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

发布时间: 2021-01-29 04:51:21

⑴ 求解!高中地理,图中悬崖相对高度怎么计算大神快来啊,先谢了。。

等高线图中悬崖相对高度的公式(n—1)d≤△H <(n+1)d
n为重叠的悬崖条数
d为等高距 n=3 d=100米
所以200≤△H <400

⑵ 高中地理计算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
1.直射点的纬度=1/2×(出现极昼的点最大的太内阳高度+该点最小的容太阳高度)
注:出现极昼时:
①极点的最大的太阳高度=该点最小的太阳高度
②刚出现极昼的点最小的太阳高度=0

2.直射点的纬度+刚出现极昼点的纬度=90°

3.正午太阳高度=90°- |所求点的纬度+/-直射点的纬度 |
(所求点与直射点在赤道的同侧取“+”号,在赤道的异侧取 “-”号)

4.寒带,温带: 某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2×黄赤交角
热带: 某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2×该地的纬度

⑶ 高中地理最短距离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h=90°-│α(+/-)β│
α是代表当地地理纬度
β是代表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
(+/-)是所求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是否在同一半球:如果在同一半球就是-;在南北两个半球就是+

⑷ 高中地理地球计算部分 马上高考了 哲部分还是白痴状态 有哪些公式之类的 对这部分有点帮助

首先,要找出图上的所有信息,高考是不会给你没用的东西的
纬度相差一度,实地距离相差111千米,经度相差一度=111KM*cosA(A是纬度数)
经度差15度,时间差一小时,经度差一度,时间差4分钟
太阳高度角:
对于北半球而言,H=90°-(φ-δ);
对于南半球而方,H=90°-(δ-φ)。
或者括号内的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太阳直射纬度以δ表示,观测地地理纬度用φ表示)
例如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即夏至日时,南纬60度的太阳高度H?
δ=23°27',φ=-60°
H=90°-(δ-φ)
=90°-[23°27'-(-60°)]
=6°33'
201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你自己网络一下题,这个图不知为什么复制不过来)
图4为某地某日内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该日太阳高度最大时物影朝向正南,完成1~2题。
1.当该地一日内物影最短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23。26N 30。W B.17。S l50。W
C.23。26S 30。E D.17。N 150。W
解答:由图可得,该地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为北京时间6点,高度为23.26'
23.26'=90-(δ-φ)(此处先不管南北半球,由图可知,该地处于极昼,所以是同半球相减)
由图得午夜的高度为10.34'所以该地纬度为90-10.34'。所以为直射点的纬度17度,又因为该日太阳高度最大时物影朝向正南,所以朝为17'S
因为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6点,差6个小时,6*15=90度,120加60度后满180,再过去就变成减所以是150’W
答案为B
解答过程是我自己做的,有什么不懂追问吧,我现在大一,应该还记得,当年地理还是不错的

⑸ 高中地理计算实际距离公式的问题

只用记住COS 60=2分之1就OK了,因为纬线只有赤道最长,其他向两极逐渐变短。

⑹ 高中地理的计算题,比如计算经纬度的实际距离,时差的时间……有什么技巧吗,有什么公式吗、

回答:
纬度间的距抄离计算:这个很好计算,不需要什么公式,你想的太复杂了。因为纬度线都是平行线,所以它们之间的间距是相等的,每一度相差大约111公里,比如从赤道到北纬10度,距离大约为1110公里。

时差的计算还真是要认真学。其实光计算时间(钟点)不难,难在过日界线,这样,我们分两步走会容易懂些。
先算时差:记住:向东加,向西减(不管它什么日界线),我简称它为“东加西减”。举例:北京时间10点,那么向东每过一个时区就加一小时,一直加。明白吧?加到东十二区是14时对吧,再向东就到了西十二区,还是14时,因为这两个是同一个时区。接着再向东呢,到西十一区了吧,是15点。西十区16点……。当你加到西二区时就是24时了,这就遇到日期问题了,过了24小时就是“第二天”这容易理解吧,那就在日期是加一天就行了。
第二步算日期:有两种情况要变更日期。一个就是我们上面说的钟点超过24小时了就得加一天;另一个就是过日界线。记住(过日界线):西加东减。这句与算时差(钟点)的正好相反。比如,在线的西侧是6号,向东过了这条线就是5号。
总结:计算时间(钟点)是“东加西减”;计算日期正好相反。能记住吗?
祝你学习进步。

⑺ 有关高中地理陡崖的计算公式解析及列题说明

你要看的明白,那里是陡崖第一,你要数一下连接陡崖的有多少条线,加入回就要答N条吧第二,代公式,公式自己找一下吧第三,例如两个地方,一个是200<N<300,一个是500<M<600,所以两地相对高度的是200<N<300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