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初中地理直播

初中地理直播

发布时间: 2021-01-28 18:47:14

Ⅰ 我初中学习成绩不好,上高中可以跟上吗

知识量变大
总体来说,初升高知识跨度非常大。初中三年学习的知识总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学习量。比如数学,高中数学理科生需要学习十本书,每一本书都有高考的重要考点。英语单词量从初中要求的1600个,上升到3500词+500短语。所以在新高一一开始很多学生会有“撞墙”的感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陡坡效应。因此,提前在暑假进行预习是非常必要的。
高一内容在高考直接考查
因为高中知识量大,所以高一和初中完全不同。初一知识更多的是实现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过度,比如有理数、线段与角等内容,在中考中并不直接考查。高中就不同了,高一学的知识在高考中直接考查40%-50%(如数学大概考65分左右)。
授课方式不同
初中教师常常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方法,反复讲解,教师用较多的时间给学生以具体辅导。进入高中后,教师上课更注重分析,反复讲解的做法少了,学生活动多了,许多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而且高中学科多,教师多,每个教师教学方法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经常不一致,所以,只有适应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才能促进自己的学习。
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单一,习惯于“听、背、默”,习惯于书面作业,习惯于依赖教师。高中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方法要求灵活、多样,并要防止和克服单纯死记硬背、重记忆轻理解、重做题轻读书、重计算轻概念等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准高中生心理变化莫忽视
初高中衔接时期是一个生理和心理巨变时期。一些学生的适应性很强,能迅速调整,坦然过渡;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走过了一段黯然神伤的历程。由于环境的转变,很多准高中生心理上还会产生诸如失落感、孤独感、失重感等现象。
失落感
特别是对于那些能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原先的遥遥领先的成绩优势已不复存在,“落差”太大。不少同学则很难摆正心态。
孤立感
进入高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善于交往,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不懂得去理解他人。虽然大多数同学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融合到群体之中,但其中也有少数性格内向,具有一定社交障碍的同学,因种种原因其“闭锁心理”不断增强,形成一种心理缺陷,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失重感
上了高中,开学不久就发现,沿用初中的那些学习方法已经不灵了,茫茫然无所适从,各科考试全线告急,很是失落。在高一,还有一种比较“经典”的理论:“告别初三,进入高一,终于可以好好地歇一口气了”。于是,一些同学趁机放纵自己,武打、言情小说铺天盖地,电脑游戏、网上聊天天昏地暗,结果是“中毒”太深,难以自拔。

Ⅱ 高中教师资格证过了基础两门,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没过,如果想考初中的教师资格证,考过的那两门还要考吗

世界正在改变

前几天看到一个专访视频,主持人和几个女艺人聊天,聊到工作时,她们说最担心的事居然是怕自己会失业!影视行业变化太快了,好多人已经接不到戏了,都出来做直播做微商了。这我想起了共享单车,很多人感慨,前两年最火的项目,这么快就死了。互联网的时代,一切都变化地太快,快到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已经被打倒在地。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一些人总在昼夜不停地运转,而另外一些人,起床时才发现,世界已经变了。

今年6月25日,英国牛津事务研究所发布研究报告:2030年,也就是12年以后,全球将有8亿人因为人工智能失业!

机器人将取代2000万的工作岗位。

Ⅲ 可以和我一起学习吗(最好能语音)

学习就是这样,需要一个人能耐下心来,慢慢读。
其实一个人学挺好的,不知你为何偏偏稀饭被人打扰,哈哈~…
不知语音到底对你有何帮助呢?感觉会浪费时间哦?…

Ⅳ 悄悄地提醒 作文素材

要健康一些的,比如你看到广场的花草被破坏,看到小花小草的损坏,可以把自己作为小花小草悄悄的提醒大家要有环保意识什么的。
这样的都可以就是把自己作为被破坏的一方去写!

Ⅳ 初中生可以上哪些技校

初中毕业可以读技校,一边学技术的同时,还能一边提升学历拿文凭,入学即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后学校直接推荐工作。

相关专业介绍:
1.汽车运用与新能源工程师专业
培养方向:汽车服务企业的管理人才、维修人才、专项服务人才、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人才。
2.汽车运用与智能网联专业
培养方向:培养新能源技术服务企业、非汽车类知名企业所需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技术相关岗位人才。
3.汽车装配与维修专业
培养方向:面向汽车行业,培养具有汽车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汽车装配、汽车维修、车身焊接、汽车涂装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4.商务会计专业
培养方向:培养各类企业所需的出纳、会计、审计、财务主管、财务总监等专业人才。
5.新媒体制作与传播专业
培养方向:培养各类企业所需的全媒体运营师、新媒体运营、文案策划、新媒体编辑、网络推广专员、直播网红等专业人才。
6.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
培养方向:培养从事高铁乘务与管理工作、动车乘务与管理工作、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等岗位的专业人员。
7.汽车智能检测与维修工程师专业
培养方向:培养各类车企、4S店、连锁汽车服务店所需的汽车诊断师、汽车检测技术负责人、汽车维修技师、维修顾问、技术总监、车间主任、售后服务顾问等。

Ⅵ 英语 阅读理解 完形填空

我们英语老师讲的,当然,一下子用这些方法要花很多时间,所以一定要练。我中考完了,我这个市,阅读完型占很大分数。老师在考前几个月就叫我们每天回家练3篇,很有效,一练就上!!

完型
1,做之前先读一遍题目
2,读完后,梳理文章大意,
3,选词,先要确定此次句话的感情,意思,然后选出词汇,注意,如果有二个都可以用的词汇,要看清前后文的时态,单复数,以及语感上的恰当性,再选择。还有,写选词填空时也不要"得意忘形"(不要知道了意思就忘了前后时态,和这个一样的)
4,做完后读一遍,看是否合适。若检查出错误,觉得这肯定错了就改,若觉得很模糊,就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不要改。

阅读理解,首先要读题,读不懂再读,读完第一遍看下面题目,确定了提问内容后有目的性的再读一遍,找出答案。
要注意,提问问的是“选出对的”还是“选出错的”,如果问了要你计算(如先说了哪个旅行社的价钱和儿童价钱,然后问一个大人和三个小孩去要多少钱)还有比这更灵活的,脑子要注意转弯啊!
检查时,还要注意是否想选D结果顺手写成了C,这是最不值的了……

最后,告诉你,中考时不呢不能紧张,一紧张就半点文章都看不下去啦!!平时要积累词汇,要有本字典,一有不会的单词就查!!主要是固定短语的用法啦!!

对了,任务型阅读一定要注意,没有把握时。最好直接写答案,不要加什么it's 什么there is什么的,但他问why时,一定要加because然后把句子梳理几遍再写 ,翻译要先读句子,然后确定词语,之后确定语法,时态,再写,写完读一遍哦!!

还有,若文章难也不要怕,人家也难,而且,一般文章难题目就简单。反之,文章简单,题目一般需要你判断,分析。要提高警惕性额……

明年中考成功啊!

Ⅶ 谁能告诉我这个视频时出自哪个学校的,我很恶心这些学生

ITBear 2007-05-29日消息:
5月25日开始,一段视频迅速流传于各门户网站和论坛之间,引起众网民关注。视频内容是学生羞辱老师:一名高中生在课堂上抢下老师头顶的帽子并公然辱骂老师,被羞辱的老教师选择坚持授课,台下传来的却是哄笑声和谩骂声,甚至还有学生用DV记录这一场景……

5月26日,视频被网友上传至国外著名视频网站上,引发了各国网友对此事的关注。

网友以发帖谴责、签名抗议、黑客攻击、建立专题网站等方式发泄着愤怒。昨天下午,部分激进的网友围堵学校大门,准备用暴力“教训”这些离经叛道的高中生。

频拍摄辱师事件

总长4分55秒的“辱师”视频,是从一句脏话开始的。

“这××就是地理课。”一名带耳钉的高中男生(以下简称耳钉男)在视频开头说道。视频拍摄的背景,是一间教室。教室内,一名头戴白色帽子的老教师正在给20余名学生授课。

画面上,讲台下的学生显然不在听课:有人伏案睡觉,有人大声闲谈,有人对着镜头比划下流手势。随后,一名男生高声起哄,“下面让我们XX给大家表演一下”。

“耳钉男”迅速离座起身,径直走向老教师,劈头拽下老教师的帽子。随后,帽子被老教师夺回手中。耳钉男带着笑容返回座位,并对镜头得意招手。

视频过程中,老教师未发一言,只是默默盯着耳钉男。片刻停顿后,老教师选择了继续授课。

不过,授课声马上就被辱骂声和嬉戏声淹没。在这个高中课堂上,耳钉男和“摄像师”随意走动,男生女生随意起立打闹,互扔杂物,脏话与哄笑一直回荡在教室内。

摘帽事件过后约1分钟,耳钉男再次走上讲台,用手指去弹老教师的脸颊,老教师慌忙躲在一旁。台下的学生视若无睹,并无人上前制止。

“你们不要影响别人。”这是这段4分钟的视频内,这名老教师唯一一次抗议。回应他的,是他的学生指着他对镜头说:“那就一××,弄死他。”

网友搜索锁定当事人

视频流传到网上后,迅速成为天涯、猫扑等大型论坛的置顶头条,各大门户网站也高度关注此事。

5月26日,网友harrodcn将视频上传至国外某著名视频网站,网友们的怒火扩大至全球范围。网友用不同语言留言,表示愤慨。

“为此我感到悲哀,我不知怎么和外国同学说这件事,我们的学生怎么变成了这样?”一名中国留学生回复称。

这场闹剧究竟发生于何处?耳钉男和他的同伙究竟是谁?在愤怒的同时,网民开始通过种种细微的线索进行寻找。

据了解,这段视频拍摄于5月22日。最初,被该班同学放置在其网站的个人网络空间上,起名为:“超级搞笑……这就是偶们的课堂……哈哈哈哈……天天笑声不断,全能班无所不能”。

该视频迅速被转载,大量网友留言谴责。5月25日晚,视频被该同学删除,但网友愤怒并未停歇。

因画面中的少年学生多为北京口音,网友将学校地理位置初步定位为北京。通过反复观看视频,网友发现镜头中出现的黑板报上,画有乌兹别克国旗,且留有“welcome”(欢迎)字样。

通过搜索引擎,网民发现,2007年4月10日,北京市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校方曾就邀请乌兹别克斯坦国驻华大使、大使夫人、参赞及文化专员到校访问一事进行过商谈。

同时,网民通过搜索发现,视频网站上主人所留的学生资料和个人照片,同网络空间内网友“尛潶sK8eR”完全一样。在就读学校一栏,她填写的学校为海艺———北京市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

通过这些线索,5月26日,耳钉男和他的同学,在网络上的ID与现实中的实名陆续浮出水面。

当事学生称闹着玩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该校校长徐素霞证实,视频确在该校高中某班所拍,辱师事件属实。

徐素霞说,她已看过网上流传的这段学生侮辱老师的视频,并确认此事确实发生在海艺的教室内,视频中的学生和老师也都是该校的人。“那些学生承认了,我也找他们了解了相关情况。”

徐素霞称,当事的学生称,之所以那样做,是“闹着玩,并没想过有什么严重后果”。她称“视频在网上流传后,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徐校长说,昨天,当事的学生仍正常上课,受辱老师也正常授课,学校秩序未受影响。

在该校教学楼前,记者找到了视频的主角之一,该校高二影视班的耳钉男。

这名17岁的男生,耳钉已摘下。与视频上张扬的笑容不同,见到记者,他稚气的面孔上略显拘谨。
“我们当时是跟老师闹着玩,只是想出出风头,没想到事情闹到这种地步。”耳钉男说,他现在很后悔,在视频传至网上前,他已向受辱的地理老师道过歉。现在他压力很大。

耳钉男说,网友发现的视频空间女生,确为该班同学,但视频并不是她传到网上去的,而是别的同学想陷害她而上传,但耳钉男没有透露是谁上传的这段视频。

耳钉男不愿多谈,昨天下午,他给记者发来一条短信:“能让我冷静冷静吗?明天再说。”随后手机停机。

老师表示原谅学生

昨天下午4时许,视频中被学生侮辱的地理老师从海艺校门走出。

这位老师已经70多岁,姓孙,是被海艺返聘做地理老师。孙老师回忆说,视频中出现的这一幕发生在5月22日下午1点开始的地理课上。

“学生们没有打我,摘我帽子是因为学生跟我比较熟,我跟学生们之间没有界限,所以他们才这样。”孙老师说,他有偏头痛又岁数大了,经常戴帽子,学生们都是孩子,孩子们可能觉得戴帽子新奇,跟他开玩笑。

“学生有点过火,但不能说学生太坏。他们就像是我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犯了错,我不会怪他们。”孙老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示宽容并自责“没有教育好学生,我也有责任”。

孙老师说,事发当天,他就把此事反映给了该班的班主任,两名学生也已向他道歉。

一名同学说,孙老师脾气很好,“教学上也是那种兢兢业业的类型”。

部分网友采取过激行为

与孙教师的态度不同,大部分网民不想“饶过”这群离经叛道的高中生。

“尊重老师,尊敬长者是为人最基本的道德。”在发现视频的学校和当事人现实身份后,大量网民发帖对这些高中生进行谴责,甚至有网友号召“公司招聘时,凡海艺学生,一律不予录用”。

据了解,在发帖的同时,事发学校的主页自27日起,被各路黑客频繁光顾,学校网站陷于瘫痪,截至昨晚仍无法登录。

与网站被黑相对,5月27日,网友建立主题论坛“海艺最前线”,并开发专用声讨软件,方便网友了解最新动态。截至昨晚8点,该论坛共有23621人登录,浏览量超过24万。

除却网络声讨外,部分激进网友决定前往学校“教训”视频中的高中生。

昨天下午,几十名网友和众多的媒体记者守候在海艺校门口。下午3点,学校放学后,陆续有学生从校园内走出,提及视频时,学生均表示不便接受采访。

昨天下午4点半,一辆金杯车从学校内开出,被守候在此的网友和记者们围住。记者看到,车内坐着视频中出现的几名学生,学生们见人围了上来,多数俯身躲避记者,并用课本遮住脸部,有的学生则在车内拍打车窗,与围上去的网友对骂。

据“海艺最前线”上的“现场直播”的文章统计,昨日赶去学校的网友达数十人。

学校称管理并无问题

据了解,北京市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是一所以幼儿艺术教育、动漫等具有区域特色专业为主体,并辐射实用艺术类相关专业群的综合型艺术类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

昨天,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校长徐素霞称,此事只是偶发事件,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并不存在问题,“你们媒体可以在学校呆3天,你们自己看看我们学校情况”。

不过,有的家长并不认同这一说法,昨天下午,记者在校门口采访到多位来接孩子的学生家长。

一名学生家长说,他的孩子是海艺高一影视班的学生。该家长说,影视专业原来在小西天,今年3月份刚搬到现在的校址。“这个专业经常更换老师,对学生们的影响比较大,孩子说有时候课堂秩序混乱。”该家长称,发生视频上的事情,作为家长她很震惊。

徐校长称,目前学校正调查视频事件,“事情没弄清楚前,不方便接受采访,也谈不到处理结果”。海淀区教委表示,已向学校了解了此事,学校在视频上传前已处理了相关学生。

Ⅷ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福建人文地理 有哪些

福建简称闽。闽字最早出现于周朝,闽与八闽,都是福建省名的简称和别称。“闽”是最原始的名称。《山海经·海内南经》说:“闽在海中”,这说明福建在远古时代,还是属于海浸之区。闽为蛮之别种,则是当时居住在福建的七个部落的总称。八闽,则是从北宋开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了加强边防武装力量,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设“福建经略使”(军事长官职称),它和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福建”名称。福建地处祖国东南部、东海之滨,陆域介于北纬23°30′至28°22′,东经115°50′至120°40′之间,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福建属于中国华东地区。福建是中国著名侨乡,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1088万人。其中,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这三地的闽籍华人华侨最多。福建与台湾源远流长,关系最为密切,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于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唐上元元年设福建节度使,辖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因五州的前二州得名。明置福建省。唐开元21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始称“福建”。南宋设有1府5州2军,故又称“八闽”。
关于八闽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福建古为闽地,北宋时始分为八州、军,南宋分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因有八闽之称;另一种是《辞源》的说法: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 、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建、延、邵、汀,为上四府;福、兴、漳、泉,为下四府。共八府,号称“八闽”。
福建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伊斯兰教等重要文化发源地和商贸集散地,福州、厦门曾被辟为全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泉州曾是古代世界第一大港口。闽江口的马尾港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和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
福州为福建省省会。省花,水仙。
陆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陆域的80%;
海域面积13.63万平方公里。全省海岸线总长6128公里,其中大陆线3752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大小岛屿1546个,占全国1/6;
拥有厦门湾、福州湾、兴化湾、湄州湾、沙埕港、三都澳等众多天然港湾 福建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多数地区为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mm,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矿产资源
福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18种(含亚矿种),其中能源矿产有无烟煤、地热等2种,金属矿产31种,非金属矿产82种,水气矿产1种.金、银、铅、锌、锰、高岭士、水泥石灰岩、花岗石材、明矾石、叶腊石、 硫等矿产储量也较大。石英砂储量、质量冠于全国。
⊙ 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森林面积1亿多亩,树木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二,仅此于台湾省。
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有内陆养殖面积和可作业海洋渔场面积分别约1000平方公里和12.5万平方公里。有鱼类750多种,占全国海洋鱼类种数的一半。尤其是水产品资源种类繁多,现有品种占世界50%以上,水产品总量居全国第三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
⊙ 水资源
境内河流密布,水利资源丰富。
全省拥有29个水系,663条河流,内河长度达13569公里,河网密度之大全国少见。
水力理论蕴藏量1046万千瓦,可装机容量705万千瓦,居华东之首。
⊙ 旅游资源
全省人文荟萃,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一大批影响日益扩大的旅游品牌,包括山与水完美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素有海上花园、音乐岛美誉的鼓浪屿,情系海峡西岸、凝聚世界华人的湄州妈祖朝圣文化,多元文化相互融合、民俗风情独具特色的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土楼,著名的革命圣地上杭古田会址,福建古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摇篮昙石山文化遗址,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的宁德白水洋奇观,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漳州火山公园等旅游品牌和一大批风景名胜区。全国第五大岛平潭县,岛上海岸蜿蜒曲折,岸线达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沙质细白,海水湛蓝,独具特色的自然风貌。福建又是著名的老区、苏区,闽西、闽东等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当年中央苏区有10个县在福建,老区分布在62个县(市)。 2009年2月27日,全省人口为3607万人
根据人口抽样调查统计,全省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口城镇化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人口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家庭规模继续缩小,婚姻关系稳定。
【人口增长】
2005年末,全省年末常住总人口为3535万人,比上年增加24万人,增长0.68%。全年出生人口40.9万人,出生率为11.60‰;死亡人口19.8万人,死亡率为5.62‰;人口自然增长21.1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98‰。与上年相比,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基本持平。
2006年末全省年末常住总人口3558万人,净增人口23万人。出生人口42.56万人,出生率12.00‰;死亡人口20.39万人,死亡率5.75‰;自然增长率6.25‰。
2008年末,全省总人口3604万人,全年净增人口23万人。全年全省出生人口44万人,出生率12.2%;死亡人口21万人,死亡率5.9%;自然增长率6.3%。城镇化水平为49.9%。
【人口性别构成】
根据人口抽样调查统计,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50.4%,女性人口占49.6%,人口性别比(女:100)为101.4,总人口性别比基本正常;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为115.7。
【人口城镇化水平】
2008年末,全省城镇人口179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9.9%;乡村人口180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1%。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较上年的48.7%提高了1.2个百分点。
⊙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
福建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汉族外,少数民族分布很广,历史悠久。福建的民族成份共有54个,汉族人口居多;53个少数民族人口为58.38万人,占1.7%。在少数民族人口中,畲族最多;达35万人左右,占全国畲族人口的一半以上。回族人口也在万人以上。全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宁德地区,其次为福州市,再次为泉州市,其中上万人口的县市有福安、霞浦、福鼎、漳浦、蕉城、罗源、晋江、惠安、连江、周宁等。
⊙文化程度
2006年全省共有各类高校66所,其中,普通高校53所,成人高校13所,普通高校举办独立学院(民办)10所。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0.82万人,在学研究生2.28万人,毕业生0.4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5.17万人,在校生46.13万人,毕业生9.50万人。 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3.01万人,在校生57.18万人,毕业生15.13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7.41万人,在校生78.04万人,毕业生20.18万人。初中招生52.37万人,在校生165.03万人,毕业生60.23万人。普通小学招生41.24万人,在校生269.
22万人,毕业生52.61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52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 87.11万人。 [编辑本段]福建经济 (1)该地区生产总值
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863.11亿元,增长13%。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157.75亿元,增长4.8%;
第二产业增加值5415.77亿元,增长15.2%;
第三产业增增加值4249.59亿元,增长12.1%。
人均生产总值30132元,增长12.2%,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3.4%,上半年增长13.8%,前三季度增长13.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50元,实际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6180元,实际增长7.8%。
(2)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
第一产业比重与上年比略减,
第二产业继续保持增势,
第三产业稳定发展。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0.8∶49.2∶40.0调整为10.7∶50.0∶39.3。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6%,其中,服务价格下降3.0%。分季度看,一季度上涨6.3%,上半年上涨6.4%,前三季度上涨5.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0.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3.6%。福州、厦门、泉州三市房屋销售价格分别上涨3.9%、2.7%和2.6%。
(3)财政收入
2008年全省财政总收入1516.33亿元,比上年增加233.48亿元,增长18.2%;全省财政支出1133.79亿元(含中央专款和上年结转等支出),比上年增加223.14亿元,增长24.5%。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562.68亿元,完成预算的74.1%,比上年减少128.25亿元,下降18.6%;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576.61亿元,比上年减少46.75亿元,下降7.5%。
(4)农业
2008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965.01亿元,比上年增长5.1%,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粮食种植面积1815.41万亩,比上年增加13.84万亩,其中稻谷面积1291.83万亩,减少11.21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00.92万亩,增加6.47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61.04 万亩,增加8.7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965.98万亩,增加12.64万亩。全年粮食产量652.21万吨,比上年增加17.15万吨,增产2.7%,其中稻谷508.81万吨,增加7.81万吨,增产1.6%。
(5) 工业和建筑业
2008年全省工业增加值475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39.06亿元,增长16.7%。产品销售率97.28%,比上年低0.60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02.27亿元、2045.64亿元和1626.36亿元,分别增长2.8%、12.8%和22.8%。
中国名牌产品累计100个;新增地理标志产品8个,累计31个。中国名牌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数量均居全国第5位。福建名牌产品511个,累计1316个,增长28.2%。
(6)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86.82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城镇投资增长21.2%,农村投资增长32.1%。
(7)国内贸易
2008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6%。
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581.13亿元,增长22.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246.91亿元,增长14.9%。
(8)对外经济
2008年全省进出口总额848.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出口569.86亿美元,增长14.1%;进口278.46亿美元,增长13.6%。出口比进口多291.4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7.09亿美元。
⊙电话拥有率
2006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40.93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7.93亿元,增长9.1%;电信业务总量613亿元,增长21.6%。电信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8.72亿元,增长10.5%;实现利润49.19亿元,增长15.7%。新增固定电话交换机75万门,总容量1941万门;移动交换机容量2297万户,移动分组数据网容量197万户,移动短信中心容量2962万条。新增固定电话用户87万户,年末达到1486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37万户,年末达到1539万户。年末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02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24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85.58部/百人。数据及多媒体用户771万户,新增173万户,数据及多媒体用户普及率达21.8%。宽带接入端口304万个,比上年底增加46万个。
⊙ 广播电视
广播电台10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36座,调频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89座,广播节目85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99%;电视台10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5座,电视节目36套,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13%。有线电视用户428.46万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12.46万公里。省级卫星电视为福建东南卫视。
福建电视频道:
1、福建电视综合频道;2、东南卫视;3、福建电视公共频道;4、福建电视新闻频道;5、福建电视电视剧频道;
6、福建电视都市频道;7、福建电视经济频道;8、福建电视体育频道;9、福建电视少儿频道、10、福建电视海峡卫视、11、福建电视国际频道。 [编辑本段]福建交通:
⊙ 公 路
截止2007年底,该省公路通车里程为8692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66公里,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里程8329公里,未达到二级路的国道400公里,省道2792公里;公路密度为71.6公里/百平方公里。
⊙ 航 空
福建目前拥有6个机场,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泉州晋江机场;南平武夷山机场;龙岩连城机场;金门机场。
三明机场即将建成;即将在莆田建立机场。
福建交通
⊙ 水 运
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3245公里。全省共有生产性泊位52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78个,全省港口通过能力1.42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571万标箱。。厦门港已跻身全国十大集装箱港行列。开辟36条国际班轮航线,与世界70多个港口有货运往来,还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商务关系。福州、厦门港与高雄港开通海上试点直航,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门、马祖开展直接往来。
⊙铁 路
2006年底,全省铁路里程数1625公里,已拥有五条进出省铁路通道,
运营铁路:
鹰厦铁路:
江西鹰潭至福建厦门,全长694公里,福建段长604公里,1954年开工,1957年建成;1986年8月26日开始电气化改造,1993年12月26日,全线电气化开通。
外福铁路:
福建南平外洋至福建福州,全长186.6公里,1956年3月开工,1959年4月建成。2000年11月10日完成电气化铁路改造。
横南铁路:
江西横峰至福建南平,全长470公里,1993年11月1日开工,1997年12月30日通车,计划2009年10月完成电气化铁路改造。 [编辑本段]福建特产 福州特产:橄榄、福桔、龙眼、闽姜、芙蓉李、茉莉花茶、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等。
泉州特产:各种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乌龙茶(安溪铁观音)、老范志万应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饯、泉州木偶头、永春漆篮、人造花等。
漳州特产:水仙花、茶花、兰花等“三大名花”和芦柑、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等“六大名果”;还有各种海产干货、片仔癀、八宝印泥、片仔疫、珍珠膏、珍贝漆画饰板、水仙花牌风油精,漳州布袋戏等。
厦门特产:各种亚热带瓜果、馅饼、鱼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厦门珠绣、漆线雕、厦门彩塑、厦门瓷塑、香菇肉酱、厦门药酒、海产干货等。
南平特产:盛产笋干、香菇、 武夷岩茶、建瓯板鸭、建莲、北苑贡茶、闽北柑橘、根雕、竹木工艺品、政和功夫茶、建盏、锥栗、灵芝、南孚电池等。
莆田特产:荔枝、龙眼, 金沙薏米,仙游皮蛋,扁食,炝肉,莆田鲁面,兴化米粉,漆木碗,仙游木雕等。
龙岩特产:八大干系列. 、河田鸡、山麻鸭等。
三明特产:红菇、沙县小吃、沙县夏茂冬酒、沙县郑湖板鸭、永安小吃,明溪肉脯干,尤溪管前金桔,宁化老鼠干、将乐擂茶、建宁莲子、大田骨头小吃系列等。
宁德特产:芙蓉李,古田食用菌、竹编,茶 叶,红 曲,剪 刀等。 [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福建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属于古越族的一支,被称为“东越”。战国时期,越国为楚兵所败;越国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后裔与福建的闽族人融合,成为“闽越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福建设闽中郡,第一次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出现在中国版图上。唐朝中期设福、建、泉、漳、汀5州。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为加强边防;设“福建经略使”。始有“福建”一词。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据闽成立闽国基本上奠定了后来的省界。福建又有“八闽” 之称,南宋时福建设l府5州2军,府、州、军为同级行政机构,共计8个,故称“八闽”。宋后基本延袭旧制。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增设台湾府,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单独设省。清末福建共有9府2州,58县6厅。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除府、州制,设省、道、县三级制,几经调整,至解放时止,全省设2市、7个行政督察区,共有67县。1949年福建解放后,全省设2市、8专区,共有67县。1951年,增设泉州、漳州2市,委托专署领导。此后20多年间,行政区划又曾数次调整。开革开放以来,福建根据自己的特点,调整了行政区划,地区改为地级市,形成市带县体制。至2o00年底,全省设9个省辖市,共有14个县级市、25个市辖区、46个县(含金门县)。

Ⅸ 如何学好高中英语怎样去(又快又易记)背单词多久重复也不能挡悟其它课.

先讲一下遗忘的问题。学了的知识不用总是会遗忘,有人认为学了的东西会忘不如不学。其实学了的东西虽然会忘,但要用的时候,能够很快的复习恢复。比如学高等数学要一年的时间,但忘了后,只要两个星期就能够恢复,这就是学了和没学之间的差别。英语也和这差不多,所以要把认真学习过的书本留下来,将来能够很快的恢复英语水平。
几乎每个背过单词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一本单词书,背了前面,忘了后面。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这种硬记下来的单词,一两个星期不背就会遗忘。最后只是留下了一个印象。也许有人认为把所有背过的单词每个星期背一遍就会背的很熟练。这种方法只有极少数记忆力特别强的人才能达到。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假设每天背30个新的单词,第二、三、四天复习,这样大该需要1个多小时。前面如果已背熟了3000个单词,每天又必须花2个小时才能在一个星期里背一遍这些单词,随着所背单词的增加,这个时间还要延长。这种方法还要求一天也不能间断。一天也不能休息,寒暑假不能间断,就算有人能做到,但如果生病住院一星期,不就又忘了吗?
学英语总要背单词。背过的单词须要通过阅读来巩固。背单词的目的和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呢?其实我觉得背单词应该改成读单词。目的是对单词的发音很熟练。要达到的效果是看到单词能够脱口而出,听到单词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单词的意思就留给阅读去解决。许多人喜欢自己看音标来学习发音。这种方法有两个缺点。第一,自己要思考如何发音,学习的速度就比较慢;第二,这样学出来的发音可能比较僵硬或不正确。其实学习发音应该听单词磁带,音标只是做为辅助工具。跟着磁带发音,不需要思考,而且又能比较正确。
我觉得学单词的最好方法是这样的:买有磁带的单词本,把200个单词分成一组,每组7天,每天三次,每次半个小时,把单词读的很熟。什么程度算很熟,跟着磁带读单词时,下一个单词的发音能够不看音标(甚至不看单词)脱口而出。就像听音乐磁带时的感觉一样。
以两个星期为一个循环,跟着磁带把已经学过的单词读一遍(为了加快速度,可以自己录音)。这个循环和学单词是相独立的,即使学了10000个单词,每天半个小时,两个星期完全可以复习一遍。
阅读的学习也要选有磁带的教材(有磁带的好处和学单词时差不多)。先认真把文章中不认识的单词搞懂,这时应该达到背出来的效果,然后跟着磁带把文章读几遍。阅读时学习的单词,大部分会在不停进行的两星期单词复习中出现。这时就会有原来学过的感觉。
尽管我不喜欢英语考试,但下面还是分析一下。英语考试除了最后作文须要拼写单词外,所有的题目都只要勾A,B,C,D,因此背单词的时候无需把拼写记的很牢。如果为了防止拼写遗忘,不停复习,所花的时间就不值得了。考前二个月,开始做练习来强化听力、单项选择。由于平时也在跟着磁带学文章,所以阅读不需要进行强化训练,考前做十几篇,熟悉一下题型就可以了。在考前的两个月,背十几篇作文,把里面单词的拼写记熟。考试的时候虽然不会考一样的题目,但尽量用所背作文里的句型和单词。通过这种方法,许多句子不用过多思考,即节约了时间,又保证了正确性。
英语的学习是一项很漫长的道路,贵在坚持,切记!
以下是我学英语的过程:
中学的时候,总是有不认识的单词。于是我有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只要背好单词就可以学好英语,中考结束后的暑假,我开始加速背单词。先是背字典,后是背单词手册,我作了一个每天背几百个单词的计划,这种疯狂的计划就像大跃进一样,注定要失败。读高一的时候,我用卡式英语背单词,这本书里的一些观点,我现在还支持。但是里面的方法,就像我上面论述的一样,有根本的缺陷,它是建立在背熟之后就不会遗忘的基础上,不用的东西怎么会不忘。我每天用四个半小时来背单词,生活过的十分苦。虽然效果不行,但当时我并没有认识到所用方法有根本缺陷,于是试用了各种改良的方案。比如,尽量用背了的单词写作文,买了许多英文小说,想用来巩固单词,连走路上学的时间也背几个单词。进入高三,要参加高考,没有时间背单词,于是停了一年。
进入大学,有了一种认识,如果背了的单词用不到,背了又有什么用。于是不背单词手册,而是完全用阅读来学习单词。这种方法完全排斥背单词手册,也有它一定的缺陷。但我高中时候背单词时已经留下了四级单词的印象,所以迅速巩固了这部分单词。由于看课文中总有不认识的单词,我开始思考背单词和阅读之间的矛盾。背单词手册,能够大量、迅速记下单词,但是很快遗忘;用阅读的方法记单词,记下来的单词忘的速度慢,但是背单词的速度慢,而且总是会遇到不认识的单词。由于阅读课文的时候用复读机跟着磁带读,所以我发现了有磁带的好处,又由于用阅读学习单词方法的缺陷,我买了一本有磁带的六级单词手册。开始我还是和卡式英语的方法相结合。后来我发现把二三百个单词分成一组,用十几天背,比每天背几十个单词,五天复习的方法好。因为尽管每组开始时要接触几百个不认识的单词,但是每个单词可以接触十几天,比五天的时间长了一倍多。由于六级单词手册的磁带只有一盘,而且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复习才能不忘。于是我开始考虑背完六级词汇后,每天跟着磁带把全部六级词汇背一遍,一盘磁带只有60分钟,每天完全可以负担。我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如果受到了干扰,背单词会很难,但是一旦背出来会比较牢固。如果在走路的时候,听到单词的发音,也能想起单词的解释,在教室里背这个单词几乎不需要思考。于是我走路的时候也听磁带,背单词,不过这种方法使自己过于紧张,比较有害,因此以后不会再使用了。
之后,我开始背GRE词汇,因为即使背完了六级词汇,看课文的时候仍有许多单词没有背过,一般国外人平时会接触一万五千多个单词,和GRE的单词容量差不多。GRE的单词有六级的三倍,所以我开始意思到,每天复习一遍所有单词是不可能的,于是想每个星期进行一遍,但是这样遗忘的速度大于巩固的速度。最后只能用跟磁带读的方法来复习,并且把周期延长到两个星期。
背完单词后,我开始大量阅读。我阅读的步骤是:先看一遍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在下面划一条线,然后查阅文章后面的单词表,如果单词表里没有,就用电子字典查,并在单词表里加上该单词及解释。看完文章后,读两轮单词,每轮每个单词用拼写的方式读两遍(这算是我学习拼写的方法)。之后跟着磁带把文章读两遍,接着看新的文章。第二天先把第一天看的文章按上述方法读单词,读文章。再看新的文章,这样就保证了所有的文章都看了一遍和复习了一遍。我现在除了每两个星期读一遍单词外,没有再学英语。原来所背的单词都忘了,不过还能读得很熟,所以觉的没有必要背出单词,只要读熟就可以了。把认真学过的书保留下来,将来要参加英语考试之前,复习一遍,就能恢复原来的水平。有几个问题想说明一下。
跟着磁带读英语,把阅读、听力、朗读综合起来了。所以我学英语的时候不愿意看没有磁带的文章。如果不考试,我也不进行听力、口语的训练,课文后面的练习我也不做,因为这些都没有必要。有时间我更愿意多学几遍文章。
中学的时候语法就差不多学完了,大学没有必要重复学语法,只要适当补充一点就可以了。想来英语教学条件真是落后,不知道中学背课文、做那么多练习有什么意思,那么几本薄薄的教材能使学生把英语学过关?只不过是起一个总括和引导的作用。早该开一个英语教学的电视台,每天坚持看三个小时,两年就可以搞定英语。
我们学英语有两个目的,其中一个是为了各种考试,还有就是作为学习其它知识的工具。
去国外学一年英语,可以过关。模拟这个条件,一天八个小时,要365*8个小时,如果用磁带的话,要2920盘。我认为这将近3000个小时的训练,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但国内现在显然还没有这么多教学磁带。
我计算单词复习的时间是这样的,如果读的很熟,每分钟可以读30个单词,一盘磁带60分钟可以录下1800个单词,每天跟着磁带读30分钟,也就是可读900单词,两星期14天可以把12600单词读一遍。要想真正把英语学到过关的水平(也就是能看懂英文电视、报纸),只有像外国人一样,把英语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缺乏这样的环境,所以在不需要考试的时候,就让英语处于休眠状态,毕竟除了英语之外,还有许多东西要学。我把二百个单词分成一组,每组十天,每天三次,每次背半个小时。背的办法是:用单放机放磁带,听一个单词,按下停止键,读着单词想词意,想不出来再看解释。开始几天,由于大量单词不熟,所以速度很慢,无法在半个小时内把所有单词背一遍。时间快到半小时时,我不再按停止键,而是跟着磁带把剩下的单词读完。经过几天,认识的单词会慢慢增加,可以在半小时内把所有单词背一遍。最后几天,不到半个小时就可以背一轮,用剩下的时间,再背一遍,背不完的部分,还是读。
我现在认为用读的方法代替上述背的方法可能更好,但是因为没有实验过,所以实际的效果我并不清楚。
******************************************
* 背单词的方法:总体把握,局部加深。 *
******************************************
即使是自己的母语,如果多年不用,也会遗忘,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不要为忘了几遍课文难过,不停向前学新的课文,学的时间足够多时,自然会覆盖原来所学的东西。我觉得学英语没有什么东西须要背的很熟。比如,英语学到过关的时候,很多单词的中文意思都记不熟了,单词融入到句子中去了,脱离了句子的单词又何必过分关心意思。
我高中的时候,父母说我只背单词是不能学好英语的。当时我说他们大学学了几年英语,现在没记下几个单词,我不能重蹈覆辙。现在想来,要学好英语,真的是没有那么简单。如果我处在他们那个时代,还不一定有他们学的好。
学英语一定要努力,方法只是教会你如何走路,不能代替你走路。
自己要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千万不能生搬硬套,我就是太按照卡式英语的方法,才走了许多弯路。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读者带来一点启发。
最近我又认真思考了一下学英语的事情,我前两个星期刚写完这部分内容,是写给网站的,现在也把它附在下面。

附:
中国要赶上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必须先了解国外的先进水平,但大多数的大学生根本无法达到看懂英语的水平,即使通过四级、六级,又有几个人能看懂英语电视、报纸,更不要说英语的专业书。我们学习英语难道就是为了应对考试?国内的许多教科书落后,国外的教材又看不懂,难道这样的环境能够教出合格的学生?各种各样的英语考试辅导班,没有一个能够真正教会学生英语,他们拿了学生的钱,难道不会汗颜?
这样能够学习先进知识,这样能够充分发展自身,这样能够报效祖国?想来让人感到郁闷!

关于创建英语教育卫星电视台的提议
中国人从中学到大学要学八年的英语,却仍然不能看懂英文的电视、书刊,什么原因?缺乏环境啊!难道非要去国外才能流利的使用英语?非也,只要有一个真正适应中国人学英语的电视台,完全可以近似的模拟英语环境。
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学习英语的过程。学完初级,中级,高级课程后,就需要接触大量的英语资料来巩固所学的内容,通过大量的听、看来最终达到随机的看电视或书刊没有困难,这时的英语才能真正作为学习其它知识的工具。国内现在的有声英语月刊只有两盘磁带,每月两个小时的内容怎么能和在国外学习一天最少有三四个小时在听英语相比。
英语电视能够提供图像、声音,可以再现真实的场景,和到国外学英语很相似,但它们之间也有区别。到国外学英语,你听不懂的地方别人会重复,甚至还会为你解释个别单词的意思。但电视不会为某个观众放慢播放的速度,所以做为弥补,应当写出英文字幕,当人们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时可以查字典。但很可惜目前国内能够收到的英语电视比如cctv-9,now,pearl等都是只讲英文,屏幕上没有英文字幕。所以很有必要建立一个播英语,写英文字幕的电视。
发达国家为什么没有这样的语言教育台,因为外国人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比如一个美国人学习汉语,在本国学了一两年后,可以直接来中国继续学习,但我们中国大部人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加拿大、新西南等国家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不消失,办有少数语种的电视台,而且确实取得了效果,可见电视在语言学习上是很重要的。
通信卫星一个频道的年租金不会超过500万美元,新闻内容用cctv的英语新闻,这样就不会涉及政治问题,电视剧,电影等其它节目用国外八十年代的节目,这样版费就不会很多(虽然并不是最新的节目,但电视在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的进步,只是表现手法提高了,作为一个供人学习英语的电视,应该足够了。《新概念英语》的内容还是60年代的。)。因为不需要制作节目,只需要把英文内容写出来,所以电视台的运作费用并不需要很多。如果有一百万用户,每户每月收费10元,一年的收入就会上亿,此外还有广告收入。实际上中国要学习英语的用户远远超过一百万,中学、大学的学生就有几百万,此外还有各种英语考试的应试者。
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网上可以提前一天把第二天电视内容的文字材料登出来供观众预习。还可以搞网上直播,鉴于现在网速的原因,可以用每几秒钟截一幅图的办法,只要保证声音的质量,环境大概知道就可以了,为了能够看清文字,可以在旁边另开窗口,让文字流动播放。
现在办一个英语教育电视台各方面的条件都已经成熟了,先办的电视台应该更好赚钱,因为先入为主。中国的英语教学是个很大的市场,看看新东方学校的发财史就应该很清楚了。
不能创办这样的电视,可以用替代方案:和cctv-9或其它的英语电视台合作,在网上把第二天电视内容的英文字幕登出来供观众付费下载。现在的英语电视都是只播英语,但是不写英文字幕。而国内看英语电视的观众主要是为了学习英语,这样听不懂的单词就没有办法查,不利于英语学习,提前登出来就可以供观众预习。办这样的网站并不需要花很多钱,只需另外雇佣能听懂英语电视,会写英语的人,还有付电视台的版费就可以了(能够提高电视的收视率,费用应该不会很多)。
我读中学的时候,希望能有快速查单词的工具,后来真的有了电子字典。学卡式英语的时候,希望能有专门念单词的磁带,大学时买的单词书果然有这样的配套磁带。台湾早已有了这样的电视台,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真正适合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电视台。

上面的内容是我原来为班上同学写的,现在我又开始学英语了,因为3000个小时的训练量已经可以满足了,这次我准备用两年的时间,把英语的常规水平维持在TOEFL之上,GRE之下。也就是看电视,报纸没什么问题。最近又思考了一下英语学习的事,不过是不同时候写的,显的很混乱,而且有些方面重复:
各种背单词的书上,总喜欢讲用字根记单词的好处,其实对照一下汉语,有谁会在看、听的时候还在想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这是许建林同学的想法)。别人讲话,你还在想里面单词的字根,这怎么能跟上别人的速度。字根对单词的理解确实有好处,但是不要依赖这种方法。
自己原来对看英文原版的专业书认识过低,其实英文的专业书并不难看懂,里面除了专业术语外,其它用语都是很常用的。真正难看的是哲学、文学之类的社科图书(《新概念英语》第四册应该属于此类),里面有大量的书面修饰语,它们使文章生动,同时也增加了文章难度。
国家为什么要在几乎所有的考试中都考英语,因为英语对其它知识的学习确实很重要,而且随着电脑的普及,英文的作用更加明显了。现在,即使学古文、考古,用电脑都可以提高效率。用电脑的人肯定不会说学英文没用吧。
英文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一旦不学,肯定要忘。真正的解决办法(也应该是我们学英语的真正目的)是把英语作为获取新知识、新能力的工具,看英语电视、报纸、专业书。当然,平时一定要抽出时间看我们民族的伟大作品,现在真是感到对中华博大的文化所知甚少。我们的中学如果不搞应试教育,应该可以多看看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过那个时候读我们民族的名篇,体会不深,毕竟阅历太少,思想还比较幼稚,现在看体会深多了。
就像我们研究其它事物时,喜欢先考虑理想状况一样,我们研究英语学习的时候,也是把它从生活中抽出来考虑的,但它和生活,人生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从人生的总体考虑,有时是要牺牲英语学习的。如果天天看英语,英语肯定会维持在一个水平,但从人生整体的效率考虑,这段学英语的时间如果干其它事,可能会对自己的发展更有利。我过四级的时候是78.5分,之后我报了六级,考前我觉得准备挺充分的,考试时候,词汇题只有两道题没有把握,估计也应该有70多分,但只考了56.5。根据我当时的所知(那时的认识偏低,对已经有能力看专业英文原版书也认识不足),3000个小时的英语资料连一半也达不到,要达到我要求的英语水平没有可能,再学下去只不过是应付考试罢了,与其在英语上低效,不如在其它方面高效,人生要学的可不止是英语。于是让英语休眠,只每两个星期把单词滚动读一遍。之后两次的六级考试我都没有报名,把精力放在专业方面的学习上。人生肯定要把英语学好,又何必急于一时,条件不成熟时候,可以等。不过我父母可就没有这么想了,常会开导我要去六级考试,有时争论起来,搞得大家很不高兴。这次是报了六级的,反正要学英语,顺带考考,不过我可不会浪费时间去专门应付考试,考不过再报就是了。此外,英语和其它学科也是紧密联结的,不仅仅是巩固、工具之类。考GRE和TOEFL去国外读书的人,人家为什么要你,它本国许多人听说读写都比你强,那是因为你有专门的知识,能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去了国外,对你英语的学习又是有极大帮助的。
任何学了的东西,只要不用,总是会忘,但不能因为会忘就不学,要用的时候能够快速恢复,这就是学和没学的区别。
有了上面两个认识,下面讲一下说和写的问题,我们为什么没有忘记说中文和写中文,那是因为我们平时必须用它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要维持自己英语说和写的水平,也必须把它们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用他们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现实是,大部分中国人和外国人接触的机会不多,你平时可能天天对着中国人说着外国话吗?就算你天天说,又有谁帮去纠正错误呢?也许,你可以把口语和写作练的很厉害,但正如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一样,你要去维持这种水平,就必须每天不断花时间,从人生的总体来看,这也许又是低效的了。听说读写是密不可分的,英语学好应该在这四个方面都有相当的能力。但是考虑到现在的实情,国家还不富强,不是人人都可以去国外学英语,就应该有所侧重,实际用的多的听、看重点加强,说、写则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当然不能想像“What’s your name”,“How do you do”这样话都不会说的人英语其它能力会好。对于我来说,如果不是出国或是要和外国人打交道的话,我是不会专门去看什么口语训练书的。如果你要训练口语,也挺好,即使将来忘了,恢复起来也很快,总比我这种需要进行系统口语训练的人快许多。
写了这么多,针对的是我们这样的普通学习者,如果是英语老师或专业的翻译,那要求可要严格的多了,即使完全学过关的条件不成熟,也要去学。因为说十句对七句总比说十句对五句好,听懂80%总比听懂60%强。不过我理想中的情况是这样的,平时大家的听看说写都没有什么问题,这时候需要的是真正的英语通,不仅语言上很精通,而且熟知历史、人物、地理、风俗。如果中文一般的外国人和你交谈,你突然说了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外国人恐怕是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的,因此,以后中国真正需要的是精通外国文化的翻译。
暑假同学买了一个三星康宝,才知道原来DVD都是有多种字幕的,那时认识到3000多小时的材料肯定有了,各种各样的教材加上各种有文本材料可以达到1000多个小时,原来有的和未来10年的DVD加起来应该有1000部了,反正学英语是一生的事,10年也算短了。我们现在其实也还是不断地在学汉语,看书时不认识的字,去查字典不就是在学汉语嘛。
我大概是寒假的时候认识到看电视可以模仿英语学习环境,可是查了许多电视台,都达不到要求,后来我看了一部影碟《鬼入侵》,里面既有英文字幕,又有中文字幕,里面的英文字幕很奇怪,连象声词也写出来,我于是认识到这是为了方便聋人看。于是上网查为聋人办的电视台,可是查不到,现在想来,聋人看一般有字幕的电视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专门办一个电视台。由于比较重视字幕,我观察了一下我们中国的电视节目,虽然不是每时每刻都有字幕,但是许多连续剧和采访节目都有字幕,我想国外的情况应该也差不多。在国外的人,如果把电视节目录下来,然后传到中国来,这样应该很好。中国每年有这么多出国留学的人,希望有人能够帮帮忙。其实我希望将来能为每种语言收集10000个小时有字幕的视频材料,这样中国人学习各种外语将不再困难,当然什么时候中国人不需要这些材料时更另人高兴,因为中国人已经足够富裕,可以直接去外国学习了。
外国人在本国的环境中都要学10多年语言,像GRE之类的考试,里面出现的词汇,其实是外国人在学习各种知识时慢慢积累起来的,国外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课,绝对出现了许多GRE的词汇,像中国一样,国外也有中学的教学辅助软件(大家去AMAZOM查一下就晓得了),这些软件中,有些是有语音的,这对学英语的我们来说,将是很好的材料,可惜无法购买。
在英语学习上,复习和学新东西有时也具有和背单词像类似的矛盾。复习有利于巩固,但复习的太多,又妨碍新知识,所以我才会今天跟磁带读了二遍的东西第二天再读二遍,之后就不复习了,我觉得这样是最好的平衡。不过我现在再学英语,是准备把原来学的内容复习的,因为这样可以使我快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有时候会听听新东方的词汇串讲,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不用全英文讲解呢,达到TOEFL或GRE的水平,还不能用英文听课吗,还有其它课程的录音也是一大堆汉语(怎么还不如一些中学上课时用英文讲授),反正听起来感到不爽。
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其实我觉得,只要你认真去学,学个十年必然会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尽管这可能要经历相当多的挫折,走相当多的弯路。
下面讲讲我对智力,天才的想法,这本来不属于英语的范围。任何的学习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智力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有了学好的可能性,而能不能把可能变成现实,则在于努力。所以我并不想过度强调后天努力,没有智力,连可能性都没有。高中学习的时候,有的同学学习并不是最努力,但却学得好,那是因为他们智力高,只要花上一定的时间,就能学好。但我看过太多像仲永一样不学,在大学退步的人,我们的学校搞应试教育,严重扭曲了学习的目的,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天生我材必有用,智力是天生的,努力是后天的,既然智力无法改变,那么后天就应该多多努力。
天才虽然智力高,但智力高的人如果不生活在社会中,连话都不会说,更不要说成才了。想想我们学的教材,许多都是很多科学家几百年共同努力总结出来的,这些科学家中,很多人都是天才。一个人,即使和牛顿的智力一样,他能够在不学习的情况下把这么多天才几百年总结出来的东西推导出来吗。即使有这么一位超超超极天才,能够花几十年的时间推导出来,但我们大学几年可比他学的多多了。比如普通物理,只用了一年,就对过于几百年的东西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当然这个例子不实际,因为真正的天才要推导东西时,必然会努力学习。但这足以说明为什么我们高度强调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如何规划直播课

初中地理的直播课。要准备以下物品:提前画好就是你所授课内容的地图;
准备一些实物纸片。底下搁上不干胶。可以随时粘贴;
要有纸图杆。要有扩音器。
教案要写在你自己的电子屏幕上。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