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视频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视频

发布时间: 2021-01-30 03:01:58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问题

高空气压的高低与地面气压经常是相反的。因为气温高的地方,空气上升后在高空堆积内,密度增大,形成高压容;气温低的地方,空气下降后,在高空密度减小形成低压。这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空气中的高压和低压。

在一般条件下,气温高的地方,因近地面大气受热膨胀,到高空堆积起来,使高空空气密度增大,那里的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围的气压都高,形成高气压,于是空气便从高气压向周围气压低的地方扩散,这样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质量就减少了,地面上随承受的压力就减低,形成低气压;气温低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这是周围的空气就会来补充,使气温低的地方空气柱的大气质量增多,地面气压因而增高,成为高气压。所以近地面空气受热,气压下降,空气冷却,气压升高。

Ⅱ 谁有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大气运动的知识点整理

1、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定义、作用原理、二力平衡关系,加上摩专擦力的三力平衡关系属
2、三圈环流中水平方向,近地面风和高空风的纬度分布。
3、气旋与反气旋风的辐合与辐散
4、冷锋与暖锋中,冷空气与暖空气的运动方向。
以上主要知识点

Ⅲ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的题目!

1.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的空气按_逆_时针 _向内_辐_合_
2.判断对错:空气总是由低压回的答地方流向高压的地方 ( 错 )
3.判断对错:空气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 对 ),解释:空气受热上升所形成的高压是相对于同一海拔高度的四周气压而言,而不是你所理解的同一垂直地点不同的海拔高度的气压对比!

Ⅳ 求解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的一道问答题,如图,么么哒。

搜一下:求解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的一道问答题,如图,么么哒。

Ⅳ 高中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

这里由于不考虑摩擦力,所以只有两个力。CD两点较AB两点沸点高所以气压就高。。所以只考虑气压梯度力的话就是东风。加上地转偏向力,在没有摩擦力的作用下,风向就会变为于等压线平行的状态。所以是南风

Ⅵ 有没有高中地理必修一里面的大气运动和气温这一块内容的知识点笔记是自己手写的不要网上搜的🙈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等压线和等压面
2、高气压和低气压
等压线闭合形成气压中心,根据其中心气压的高低分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高压中心向外延伸出的狭窄区域叫高压脊;低压中心向外延伸出的狭窄区域叫低压槽,低压槽上常形成锋面。
3、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对风的影响
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其大小决定风速的大小,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地转偏向力和风向垂直,不断改变风向,对风的大小无影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风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左偏(赤道上风向不偏,五地转偏向力)。
在二力共同作用下,最终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4、摩擦力对近地面风的影响
摩擦力与风向相反,阻碍空气运动。
在以上三个力共同作用下,近地面风向斜穿等压线,并且指向低压一方。
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前方,高压在右后方。
(四)气压场的判读
1、判读气压场中某点的风向
画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并不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右(左)手判断偏转方向;注意图中有无指向标。
2、风力大小的判读
同一气压场中,等压线密集处,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处,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气压差相同,但比例尺不同的气压场中,比例尺较小的图中气压场风小。
3、天气状况
高压中心、高压脊处天气晴朗;低压中心、低压槽处多阴雨天气。

Ⅶ 求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的教案课件

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到21世纪教育网(http://www.21cnjy.com/)去找一下吧,那里喝多资料都免费的,回找起来也答很方便,注册一下就可以下载了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