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初中地理丽江市

初中地理丽江市

发布时间: 2021-02-23 01:57:30

A. 丽江的地理概况

呵呵!!提问高手——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位于东经100.25 北纬 26.86 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 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10多万人。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纳西族23.37万人,彝族20.14万人,傈僳族10.62万人。其中纳西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7.7%。战国时属秦国蜀郡。汉属越郡。三国属云南郡。南朝为遂段县,大约在此时纳西族先民迁于此。唐时曾为姚州都督府地,后为吐蕃,南诏地,称桑川,属剑川节度。宋为大理善巨郡地,开始建城,忽必烈南征大理,以革囊渡金沙江后曾在此驻兵操练,“阿营”遗址仍在,当时居民已有千余户,至元十三年改为丽江路,丽江之名始于此,以依傍于丽江(金沙江古名) 湾而得名。明末已具规模,日渐繁荣,本地土司木氏所营造的宫室非常华美,徐霞客在游记中谓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而丽江府“富冠诸土郡”。《明史云南土司传》则言“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府城大研之名亦始于明代。以其位于丽江坝子中心,四周青山环绕,形似一巨砚,故名大研(砚)厢。清为丽江府。雍正元年(1723),改土设流,结束木氏土司元代以来的世袭统治。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丽江县,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古城北依象眠山,西枕狮子山,南临文笔山,翠峰如屏。以不筑城墙而驰名,因为古代丽东世袭的土司姓木,若筑城墙,木字加上框便成为“困”字,因而古城没有城墙。玉泉水自城东北黑龙潭涌出,沿街分流,走巷穿户,常年清流,有“户户朝阳,家家流水”的高原水城风貌。民居、街道依山傍水,顺山就势,古朴自然,选址建城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街道、庭院遍植花木,素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古城无户不养花”赞语。路面都以丽江特产彩石板铺成,溪流之上为石拱桥,小桥临波,曲经通幽,雨季不泥,旱季无尘。丽江当时的街场是个土圩场,雨季泥泞过膝,干季风沙遍地。明代土司开挖西河,利用西高于东的地势,人工控制活动石板,定时引西河水入中河,并冲洗五花石铺成的街面,保持城市的清洁干净。到了清代,又开挖东河,把中河水东引入城。这样,三水入城,穿街过巷,又分为无数小渠,与潭泉相连,形成密如蛛网的水系,布满金城。才有“家家门前流活水,户户垂柳拂屋檐”的景观。有水就有桥,及单孔、双孔、三孔及多孔桥共七十余座。许多石拱大桥都是明代纳西族木氏大土司从内地聘来能工巧匠,精心设计营造的,具观赏价值,也有很高的实用性。丽江城中心为四方街,自古商旅云集,贸易兴盛,也是节日聚会处。城内明清建筑鳞次栉比,均保存完好,有皈依堂、黑龙潭、五凤楼、得月楼、锁翠桥、解脱林、木氏土司府和成片的古民居,在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瑰宝。木氏土司府仿北京明紫禁城,有三大殿、家庙、万卷藏书楼等数十个院落和狮子山“御苑”,规模宏大、殿宇壮丽,占地达40万平方米。寻常百姓民居,格局式样均三方一照壁,门多东门,厅廊宽敞,天井大方,门窗雕饰花鸟等图案,极富文化气息,体现了纳西民族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情趣。有“高原姑苏”高原“威尼斯”之称。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成功,填补了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大研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窄窄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大研古城是一座人文的小城,明亮的阳光下,总会有步履 缓慢的上了年纪的纳西老人悠闲地踱步,他们身着遥远年代的靛蓝色衣服,头戴红军时期的八角帽,哼着一首叫纳西净地的歌曲,吟唱着心中的净地,对眼前身后猎奇的目光视而不见、不屑一顾. 由于位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交界地区,丽江境内多山,主要有玉龙雪山和老君山两大山脉。有金沙江和澜沧江两大水系。海拔最高是玉龙雪山的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最低点是七河区江边坡脚金沙江出境处,海拔1219米,形成了寒、温、热兼有的立体气候这里大多数的城镇均坐落与云南人称之坝的一种小山间盆地中,丽江古城则位于丽江坝中部的狮子山南麓
记得采纳啊

B. 丽江气候,地理位置,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的介绍概括点,能精炼点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位于东经100.25 北纬26.86 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 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10多万人。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纳西族23.37万人,彝族20.14万人,傈僳族10.62万人。其中纳西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7.7%。 丽江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气温偏低,昼夜温差也很大。丽江的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12.6℃~19.8℃,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为18.1℃~25.7℃,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11.7℃,年温差小,但日温差较大。年极端最高气温25.1度,最低气温-27.4度,每年的5—10月为雨季,7、8月特别集中。 丽江春天天气(3月-5月):气温约0℃-20℃,以晴天为主。 丽江夏天天气(6月-8月):气温约10℃-26℃,多雨,早晚较凉,白天户外直晒较热,室内凉爽。 丽江秋天天气(9月-11月):气温约5℃-23℃,雨天晴天阴天各占三分之一。 丽江冬天天气(12月-2月):气温约 -5℃ -15℃,气温较低,空气干燥。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晴天。 丽江市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资源主要有旅游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能资源。 旅游资源以"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为主要代表: 二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开发区,景区面积约2.63万公顷。景区内有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现代海洋性冰川,分布有20多个保留完整的原始森林群落和59种珍稀野生动物,被誉为"冰川博物馆"和"动植物宝库"。老君山是"三江并流"的核心景区,总面积842.64平方公里,区内有独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种类丰富、未遭破坏的动植物群落,分布有种子植物79科167属280多种,其中很多是珍稀濒危植物。 一城,即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古城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湖,即泸沽湖,位于宁蒗县境内,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湖面海拔2685米,面积48.4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3米,最深达93.5米。泸沽湖景区已被列为云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一江,即金沙江。金沙江流经丽江651公里,沿线景观独特,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有长江第一湾、虎跳峡和宝山石城。 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包括东巴象形文字、纳西古乐、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等,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一风情,即摩梭风情,生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母系走婚习俗。

C. 初一的地理书上的丽江三眼井什么

“三眼井”是利用地下喷涌出的泉水源,依照地势高差修建成三级水潭。并对3个水潭的功能与用途进行严格区分,并约定俗成,形成古风民俗。

丽江古城中共有大大小小的三眼井5个,即白马龙潭三眼井、义尚甘泽泉三眼井、光碧巷三眼井、格宝坞三眼井、寄宝坞三眼井。规模比较大的三眼井有三口,分别是马龙潭三眼井、石榴井和溢璨井。其中白马龙潭三眼井位于丽江古城光义街光碧巷,即古城西南入口处。井畔白马龙潭寺,建于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咸丰年间毁于兵战,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重建,现存寺门、大殿、左厢房等建筑,规模布局依旧。白马龙潭寺曾是当年丽江文人雅士吟诗作赋的场所,现寺内镶嵌有11首纳西诗人所撰刻的诗碑。白马龙潭三眼井可谓丽江最“人文”的三眼井。石榴井和溢璨泉分别位于七一街八一上段和密士巷,皆属丽江古城内繁华路段,纯朴的纳西人在井边放一小碗供路人饮用,井水清冽甘甜,可称之为丽江最“知名”的两大三眼井。沿五一街主街直走,过石拱门穿过文明巷过两个十字路口,遇一开阔休闲花园,拾阶而下,即可看到古城内最大的三眼井——甘泽泉。泉边长有一棵百年老树,名曰古滇楸树,井上方立有志碑,大如照壁,貌似屏风,上方书“甘泽泉”三个大字,两边刻有一副工整的对子,右为“山下出泉流不息”,左是“山中有水养无穷”。甘泽泉不愧是古城最大的三眼井,三叠泉水顺势而下后积一大水潭,潭内有鱼,常有人垂钓于此,甘泽泉与旁边的东河一同灌溉着泉边的广茂农田,待向日葵和油菜花花开之际,构成一幅古城内难得的田园山水画。古城内茶馆用水多取自于甘泽泉,曾有富商欲出巨资收购甘泽泉为矿泉水水源地,被当地村民严辞拒绝。因甘泽泉位于古城东郊文林巷,此处游人罕至,因此也是最不知名最清幽的三眼井。

D. 初中地理(傣家竹楼)

1,斜度大;因为降雨量大且频率大,能及时排雨.
2.里地面高,因为降雨多,所以地面常处于潮湿状态,避免受潮

E. 如何熟记初中地理的地名

地理呢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科目,就算你不喜欢他的话,你学会了还是可以会看地图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想去哪里与旅游呢,都是可以看地图的,看看还有多远等等.其次呢,地里实际上是最好学的一项科目,因为人脑对图像的记忆要比文字好的多了.那么怎么学好初中地理呢?

有的时候呢,记住一个地理的位置,不要想他和哪些地理区域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只需要看图,你只要知道他大概长什么样子,在图上的哪个位置上就可以了.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第二点呢,就是需要学会用地图,因为地图又是地理学科当中的工具,又是在生活当中能够用到的,所以通过分析图的话就可以看出来它的地理特征,原理还有成型的原因.要学会读各种的地图,而且首先要记住基本的地图长什么样子,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的就是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重要分布.

上面所介绍的这两点都是怎么学好初中地理最基础的内容.希望同学们把最基础的内容都学会了,那么后边儿的提分儿也就上去了.

F. 丽江的地理位置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市境西北接迪庆州,西连怒江州,西南界大理州,东南临楚内雄州,东邻四容川省攀枝花市,东北通四川省凉山州。地处横断山脉北段向云贵高原过渡带,有闻名的玉龙雪山,并有泸沽湖、程海等湖泊,金沙江流经市境。

全市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超过五成。丽江是古代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纳西族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即仓廪集散之地。1986年国务院将丽江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6)初中地理丽江市扩展阅读:

丽江处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衔接地段。丽江兼有两种高原地形特征,地貌多样,有雪山、草甸等自然景观,气候变化显著。

丽江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古城坐落在丽江坝中部,海拔2400余米。附近有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有虎跳峡。

由于高原地形,丽江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属亚热带高原型气候(柯本Cwb)。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晴朗,夏无酷暑、潮湿、相当阴沉。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0℃,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18.4℃。

G. 大理 丽江地理概况

位于我国西南的云南省,地势高地悬殊、属喀斯特地形吧,有热带风光、且居住着很多的少数民族,文化古迹也很多…

H. 地理答案 分析丽江市山地面积广大的原因

丽江市,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市回区中心位于东经100°25'北纬答26°86',海拔高度为2418米。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244769人(第六次人口普查)。丽江古城区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

丽江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丽江有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纳西族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I. 分析丽江的自然地理特征

丽江市抄,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东经100.25,北纬26.86 ,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 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20多万人。
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民族,其中纳西族23.37万人,彝族20.14万人,傈僳族10.62万人。其中纳西族占古城区及玉龙县(即原丽江县)总人口的57.7%。并且著有“国中贵原,云中丽江。”

J. 丽江在地理上属于东南西北哪个方向

丽江,云南省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 。市区中心位于东经100°25',北纬26°86',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距昆明市527公里。

截至2015年,丽江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8.5万人。2016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0.179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186元。

(10)初中地理丽江市扩展阅读:

丽江的地理环境:

1、地形地貌

丽江市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最低点华坪县石龙坝乡塘坝河口,海拔1015米,最大高差4581米。玉龙山以西为横断山脉切割山地峡谷区的高山峡谷亚区,山高谷深,山势陡峻挺拔,河流深切其间。

2、气候

丽江市属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海拔高差悬殊大,从南亚热带至高寒带气候均有分布,四季变化不大,干湿季节分明,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灾害性天气较多,年温差小而昼夜温差大,兼具有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特征。

3、水文

丽江市境内河流分属两大流域、三大水系,即长江流域的金沙江水系和雅砻江水系、澜沧江流域的黑惠江水系。其中,长江流域面积2079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8%;澜沧江流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丽江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