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农业高考地理课件

农业高考地理课件

发布时间: 2021-02-13 07:59:15

高中地理农业专题的全部内容(水稻种植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等等这些)

二、农业地域类型
概念:一定的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农业生产类型。
(一)水稻种植业
1.分布地区:亚洲的东亚、南亚、东南亚,中国是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多的国家。
2.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①自然条件: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粮食需求量大;发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记忆技巧——三低一高,一大一小):
① 小农经营;②单位面积产值高,但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低。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家。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是经营方式是国营农场。
3.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①优越的自然条件;②便利的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高度发达的工业;⑤先进的科技。
(三)混合农业
1.概念: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
2.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也是混合农业的经营方式。
3. 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小麦种植和牧羊业的混合经营
(1)分布: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和西南部。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经营方式的优点:
①土地交替使用,可保持土壤肥力,形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②生产交替进行,可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③农场主可根据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农场的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四)大牧场放牧业
1.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因素: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③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2. 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牧区应借鉴的经验:
例如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划区轮牧等。

❷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知识框图,知识框图就好。不用详细

1、 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条件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世界农业发达地区
我国农业发达地区
气候
光热
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指数、产量关系密切
光热于降水条件配合较好的热带和温带
东部季风区内光热和降水配合较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
水分
年降水量小于250号么的干旱地区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水源
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不足,需要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灌溉——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
合谷、湖畔、山麓地带
西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等灌溉农业地区
地形
平原——耕作业,地平土厚,有利于实现税利化和机械化生产;山区——林业、牧业、副业、立体农业
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平原
土壤
肥沃的土壤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温带草原和肥沃的冲积平原
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钙质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水稻土、四川紫色土

2、 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区位因素
生产特点
问题及解决措施

季风水田农业
东亚、东南亚、西亚
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
水热条件好,人多地少种植历史悠久
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加大科技投入,适当扩大种植规模

商品谷物农业
美、加、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地广人稀、工业发达、科技先进
商品率高、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业一体化
农业成本高,耗能大
大牧场放牧业
美、澳、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干旱、半干旱气候
优良的天然草场、地广人稀、交通运输便利
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乳畜业
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市场、饲料供应
机械化水平高、轮转放牧与圈羊相结合
动物疫病的防治

混合农业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广人稀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合理安排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

❸ 求高中地理课件百度云!!!免费才要

去桃李天下课件找啊,多得很,质量还不错

❹ 高中地理有关农业的知识点有哪些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

⑴ 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 气候湿润多雨;② 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 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 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 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 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 ② 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 ③ 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 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 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② 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 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 ② 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 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

① 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 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⑻ 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

① 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 ② 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

③ 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④ 加强南南合作;⑤ 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⑼ 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

①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 自然条件恶劣; ③ 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⑽ 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

① 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 ② 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

⑾ 复种指数问题:

① 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因: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 。

② 澳大利亚复种指数问题: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因是: 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

复种指数低对土地的有利影响是: 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③ 中国复种指数高的原因:纬度低,人均耕地少。

⑿ 美国、印度的国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远远大于中国,其原因是:
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

① 美国、印度平原占国土面积大,干旱区面积相对较小;

② 中国平原占国土面积小,干旱区所占面积大。

⒀ 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 分析区位:

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 市场消费量大; ② 交通方便; ③ 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④ 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⒁ 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地区、 美国

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①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② 地形平坦开阔; ③ 耕地面积广大; ④ 土壤肥沃; ⑤ 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

① 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 ②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③ 交通便利; ④ 市场广阔;
⑤ 工业比较发达; ⑥ 国家政策扶持。

存在不足:① 热量不足; ②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③ 土壤肥力下降; ④ 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异同:

相同点; ① 农业地域类型相同; ② 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
③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④ 交通便利; ⑤ 市场广阔; ⑥ 工业比较发达; ⑦ 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 ① 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 ② 科技水平存在差异; ③ 专业化水平不同;

④ 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⒂ 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社会经济因素:①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② 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4)农业高考地理课件扩展阅读

全书概括

《高中地理》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该书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学习地理

一、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利用

1、学会分类地图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②用图记忆。

二、地理学习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

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在复习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如: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高中地理:分布(区位选择)、成因、特点、问题、解决措施。

❺ 高考复习中国农业地理的详细知识。

中国的农业主要是南北方差异,东西方的差异。导致差异的主要与气候,地形有关。水利设施对农业很重要,还要因地制宜的发现各地农业。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