、层层递进、寻根探究法
此法主要应用于组合排序类题目,特别是有序组合题目,解题时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从现象到本质,如本质属性、根源于联系等,了解其发展与对策,层层递进,寻根探究,直到找出答案。也称逆向思维法,即从现象入手,按照事物发展与认识的基本规律沿某一条主线步步深入,探索其发展的渊源,从而得出答案。
『贰』 2010年高考全国2卷地理
练习册答案是正确的。
【解析】 根据材料“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专78°55‘N,11°56’E)观属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说明由黄河站由极夜转为有昼夜交替现象,即昼由0小时逐渐增加,根据材料“首个日出”,说明是太阳刚好升起,就得落下,应该为当地地方时的12:00,黄河站与北京时间的经度相差约为108°,时间差约为7小时12分,即北京时间约为19:12,故9题选项D最接近;而太阳刚好升起,就马上落下,当地时间为12:00,此时太阳正好位于黄河站的正南方,故10题选C;根据太阳回归运动黄河站刚好出现昼(即极夜现象结束)的日期是3月9日,离春分日有12天。根据对称原理,也就是说到了秋分日12天以后黄河站刚进入极夜现象,日期为10月2日以后。故11选题选B。
『叁』 求地理高考真题近五年全国卷1.2.3
地理高考真题近5年全国卷。,你可以在学科网里面查询得到,学科网里面资源有很多都是免费的,你可以去那里面下载。
『肆』 2011年高考全国二卷文综地理部分试题及答案
绝密 启用前
2011年普来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自一考试(全国Ⅱ卷)(大纲版)
文科综合地理解析
读下图,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 地壳下部 D.地幔
2.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换成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解读:试题以一幅自然景观图为切入点,展示火山喷发的情境,着重考查岩浆来源、岩石转化。第1题,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火山喷发中的岩浆冷凝,而岩浆则来自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第2题,该山体的岩石为喷出岩,在地球表层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后,可转化为沉积岩。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界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界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3~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