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考真题纠错
『壹』 高中地理高考答题技巧
你好,高中地理答题思路主要是这个:
一、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
1.昼长;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3.天气状况。
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
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三、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1.纬度;2.地形、地势;3.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洋流等);
4.天气状况。
四、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
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五、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六、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
(1)流域广,支流多;
(2)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
(3)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二)人为原因:
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1.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
七、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流速(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一)凌汛的形成条件
凌汛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有冰期;二是流向高纬。在我国凌汛最严重的是黄河,主要发生在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即山东河段)。
(二)潜水等水位线的应用
判定潜水的流向: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即为潜水流向。
潜水面的坡度(潜水水力坡度):确定潜水流向之后,在流向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间的实际距离,即为潜水面的坡度。
潜水埋藏深度: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点,二者高程差即为潜水埋藏深度。若所求地点的位置不在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交点处,则可用内插法求出该点地面与潜水面的高程,潜水的埋藏深度即可求得。
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根据潜水流向来判定。
利用等水位图合理地布设取水井和排水沟: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一般应沿等水位线布设水井和排水沟。
(三)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
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入手: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加强用水管理,增强节水意识,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长;控制人口增长。
八、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存在冰雪下线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二是降水量的大小(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是坡向,即迎风坡降水量大),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注:可根据该特点来判断迎风坡或背风坡。
九、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一是山地所处的纬度(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二是山地的海拔(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另外,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主要取决于热量(即阳坡和阴坡)。
十、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地形平坦开阔);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十一、开凿隧道问题
开凿隧道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渗漏问题;二是塌方问题。因此,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并且,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十二、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主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望采纳,谢谢!
『贰』 高中地理复习:地理看错题,归类整、还有什么方法啊在线等!看在我这么早就学习的份上!
第一步,入门记忆
多看地图而且一定要记住主要的地理事物名称主要有这些:首先是看经纬网穿过的地方,山脉,河流,主要地形的(如: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其次是主要城市(重要国家的首都、工业、资源、特色城市,我国的资源、省会、交通要道),交通干线,矿产资源。这些主要是初中区域地理的知识,把这些地方记住之后,无论老师课堂说到哪儿都知道,为进一步学习地理奠定了基础。
第二步,记忆加理解
认真听老师讲课,学习地理理解类知识,把它们用到图或地球仪上去,通过地图理解,理解后放回图中去。主要包括地球自转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太阳辐射和活动温室效应,地球大气层,三圈环流,地球内部圈层,世界及我国的气候的记忆和理解。就是高一上期的知识。高一下期和高二的地理也是如此,理解记忆。。
第三步,练习加深记忆同时让理解更全面巩固知识
练习一定要注意方法:首先要建立信心,要相信自己肯定做得来,因为高考题一般都是理解性题目,要相信自己会做,差一点点就找到突破口了。选择题认真思考,找出对错的理由,不乱选,不猜测,选把握最大的,理由最充分的。非选择题要认真思考并写出你的答案,然后与标准答案对比,分析标准答案思路,你会发现有很多题思路是固定的。在高考中地理往往有很多读图题,有很多图不是地图,这种题平时练习一定要看懂,不要吝啬你的时间,我有时一看就是一个小时。有地图的就要要求你对地图熟悉了。
第四步,有信心了你就是高手了,多做高考题,给自己打分,不断总结自己。
『叁』 高考高中地理题,
第一题选 B,第二抄题选D.楼上的答案袭是错的 。第一个P地在晨昏圈切点上极夜,所以整个图上PQ这个晨昏圈里是夜半球。所以因为晨昏圈是圆,通过对称原理,很容易直到Q为极昼。然后P在8月份极夜,所以P点在南极圈内。所以Q点在北极圈内,由于2个点之间隔着一个南极点,所以两点只是在一个经线圈,不再同一条经线。P的经线是12点,Q是0点。0点的极昼北极圈太阳在北方。
『肆』 高中地理大题回答技巧
一、前提——熟悉区域地理,掌握双基和主干知识
进行地理主观性试题答题能力提升专题讲练的前提是在对地理学科的区域地理,双基和主干知识学习已经完备后。功夫在平时,能力的提升在三年功课的积累,也是高考备考的最后冲刺。
二、基础——明确高考22类地理常见简答题标准答题思路
三年功课的积累已经见了无数的主观性试题。厚积薄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早有能者将高考22类地理常见简答题标准答题思路归纳成辑,供参考。当作我们提高解答主观题性试答题能力的起点。所以我们第一步便是熟读该资料,掌握常规解题方法。
三、关键——熟悉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
有了以上的准备,便进行归纳概括,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我们的第二步便是总结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和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
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之归纳:
1) 原因(自然、人为)
2) 条件(有利、不利)
3) 影响(正面、负面)
4)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5)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6) 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7) 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8) 要素(总量、结构)
9) 评价( 积极、消积)
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气环流、地形(迎、背风坡)、洋流、距海陆远近、下垫面)
11)气温高低成因(纬度位置、冷气流影响、洋流、地形-海拔高低与阳坡阴坡、下垫面)
12)大渔场成因(有无较宽阔大陆架,是否为实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是否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
近几年考题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之归纳:
1)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矿产或其它资源)
2) 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
3) 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4) 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
5) 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6) 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7)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主要地形区、海拔状况)
8) 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种植历史经验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9) 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1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分布规律问题:
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
1) "点"状分布一般有"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2) "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
3)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
4) "点、线、面"综合考虑解答。
四、提升——明确常见行为之答题要领
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指明了答题方向。为了提高答案的质量,我们还要研究提问中的谓语动词。
新课标的可操作性很强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指令性的明确,用语文的话说就是"谓语明确"。在我们教学生审题时候要特别注意的也是这个"谓语"部分,明确答题之要领。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这需要平时树立科学的观点,具备正确的地理思想;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地理高考试题中经常考查的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分析、对比、评价等
五、实践——主观性试题答案之要求
“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文综规范答题的宗旨。
1.注意从图中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有效的信息,并能够适当地迁移知识
2.规范用语,回归教材;
3.有多少问,分多少(段)答题,分段分点答题,每个要点尽量序号化。有条理,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做问答题首先要了解答题的步骤,问什么就回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分几节写。可根学题目的给分来组织答案,一般一个要点是2分或3分.这样如果是8分的题至少就得答出四个要点。
4.要点不自相矛盾、不重复; ‘
5.书写整洁,不留空缺,字迹工整,反映思维的逻辑性,卷面整洁,从形式上达到卷面的完美,因为清晰的卷面能赢得阅卷者好感,也许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伍』 高考高中地理题
1题 B
2题 B
望采纳
『陆』 高中文科。。文综选择题总是错很多。二十题错6-10题T_T
我和你说,我们班一个女同学,高一时在70多人的班里排在倒数七八名上,高二学文,非常努力排在班里二十几名,高三稳定在前五名,高考考了班级第一,达到了厦大的分数。两年的时间上一本都够了。只看努力程度和方法。努力在于量的积累,法方决定效率的高低。
对文科的六学科来说,文综是最好提高成绩的。你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文科的特点在文综,我的经验是这样的:历史这个学科的最大难点还是需要记忆的量太大
如果你记不住、背不下来,很难说怎么才能学好,还有是对历史没有兴趣的人,想考好成绩,更是难上加难。没兴趣,也就记不住,你连记都没记住,怎么理解,做题的时候,怎么对应作答。
所以,学好历史的关键在于1、有兴趣2、记忆力强3、才是理解。前两点都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而你解决了前两点,第三点自然就解决了。建议:
1、放长线钓大鱼,不要紧盯眼前进度和考试,你的唯一考试就是高考或中考,把几本历史书做个规划,每天背熟两节内容即可,内容少或学有余力可适量增加,学习好历史就是一个慢慢积累记忆量的过程。一轮背完再被第二轮、第三轮。
2、不要注重做题,说实话历史作业写都不用写,没记住,照着答案抄没一点用。把时间放在背上。考试成绩不取决于你做了多少题,而在于你脑子存了多少货。
3、学校一定给你们发很多复习资料,就一个好处,肯定有分好类归纳好的知识点,看看,争取记住。
政治学科相对简单 需要背诵的少 记住不难 此外 多看看材料分析题 掌握答题技巧就行
地理学科很活 但首先还是得背 只不过地理更注重归纳和实用。建议:1、按章节进行知识归纳整理并记忆,可参考历史建议1;2、充分利用地图册,对应章节进行区域地理经纬位置、地形、气候、城市交通、资源等等要素的观察和记忆;3、多做区域分析题。
对于数学,我的方法是坚持每天做一张卷子,半张也行,以基础题为主,特别有难度的可以放过,做一个类型就保证一个类型,高考基础题很多,个别几个难度大的不会也能120左右。
语文和英语怎么说呢 同样需要背 语文的基础知识点 英语的词组固定搭配等。
『柒』 对于高中地理学的特别不好的人来说 地理纠错本怎么纠
抄上题,很长也要抄,只抄主要意思就行,有图就画图,然后列步骤,理思路,第一步应该干嘛,第二步应该应该干嘛,把做题顺序标上序号,当你在回来看这道题的时候,特别清晰了。
『捌』 高中地理怎样学,可以靠刷题来提高吗
高中的地理这一学科,可以说是让绝大多数文科生非常头疼的一个学科。地理这一学科,不像政治历史一样变化很少,在考试时的各种变换让考生一不小心就掉到了坑里。那么如何学习地理提高这一科的分数成为了广大高中生非常想知道的问题。
如果你仅仅只依靠刷题来学习地理是不对的。要想有效地提高地理分数就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首先就是要弄懂教材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在上课的时候,要用心听老师说讲解的每一个重点认真做好笔记,并且能够把教材给理解透。如果在课堂上有一些知识点并没有理解透彻在课下也不要放弃,不要还没有理解透知识点就盲目的去刷题。
虽然高中地理通过刷题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也不能盲目的刷题,将刷题视为唯一提高成绩的方法。要想有一个好的成绩,必须要做到理解透知识点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地理来说一定要将地图与知识点相结合,最后再进行刷题。希望高中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