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初中地理作业

初中地理作业

发布时间: 2021-01-30 14:11:29

初中地理实践作业。

山陕会馆,光岳楼,聊城铁塔,景阳岗,东昌湖,狮子楼景区,海会寺,曹植墓,曹植公园,孔繁森纪念馆。
可惜我无法上传图片,请多多包涵,投我一票。

㈡ 初中地理如何有效设计分层作业

如何设计有效的地理作业

近年来,随着中考制度的改革,初中地理课业负担也越来越重,因此,提高地理作业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地理老师都在思考和探讨如何依据大纲,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上设计有效的地理作业,才能符合学生的需求。 地理作业初中有效性一、什么样的地理作业才是有效和高效的 从地理教学的角度看,地理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但是,种种原因导致有些教师对作业认识产生偏差,认为作业做的越多就越能应付考试,提高考试成绩。大多数教师搞“题海战术”,无味的重复,偏题、怪题层出不穷,甚至有个别教师把“罚抄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学生叫苦叫累,教师叫烦叫重。于是,作业成了“令人头疼却必须做的辛苦差事”。因而,我在长期的地理教学中对“什么样的作业才有效、高效”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1.作业,只有在适当、适量和适时的时候才会有效。那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切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知识建构原理的练习、作业,那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取性、创造性的练习和作业,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巩固、强化和拓展的练习价值,才能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的学习要求,对作业进行预设,分重点内容摘抄(课本为主)、图表分析(填充图册为主)拓展提高(地理配套练习册为主)三个部分,紧跟教学进度,精练试题,由易到难,分步完成,学生感到作业量适中,易完成,准确率高,有成就感。 2.作业内容要有趣味性、开放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有效性是我们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作业也一样,只有学生在付出劳动的时候有了收获、有了提高、有了进步,才能激发作业的兴趣。学生喜欢贴近生活、形式新颖、开放性的作业,教师要把地理作业融入生活,同时把题型设计得符合中学生兴趣特点,以增添学生做作业的情趣,有利于学生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去观察、思考、分析与解答,提高他们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学习《西亚和北非》时,我抓住学生对热点问题易关注的心里特点,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组阿拉伯人的生活图片或媒体视频,然后观察思考下列问题: (1)你知道图片中人物的人种、民族、宗教信仰、语言吗? (2)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什么地区?其服饰与所在地区的环境有何关系? (3)你知道西亚、北非地区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备受世人关注的原因吗? 问题很贴近生活,教学中,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轻松愉快的获取新知识。 3.把作业的选择权还给学生。过去,我们让学生完成作业的时候,基本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所以导致了部分学生对作业不能做,也不喜欢做。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拿到作业以后,自己不能做,就干脆不做,去抄。有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看到作业太简单了,就没有兴趣做,为了应付老师,干脆还是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位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这就说明,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智力特点,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我在作业的设计中作了大胆的尝试,按7∶2∶1的比例。所谓的7∶2∶1是这样分配的:“7”是基础题大家都要完成;“2”是针对重点、难点拓展拔高让地理成绩较好的同学,“1”是尝试链接中考题让激进的同学。通过地理作业选择权的变化,激发了学生作业兴趣,基础差的学生不用每天忙于抄作业,基础好的学生做一些有难度、挑战性比较大的题目,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做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二、如何设计有效、高效的地理作业 作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目标明确、方向准确、切中要害,难点问题要有变式训练,组题要有梯度。错误率高要有纠错练习。因此,我们设计了以下几种作业类型: 1.发挥地理知识和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设计学生易感悟的预习型作业 传统的地理作业只是对已学过的知识复习、巩固和提高。其实,地理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留预习作业的形式,也可以培养学生以教材、地图册、网络等为主要资料来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一类作业应选取立意较新、情景新且紧扣重点的基础题,让学生在预习课本,了解考点知识结构及体系的过程中尝试训练,找出自己疑惑的问题所在。例如,在学习《非洲》一课时,让学生提前观看《人与自然》,初步了解热带、稀树草原、肉食性动物、草食性动物、雨季旱季等知识点的链接。 2.课堂和课后,针对大多数学生设计基础型作业 在课堂上和课堂后,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些与上课内容基本一致的作业,作为巩固和检测学生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手段,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基础型的作业,即是主要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本身掌握程度而设计,是针对全体学生而设计,是课堂教学的任务,全体学生都应达标。

㈢ 初中地理作业本答案

作业本最后一页有网址...右下角(我的是浙教版的每本都有不过语文的是苏教的作业本最后也有网址祝你好运)

㈣ 初中地理(作业需要,万分感谢)

1.长江 自西向东 东海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由北向版南 里海权 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
3.自北向南 南海 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呵叻高原和富良山脉的山脚丘陵、湄公河三角洲
4.自西向东 黑海 流经巴伐利亚高原北部,经阿尔卑斯山脉和捷克高原之间的丘陵地带流入维也纳盆地,多瑙河中游平原、穿喀尔巴阡山脉、多瑙河下游平原、扇形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

㈤ 初中地理暑假作业

最佳线路:秦始皇兵马俑-----都江堰水利工程---------长江三峡-------上海外滩东方明珠塔。回

首先要有该景区的地图,这样才答能看出景区内各个景点是密集分布还是平均分布或者分散分布
问题就比如景区发展是否与该地区的环境发生冲突....或者是景区的选址是否合理...
解决的如果与环境有冲突,首先把环境放在首位,...如果是选址的就要给景区找一个适合开放旅游的地址......
建议无非就是要求游客保护好生态环境...或者是应该带什么样的物品去该景区旅游.....

㈥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作业

专题一作业:
根据今天所讲的内容,任选一章的教材内容,写出课时教学目标,并说明设计依据(可从章、节、课、教学目标的分析思路入手)。
上好初中第一节地理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根据课件展示,讨论,能够说出地理学科包含生活中的哪些内容;
2.联系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及特点,能够解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基本地理规律;
3.阅读古巴比伦的变化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两个例子,能够总结出只有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人类才能更好地生活;
4 .通过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选址的讨论,归纳出要形成综合分析问题的地理头脑。

二、能力目标:
通过谈论家乡迁安的变化与未来发展,能够初步分析迁安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制定一定的解决方法,初步学会思考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大量实例,体验生活中的地理,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感受到地理是有用有趣的学科;
2.分析讨论生活实例,初步尝试用地理的眼光看待生活,用地理的头脑思考生活;
通过家乡资源与环境的分析思考,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设计依据
本节课是初中的第一节地理课,所以关乎着学生能否对地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呢?首先一定是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事物,又能折射一定的地理环境,对于其间的关系能够激起学生的思维,用地理的头脑思考问题,引发兴趣。基于这种思想,所以除了教材中的例子又选取了身边事——迁安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初步感知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地理研究的重要问题,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地理是有用有趣的学科!
专题二作业:
1.通过这几讲学习,老师们已经基本上了解了学习的全过程,请老师们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任选一个内容编制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地理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意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与生产建设、与社会风土人情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开学第一节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这门课程,应该抓住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以讨论、交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地理的殿堂。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探究式、参与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课本第一页的前言部分,这段文字描写优美,就让我们从这里走进地理,探索地理的奥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
教师演示地球仪: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大吗?你能指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吗?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山,有的地方是海洋?长江、黄河的水为什么滚滚东流?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颜色的?一年里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其实这些在我们身边的问题都属于地理知识。
讲授新课:(一)揭开地理之“谜”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问题?请同学讨论后提出来。
学生可以提出很多问题……
教师总结:我们把上述问题归结一下,会发现上述问题中属于地理问题的占有较大比例,它们成为存在于同学心中的地理之“谜”。其实,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心目中的地理之“谜”。
提问:地理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来历如何?请同学读第二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
过渡:其实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
(二)地理知识与应用
1、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
学生活动:请同学看第三页的两张图,讨论回答图中的活动与地理的关系。(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 冲浪--在海边;)
提问: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我们必须了解地理知识,必须学习地理。
2、地理与生产建设
讲述: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让学生读一读“荷兰的风车”。
教师提问:荷兰的风车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略)
进一步提问:风车的动力是什么?---西风(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的应用)
方案一:
根据学生熟悉的地理环境,教师可设问:
(1)、当地主要有哪些水果?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运来的?为什么当地不能生产?
(2)、我们冀州主要种植哪些粮食作物?它与当地的气候、降水有怎样的关系?等等。学生思考回答。
方案二: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回答:
(1)、干旱地区种植农作物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请你帮忙确定该厂应该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城镇?原因是什么?
也可以提出一些其他的地理问题。然后让学生积极思考、分组讨论、交流。可能有的同学知道答案,也可能知道的答案不一定完整,教师不必解释,可告诉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了解。
鼓励学生:虽然现在还不能很好的解释这些问题,通过认真学习地理课,认真钻研地理知识,就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些地理之谜了。以此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知识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地理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上进心。
3、地理与风土人情
在教学中,教师可播放一段录象,也可以搜集一些资料,向同学们展示各地的风土人情,并归纳出风土人情指的是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运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等多方面。
方案一: 让学生读课本第四页的两副图。提问:这分别是什么运动?(一副是足球比赛,另一副是西班牙斗牛)
它们分别在哪些地区最有名?(南美洲和西班牙)
学生读第五页的图,提问:这是哪个民族的服饰?这些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他们有哪些风俗习惯?
提问:你对中国的哪些民族比较熟悉?他们有哪些传统的民族习惯?(学生可以随意举例,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方案二:过渡: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自然风光,不同的风土人情。
学生读第四页的两副图,说出这是什么内容,主要在什么地方开展?----师生共同总结-----体育运动的地域性。
学生读“阿拉伯人的服饰”---服饰的地域性。
教师进一步启发:你能在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运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举出例子吗?
学生举例子……
教师把这一部分小结:地理在呈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美丽画卷: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文化与宗教、体现地域特点的民情与风俗。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启发提问,引导、鼓励学生提出一些地理问题,鼓励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拓宽知识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发表不同意见,做到启而不发,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
总结: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地理有关,生产建设、工业、农业也与地理知识有关,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经济、政治、体育等也与地理知识有关。
随着你们的不断学习,你们将会发现,地理知识既可以让你的生活更方便、快捷;也可以让你的工作、学习更出色,还能为你的业余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布置作业:
课本第五页有个活动,提到贝贝和玲玲是在北京夏令营认识的,你参没参加过夏令营,或者其他形式的旅游,都去过哪里?那些地方有什么东西令你印象最深刻?
板书设计:
风土人情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地理
日常生活
生产建设
其它
2.请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的学生情况编制一些试题,尝试在终结性评价中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地球仪经纬网题
1. 读图判断:
A 地经度__________,纬度,位于__________半球(南或北)。
B地位于__________半球(东或西),C 地位于地球五带中
__________带。
2 .读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及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西气东输工程沿线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钢铁、石油化工、汽车、纺织等工业部门齐全,煤炭等能 源 消 耗 量大。西部地区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如石油、清洁的天然气等,但经济发展相对较慢。薪柴是我国西北地区人们生活中传统的燃料来源。
(1)轮南、郑州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南京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____ 。
(2)该工程沿线气候干旱的地点是:
A.上海 B.郑州 C.轮南
(3)由上海——— 轮南沿途植被景观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B.荒漠—草原—森林C.森林—草原—森林
(4)根据资料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经济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试举例说明:__________。该工程给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最主要的好处是__________。
(5)该工程对东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利方面是:对西部地区__________。对东部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题三作业:
结合片中的教学案例以及演示的PPT课件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把自己的案例和设计的PPT拿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
在课堂上使用ppt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ppt弥补了过去素材不够的缺点,同时还可以节省时间
1、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现;
2、有利于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达到图文统一的效果;
3、有利于培养思维型、开拓型人才;
4、有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达成;强调使用好ppt是教师基本功的重要方面。
课件的使用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教学目标服务。

㈦ 地理作业

首先要明确你要写的是初中的地理课堂还是高中的,在初中呢,地理注重的是版感性知识,比较肤浅,那么初权中的地理课堂上就应该放开知识面来,多挖坑少打井,从各地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中掌握知识,并逐步培养兴趣,可以多多展开互动,分组讨论、演讲等等。而高中的地理课,是深层次的知识,以高考为目的性,所以呢,在高中上地理课,应从高一就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抛开轮廓用经纬判断地理位置,从而答题,先识图后答题,对很多地理现象应知其所以然,而不应该模棱两可,对于很多典型国家的轮廓、首都、著名河流与山脉、海峡、港口等等都应了如指掌,比如美国、墨西哥、巴西、潘帕斯草原、格陵兰岛、白令海峡,中东、阿拉伯世界、埃及、好望角等等很多很多,在这里不一一举例了。那么对于老师呢,应该有一种责任,着重开发学生兴趣的老师才是个好的初中地理老师,一个有全方位知识面并且头脑清晰的老师才是一个合格的高中地理老师

㈧ 初中地理作业谢谢

5000 50
150
西南

海拔高度 470
25
B
鞍部 山谷 山脊
200米

㈨ 初一地理作业

门票什么的只能靠你自己收集了,景区特色、景点分布、畅游建议去看景区门口(或网站)的介绍就行。(最好还是亲自去景区转一圈)

㈩ 地理旅游路线设计(初中地理作业,急求)

从北京出发,乘坐火车到达河南,有嵩山少林寺;再南下到山东半岛,可参观蓬莱内仙岛和青岛奥帆中容心;然后继续乘火车南下到达安徽省南部,参观五岳之一的黄山,有“黄山四绝”等著名景点;再再南下,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上海的东方明珠塔,世博园;接下来可乘坐动车到达浙江,有杭州西湖【西湖十八景】,绍兴,乌镇,东方威尼斯周庄等;然后南下到达福建,有厦门鼓浪屿,福州三坊七巷,泉州的开元寺等;最后可坐飞机到海南的三亚,感受阳光、沙滩、海水。
看在这么多字的份上,求满意!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