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海南地理
1. 2012海南地理高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第Ⅰ卷
1.C 2.B 3.B 4.C 5.B
6.A 7.C 8.A 9.B 10.D
11.D 12.C 13.C 14.B 15.D
16.A 17.D 18.A 19.B 20.D
第Ⅱ卷
21.(10分)
冬半年:水汽充足;盛行东北风,因山地抬升,故多(地形)雨。(5分)
夏半年:气温高,(受地形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故多(对流)雨。(5分)
22.(10分)
有利因素:自然环境独特(位于亚热带、水热资源丰富、紫色土);接近消费市场;
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6分)
不利因素:受到(交通、城市等)环境污染威胁;产量和种植空间有限。(4分)
23.(10分)
图示区域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植被茂密);(4分)穿着短衣和宽松长裤便于散热(可减轻酷暑高温带来的不适);(2分)打“绑腿”利于在山间及林中行走;防蚊虫、蛇等叮咬;冬季防寒等。(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选做题(三选一)
24.(10分)旅游地理
陆路交通可达性好(高速公路、铁路通过);旅游线路组织方式的多样化;旅游出行方式的多样化;距主要客源地(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区)较近。(答出一项三分得3分,答出三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答案1:海啸灾害。(3分)理由: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易发生地震,引起海啸。(3分)
海啸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4分)
答案2:风暴潮(台风)灾害。(3分)理由:位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台风)活动区,容易引起风暴潮。(3分)风暴潮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4分)
(以上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即可得分。其中指出灾害种类得3分,理由合理其充分得7分)
26.(10分)环境保护
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答出一项三分得3分,答出三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 2011 高考海南地理第6题、8题质疑
第六题的切入点:同一块地区为什么山谷植物茂盛,山坡寸草不生?
首先,先考虑温差内,a选项中说容昼夜温差大,实际上在该地中温差在谷地和山坡存在差异,谷底温差一般比山地小,而不能笼统概括为该地温差大,明显不能反映出谷地和山坡的差别,故排除;
其次,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也不能反映两者差别的原因,试想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要影响也是谷地和坡地两者一起影响,根本构不成两者差异的原因,排除;
再从降水量考虑,降水如何形成影响两者差异的原因?农作物生长依赖于水源,谷地一般有河流流经,从题中说的当地种植青稞和油菜可判断该地应为谷地农业,农作物依赖河水灌溉;而山坡寸草不生,将B答案套入其中符合题意;进一步说明,降水少可引起山坡水分缺少,进而影响植物生长,而谷地的水源却可来自上游来水。所以B选项在该题中成立。
第八题,油菜一般分布于亚热带地区,故排除A和B;另外再根据当地海拔达到3000多米,明显云南的横断山区谷地没有这么高;再则横断山区山高坡陡,少河谷农业分布,不合题意;所以答案为C,该地应该是在西藏的雅鲁赞布河谷地区
3. 2014高考地理海南卷12题
读图可知,太阳从该地正南方照射过来,即为该地正午(当地地回方时12时),即可根据已知答的北京时间推出该地经度。
【小贴士】
(1)若某地的太阳从正南或正北射过来,则此时一定是该地的正午(极昼区除外);
(2)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从正南方向射过来,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从正北方向射过来,直射地区正午太阳在正上方(即与水平地面垂直)(极昼、极夜区除外)
(3)由此可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全年正午太阳朝正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全年正午太阳朝正北。(极昼、极夜区除外)
4. 海南2010高考地理答案最好是附带试题
二本线加30就行了.不需要,大学会从零学起的.我是国防科技大学的
5. 海南地理高考频考点有哪些
高考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察,只要是必修一自然地理,地球运动,大气,气候,水循环,地质地貌。必修二人文地理。然后就是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
6. 2012海南卷高考地理卷19.2021题及答案解析
可以把题给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