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明年就高考了地理科目。 地球上的水这章没学懂,到底有什么重要的啊求总结
一、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概念和类型
1、水循环
是指水在地理环境(四大圈层)中空间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移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环节多,循环过程复杂、范围广。如登陆的台风、夏季风;外流河入海等都属于系类型。
3、内陆循环
水循环环节少,水量少,如高山冰雪融化、内流河、湖的水循环。
4、海洋内循环
水汽数量很大,环节少,海洋蒸发的水汽大部分落回海洋。
(二)水循环的能量来源和意义
1、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能、重力能。
水循环的过程就是能量在地理环境中大规模的转移过程。
2、水循环的意义
联系四大圈层,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陆地水不断更新;实现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三)水循环和水资源
1、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水是可以循环再生的资源,一般来说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
2、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水循环在总体上受自然界规律支配,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循环再生能力有限,如果人类过度利用水资源,水资源也会枯竭。
3、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人口、土地和水资源分布的不协调性,人类对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加剧了水资
源紧张。
(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地表蒸发影响最大
合理的影响: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修水库、植树种草等。
不合理的影响:大面积滥伐森林、排干沼泽、围湖造田、过度开采地下水、硬化
地面等。
2、人工增雨
在局部地区实施。规模小,在天气适宜的情况下才能成功,对大范围内的降水分布影响不大。
二、河流的补给
(一)河流补给的主要类型
1、雨水补给
普遍分布,河流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变化一致,雨季形成汛期。许多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明显。
举例说明一些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不明显。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形成春汛,如我国东北地区河流。
3、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
补给量与气温高低有关,补给量补给小,夏季形成汛期,冬季常断流。
4、湖泊水补给
江河中下游地区湖泊,有削峰补枯主作用,大型水库也有此作用;山地的湖泊可成为河流的源头。
5、地下水补给
补给量小,无明显的季节变化,互补。
(二)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人类活动可改变河流水量、含沙量
1、破坏植被与植树种草
地表径流增加(减少),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升降缓慢),洪峰水位高(低)到来早(晚);河流含沙量增大(减小)。
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洪水期水位高、水量大。
2、修水库与围湖造田
使河流水量变化平稳(水位升落明显),减少下游河水的含沙量(加剧下游洪涝灾害)。
3、硬化城市路面与铺设渗水砖
增加(减少)地面径流,不利于(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河流水位陡涨陡落(缓慢变化),造成城市洪水或缺水,加剧(缓解)城市水资源问题。
二、洋流
(一)洋流的形成和分类
1、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2、洋流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大气运动和盛行风向;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等。
3、洋流的分类
(1)暖流和寒流
(2)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风海流较多,如信风洋流、西风漂流、季风洋流、绕极环流;补偿流(上升流)在大洋东岸明显;密度流存在于海水盐度、密度不同的海洋之间。
(二)洋流的分布
1、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环流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暖流,
大洋东岸为寒流。
2、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环流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环流呈逆时针方向,大洋西岸为寒流(风海流),大洋东岸为暖流。
3、40°S附近海域,形成环绕全球的西风漂流,南极附近形成绕极环流(逆时针方向)。
4、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形成,洋流方向有季节变化。
冬季盛行东北风,海水向西或西南流,形成逆时针方向的环流;夏季盛行
西南季风,海水向东或东北方向流,形成顺时针方向的环流(索马里寒流出现,是
强大的上升流)。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1)在高低纬度间进行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
(2)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处及寒流流经地区易形成海雾,影响海洋交通。
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升温增湿作用(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55°N——70°N大洋东岸最冷月均温比大洋西岸高16——20℃),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广,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延伸至60°N;摩尔曼斯克港冬季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关系密切;四处特殊地点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
寒流对大陆沿海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如副热带西海岸沙漠的形成;亚洲东
部亚寒带针叶林分布的纬度比西欧偏低(50°N——70°N);西风漂流的“风
壁效应”及其本身寒流性质加剧了南极大陆的寒冷。
2、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之处,鱼类食物、饵料丰富,形成著名渔场,如北海道渔场、
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沿海有上升流,形成秘鲁渔场。
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洋流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加快净化速度;随洋流运动,污染范围扩大。
4、对航海事业的影响
顺风顺水航行节省时间、燃料;逆风逆水航行速度慢,费时间费能源。多
海雾的地区不利于海上航行;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船舶航行安全带
来威胁。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其航空母舰沿西风带接近珍珠港,
没有走信风带,试分析原因。
走西风带航线:航程近,是顺风顺水,上空多云雾,利于隐蔽;西风带风大浪
高,安全性不好。
走信风带航线:风浪小,安全性好;对日本来说航程远,且逆风逆水,速度慢,
易被美国侦查到。
(四)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
正常情况下,在赤道太平洋东部,由于东南信风和地转偏向力影响,产生离
岸流,深层较冷海水上涌补偿(秘鲁寒流)。海面温度低,空气下沉,秘鲁沿岸大
气稳定形成干旱带,太平洋西部暖湿气流上升,形成暖湿气候。
如果该现象增强,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更低,使信风增强,加强东澳大利
亚暖流,西太平洋气流上升更强,澳大利亚、东南亚、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异常增多,
形成洪涝灾害;南美洲西部沿岸、中太平洋各岛将更加干旱。这就是拉尼娜现象。
有些年份,圣诞节前后,东太平洋海上温度异常升高,秘鲁沿海出现一支暖流,
迫使秘鲁寒流消失或向西偏移,大洋东西两岸热力差异减弱(或变化),大洋西两岸
上升流减弱,对流雨减少,甚至气流下沉,导致澳大利亚、印度、非洲、东南亚、
我国东部干旱少雨;南美洲西岸降水增多,导致洪水泛滥。北美洲北部气候更加寒
冷、加利福尼亚地区暴雨、洪水泛滥,即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会使秘鲁渔业严重受损。
(五)洋流与海水等温线的有关判断
1、海水表层水温的分布
低纬度海区水温高,高纬度海区水温低;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有寒流流过的
海区,水温要低些。根据等温线上数据的变化规律,可以判断该海区所在的南北
半球。
2、洋流与等温线的关系
一般地,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海区的洋流为暖流,反之为寒流(也有例外,
如索马里寒流)。由于洋流比流经的海水水温高或低,海洋表面水温等温线会发生
弯曲。等温线的凸向(或尖角指向),就是洋流的流向。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向
低纬度海区凸出。
B. 世界水资源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高中地理题
我国的水资源概况
1、水资源总量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我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2、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
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
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较为常见。
C. 高中地理 为什么贵州的水资源匮乏
卡斯特地貌,地下有暗河!处于云贵高原东部,山地多,不利于水资源的保留!希望能帮到你!
D. 水源和水资源有什么区别高中地理经常会做到一些题目有关区位条件的,在什么情况下该回答水源或水资源谢
水源常常用于答区位,如农业、工业区位,但城市就常答供水,水资源更多的不是从小切入点的区位条件作答,是从分析区域经济、环境、人口容量方面作答。
E.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回答1-2题。
1、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2.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答案:1、A;2、C;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降水落地面后,一部分形成径流(蓝水),另一部分蒸发(绿水)。蒸发分为植物蒸腾(生产性绿水)和蒸发(非生产性绿水)两部分。 第一题绿水比例是指(蒸发量)除以(径流量+蒸发量)的数值,绿水比例最大是指蒸发量大、径流量小,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塔里木河蒸发比例最大。A正确。
第二题生产性绿水比重是指(植物蒸腾)除以(植物蒸腾+蒸发),覆盖地膜可以保湿、保温、保土,减少蒸发,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作用显著,因此C正确。而且ABD均不符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考察能力】 获取信息并将其分类的能力比例数值的计算能力
【地理原理】 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河流的水文特征 农业生产技术(覆盖地膜)对区位因素(水源、气候)的改良。
3、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
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 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 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小 D、坝址下游的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答案:D
【解析]:水库的功能主要是防洪蓄洪,调节河流径流量,缓解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当水坝被拆,调节功能消失,A、B错,拆坝后,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水调蓄作用不存在了,河流下游径流量主要受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南方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大,C错,缺少水的蓄水,坝址下游的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F. 高中地理中说得水能资源与水力资源有什么区别用处不同么
水利资源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制的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版养殖等方面的权用水。近年来常以“水资源”一词替代、包容“水利资源”。
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
水能资源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 。是自由流动的天然河流的出力和能量,称河流潜在的水能资源,或称水力资源。 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G. 高中地理: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简单说就是抄开源节流
⑴海袭水淡化工程。
⑵雨水截蓄工程。
⑶节约用水。工业上循环利用,提高利用效率;农业上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推广喷灌和滴灌;生活上节药用水;遵守《水法》,提高节水意识。
希望对你有帮助
H. 高中地理:为什么海陆间循环能使 水资源得以再生
水资源被利用后,经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流入海洋,成为海水的一部分,海水蒸发后转化成水汽,经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重新回到陆地表面,这部分水资源又被人类重新利用,所以说海陆间循环能使水资源得以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