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2011福建高考地理

2011福建高考地理

发布时间: 2021-01-29 08:50:18

❶ 2011福建高考的一道地理题

你好:
F地风向高,丘陵地区,海拔较E地高,相对来说没有盆地地区的温度高,这是其一
E地位于四川盆地,周围有群山环绕,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小。受寒潮的影响小,所以E地的风险度小。这是其二。
如果考虑的复杂些,台风的影响,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E地区受台风的影响小
四川盆地是个好地方。

❷ 2011全国高考文科综合题的选择题,地理的9--11题组的11题求解

1、东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两广丘陵、浙闽丘陵。
中国东南地区是丘陵分布最广、最专集属中的地区,这一地区统称为东南丘陵。其中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地区称为江南丘陵;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境内的为两广丘陵;武夷山以东,浙江、福建两省境内的为浙闽丘陵。
2、中纬度那只能是江南丘陵了。
江南丘陵范围长江以南、 南岭以北、 武夷山和天目山以西、雪峰山以东,包括中国湘、赣两省中南部和浙西、皖南地区的大片低山和丘陵,总称江南丘陵。介于北纬25°~31°,东经110°~120°,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
中纬度为30——60,而江南丘陵在25——31,有重叠的

❸ 2011高考江苏卷地理3-4题

3.B 4.C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 解析:第 3 题,本题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解答:第一步,表格内容给定的是三地日出日 落时间,根据同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可以计算昼长或夜长;计算公式:昼长=日落时刻 —日出时刻,夜长=24—昼长,根据此公式计算可得当日三地昼或夜长分别为:①地昼长 14 小时, ,夜长 10 小时,②地为昼长 11 小时 22 分,夜长 12 小时 38 分,③地为昼长 13 小时 08 分,夜长 10 小时 52 分;第二步,根据昼长或夜长进行半球划分;①地和③地昼长大于 夜长,位于同一个半球,②地昼长小于夜长,与①、②两地所处半球不同;第三步,进行纬 度排序;依据的规律:一个地点的夜长,等于不同半球但纬度数相同地点的夜长,如果某半 球昼长大于夜长,则该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相反夜越长;故三地的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① ③②,故 B 项正确。 第 4 题,如果③地为北京,当日昼长夜短,是北半球的夏半年,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 次日北京的昼长为 18:49—5:39=13:10 分,比当日昼变长了 2 分钟,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动,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故 A 项错误,C 项正确;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太阳直 射点向北移动,说明此时的时间是在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之后,到夏至日(6 月 22 日 前后)之前,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位置正逐渐远离近日点(时间 1 月初) ,靠近远日点(时 间 7 月初) ,公转速度逐渐变慢,故 B 项错误;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时,应该是昼夜等长 (昼夜长短相差 0) ,而此时,表中三地的昼夜均不等长,故 D 项错误。

❹ 2011年高考全国二卷文综地理部分试题及答案

绝密 启用前
2011年普来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自一考试(全国Ⅱ卷)(大纲版)
文科综合地理解析
读下图,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 地壳下部 D.地幔
2.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换成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解读:试题以一幅自然景观图为切入点,展示火山喷发的情境,着重考查岩浆来源、岩石转化。第1题,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火山喷发中的岩浆冷凝,而岩浆则来自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第2题,该山体的岩石为喷出岩,在地球表层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后,可转化为沉积岩。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界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界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3~5题。

❺ 2011年高考地理考点:人文地理部分

nalide

❻ 2011文综高考的前11题,地理的,谁有答案。请回答。

地理选择题答案:BDDBC CDACA B
这次高考,地理选择题比较简单。

1. 读“某区域地质面简图”(图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 B. 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 背斜、向斜、断层
答案选B。甲乙丙三处应该分别是断层、背斜和向斜。记住一点: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像个驼背的老头。这点已经跟学生讲过无数次了。

2. 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漩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
A.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 B.该河段径流量减少
C.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D.上游来沙量减少
答案选D。下游由淤积变成冲刷,为什么冲刷力会加大?流速加快、径流增大都可能是原因

3. 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扩张速度
答案选D。A由材料可知是错的,BC明显是常识错误。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与全国人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
答案选B。注意关键词:低于全国水平。
5.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贫乏 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产业发达
答案选C。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比较单一。

6.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
A.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
B.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
C.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
D.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
答案选C。考察暖锋的特点,暖锋是锋前雨,冷锋是锋后雨。首先排除BD,而A锋前气压急剧升高明显不符。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徙变动情况图”(图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切迁入量逐年增加
答案选D。迁入率减去迁出率就等于机械增长率,一直都是正值,迁入人口必然是持续增加。

8.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答案选A。答案太明显了,大量人口迁入的地区一般都是经济较发达的区域。

9.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答案选C。注意关键词:溶蚀与生产力。必然与石灰岩有关。

读“汽车产业链结构图”(图4),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
10.从产业链角度看,P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A.配套产品生产(仪表、轮胎等)
B.汽车研发(发动机、变速箱等)
C.农机制造(拖拉机、农用车等)
D.能源加工(是有、天然气等)
答案选A。注意P属于汽车制造环节。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11.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 B.市场 C.动力 D.劳动力
答案选B。汽车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其影响的主导因素往往与市场有关。

❼ 2011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地理第9、10题,求详细解析,网上复制的不要,那个我自己会。 答得好的有分追加哦

这个我没找到官方解析,自己的思路如下:
第9题:楼上说得不错,Q1和Q2不能同时出回现成为晨线答和昏线,这是两幅图的叠加。建议画冬至俯视图辅助。题目中"Q1、Q2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即180° ,Q1、Q2都在极圈或者以内,则Q1,Q2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A正确。B、C明显错误(看图)D项应该是Q1,Q2影子都朝北或者根本没有日出日落。(因为Q1、Q2极圈及其以内,影子都是向北的,楼上的向南不对,因为Q1、Q2是在同一纬线L2上的。)
第10题:关键在于“Q1、Q2与L1地方时差不等”,这就意味着(Q1-L1的经度差)与(Q2-L1的经度差)不等,楼主自己画个俯视图,Q1的大约是5月份,Q2直接用夏至图,然后A首先就错了,C和D都是不完整的。

❽ 2011高考文综地理一道题,求高手解答,急!

兄弟啊,是不是遗漏了什么信息啊

❾ 2011高考 历史和地理 哪个更容易短期内提分

你好,我也是艺术生,要问这个问题我有经验,因为我考了两年。哈哈,第一年差了一分,第二年超了100多分呢。下面传授你一下经验。
1、先说后期提分数最快的文综。历史呢,最后把你那几本历史书当小说通读上两边,不求背过,但是什么地方讲的什么要大体有个印象。看到题目就能把相关的内容记起一些来,然后再自己往上写点,大题就没有问题了,而且这样凭印象你的选择题基本上会没什么难度的。政治和地理建议你参考老师的意见猜题吧,去办公室问问老师重点,猜上几道大题,一道2、30分呢。我那年算上历史一共是才对了3道题,这样分数一下就上去了。
2、再说一下语文,后期背一下古诗词,然后拿本好点的作文书多找几个题材准备上几篇作文去借鉴,这样上去个10多分也没问题。然后注意答卷字迹要干净整洁清晰,会增加不少印象分,尤其是作文,字好看了得多得5分。
3、数学、这门你就求上帝保佑吧,艺术生最头疼的学科。争取高考挨着个理科班的,早打下招呼,开始养好精神,等他做完选择后使劲吵,抄上5个以上你就发了!!哈哈。我那年后边题我连看都没看,看了会影响考下一门的心情的。艺术生数学考得好不好,全靠双眼两边秒!!!!记住这句箴言。哈哈,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英语。但是英语一定要先自己做,别光靠别人,那么多选择,万一抄不上呢对不对?
以上是我的一点经验,希望对楼主有用。按我说的做,做好了提高个100分没问题,做不好提高50分也轻松。最后祝楼主金榜题名!

❿ 关于2011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里的一道地理题(修水坝的那个)

水坝高度越高,积水越多,而坝底长度越大,工程量越大,相对不稳定。
这个题目回,首答先你的选好坝址,人家要求坝高只有13M,所以你选的坝址要足够精确。坝高13m就要求你的水坝设计不能超过图中三条等高线。坝址选择要工程量小,蓄水多,要充分利用地形。图中1~2处最狭窄的部位正适合选坝址。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得到坝址处坝底的海拔高度,要求不超过13m,就意味着你的坝顶的海拔高度最多是:坝底+13m,就是必须要把坝修在50m等高线以下,不能超过50m即可。拿着尺子在图中量出坝址处50m等高线之间的间距,然后根据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即可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