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地理高考会赋分吗

地理高考会赋分吗

发布时间: 2021-02-13 10:41:24

A. 浙江选考地理赋分原始分68大概能赋多少分

高考选考7选3不得不说的秘密。如果选的不好,将会影响你的高考成绩,影响你以内后读什么大学,继而影容响以后你的人生走向。选考科目的成绩不是按卷面分数,而是按照你的名次给分。名次全省位于前1%的都是100分,即使你的卷面分数只有80分。当然卷面

B. 浙江地理赋分吃亏吗,中等偏上的水平

我这两天无意中看到一个高考赋分政策, 赋分公式为:( T1- T ) / ( T - T2) = ( S1 -X ) / (X - S2)
经过研究,感觉这个赋分方式不合理, 没有之前的排名赋分合理。 假如某科特别难, 某同学只考80分, 但在省内可以排名千分之一内, 按道理是特别优秀的学生, 但新的赋分方式让这个学生很难赋分到90分,导致各选科之间赋分不公平。
1. 新赋分政策教育部也不公布,害得我还傻傻地按排名赋分方式去考虑选科问题,如果早公布我就会选个容易得高分的科目;(这点明显是教育部的责任!!!)
2. 还没开始高考,有些人地理选科就亏了好几分;
3. 都已经学了一年了,学校才说,也不特别强调下这方面的厉害关系,我今天才去思考了下这个问题,这种情况学校就应该早提示
4. 以前的排名赋分方式比例分还可以优化, 但新的赋分方式各科之间不合理,优化不了, 不可能做得到每科题目难度一样;
5. 现在改成了不完全是排名赋分了,新赋分接近实分制, 地理就吃大亏了;
6. 没选化学,新的赋分方式,想想都后悔, 家长学生压力大增;
7. 化学分数分布是梯形图(A级), 地理分数分布是金字塔(A级): 化学各分段的学生都特别多,100,99,98,97,96分等对应人数特别多, 地理各分段的学生不同,尖顶学生特别少,100分也有,但只有几个,95分以上也很少,很多优秀学生集中在85至90分左右,这一堆人被前几名的人拉得很惨;
8. 不管多难的题目,总有人考满分;
9. 特别难的时候也考满分,不清楚是作弊还是真有实力,如果是真有实力还好点,但假如满分的那个人是作弊的,把一大堆优秀的学生分数拉低一大节,想想觉得合理吗?不考虑下泄题风险?
10. 其实用以前的排名赋分方式就很好,可以优化排名赋分的等级,(第一等的那批比率可以再低点、等级可以再细点)等方式。

C. 政治和地理哪个赋分容易

政治地理生物哪个更容易赋分

赋分难度:地理>生物>政治

具体情况如下:

1、地理的赋分优势:

首先,据浙江、上海、山东多地披露的选科数据显示,地理的选考人数几乎最多,所以选考基数大是地理的一大优势;其次,地理的学习难度相对较低,学生得分较易;而最重要的是选考地理的学生中学霸很少,这对广大普通学生来说,无异于一个天然优势。因此,综合来说地理的赋分难度相较于生物、还有政治,是要小一些。

2、生物的赋分优势(仅较政治):

同样,生物具有和地理一样的两大特点——学科难度较小,选考人数众多;这也是生物与政治相比,赋分难度稍占优势的地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报考生物的学霸很多(物化生),导致了生物的排名竞争更为激烈,所以赋分难度又稍小于地理,处于中间的位置。

3、政治的赋分形势:

据此前多地的选科情况来看,政治在新高考选科中经常容易遭遇选考冷门。究其原因,虽然愿意选考政治的学霸很少,但是政治由于学科特性,学生想要得到高分较难,大多学生的水平相似,难以拉开差距;再加上政治的整体选考基数不够,便致使大部分报考政治的人不容易获取排名优势。因此,总的来说,政治的赋分比生物、地理都要困难一些。

2新高考选科有哪些技巧

选科之前,先了解一下本省对新高考的政策,看看今年和每年有什么变化。还要知道无论是新高考,还是现在实行的高考制度,都是以高考成绩来决定你能够上什么大学和专业的,所以选择的专业一定是要自己会的,擅长的,比如物理你不会,但是你知道选择物理好,就选择了物理,那么你最后的高考成绩非常差,也不能上你想上大学,所以还不如选择相对自己比较拿手的科目。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想上的大学专业,可以先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以后选择专业的余地考虑,什么组合自己可以选择专业多一点,然后对进行几对组合,找出对自己最有优势的科目组合。

D. 新高考3+1+2,生物赋分高还是地理赋分高

这个不影响的,你喜欢哪个就选择哪个。
希望帮到你。

E. 2020高考内高生会赋分嘛

赋分是选考的一种考试方式,与内高生不内高生,没有关系的吧!

F. 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

新高考3+1+2模式,选考科目中,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回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等级赋分答的基本思路:将每门选考科目的同一类型考生成绩按照分数高低依次排序。排序中,根据比例划分不同等级,按照公式赋予不同等级分。赋分具体步骤如下: 1.卷面分换算等级 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每门科目考生的卷面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的人数比例分别约为17%、33%、33%、15%、2%。 2.按照等级划分分数区间 根据考生卷面分划分的等级,来换算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等级分换算对应表如下: 3.等级分计算 运用等级赋分公式将考生选考科目卷面分换算成等级分,四舍五入得到考生转换后的等级分,计入最终总成绩。等级分计算公式: 例:某考生政治科目原始分为75分,第一步,按照原始分从高到低和规定的等级比例被划定为B等级,假设当年该科目B等级的原始分分布区间为82~61分; 第二步,根据各等级的赋分区间,将B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转换到85~71分数段,根据转换公式,该考生思想政治科目的转换分为: 解得,T≈80,即该考生思想政治科目等级分为80分。

G. 新高考会不会出现赋分后成绩反超的情况

新高考改革下居然有6大弊端?看看其他省市发生什么事!

最近教育界流行一个词汇,叫“弃物理”,这种现象是新高考衍生的新名词。关于新高考科目选考,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考生选择不考物理。

据了解,福建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2015年启动,目标是到2021年,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一起来看看哪些进程和你息息相关。

福建省高考改革进程

2016年: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2016年秋季,在部分普通高中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

2017年: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17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中职学校新生开始实行学业水平考试。

2017年:全省统一组织实施中考,启动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改革。当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20年,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生招生考试制度。

2018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全面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2020年: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

2021年:实施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用图片说明的话,长这样↓

那其他省市改革后,发生了那些事?

近日,上海市政协网上一篇《关于改进和完善目前“3+3”高考模式的建议》的政协提案,作者详细分析了新高考存在的一些弊端,文章节选如下:

背景情况

从考试科目来看,“3+3”成了各省未来高考的新模式。“3+3”模式是指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选考科目成绩组成。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目前除了浙江外都采用“6+3”模式,即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浙江采用“7+3”模式,除了以上6个科目外,多了一科“技术”。

问题及分析

提案人曾跟方案制定者有过较长时间的交流。制定3+3高考新模式的初衷是:

1、确保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2、取消了学生文理分科,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

从数学排列组合看:学生自主选择科目的组合是可以达到二十余种,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得到有效的彰显。但在中国体制没有健全的大背景下,在整个诚信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的社会里,教育改革敢为天下先,果真能营造这样的教育氛围吗?

暴露的问题

今年上海的高三年级已经实施了“3+3”高考新模式,从目前实施情况看,暴露出如下问题:

1、资源浪费严重

从走访浦东各中学的情况来看,学生选科不总是凭兴趣爱好来选的,大多数学生是按学科的难易度进行选科的。由于文科相对简单,因此选择文科的同学多一些(选政治的偏少);理科中生物较简单,因此选生物的同学多。而较难的物理、化学选择的人数偏少,重点中学的学生相对多一些。这样造成原本较少的地理、生物老师奇缺,而原本较多的物理、化学老师偏多,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学生资源也浪费严重。从长远看,将来大学招收的大多是文科学生,社会就业形式会更加严峻,会出现社会不和谐现象。而且,物理、化学人数减少,会使得将来中国物理、化学人才短缺,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会远远落后于世界科技强国。很多中学教师戏称:十年后,中国无物理、化学大家。

2、分层走班收效不佳

由于新高考分为合格考和等级考,因此分层走班是每个学校的必然选择。从实施情况看:走班制很难制定课表(少数学校为了好安排教学,动员或强制学生只能按照学校规定的3~4种或4~5种方案选科),而且来自于不同班级的学生因合格考或等级考暂时汇集在一起,学生人数多,任课教师不堪重负,教与学的效果均不佳。中国式走班和外国学生走班,因人数体量不同,效果也不同。因此,提案人认为:走班制不适合于中国国情。走班制给所有高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带来前所未有的沉重负担。

3、英语考2次不合理

本来各省市高考改革已经准备淡化英语,现在变成英语考2次,加之总分150分,使得英语成为凌驾于所有学科之上的“最重要”一门课。这可苦了英语老师。且不说语言只是一门对外交流的工具,现今机器翻译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有人说:学好英语是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提案人认为:只怕未必!提案人曾经访问过日本和韩国的多所中学,按理说,他们和美国是同盟国,与美国交流更多,按理其国际化程度更高。而他们的英语老师的口语能力甚至还不如我们这些作访问的数理化老师。我曾不解的问这些英语老师,这些英语老师几乎众口一词:“自己的母语最重要”。

提案人曾做过调查: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大多都想考2次。成绩好的学生哪怕是考了A+,但为了打压其他比他稍差的同学拿A+,他也会参加第2次英语考试。这既暴露了人性的弱点,又暴露了另一个问题:等级差只有3分是否合理?如何科学评判学生水平高低?这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认真思考和有效应对的问题。

4、高二提前考生物、地理等级考不合理

生物、地理在高中阶段相对较容易,提前考不科学。据我了解:闵行区某重点中学行政命令:全体学生在高二阶段必须选择生物、地理等级考,到了高三阶段只选择一门课程,只需花费较少时间,而把大多数时间花在语、数、外上面。这些学校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于“3+3”高考新模式的赋分不合理。选修科目的等级考实际上只有30分(折合总分70分,合格考40分),学生语数外若很强,足以弥补这个30分。须知学生和家长精着呢!

因此,生物、地理提前考,以及选择科目的实际分值过少是又一个非常严重的漏洞。

5、数学取消文理科考试不合理

数学取消文理科后,势必造成数学考试难度下降,再加上物理、化学成为选考科目。因此男生高考比较吃亏。从2015、2016年高考就能看出端倪。考进北大、清华、交大、复旦的女生大幅度增加,而男生大幅度减少。提案人并不是性别歧视,总体说来,男生理科天赋一般强于女生。若这种现象持续下去,提案人认为中国未来的自然科学发展担忧。

6、学生课业负担更重

新高考的目的之一是减轻学生负担,但从已经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疲于应付众多学科的合格考、等级考,负担更重。在课堂上表现为上课打瞌睡、精神萎靡不振;上甲课作乙作业等,学生学习效果差。紧接着,恶性循环来了:每一科目的老师怕其他学科老师挤占自己学科时间,布置作业加码,学生就陷入了题海中了。教委虽然三令五申,不准进行周考、月考,但各学校均以各种名目进行模拟考、周考、月考、综合考、联考。考得天昏地暗,考得日月无光,考的学生快要吐血。学生思考时间少了,悟性降低了,能力当然就降低了。这几年来,抱怨学生素质下滑厉害的高校老师明显多了。

北京大学:32个专业(类),四成专业要求一门选考科目,比如生物科学类要求选考生物,心理学、计算机等专业要求选考物理。

清华大学:8个专业(类),物理基础类专业要求选考物理,化学基础类专业要求选考化学。

浙江大学:24个专业(类),多数要求选考物理,比如工科试验班,有的选考物理、化学。

应该好好宠幸下“物理 ”了

不然以后连选专业都受限

那高考有选测科目的省份有哪些?

据帮主了解,江苏新高考改革方案出炉选考科目“六选三”2018年开始启用。而从2017年起,上海将采取“3+3”高考模式,即由语、数、外3门统考,加上学生自选的3门学业等级考组成最终高考成绩。北京是从2020年高考实行“3+3”模式。

要是选考的科目没过怎么办?

简单点说,就是即使高考分数已经达到录取分数,但是选测科目未能达到高校对选测科目等级要求的也不能录取。

看形势,将来的趋势各个省份都朝这方面发展了。感慨下,还是以前高考生幸福啊,已经考过了,再也不用关心高考政策怎么改革了。你说对不

H. 化学和地理哪个赋分容易

老师说,理科好报文科,文科好,报理科,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

I. 新高考生物地理哪个赋分高,最好选哪个

我这两天无意中看到一个高考赋分政策, 赋分公式为:( T1- T ) / ( T - T2) = ( S1 -X ) / (X - S2)
经过研究,感觉这个赋分方式不合理, 没有之前的排名赋分合理。 假如某科特别难, 某同学只考80分, 但在省内可以排名千分之一内, 按道理是特别优秀的学生, 但新的赋分方式让这个学生很难赋分到90分,导致各选科之间赋分不公平。
1. 新赋分政策教育部也不公布,害得我还傻傻地按排名赋分方式去考虑选科问题,如果早公布我就会选个容易得高分的科目;(这点明显是教育部的责任!!!)
2. 还没开始高考,有些人地理选科就亏了好几分;
3. 都已经学了一年了,学校才说,也不特别强调下这方面的厉害关系,我今天才去思考了下这个问题,这种情况学校就应该早提示
4. 以前的排名赋分方式比例分还可以优化, 但新的赋分方式各科之间不合理,优化不了, 不可能做得到每科题目难度一样;
5. 现在改成了不完全是排名赋分了,新赋分接近实分制, 地理就吃大亏了;
6. 没选化学,新的赋分方式,想想都后悔, 家长学生压力大增;
7. 化学分数分布是梯形图(A级), 地理分数分布是金字塔(A级): 化学各分段的学生都特别多,100,99,98,97,96分等对应人数特别多, 地理各分段的学生不同,尖顶学生特别少,100分也有,但只有几个,95分以上也很少,都集中在85至90分左右,这一堆人被前几名的人拉得很惨;
8. 不管多难的题目,总有人考满分;
9. 特别难的时候也考满分,不清楚是作弊还是真有实力,如果是真有实力还好点,但假如满分的那个人是作弊的,把一大堆优秀的学生分数拉低一大节,想想觉得合理吗?不考虑下泄题风险?
10. 其实用以前的排名赋分方式就很好,可以优化排名赋分的等级,(第一等的那批比率可以再低点、等级可以再细点)等方式。

J. 高考的赋分制是什么意思

等级赋分制是新高考规定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等级赋分制简单来说,就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

举个例子,某次考试:学生A历史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100分。学生B物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76分。

也就是不论分数论档位,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才是决定选考最终成绩的因素。此等级赋分制只针对新高考制度下的选考科目,统考科目(语、数、外)仍按卷面分计算。

(10)地理高考会赋分吗扩展阅读:

赋分制的优点:

1、缩小学科难度不同造成的分数差异。高考改成六选三随便组合,总共20种组合方式,选科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接比较。而之前文理分科时,则方便很多。另外,高校在录取时,学生之间因选科不同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比较。

2、缩小试题难度不同的分数差异。同一学科,如果有两次考试,每次的难度也可能不同,这样成绩也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数进行比较。在众多的考生中,无论同一科试卷难度如何,按照成绩的高低梯度都能较好的表示出学生的水平差异。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