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高中地理非地带性气候

高中地理非地带性气候

发布时间: 2021-01-31 08:54:27

⑴ 【高中地理】非地带性分布 温带海洋性气候

你忽略了一点,举例说:

印度洋位于我国西边,每年都可以有暖湿空气从海面上吹来。

因此 我国西南部分地区严格意义上是
温带海洋性气候

⑵ 高中地理,地理上存在哪些非地带性气候

一热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1、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有 增温增湿作用。
3、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 澳大利亚的东北部 巴西高原东南部沿海 中美洲的东北部 几内亚湾沿岸几内亚湾沿岸几内亚湾沿岸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纬度位置偏高纬度位置偏高纬度位置偏高纬度位置偏高 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 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
二 热带草原气候 东非高原 圭亚那高原 地势较高,气温随之下降,降水也减少(改变了大气环流状况),形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
三 热带沙漠气候 非洲西南部沿岸 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澳大利亚西海岸 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地形平坦、大分水岭对东南信风的阻挡。 秘鲁沿岸 秘鲁寒流的影响、安第斯山的阻挡。 索马里沿岸 索马里寒流的影响,该地区呈现类似于荒漠化景观。 塔尔沙漠 西南季风影响小,气候干旱 降水少 人为原因:古代对植被的破坏。
四.亚热带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美大陆东部季风气候不显著 海陆热力差异:北美大陆东部的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东亚地区那样明显。 气团和锋:北美大陆上南北属性不同的气团交绥,气旋活动频繁,季风环流遭到抑制而减弱。 地中海澳大利亚东南部 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
五温带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 洋流和海陆轮廓因素:由于欧洲西部的海陆轮廓更有利于沿岸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深入。 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及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许多人误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事实上,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 地形因素:由于南北延伸的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把西风和暖流的影响仅限制在沿海一带。 温带季风气候 俄罗斯远东地区 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作用(迎风坡) 温带大陆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 尽管这里东西距海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该地处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山脉东侧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

⑶ 求地理高手!高中地理:某地区气候非地带性分布的原因

主要考虑地形,洋流,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地势相对较高 沿岸有寒流流经,减温减湿
可能还受到 7月时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的影响
有错敬请更正!!

⑷ 中学地理主要的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其成因,谢谢

海陆分布、地质构造、地形起伏等,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回律的因素,叫做非地带性因素答。它干扰或破坏了地带性分布规律,造成地域分异的地方性差异,这种变化叫做非地带性,如绿洲的分布,是呈现为局部的、特殊的非地带性。 (摘自别人)
http://..com/question/19126365.html?si=2

它没有分布的规律,好比如沙漠中的绿洲.而且你的问法很怪~
哈哈,希望对你有帮助..其实我不是很懂你问什么啦~

⑸ 帮我整理 高中地理 非地带性气候的案例 及其成因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因素

地形因素:由于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海拔高,随着地势升高,气温随之下降,降水也减少。

2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纬度位置偏高的影响因素

洋流因素: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

3、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因素

盛行风因素:以上这些地区处在信风(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5、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的影响因素

洋流和海陆轮廓因素:由于欧洲西部的海陆轮廓更有利于沿岸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深入,所以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

6、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的影响因素

地形因素:由于南北延伸的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隔作用,把西风和暖流的影响仅限制在沿海一带,所以,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

7、南美洲东南部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是世界唯一靠近海洋的温带沙漠气候类型)的影响因素

地形因素:西部高山(安第斯山)阻挡了来自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故在西岸迎风坡多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越过高山后在背风坡由于雨影效应,降水大为减少。

盛行风因素:东岸虽临大西洋,但处在西风带受离岸风作用,水汽难以进入大陆。

洋流因素:东部沿海受(大西洋福克兰)寒流的影响更加减少了水汽来源。

8、亚欧大陆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偏低的影响因素

洋流因素: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东岸受千岛寒流的影响。

9、北美大陆东部季风气候不显著的影响因素

海陆热力差异:北美大陆东部的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东亚地区那样明显。

气团和锋:北美大陆上南北属性不同的气团交绥,气旋活动频繁,季风环流遭到抑制而减弱。

⑹ 什么是非地带性气候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因素
地形因素:由于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海拔高,随着地势升高,气温随之下降,降水也减少.
2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纬度位置偏高的影响因素
洋流因素: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
3、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因素
盛行风因素:以上这些地区处在信风(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5、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的影响因素
洋流和海陆轮廓因素:由于欧洲西部的海陆轮廓更有利于沿岸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深入,所以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
6、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的影响因素
地形因素:由于南北延伸的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隔作用,把西风和暖流的影响仅限制在沿海一带,所以,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
7、南美洲东南部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是世界唯一靠近海洋的温带沙漠气候类型)的影响因素
地形因素:西部高山(安第斯山)阻挡了来自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故在西岸迎风坡多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越过高山后在背风坡由于雨影效应,降水大为减少.
盛行风因素:东岸虽临大西洋,但处在西风带受离岸风作用,水汽难以进入大陆.
洋流因素:东部沿海受(大西洋福克兰)寒流的影响更加减少了水汽来源.
8、亚欧大陆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偏低的影响因素
洋流因素: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东岸受千岛寒流的影响.
9、北美大陆东部季风气候不显著的影响因素
海陆热力差异:北美大陆东部的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东亚地区那样明显.
气团和锋:北美大陆上南北属性不同的气团交绥,气旋活动频繁,季风环流遭到抑制而减弱.

⑺ 地理气候非地带性分布有哪些

1、地球上除南极大陆外,其他大陆的高山高原气候属于非地带性,原因是海拔高,气候寒回冷.
2、南美洲南答部巴塔哥尼亚高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原因是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西风气流,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处背风坡.
3、南美洲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3°S——30°S,原因是秘鲁寒流的影响.
4、马达加斯加岛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沿海、中美洲东北部(接近回归线)的热带雨林气候,原因是纬度低,气候炎热;信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地形的抬升作用;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4、非洲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原因是地势高.
5、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苔原气候,原因是南半球40°S——60°S几乎没有陆地.

⑻ 非地带性气候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因素

地形因素:由于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海拔高,随着地势升高,气温随之下降,降水也减少。

2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纬度位置偏高的影响因素

洋流因素: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

3、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因素

盛行风因素:以上这些地区处在信风(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5、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的影响因素

洋流和海陆轮廓因素:由于欧洲西部的海陆轮廓更有利于沿岸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深入,所以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

6、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的影响因素

地形因素:由于南北延伸的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隔作用,把西风和暖流的影响仅限制在沿海一带,所以,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

7、南美洲东南部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是世界唯一靠近海洋的温带沙漠气候类型)的影响因素

地形因素:西部高山(安第斯山)阻挡了来自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故在西岸迎风坡多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越过高山后在背风坡由于雨影效应,降水大为减少。

盛行风因素:东岸虽临大西洋,但处在西风带受离岸风作用,水汽难以进入大陆。

洋流因素:东部沿海受(大西洋福克兰)寒流的影响更加减少了水汽来源。

8、亚欧大陆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偏低的影响因素

洋流因素: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东岸受千岛寒流的影响。

9、北美大陆东部季风气候不显著的影响因素

海陆热力差异:北美大陆东部的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东亚地区那样明显。

气团和锋:北美大陆上南北属性不同的气团交绥,气旋活动频繁,季风环流遭到抑制而减弱。

⑼ 非地带性气候及成因

非地带性,通常抄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袭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因受海陆差异、地势起伏、大地构造和岩性组成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与纬度地带性相异的各种地域分异现象。干湿度地带性、垂直带性以及地势地貌分异等都可看成是非地带性的表现

⑽ 非地带性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全球主要非地带性气候分布及形成原因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受到地形的影响。与其相似的是南美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2.索马里半岛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以上三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且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几内亚湾的北侧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5.非洲的东南部气候类型:在教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在个别资料可见到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夏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东南季风。冬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西北季风。由于非洲南部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故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够典型。与其相似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6.小亚细亚半岛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由于地势高,离海洋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离海洋较近)。

7.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受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与其相似的北美洲的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别是北美洲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海陆轮廓的影响,分布的最高纬度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纬度低。

8.巴塔哥尼亚高原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体现非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9.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成因:①安第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②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