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高中地理俄罗斯

高中地理俄罗斯

发布时间: 2021-02-02 15:35:31

高中地理 海南岛的境外游客中以俄罗斯游客为主,简要分析原因

首先,对比海南和俄罗斯的气候。三亚年平均气温25度,一年365天300以上哟阳光,莫斯科300以上是阴雨天气俄罗斯人喜欢晒阳光,他们是白皮肤的人,。。。。。手机求助只能回复100字还有三点不能发表

㈡ 高中地理之俄罗斯

俄罗斯中南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当然夏季高温;同时距海遥远,降水少。 你从俄罗斯整体国土来看,从西往东,受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越小

㈢ 高中区域地理 俄罗斯部分知识点

这在网上是找不到哦~~~这是高考一轮复习的详解了。 团友补充:这是我给初中学生上课时用过的板书提纲,希望对你有用。第5节 俄罗斯一、国土辽阔,民族众多: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临波罗的海和黑海2.地跨欧亚两大洲: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3.人口和民族:人口过亿,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民族众多,以俄罗斯族为主二、复杂的自然环境:1.地形:欧洲部分乌拉尔山脉以西东欧平原亚洲部分乌拉尔山脉以东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2.气候: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气候,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北冰洋沿岸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3.河流与湖泊:欧洲部分:伏尔加河(欧洲第一长河)亚洲部分: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封冻期长,不利于航运)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湖泊4.森林:世界森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亚寒带针叶林)三、经济的发展:1.农业:种植业:东欧平原,粮食需要进口小麦、黑麦、玉米、亚麻、向日葵、甜菜畜牧业:牛、羊、猪2.工业:(1)矿产:种类丰富,储藏量大大部分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东(2)工业:以重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最突出(轻工业比例较小)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3.交通:欧洲部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铁路网亚洲部分:西伯利亚大铁路四、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圣彼得堡:海港城市

㈣ 高中地理关于俄罗斯的内容

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东西两端相距1万多千米。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欧洲部分占全国面积的1/4,集中了全国3/4的人口,首都莫斯科位于这里,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俄罗斯地形地形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乌拉尔以西为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师欧亚的分界山。三、俄罗斯气候地处纬度较高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西差异大。西部 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气候温和,温带草原景观典型。东部 受季风影响。温带季风气候。北部 极地气候,奥伊米亚康是北半球的寒极。四、河流湖泊伏尔加河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丘陵地区,长3600km,欧洲最长的河流,注入里海,水能丰富,水运占全国2/3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发源于南部山地,注入北冰洋,水量水能丰富,冰封期长。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属于断裂湖,深1600m五、自然资源丰富俄罗斯许多种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石油、天然气、煤、铁、森林、水能、有色金属等丰富,是世界上资源能自己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六、工业俄罗斯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工业基础好,主要工业为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等工业,核工业和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有四大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七、农业俄罗斯农业不稳定。她耕地面积广,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的中、南部。北部由于广大地区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生产,分布着世界最大啊的针叶林带。主要农作物是小麦、马铃薯、向日葵、亚麻等。谷物生产不稳,需要大量进口八、俄罗斯交通和城市以铁路运输为主 东部有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伏尔加河为主要内河航运通道。城市 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 圣彼得堡:海港,第二大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太平洋沿岸海港。 摩尔曼斯克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为北冰洋沿岸不冻港。 伊尔库茨克:是铁路枢纽

㈤ 高中地理图册上俄罗斯

叫 海岸浮冰界

㈥ 俄罗斯地理知识

俄国全称为俄罗斯联邦或俄罗斯。它地跨亚欧两大洲,领土包括欧洲的东部和亚洲的北部,面积为111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8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领土呈长方形,东西跨经度170多度,最长距离达1万多公里,南北跨纬度约40度,最宽距离达4000多公里。疆界长约5万公里,其中海岸线长约4万公里,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三大洋和多个边缘海;

俄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全境设有16个自治共和国、5个自治州、10个民族区、6个边疆区、49个州、 1836个区、1033个市。全国划分为自治共和国--自治州边疆区、州--区三级行政区。俄罗斯共有人口14850万,俄罗斯联邦的人口居世界第五位。俄罗斯有130多个民族。俄罗斯境内的民族语言分为4大语系,即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高加索语系、乌拉尔语系。俄语为主要语言,属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是俄罗斯联邦各族人民进行民族交往最常用的语言。俄罗斯联邦境内宗教主要有基督教、伊斯兰教、萨满教、佛教(刺嘛教)和犹太教等。基督教以俄罗斯东正教流传最广,教徒人数最多,约有5000万。
1994年,俄罗斯提出修建中俄石油管道“安大线”(从俄安加尔斯克油田直达中国大庆)方案,通过高效、安全、低廉的石油管线为中国输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秦宣任告诉记者,安大线具体路线为:西起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安加尔斯克油田,绕过贝加尔湖后,向东进入中国,直达大庆。

但到2002年底,日本开始不断“介入”,提出修建一条从东西伯利亚经过远东地区到太平洋港口的石油管道,即安纳线(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输油管线),以“解渴”日本同样旺盛的原油需求,并通过太平洋港口向北美等国输出。安大线就此出现危机。俄在此后称,由于安大线离贝加尔湖太近,对环保和安全不利,从而倾向日本提出的“安纳线”。

“其实安纳线仅从贝加尔湖的另一端横穿日本,至太平洋西岸,从环保、安全的角度明显不优于安大线。”秦宣任对记者说。

另据有关专家分析,日本号称将在俄罗斯投资75亿美元的诱饵,是安大线夭折的主要原因之一。

㈦ 高中地理俄罗斯和欧洲东西部的知识点。要全,

俄罗斯主要地理信息
1.位置:俄罗斯纬度较高,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跨亚欧两洲(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历来被公认为欧洲国家。),也跨东西半球。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国家。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特点),各地差异较大。奥衣米亚康是北半球冬季最冷的地方。
3.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
4.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
5.工业特点: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
6.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有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7.交通:交通部门齐全,交通运输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地区分布不平衡:
(1)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
(2)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稀疏,但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它横跨亚欧大陆,又被成为是亚欧大陆桥。
8.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最大的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这里有著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
欧洲西部主要地理信息:
1.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本区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盟,目前有27个成员国,统一货币叫欧元。欧盟加强了欧洲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并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工业分布密集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区。
3.发达的畜牧业:本区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大西洋东岸,北冰洋南岸,地中海北岸),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多汁牧草,草场广布,本区的人们把牧草称为“绿色金子”。荷兰、丹麦是著名的乳畜大国。
4.主要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多瑙河下游平原)、河流(莱茵河、多瑙河)、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亚平宁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岛屿(大不列颠岛)、半岛(南部自西向东依次为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海及海峡(黑海、土耳其海峡、爱琴海、亚得里亚海、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比斯开湾、英吉利海峡、北海、波罗的海)。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
5.本区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内陆及伊比利亚半岛内部为温带大陆气候,阿尔卑斯山脉为高原山地气候。
6.欧洲西部的自然条件多种多样,南部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风景优美;北部有曲折、幽深的峡湾;中部阿尔卑斯山脉是登山和滑雪的好地方。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