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地理气压、季风
风的产生,不抄是温度导袭致,而是气压导致。但是温度会对气压造成影响。副热带高压属于动力型高压,成因与温度无关。印度低压是热力型低压,是受温度影响形成的。所以温度出现差别也就不难理解了。
还有,风的温度与气压也无关,不要在意。
② 高一地理,关于季风
两种情况都有,如南亚的东北季风。
③ 高中地理上洋流季风啊,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啊直接听不懂啊
你说的是北印度洋的季风与洋流的关系吧。
高中地理中,只有北印度洋(赤道以北的印度洋)是季风洋流。其他洋流都不是。
北印度洋(赤道以北的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因北印度洋夏半年(3月21日到9月23日)盛行西南季风,故此季节北印度洋的洋流方向为顺时针。
北印度洋(赤道以北的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因北印度洋冬半年(9月23日到次的3月21日),盛行东北季风,故此季节北印度洋的洋流方向为逆时针。
④ 高一地理,季风环流
三、季风环流
1. 概念
[教师]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结合课本p41 活动题 看看季风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风向怎样变化?
[板书]2.东亚季风
季风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这一地区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正如歌曲“黄土高坡”中唱到的“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实际上指的就是东亚季风。
[教师]为什么亚洲东部的季风最为典型?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又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
冬季,东亚大陆位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控制之下,海洋是低压,这样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气流由陆地指向海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于是在东亚地区冬季形成西北季风。同样道理,夏季,东亚大陆受印度低压控制,海洋上则是高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东亚夏季刮东南风,由此可见,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而形成的。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
[板书]南亚季风
读图2.15,同学们再看一下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的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又是怎样?
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冬季是东北季风,夏季是西南季风。
[教师] 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又是怎样形成的?
冬季,南亚地区也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在海陆间由于海陆热力差异从而形成东北季风;夏季,则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也随着北移,这样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就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西南季风。
由此可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惟一原因。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等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我国就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风来临时,给我国也带来了许多好处。
[教师] 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上,大都是干旱的沙漠或荒漠,如西亚、北非。我国处于这一纬度带上的长江以南地区,所以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主要是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之北,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
⑤ 高中地理 总共有哪些季风气候 分别有什么特点 我高二会考 谢谢!
下面是各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及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热带草原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分布规律: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分布规律: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热带沙漠气候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气候特点:终年温和多雨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温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规律: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原因: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分布规律: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寒带副极地大陆性气侯分布在50°N或55°N到65°N的地区.这里年可能蒸散量在35cm到52.5cm之间.冬季长,一年中至少有9个月为冬季.冬季黑夜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小,在欧亚大陆中部和偏东地区又为冷高压中心,风小、云少,地面辐射冷却剧烈,大陆性最强,冬温极低.夏季白昼时间长,7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气温年较差特大.全年降水量甚少,集中于暖季降落,冬雪较少,但蒸发弱,融化慢,每年有5~
⑥ 地理季风是什么
季风是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对流现象。亚洲地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区,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和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它们的转换具有暴发性的突变过程,中间的过渡期很短。一般来说,11月至翌年3月为冬季风时期,6-9月为夏季风时期,4、5月和10月为夏、冬季风转换的过渡时期。不同地区的季节差异有所不同,因而季风的划分也不一致。
环绕着全球的东西向风带,并不都是天衣无缝、完整无缺,而是呈现着明显的不连续现象。在热带、副热带、温带地区的赤道无风带、信风带、副热带无风带和西风带上,有些地区完全被南北向的季风所取代。
季风是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变化显著的风系,和风带一样同属行星尺度的环流系统,它的形成是由冬夏季海洋和陆地温度差异所致。季风在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在冬季由大陆吹向海洋。
季风活动范围很广,它影响着地球上1/4的面积和1/2人口的生活。西太平洋、南亚、东亚、非洲和澳大利亚北部,都是季风活动明显的地区,尤以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最为显著。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也有小范围季风区,而欧洲和北美洲则没有明显的季风区,只出现一些季风的趋势和季风现象。
冬季,大陆气温比邻近的海洋气温低,大陆上出现冷高压,海洋上出现相应的低压,气流大范围从大陆吹向海洋,形成冬季季风。冬季季风在北半球盛行北风或东北风,尤其是亚洲东部沿岸,北向季风从中纬度一直延伸到赤道地区,这种季风起源于西伯利亚冷高压,它在向南爆发的过程中,其东亚及南亚产生很强的北风和东北风。非洲和孟加拉湾地区也有明显的东北风吹到近赤道地区。东太平洋和南美洲虽有冬季风出现,但不如亚洲地区显著。
夏季,海洋温度相对较低,大陆温度较高,海洋出现高压或原高压加强,大陆出现热低压;这时北半球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尤以印度洋和南亚地区最显著。西南季风大部分源自南印度洋,在非洲东海岸跨过赤道到达南亚和东亚地区,甚至到达我国华中地区和日本;另一部分东南风主要源自西北太平洋,以南或东南风的形式影响我国东部沿海。
夏季风一般经历爆发、活跃、中断和撤退4个阶段。东亚的季风爆发最早,从5月上旬开始,自东南向西北推进,到7月下旬趋于稳定,通常在9月中旬开始回撤,路径与推进时相反,在偏北气流的反击下,自西北向东南节节败退。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起源于三支气流:一是印度夏季风,当印度季风北移时,西南季风可深入到我国大陆;二是流过东南亚和南海的跨赤道气流,这是一种低空的西南气流;三是来自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东南季风,有时会转为南或西南气流。
季风每年5月上旬开始出现在南海北部,中间经过3次突然北推和4个静止阶段,5月底至6月5—10日到达华南北部,6月底至7月初抵达长江流域,7月上旬中至20日,推进至黄河流域,7月底至8月10日前,北上至终界线—华北一带。我国冬季风比夏季风强烈,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常有8级以上的北到西北风伴随寒潮南下;南海以东北风为主,大风次数比北部少。
季风地区享有得天独厚的气候,那里的降水多半来自夏季风盛行时期。我国古代利用季风实施航海活动,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明代郑和下西洋,除了第一次夏季启航秋季返回外,其余六次都是在冬半年的东北季风期间出发,在西南季风期间归航。这充分说明了古人对风活动规律已经有了深刻的了解。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2333457.html
⑦ 高一地理 季风 详解
北半球冬季,东亚地区盛行冬季风,风向是偏北风(东北风和西北风);夏季东亚地区盛行偏南风(东南风和西南风)。信风的风向常年不变。
⑧ 高中地理气候问题——季风
我国的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最有利的是:雨热同期,水热组合好
冬季影响我国的季风是:西北风 特点:寒冷干燥
夏季影响我国的季风是: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
特点:湿热
⑨ 高中地理 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时降水量大,受东北季风影响时几乎无降水,旱季与雨季分版明,降权水季节变化大。
温带季风气候雨季集中于7、8月份雨季很短,雨季降水几乎占全年降水70%——80%,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于温带季风气候,相对而言降水分布要比温带季风气候均匀一些。
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强烈,雨季降水很大。由亚热带季风气候到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逐渐减弱,冬季风势力强,降水逐渐减少。
⑩ 高一地理季风
a沈阳,b洛阳,c武汉,d广州,e西安,f乌鲁木齐,城市不一定准确,大体差不多,位置你内就明白了,
2三种时候容,温带季风气候(ab),亚热带季风气候(cd),温带大陆性气候(ef),
3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夏季东南暖湿气流和副高影响,雨热同期。
4好处,雨热同期,满足农作物对温度和湿度要求,利于作物生长
缺点,降水集中且分布不均,年度变化大,强对流天气频发,气候灾害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