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广东乡土地理中考

广东乡土地理中考

发布时间: 2021-01-31 06:57:04

❶ 请问潮汕的乡土地理知识

潮汕,指广东三大汉族群落之一——潮汕人的集聚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海内外人士习惯于将潮汕一词称之谓“潮州”(即原潮州府),由于自潮州府建立至
“潮汕”一词取代“潮州”两字的一千四百二十年间,潮汕地区行政区划历经二十多次大变革,潮汕地区并无作明确划分,但为海内外近三千万潮人所认同的潮汕范围有两种版图:一种按现代行政区划界定,范围包括今日的潮州、汕头、揭阳三座地级市,另一种则是按传统的划分方法:即在以上三地级市的基础上加多梅州市的丰顺县,这三市三县的组合便基本上是海内外潮人所认同的“潮属八邑”了。
东经约115°~117°20ˊ,北纬约22°53ˊ~约24°,东西长160余公里,南北宽约149公里。
潮汕平原丘陵区位于八乡山、阴那山、韩江中游谷地及凤凰山山地以南,大南山、娥眉嶂以东至粤闽边界。地貌上以平原为主,丘陵为次。
境内有韩江,榕江,练江三大江河,潮汕平原由韩江三角洲、榕江平原、练江平原、黄冈河平原、龙江平原五部分组成。东北与福建省的诏安、平和两县接壤,西北同梅州市为邻,西接梅州市五华县,东南濒临南海,与台湾遥相对望。海岸线曲折绵长,多优良港湾。海岸线陆岸部分,东起饶平县大埕湾,惠来县南海乡,全长200多公里。
海域有大小岛屿76座和南澎、勒门2组列岛。最大海岛为南澳岛,面积106.85平方公里,岛岸线总长为79公里。
潮汕地区山地占50.4%,沿海沙陇和海蚀崖等占14.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❷ 地理中考中的乡土地理知识

“乡土地理”?指省区以下较小地区的综合地理。你只要找一些关于家乡的资料,省内的地理资料看看就好了。

中考地理知识点

我国的地形、山脉、河流、矿产资源分布,人口分布、民族分布、经济带的分布及特点;内

中南半岛的国家及经容济、物产、气候、人口、雨量等;

南亚次大陆的国家、地形、气候、经济、物产、人口、雨量等;

各省份的地形图和简单的时区

❹ 中考地理主要会考哪些内容 中考地理的题型有哪些

中考地理大概就考世界地理还有中国地理,还有乡土地理,中国地理占分大,虽然教材可能有偏差,我觉得各地都是会考长江黄河,还有中国的工业基地(比如说长三角珠三角)

❺ 你们有地理中考的精选题吗或者复习提纲也行!

2013江苏泰州中考地理考试大纲
Ⅰ.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

体现义务教育性质和《地理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注重多途径收集信息,准确反映学生地理学习的结果及过程,激励学生有效地学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诊断和发展功能。考查定位为初中阶段学生地理学业水平一般测试。

1.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地理位置、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空间分布、地域差异等方面的理解,以及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地理知识。淡化特殊的解题技巧,不出偏题、怪题。

2.突出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关注学生整体观念、空间观念、地理视角、地理学科能力等的形成状况,并进行考查。

3.有效地发挥选择题及综合题两种类型题目的功能。如,考查学生对于地理事物的记忆能力,可以在综合题中设计填图、填充及选择类试题;考查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可以在选择题和综合题中设计读图、阅读分析类试题;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设计在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具有实际背景的试题;考查学生的探究、创造能力,可以在综合题中设计开放性试题等。

Ⅱ.考试目标及能力要求

考试目标:考试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地理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引导日常地理教学朝着促使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学习的方向发展;考试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实际来编制试题,准确反映学生在地理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能力要求:主要指“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的能力;“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使用地图、图表和其他图像资料获取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举例说明地理问题的能力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资料的观察(特别是图像资料)、对资料本身的理解和对有用信息的提取等方面表现出来。资料的形式有文字资料、数字资料、图表形式的资料、地图等资料。

2.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学科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成因、过程、结果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分辨和评价等活动表现出来。

3.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主要包括对一些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问题作决策等。

4.表述或表达想法的能力。

例如,撰写一句话、一小段文字或一篇短文来阐述一个问题。
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试卷主要是适应毕业考查的要求,主客观题比例适量,难度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60 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3.题型分数比例:选择题(全为单项选择题)占70%;非选择题(综合题、实践探究题等)占30%。

4.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与中等难度题比例大致是8:2。

5.各部分知识点比例:

(1)地理基础知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基础知识部分内容)占20%左右;

(2)中国地理占30%左右;

(3)世界地理占30%左右;

(4)乡土地理占20%左右。

Ⅳ.考查的知识范围
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参考教材是本届学生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教材及泰州乡土地理教材。
附:列入2013年泰州市初中地理会考考查知识范围的教材知识要点
(一)基础知识
序号

考查内容

考查要求

1

地球和地球仪

根据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的大小,描述地球的形状。

说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简易解释:①昼夜的形成及昼夜交替②四季的产生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①在图上找出二分二至日位置②在图上绘出地球公转运动方向、自转运动方向③说出二分二至日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变化规律。

读地球上的五带划分示意图:说出五带的划分依据。

读地球仪示意图:识别经线与纬线,指出经度与纬度。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利用经纬网定位。

2

地图的阅读

在有经纬网地图、有指向标地图或无经纬网和指向标地图上:①辨别方向②计算距离。

说出比例尺的概念、三种表达方式及应用。

识别:常用图例、注记和符号。

列举电子地图和遥感图像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地图。

3

地形图的判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①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②判读山坡的陡缓③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作地形剖面图。

4

海洋
与陆地

根据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并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判断半球:①南、北半球②东、西半球③水、陆半球。

读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读世界地图:识别著名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湖泊、海峡、海域、半岛等。

读板块构造示意图:①说出各板块名称②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③解释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5

天气
与气候

判断常见的天气和气候现象。

掌握常用的天气符号。

运用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知识,分析有关天气特征和现象。

运用气温图表资料,分析气温、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分布。归纳1、7月全球气温分布特点(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

计算:气温的垂直变化。

运用降水图表资料,分析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分析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6

人口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计算:①人口出生率②人口死亡率③人口自然增长率④人口密度。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

7

人种

读世界人种分布图: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8

语言

读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9

宗教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代表性宗教建筑。

10

聚落

读有关图片或资料: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说出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了解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传统聚落)及保护意义。

11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读世界政区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

分析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理解“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二)世界地理
序号

考查内容

考查要求

12

大洲
与大洋

根据地图,指出各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根据地图,指出各大洲的分界线。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归纳出各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13

区域地理: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

读有关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图:①查找这些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②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①归纳这些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②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东南亚、欧洲西部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东南亚和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运用地形图,举例说明东南亚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经济特点以及人口、粮食与环境的关系。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中东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分析实例,说出导致中东地区不安定的主要因素。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描述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14

南极
和北极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南、北极地区地理位置、特有动物、气候特征及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读有关地图:查找我国两极考察站。

分析实例:说出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15

重要国家:美国、日本、巴西、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

读有关区域示意图:说出美国、日本、巴西、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这些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著名的城市和首都。

分析日本的工业分布特点、主要经济特点。

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印度的人口、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粮食生产状况及工业生产特点。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归纳俄罗斯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与工业生产的关系。

说出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工农业特点。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地形、气候、河流等)、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的特征。

分析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和印度等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读有关地图:说出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实例,说出巴西亚马孙开发的教训和城市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巴西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三)中国地理
序号

考查内容

考查要求

16

中国
行政区划

读中国政区示意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说出我国的领土面积。

读中国疆域示意图:①说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②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读中国政区示意图: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并说出其简称和行政中心。

17

中国人
口与民族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①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②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读中国人口密度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读中国民族分布图:①说出我国民族数量。②我国民族分布的基本特征。

18

中国
自然环境

读中国地形图:①说出主要地形(山脉、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河流三角洲)名称②概括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在地图上,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读长江、黄河水系图:①说出其主要支流、流经地区(省区、地形区)②描述主要水文特征。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分析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的原因。

19

中国
自然资源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分析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20

中国
经济发展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根据我国东部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及有关资料:①在图上说出基地名称②根据图示情况分析基地的资源状况③根据提供的材料分析主要经济特征。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比较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管道等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读中国铁路分布示意图说出主要铁路干线。

21

中国
文化特色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22

中国
地域差异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在地图上说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分析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识别台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根据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北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气候特征。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台湾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工农业发展状况。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归纳台湾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分析实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的位置和范围以及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3

中国区域: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简要评价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

读区域地形示意图:识别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根据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特征。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的产业结构、长江沿江地带产业布局特点。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归纳长江沿江地带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根据实例说明:黄土高原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分析黄土高原和长江沿江地带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四)乡土地理
序号

考查内容

考查要求

24

位置特征

根据地图,描述泰州的位置,分析其特点。

25

地形地势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简要说出泰州主要地形区名称和南北地势差异特征。

26

天气气候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简要说出泰州天气与气候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27

自然资源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分析气候、土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对泰州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28

泰州人口

根据泰州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泰州人口数量特征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9

交通运输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泰州的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管道等交通运输的基本状况。

30

泰州工业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泰州的主要工业类型,并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对泰州工业的影响。

31

泰州农业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泰州的主要农作物及耕作制度。

32

泰州旅游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泰州的主要旅游点的分布。

❻ 跪求河源中考乡土地理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其范围是东经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纬度10分至24度27分。东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邻惠州市,西连韶关市、惠州市,北与江西省交界。全市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河源市是京九入粤第一市,又是广东省拥有铁路最长的市;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105国道、205国道、河惠、河梅、粤赣高速公路构筑了河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粤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FONT>河源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北回归线在境内南部通过,全市为南亚热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四季都适合旅游。她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北部,东经114°30'-114°40'北纬23°10'-23°40',南距香港200公里,西南距广州198公里。年平均气温20℃-21℃,平均降雨量1881.8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日照2051.1小时。
河源历史悠久,秦始皇30年(公元前214年),秦平百越,置河源郡,在这一带设置龙川县,首任县令就是后来统一岭南,被汉高祖封为南越王的赵佗。

客家文化

居住於闽粤赣边地区的客家先民,系来自中原。是历代因战乱从中原大规模直接迁徙而至,或辗转迁入,或官宦、贬谪、经商等原因而落居。其先民迁徙有以下几个时期:

(一)秦汉统一中国,中原移民开始南下。 1、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六十万灭楚“南征百越之君”,集结余干之水的秦军,于公元前221年置闽中郡后,即分兵南下,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一百五十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2、秦始皇三十三年,五十万人守五岭,即赵佗“将卒以戍越”。由是观之,闽粤赣边有两支秦军屯戍,一戊南野之界,一戍揭岭。3、秦始皇三十四年,赵佗又在隔河二里筑城以控武水,筑万人城于中宿浈山。赵佗又在龙川筑城居之。这批筑城者人数不详,但同期徙往北方边郡筑城可考者,少者三万户,多者五万户。4、秦始皇三十六年,估计秦驻闽粤赣边之戍徙民约占当地人口三分之一以上。5、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5年),又大批中原士卒南戍岭南,分驻于郡县及军事要冲。6、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闽中及揭阳(潮、梅古为闽越地)的闽越人都搬走了,是地只留下秦中县徙民的后裔。这说明自此起,闽粤赣边居民是以中原移民为主体。(二)汉末建安至东晋永嘉之际,中原人民避难,有一部分人迁入闽粤赣边区。东汉末年,中原人民避难入交州,曾掀起一次高潮,南迁主要由海道而来。南北朝时,南北对峙,中原人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迁移人口约96万,大部分稳定在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入江西赣南,部分又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边州县。永嘉之际,中原士族流入福建者众。(三)唐代安史之乱,战祸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原人民大量南逃。(四)唐末黄巢起义,中原人民避难者又大批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唐末至宋、闽赣边人口激增。(五)宋南渡与宋末再有大批中原人民逃难至粤中与闽粤赣边地区。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杭、秀、苏、常、湖、即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而且是大部分随隆皇太沿走洪、吉、虔州,皇太回临安。这些士民没有随太后的条件,又势不能北返,因而一部分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一部分由虔州入汀州。一部分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江浙及江西大量宋民,一路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六)除以上所述因战乱大规模南迁外,中原人民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来,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者。从以上史料看,客家先民主要来自中原汉族。而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中,又不断融化吸收畲、瑶、蛋、木客等南方少数族群壮大了客家队伍。

❼ 广东省 汕头市 乡土地理概况

汕头市,别名“鮀城“,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三角、珠三角和海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位于东经116°14′至117°19′,北纬23°02′至23°38′之间,韩江三角洲南端,东北接潮州饶平,北邻潮州潮安,西邻揭阳、普宁,西南接揭阳惠来,东南濒临南海。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
编辑本段地理人文特点
一是濒临南海,自然条件优越。全市海岸线289公里,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北回
汕头概貌(20张)归线横贯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平均气温在0度以上。 二是华侨众多,与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00多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潜力,与世界各国友好交流合作日趋活跃,先后与日本岸和田市、加拿大圣约翰市、韩国平泽市和越南芹苴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三是百载商埠,经济外向。汕头于1860年开埠,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商贸历来比较发达。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是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的交通枢纽、进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目前,汕头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与57个国家和地区的268个港口及国内各大港口有货运往来,56家跨国公司、大财团、大商社在汕投资兴业。 四是人多地少,文化传统独特。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454人,人均耕地面积0.14亩,是全国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地区之一,素以精耕细作闻名遐迩。汕头市地方文化底蕴深厚,享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地方方言为潮州话,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茶等享誉海内外。汕头民众更以刻苦耐劳、勇于开拓、善于经营、诚实信义而著称于世。

❽ 地理中考考些什么

考查内容
基本要求
地球与地图(7分) 地球
和地球仪 (1)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含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划分),能识记重要的经纬线。
(2)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3)能说明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知道地球上的五带划分。
地图 (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在生产生活中能合理选用地图,获取信息。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类型。
世界地理(6分) 海洋与陆地 (1)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能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气候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2)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3)使用气温、降水资料,能识别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及所属气候类型。
居民 (1)知道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知道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认识大洲 知道亚洲在位置、范围、自然环境、人口与经济发展方面的概况。
认识区域 (1)知道东南亚、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及主要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2)知道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运用地图说出它们的自然环境特点及经济发展概况,重要旅游资源的分布。
认识国家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俄罗斯、美国、巴西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和主要城市,说出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并简单说明其形成原因。
中国地理(7分) 疆域与人口 (1)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2)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3)知道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人口国策,以及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知道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3)运用水系图,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4)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知道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经济发展 (1)说出我国农业的分布概况。
(2)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
(3)运用中国交通图,说出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地理差异 知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比较其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差异。
认识区域 (1)说出长江流域、台湾省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说出四川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概况。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