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前最后一卷地理
⑴ 高考只剩29天,地理只能考40多分,想做只有地理的卷子加强,天星的最后一卷和曲一线的磨尖卷选哪个呢
选天星《最后一卷》吧。
坦诚地说,从你的问题中可以看出你的地理成绩内成绩不太好,天星卷向容来讲解详细,适合有困扰的学生。《最后一卷》比较重基础,不算太难,且考察全面,而临近高考了,夯实基础更加重要,厚积而薄发,基础稳固的话不仅可以横扫简单题,也会在较难题上有一定思路,这比目前不理性地攻难题、怪题更加合适。
此外,不要为现在的不理想成绩而苦恼,老师们为了鼓励学生进取,平时判卷较之高考会压分的,所以要更乐观一些。29天也可以诞生奇迹。提前祝你高考顺利!
⑵ 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命题人是谁
在高考前半年(还是三个月,记不清了)就会被封闭起来,隔断和外界的联系,直到高考结束后。
⑶ 高考前要最后背一遍知识点吗
一眨眼,高考又要来了~只剩下短短的最后几天时间,希望学弟学妹们坚持住,往前冲呀,就要解放啦~
高考前最后复习一遍知识点,我觉得是十分必要的。相信你已经准备了很久,将知识点烂熟于心,但是临近高考难免会紧张,再复习一遍补缺补漏会更加安心、信心饱满~
楼主是来自福建的一名理科生,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大家,我也向文科生女朋友了解了文科的具体情况,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其次是政治,政治就是背背背加理解。其他很好复习。每个章节的重点句就那几个。大家再过一遍就好了!辩证观点、矛盾、客观主观,这些是基本会考的。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矛盾,要记住。做题的时候能多写就多写,是不会扣分的~但是一定要写的工整,分点!!
最后是历史,重点历史事件要再复习。每个事件的历史意义要背下来。还有事件的时间,鸦片战争什么时候,第二次鸦片战争什么时候,谁发起的,甲午中日战争这些时间意义都要记住。包括后面新中国成立后,近代中国历史都要重新温习。
如果说你觉得你的时间不够,你可以挑比较薄弱的科目去进行巩固。最后的冲刺阶段,其实老师都会有计划性地引导和帮助大家复习的。不要害怕。就当做平时一次普通的考试就好啦。重点还是心态要好,不要过于紧张!
冲呀,祝大家高考顺利!
⑷ 高考前最后一节地理课怎么上
主要讲一讲考试技巧如:一、考前注意事项
应试心理:心态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必须以良好的心态,迎接中学阶段最后一战。
1.我行,一定行。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复习,该掌握的,我已经全部掌握,没有掌握的,高考不会考。
2.我能,肯定能。所有问题已经全部解决,所有方法,已经全部掌握。从容应对考试,绰绰有余。以无畏、无不能的心理迎接考试。会做的,别人不一定;不会做的,别人也不会。相信自己,信心影响心态,心态决定成败。
(一)、考前——克服考试焦虑情绪
(1)挑战消极评价。认真分析自己的想法,用自问自答的方法挑战和解除这些消极评价。
(2)放松脱敏。正因为对考试太敏感,想的太多,所以才导致了考试焦虑。方法:在安静的环境中,静坐两分钟,使呼吸均匀。全身肌肉由脚开始,先紧张(10秒)--放松交替练习,逐渐到头(面)。
(3)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做“呼吸放松”。深吸一口气,把自己的肺想象成一个吹胀的气球,持续6-7秒钟,再从嘴里缓慢地呼出来。连续做5-6个。
(二)、考中——酸甜苦辣
1.如入无人之境。拥有一份宁静的心境参加考试,将考试看成表现自己的好时机。不断排除因难题带来的紧张,做到积极的思考,冷静地分析,日积月累,练就出入无人之境的心理功夫。
2.挥汗如雨,心乱如麻。适应不了考场严肃紧张的气氛、几道不会做的题。此时,不要去想(解题的思路,欲速则不达)。做“呼吸放松”,进一步进行心理暗示:“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我不会,别人也不一定就会做”,“这道题做不出来没关系,过一会儿就能想出来”。
3.“四先四后,一快一慢”:先做简单题,后做难题;先做熟悉题,后做陌生题;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先做同类型题,后做不同类型题。审题要慢,做题要快。
4.重视第一选择。一般来说选择的第一个答案准确率较高。因为这时的思路最清晰,所受的干扰最少。一旦产生怀疑,必然会受干扰项的影响,使选择变得越来越难。
5.认清题型,对症下药。弄清题目的要求(简答题与分析说明题)不留空白试卷。它反映一个人面临困难时的心理素质。保持卷面整洁,俗语说“美味不能装在一只邋遢的盘子里”。
(三)、考后——不要忙着对答案。
二、应试技巧
(一)、时间把握
1.首先,考试时间足够答题,不要怕来不及。只要从容应对,以良好心态、有效利用时间。考前对自己默默地说:够的,来得及。不要怕时间不够,出现焦虑心态,导致简单的题目失分,导致可以得分的不得分。相信自己,时间足够应付考试。
2.其次,合理分配时间。地理试题在40-45分钟之内做完,在考前5分钟浏览试卷时,迅速把整张试卷浏览,有无印刷问题、缺页问题,然后判断题的难易程度,开考后,先做简单题,力争不要失分。
3.再次,不要隐性浪费时间。比如不该做的却做了,不要写的却写了,不用画的却画了。这些都是隐性浪费时间。解决的方法,就是认真读题,明确要求,然后解答。
4.最后,一定要留有时间,检查答题情况。主要检查什么呢?一是考试答题卷的姓名、考号等有无写错。二是重点是选择题有无涂错。这是必须要做的一步。三是检查有没有漏做题目、漏画图。四是检查是否按照要求画图。图例符号、线的类型(曲线、折线)、图的类型(柱状图、扇形图)、画图是否完整,有无图例符号等。五是检查是否在答题区域内答题,这步工作也必须要做,否则写了也白写。
(二)、审题第一
做题目就是与命题者斗智斗勇,能够防范并避开一个个陷阱,就是成功。对于考试来说就是智谋的运用,就像是一局象棋的残局,解局的方法不多,你必须要充分考虑整个棋局的每一个子的运用,因此审题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的口号是:审题不失误就是成功。审题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审题决定成败。
方法指点: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浪费时间,用手中的笔,在试卷上将关键信息划线、画圈等,提醒自己不要掉入陷阱。
1.选择题的要求,一般不会改变,得分标准说明也不会变,可以不看。
2.审题时,无论是选择题、读图题,都必须逐字、逐词、逐句地看,读图、读表时,必须看图表的名称(中心主题)、图例符号、图表信息等,绝对不能遗漏。
3.完整获取信息。要全面,不要遗漏
4、认真、仔细、深入解读信息,不要错误读取、理解信息和题目要求。
(三)、明确方向
审题后思考:①考什么?即明确考点;②在哪里?到记忆仓库中、货架上(知识网络)找;③怎样阐述的?回忆书中是如何阐述、描述的;④如何表述?知识迁移、无缝对接、按照要求、规范表述。
(四)、思维要严密
审题后,积极进行地理思维活动,如何应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在思考时要做到思维严密,考虑周到。条件、影响等一定要分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分析原因,一定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社会经济原因)两个方面入手。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分析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定要分析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要分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意义、积极意义,一般是从有利方面分析。另外,若题目只是要求从某一方面分析,则不需要全部分析,否则是浪费时间。
(五)、区域定位
正确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前提,是正确解答题目的关键,一旦区域定位错误,则该道题全盘皆输,而且白忙乎,作无用功。因此,出现需要区域定位的题目,千万不要着急,充分利用题目所给的所有信息,判断区域位置。
方法指导:区域定位的依据是什么?一是经纬度,这是常见的,因此主要经纬线穿过地区的大洲、海域、岛屿、国家(地区)、地形区、地形剖面、河流、湖泊、城市、工业区、农业区等要清楚。二是根据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区域定位,如地势起伏、水系形状、自然带分布和更替、气压带风带位置、气候分布、植被分布等。三是根据人文地理特征进行区域定位,如人口、民族、风俗、国家轮廓、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等。三是综合题目所给信息进行区域定位,如河流流向、盛行风向、洋流流向、地质构造、气候要素分布、等值线分布规律等来判断定位。
(六)、卷面要求
1.卷面清洁,这是最基本要求;
2.写字要端正,字迹要清楚;
3.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否则做无用功;
4.表述是要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用分号或①②③④等符号清楚表述;
5.画图先用铅笔,然后加粗或用黑色签字笔再描绘;
6.语言要简洁,答中要害;
7.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如方向表述,不能用上下,而应该用东西南北。
方法指导:分要点答题时,可以先在草稿纸上草拟要点,然后书写表述。这样能做到思维严密,而且不会遗漏,也不会过多使用橡皮进行修改。
四、高考阅卷教师教你答高考题
参加高考的考生在高考中,不仅要同自己的心理作斗争,还要注意制订与高考阅卷老师的心理相符的对策。因为阅卷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分数的高低,是考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不可或缺的关键所在。
1.使你的答卷成为能够得分的答卷
文科综合阅卷的第一天通常是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试阅,这样就有相当的一批答卷将作为试阅卷经受考验。
在试阅卷过程中,能够得分的答卷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考生答案虽然与参考答案表述不完全一致,但意思大体相同。
2) 考生答卷虽然与参考答案表述完全不一致,但逻辑严谨,论证周密,无知识性错误,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且能够自圆其说,与题意相吻合,符合“加分”条件。
3) 考生答卷除完全与参考答案规定相符,还能在参考答案之外,作进一步深挖拓展且符合题意和社会实际。
4) 考生答卷书写整洁,思路清晰,虽然只有少量的符合逻辑的表述,但可以酌情给分。
5) 考生答卷规范,秩序号清楚,回答重点突出。
不能够得分的试卷通常有以下情况:
1) 考生答卷有某一点创新,但有明显的知识性错误,论证思路混乱,未按题意作进一步分析。
2) 考生答卷有创新意识,也能够自圆其说,但不符合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思想路线,甚至有反动言论,阅卷领导小组规定:坚决不给分。
3) 考生答卷凌乱,毫无整洁可言,虽然有少数正确的说法,但逻辑性差,叙述东拉西扯,考生答卷大多与参考答案南辕北辙、相距万里的,也绝不给分。
4) 考生答卷书写模糊,涂改很多,虽然有一些叙述与参考答案略微相同或相似,但有多数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
2. 第一印象很关键
文科综合阅卷进入第二天,阅卷老师的阅卷速度明显加快。由于只批阅一道题或者一问,故试题答案已经烂熟于心。这时对考生而言,树立第一印象至关重要。阅卷老师在迅速确立对一份答卷的印象时,一般会将考生的答卷分成好、较好、较差三个层次,并马上按相应的层次给出大致分数,在具体阅卷时略作调整。
对考生而言,树立良好印象的关键是自己的答卷必须有好的开头和完满的结尾。好的开头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考生的论述直赴主题,不拖泥带水,不顾左右而言它。
2) 考生的论述与参考答案的推理分析思路基本相符,无干扰阅卷老师阅卷情绪的跳跃性、非连续性的推理、归纳和概括。
3) 考生答卷中的关键词与参考答案中的关键词相同或多数相似,意思相同或相近。
4) 考生答案在论证过程中,理由充分、分析透彻、措词到位,一看就觉得是“非等闲之辈”。
好的结尾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与开头和答题要求相一致,结论中肯,有创新性。
(2) 分析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不是牵强附会、言不由衷的虚假陈辞。
(3) 无逻辑错误和知识性错误,对程度性的“副词”的使用和表述恰到好处,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既不重复论证也不随心所欲。
(4) 结论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一致,没有离奇的表述,也没有过度的喧染。
3. 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
阅卷老师多数是极富有同情心的,在阅卷进入正式阶段后,对于可给可不给的分,一般的处理原则是尽可能地给分。要使阅卷老师对考生的答卷产生同情心,从而获得他的同情分,是有章可循的。
考生能够赢得同情分,通常有以下表现:
(1) 卷面整洁,字体整齐,层次清楚,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产生愉悦之感。
(2) 叙述和论证符合逻辑,步骤明确,无前后颠倒,答非所问的表达。
(3) 试卷无异味,不要使用刺激性大、气味重、油腻性的药物或降暑用品。有的同学在高考中喜欢使用有刺激性的风油精、清凉油等,这些用品可能会使某些对气味敏感、爱好清洁的阅卷老师感到不适,应尽可能避免使用。
(4) 除以上情况外,试卷要保持完好,不要有擦破、划破,让人怀疑可能是作记号的。为避免在复查时返工,阅卷老师是不会对这类答卷给同情分的。
我感觉比上课更重要
⑸ 我觉得今年的地理高考题最后的综合题可能会以广州的为地理背景,例如钟落潭镇
论文类型:
2008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广东)
地理
本文共分12页37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1。受访者中,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他们的姓名和考生号,试验室,座位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试卷类型(B)填涂相应的位置上的答案表。条形码交叉贴在右上角的条形码和粘贴在答题纸上。
2。返回选择题每小题的答案用2B铅笔答题卡相应的答案的标题选项涂黑点更改,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回答试卷。
3。非选择题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来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的题目指定区域的相应位置,更改,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出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根据上述要求没有回答,答案是无效的。
4。考生必须在答题纸上保持清洁。考试结束后,试卷和答卷必须提交。
一个单一的答案: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的
1.2008年的,2月26日“植物界的诺亚方舟”仓库在北欧弗朗西斯比赛次卑尔根,挪威岛(图1)正式落成,使地球遭遇极端灾害在世界各地可以拯救生命的种子。选择仓库正在建设中,这里的主要原因
A.寒流流经这里,许多气候冷
B.国际航线,交通便利
C.人烟稀少,安全 D冷高压控制下,气候寒冷
相应的地理分布的传统民居是不正确的
A.蒙古包 - 呼伦贝尔草原
B.开销支持故居 - 青藏高原 C.夷为平地的房屋 - 塔里木盆地
D.白色墙壁的房子 - 撒哈拉大沙漠
下列地理事物,主要由风化
A.植物根系支持大石头裂缝
B.暴雨C.干旱区?风蚀沟渠
城堡
D.瀑布形成的河流降
4。北欧国家芬兰从19世纪落后的农业国,技术先进的高福利国家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芬兰的奇迹。主要的原因是
①在重化工业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进口
②长,寒冷的天气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畜牧业
③强调智力开发,免费高中和高等教育,人口素质
高>④人均能源消费量,能源利用率高
⑤实施科技战略,建立技术创新体系⑥电子通信,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
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⑤⑥D.②③④
5。下面的轮廓图(图2)反映沙丘地貌示意图
图2轮廓A.①B.②C.③D.④
6。条件相同的状态最有利于地表水的渗透,是
A.降雨强度,植被稀疏B.降水强度,植被丰富
降水强度大,植被稀疏,植被丰富D.降水强度房屋墙很厚,门窗多达两到三年,最有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气候类型季风气候
图3显示了在不同的纬度相同的经络观察一天一天地日出(东十区)。在这个时候,东10区是12:00。读图回答8-11题
8。直射的阳光下点坐标
A. 30°E,20°N B.150°E,20°S
C.30°E,20°S D.150°E,20°N BR /> 9。四地叙述正确的是地理现象日出12:00
A.丁放置B. C至16:00日落
C.醋酸昼长为20小时放置的,
D.昨晚与东十区相同的日期范围占12小时
全世界比AB一季度的一半
CD三分之一的一半以上 BR p> 11。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速度最慢的B.台北降水最多的季节的
C.西安日出时间大约是5:00左右e日本东京,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的小
12图4在自然状态下
A.①③⑤
河六个严重侵蚀两侧标志着北半球>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13。中国继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的生态补偿
西部地区的中国的主要河流,水源保护区
B.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缓慢的,需要大力支持 C.西部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需要资金发展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
14。在全球范围内,频率最高的细雨,一个广泛的领域
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高海拔,低海拔地区
C.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D.高纬度地区,低洼地区
15。不同的对象,在相同的光谱波段反射差,更容易分辨。图5反映在A和B两种类型的植物在生长期间的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区分这两种类型的植物对遥感图像,你应该在成长的日子最合适
A.选择图像 - 30天
B.② - 75日
③ - 百天
D.(4) - 130天
16。 “长寿村”指的是寿命较长,或百年老村的比例较高。在下面的“长寿村”的形式因素,这是最不可能
A.饮用水质量
高B.植被覆盖,空气清新
C.山闭塞受外界干扰小 BR /> D.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
17气压梯度力和科里奥利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风带,风带(盛行风区) 。分布范围全球风带
A.南北纬的近30°B.北纬和南部约40℃,60°南北纬四附近南北纬80°左右
>
18。铁路建设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应下面的铁路线是
A.京哈高速,铁路 - 桥B.,兰新铁路 - 重症
C.北京 - 上海火车站 - 曲折跌宕起伏来形容最合适D.成昆铁路 - 连接的桥梁和隧道
19个高原城市,空气稀薄,日照强烈,牦牛皮,毛纺织加工行业的发展。这个城市是
A.昆明,兰州,拉萨B. CD呼和浩特
20。
A.西北草原退化环境的说法是不正确B.东北草原土壤酸化
三北中国平原土壤盐渍化D.南方丘陵土壤侵蚀
<br的的的二以下几个方面,双主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个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选择,只能选择一个,并选择合适的,1点,其余的不进球。
21上海,广(州)深(圳)北京是中国的空运三个中心。中国航空货运正确
A.广州白云机场航空货运量在三个货运中心第一
B.三个货运中心也是中国的三大经济中心
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中国航空货运集水
D.中国的航空货运主要集中在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
22以下的文化景观带A.梯田明确的指示,对自然环境
B.花园
CD水电寺庙
23在图6反映了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其中心位置,其迁移情况
A.一直位于几何中心(103°50'E,36°N)东南
B.北方和南方已经南移
C.总体东南移动
D.超过一家跨国纸业集团在苏门答腊岛的一条南北方向的上的东西方向的变化,印尼建立了一个生产基地林,浆,纸一体化。读图回答24 - 25题。
24图中该地区的地理特点的描述是可信的频繁
A.气旋活动,多上升气流
B.山区和丘陵地形,森林覆被率
C.太阳高度角,离附近的海洋,多阴雨天气
D.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不久的查亚峰海拔超过5000米,终年冰雪
25本集团的生产基地主要考虑的是
A.发展B.劳动力成本低
C.热带雨林气候条件D.当地市场需求大
26.2008奥运圣火照亮世界之巅的第一次。考虑到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适合攀登珠峰的季节是
A.春夏季B.秋季CD冬季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16.8%。占全国4.01%的水资源。读图8和9,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7-28题。
图8 1990年至2002年东北三省有效灌溉面积变化图
图9 1990至2002年,东北三省灌溉水利用变化图
> 27。东北三省农业灌溉情况的信息是正确的描述
A.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趋势
B.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增长迅速
C.灌溉水利用趋于减少,因为1998
D.有效灌溉面积和灌溉水利用同步增长
28。正确的描述,东北三省的土壤和水的资源利用率
A.土壤和水资源丰富
B.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C.土壤和水资源呈现的特点
D.耕地资源,东多西少的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年蒸发量的变化指标,以反映蒸发的时间。如“-40mm/10a”10年的年均蒸发量减少了40毫米。图片故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9-30题。
10 1956年至2000年,年均蒸发量的变化率(毫米/ A)的空间分布图
29正确的描述我们的年均蒸发量趋势 A.西北地区蒸发量变化最大
B.蒸发华北梁是有增加的趋势
C.长江中下游地区蒸发良好,全国大部分地区增加趋势
D.蒸发量呈下降趋势 BR p>
①日照30下列选项大部分地区蒸发量呈正相关数(2)(3)相对湿度风温度(4)(5)的空气污染程度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④⑤
3个综合题:本大题共7题。 31-35有权将做题,36,37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择一个问题。满分为80分。
31是世界上能源生产和消费不均衡,各种形式的开发和利用。基于以下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至(5)。 (14分)
信息:参见图11
来源:见图12
信息:参见图13
<BR /图13的一部分国家石油生产和消费地区地图(2006)
(1)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世界上最高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世界石油产量和总消费量最大的差距在这三个国家是_______,________和中国。 (3分)
(2)根据图12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写正确的项目信)。 (3分)
A.美国和加拿大比,人均能源消费量接近每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比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耗比低
B.中国每单位输出高
C.意大利单元的能量输出比世界平均水平低
D.澳大利亚每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低于法国
E.中东石油生产大于消费
(3)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以下省市自治区在中国,太阳能和风能丰富_______(填的字母在正确的条目)。 (2分)
AB,福建,四川,黑龙江CD甘肃
(4)图13 A,B,C三组,最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发太阳能____________和状态的原因。 (3分)
(5)荷兰(见图13)利用风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分析了荷兰风能资源丰富。 (3分)
32,中国的中部地区,国家在“十一五计划”(2006-2010年)“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现状,山西,河南。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中国中部省份的中国战略基于以下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至(5)(13分)
信息:参见图14
六省在中央位置图见图15
信息:参见图16
图图14
信息:16六省区的面积,人口,耕地和主要农产品的比例占全国的数字
(1)有人认为,中部塌陷“。根据图15,可以反映这个论点是基于_________。 (2)
(2)导致到_________放缓主要是由于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 (请填写正确的项目信)。 (2)相对较差B.
A.自然资源与东部地区相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
DC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东部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比<BR / E上升“的战略尚未实施
(3)说明在工业下列条件的省份是_______。(3分)
答:山西是中国的煤炭能源基地B.湖北三峡水电站是中国最大的水电站
C.河南,安徽是一个重要的航天基地D.湖南,江西中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4)区域农业优势分析(2)
33.M江发展的角度自然条件和不利因素。(4分)
(5)分析区域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三大河流珠江流域面积在广东省的90%。?盆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基于以下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至(4)。
信息:参见图17
来源:看表1
表1 M流域(广东省)基本
项目的一部分,南部中北部
2000年的人口比例(%)21 36 43
2000年城镇化水平(%)43 34 25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百万)2181.62 484.97 51.32
2005年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333263 28930 17157
地貌类型三角洲平原,高原,丘陵高原,丘陵和山区,丘陵
材料:图18
图18城市发展图
流域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径流补给_________________(2)
中号江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流域开发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开发和利用。(4分)
盆地的特点,城市化水平是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表1和图18的空间差异,可以推测:在21世纪,城市化盆地建成整体______________阶段(填写正确的条目为信)(3分)
A,B,C,加速开始成熟
(4)的地域分布特点和原因分析基于流域城镇(5)
3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沿海设立了一些开放的港口城市,开放外资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以下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至(4)(21分)
信息:请参阅图19
图19,中国的三大经济区域映射
信息:参见图20
图见图20个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投资增速图
信息: 21
21,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图(2000年)在中国
信息:请参阅表2
表2的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拥有最大的比例(%)
> 1995 1990 1999 2000
东部地区93.86 87.69 87.77 87.83
中部地区3.87 9.25 9.38 9.17要
西部地区2.27 3.06 2.85 3.00
(1)图20所示,外国在中国东部 - 西部投资增速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 - 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
__________,外商投资的快速增长,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正确的条目为信)(6分)优越的自然条件B,市场潜力大,C,丰富的矿产资源e
E,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成熟的产业转移
(2)图21显示的特点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特性的分布表2可以看出,外国在中国的投资是______________(4分)
(3)分析外商投资在东部(8)
35中国的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万里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云里雾里一天,有时整天不散,“雾”说,科以下信息,结合的知识,回答问题(1)至(4)(8分)
的信息:雾是悬浮在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现象。雾出现在阳光明媚的微风,近地表水汽比较丰富,相对稳定的逆温存在晚间或清早在上午。
信息:表3。
表3辐射雾,平流雾
概念和特征的条件
形成收敛
拍摄的
雾是从地面辐射冷却,近地表大气冷却雾,
晴在冬季,夜间和清晨的微风,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充沛;
地面辐射降低近地表的空气温度,有利于凝结;
风弱,近地表大气稳定,的蒸气积聚下来;
有充足的凝结核。
平流
雾暖湿空气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形成,逐渐冷却雾。
海洋四季均可出现温差较大下垫面和温暖的空气:
温暖和潮湿的空气湿度;
(从暖到冷)适合风向和风速(27平方米/秒);
大气稳定度(1)
(2)温暖潮湿的海洋气流越过大洋,的一般形式__________雾(1 __________雾。
(1)辐射雾,平流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1))
(3)气象谚语“十雾9”,“雾”,一般是指__________雾。
(4)重庆雾是辐射雾,平流雾分析的原因。(5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用2B铅笔填写相应的信息的项目编号当选
36,37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择一个问题。做。
36.2008正式实施新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的调整包括:①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天数从10天至11天,总②,春节假期开始时间调整的第一个农历一个月,在农历新的新年的除夕。③“51”国际日从三天到1天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创建国家法定节假日,假期第一天有一天,每个基于以下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至(4)(10)
信息:见图22
在每个图22个景点一个月的游客图(2005年)
见图23
图23北京景点国内游客的区域地图(2005)
(1)景点旅游旺季___________季节___________(填写数字码图22)。(2)
(2)在1999年实施黄金周制度带来的不利影响游客______(填在正确的项目字母)。多样性D.服务质量(2)
A.景点人满为患的旅游体验较差B.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增加
C.增加旅游业下降E.增加了长线旅游的机会(3)2005年景区接待游客的分布__________。分析原因。(3分)
(4)分析了2008年新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的积极意义。(2)
37在中国东南部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基于以下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至(4)(10 )/>产品: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颗粒,液体颗粒或它们形成的气体介质中的悬浮液中的某些气溶胶粒子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水平,可以形成多云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见图24
数字城市的24个车站平均每月多云天气日图
信息:参见图25
图25城市区域污染源比例图
(1)城市多云天气大部分日子__________月________月,数最少(2)
(2)多云天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在正确的项目信)(3分)
A. B.运输工具工业排放的大量增加
C.连续阴雨天气D.近地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城市二氧化硫污染的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分析原因。(2)
(4)防治城市空气污染的措施,它可能需要(3分)
2008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B卷) BR p>选择题:大的问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主题。
问题1 2 3 4 5 6 7 8 9 10
的答案CBACADBBCD
问题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R /答案DADBACADCB
二,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个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二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出三个,只能选择其一,并在剩余的情况下,一个没有得分的选举。
问题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BD AB AC AB BD AB BC AC AD BC <BR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题满分80分)
31(满分14分)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使用地理技能,并结合区域地理知识的能力一个全面的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中东美国日本
(2)ABCE
(3) -
(4)C
原因:(1)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能总辐射量),(2)低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③热带沙漠气候
(5)( 1)位于西风带;②低平(3)在大陆的西岸。
32(满分13),主要考查考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标信息来形容并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利用地域原则,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关心国家大事,反映地理实用性。
(1)基于:①中部地区的GDP增长下降;(2)在这三个地区,增加GDP最低的中央部分。
(2)
(3)ABD
(4)优点:①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和温带温暖,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气候资源丰富),(2)丰富的资源,肥沃的土壤(大面积耕地??平原,如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等)。
不良:(1)季节性的降水变化(变异),和更多的洪水,干旱灾害(2)早春冬季寒潮(3)水土流失严重
(5)的含义:(1)在该地区的30%,占全国粮食总产量(2)是一个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主要原产于中国的小麦和大米)。
33(满分14分)本题主要考查候选人的图表资料,结合区域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和判断能力和综合能力
(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雨)
(2)抗咸供水,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养殖,
(3)分析地理事物。空间分异特征:北部,南部高的地域分布特征的B
():(1)沿河流和过境分布;②南部和中部,北部。
原因:(1)水陆交通设施,供水;②在南部低洼,有利于城市和城镇;③在南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北方,镇的发展更为有利。
34。(21)这个问题主要是检查考生的地理要素和能力之间的定量关系,获得的图标,描述,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探索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经济活动。反映地理综合。
(1)一个共同的特点: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的投资增速的变化(波动),(2)1990-1992年度增长(上);
③1994-1995年和1997-1999年的减少(减);④1992年增长最快的;
⑤1998-1999年每年的增长速度最慢的。
BDE
(2)产业结构特点: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工业)。
地理分布特征:(1)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高度集中;(2)东部(西部降,从东到西)。
(3)原因:与现代化的设施,方便的位置;②交通设施;③低,平,温和,多雨的气候(气候条件);④经济发展,城市密集;⑤基础设施;⑥人口,劳动力资源丰富;⑦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人口素质;⑧市场潜力大,消费水平高,强大的购买力; ⑨经济腹地,听起来⑩市场经济体制,政策优惠多(政府更有效率)。
(4)措施:(1)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投资环境;(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改善生态环境;(4)增加投资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⑤扩大税收等优惠政策;⑥调整产业政策,引导投资方向。
(8至35岁。分)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能力探索地理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的东西。
(1)辐射雾
(2)平流雾
(3)辐射雾 BR p>(4)辐射雾的原因:(1)坐落于潮湿的地区(在河交汇处),大量的水蒸汽(空气湿润);
(2)夜间地面辐射(低夜间温度快速冷却或夜间);③位于四川盆地,空气相对稳定(近地表的水汽积累);④城附近的灰尘凝结核。
(10)36。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描述,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1)②①③
(2)ABD
(3)分布:从北京从北京附近的号码的数量远远低于(游客数量随距离北京)
原因:越接近,成本较低的行程(从北京出发,的差旅成本较低,花费更少的时间)。
(4)积极意义:(1)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2)减少节假日期间的交通压力;
③减少一天到一天的工作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4)资产游客季节分布
37(10分)本题主要测试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应用相关的原则来解决地理问题。 BR />(1)12
(2)ABD
(3)的空间分布特点:工业区污染源比重大(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
原因:工业污染源(主城及其他地区的工业污染源
(4)措施:控制污染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清洁能源,健全的环保法规(加强)。环保执法的)。
⑹ 地理高考最後36天冲刺,基础差,该怎麽进步,做题还是看地图,
都需要。最好把原来做过的题拿出来看,找答题感觉,特别是要注意答大题的套路,专一般大题比选择题好得属分。地图一定要看,结合经纬度记忆地区,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允许的话可以默写着画几次加强记忆。不过总之地理还是要平时学习中积累,要看基础。
⑺ (高考)全国卷文综最后一道题
最后一个综合题,显然地理、政治、历史都会涉及,但具体各多少题、各占多少分并内不是固定的。每年都容会不同,甚至同一年的Ⅰ卷、Ⅱ卷,最后一题这三科各自所占比重也不一样。不过这对你答题似乎并没什么影响吧!?管它啥题,不都是要做完的么。。。
⑻ 高考地理的最后冲刺应该注意什么
一、复习方法上
1、 熟悉区域位置
2、 熟记知识模块
3、 细心查漏补缺
4、 提高答题技巧
二、 重要知识点上
1、第一个主线是空间地理中心。
2、第二个主线也是高考非常容易考的,每年基本上都有的,各种等值线的主线。
3 第三个主线是每年高考的重头戏,就是气象气候,每年的高考,气象气候占的比重都非常大。
4、第四个主线就是咱们所说的地质和水文主线
5、第五个主线可能就是更关键的,区位中心。
6、第六个主线就是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国家。
三、答题答卷上
1、做选择题要注意三点:
①认真审题,找准解题方向;②要特别关注题干的限制条件;③最后剩下的时间,应主要用于检查Ⅰ卷,多做对一道选择题,就多一份胜利。做题要细心细心再细心。
2、就Ⅱ卷而言,要把握好三点:
①认真分析题目所给材料,从材料和脑海中提取有用信息,发散思维,找准解题方向。② 一定要注意答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完整性。③要特别关注关键字词的表述,量算的精度。
3、Ⅱ卷的题目要从多个角度多写几点,希望东方不亮,西方亮。要多个角度思考,有些同学写了很多点,实际上回答的都只是某一个得分点,因此,写得多,但得分却不多。
4、Ⅱ卷答题要注意轻重有别、前后有别,比较有把握的写在前面,没那么有把握的写在后面。
5、Ⅱ卷答题千万不要漏答、不答和答错位置。要用黑笔做题,字要写工整,尽量少涂改,不要写出规定范围之外。
6、我们做题时要力求一次准确作答,容易做的题要尽快作答,将时间留到后面。没有必要强调哪些题目用多少时间,一般时间的进度和我们作题的进度基本一致就可以了。
7、对于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对于易题,我们要格外小心;对于曾做过的题,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异同。
8、高考题中大部分都是我们平常没见过的,所以要联想和回想所学的知识,从中寻求启示,学会迁移知识。有一些能源的问题,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意义上是一样的,可互相迁移。
9、考试的时候,紧张是正常的。我们也没有必要太紧张,要相信自己的实力,经过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学习,特别是高三一年高强度的复习,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不懂得的题目,大家都会觉得难,并不是自己觉得难,关键是不要害怕,要从中联想到相关的知识进而解答问题。太难的题目,可以先放一下,做后面的题目,安心后再做难题。
⑼ 高考最后一个月~要想抓文综每个星期背一本政治,每天看几课历史记住,看地理图册…做文综卷~这样有会提
计划细下来,每天背多少,做多少题,你的计划有些笼统不利于实行,记得第二天巩固前一天背的以及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