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高考地理
A. 高三自然地理 气候
首先简单分析一下这种气候的特点:
1、降水量大且月变化小。这是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
2、最冷月平均温度小于0度。这说明这是一种温带气候而不是亚热带气候。
3、最冷月与最热月都出现滞后现象。这也是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
4、最冷月与最热月温差超过20度。这是明显的季风气候或者大陆性气候特点,不过根据前面的分析,可排除大陆性气候的可能。
5、位于北半球。
总结一下:这是一种位于北半球海洋性很明显的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是:小日本……
以下是日本气候的特点:
日本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仅北海道、东北地方北部、本州山区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冬无严寒,北海道北部1月平均气温最低不低于-10℃;夏无酷暑,南部地区8月平均气温在25~26℃之间;位于中部的东京都年平均气温为15.3℃。
日本雨量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800毫米左右,大大高于欧亚大陆东岸和西岸国家。例如,秋田的年降雨量是同纬度北京的3倍。东京的年降雨量是伦敦、马黎的2倍多。日本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九州东南部、四国南部、纪伊半岛东南部以及中部的福井、石川、岐阜等县境,其年降水量均在3000毫米以上。濑户内海沿岸、东北北部地区的太平洋沿岸和北海道东半部,年降水量少于1200毫米。
我觉得这个题出得还是很好的,考察得很细致
B. 高考地理要考气候,那记气候的世界分布有什么方法吗
其实抄不管是高考考气候还是平时检袭测考考气候,都不需要害怕,
在做气候题的时候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的就是,世界上的气候基本上都是以赤道为主对称分布的,只要知道这一点我们其实就已经找到了规律,
对应这图例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找到规律之后真的很简单,当然前提是你的脑子里必须要有世界地图,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熟悉地图,只有这些图都刻在你脑子里了,你才会临危不惧。
C. 高中地理 气候类型
1为热带季风气候,4为温带季风气候,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6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先根回据最冷月温度确答定1大于20度在热带,5大于0度在亚热带或温带海洋气候,4小于0度在温带,1年降水量1500-2800之间,不可能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热带雨林气候(年雨量大于2000)热带草原气候(年雨量750-1000)所以1是热带季风气候;5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所以亚热带季风气候;4雨热同期,年雨量500左右,不可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只能是温带季风气候;6最热月温度大于10度可确定亚寒带针叶林气候。154季风气候只在大陆东岸,6大陆东西岸都有,所以按纬度地带性排列为1546或6451.
D.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
一、气候的形成原因
(1)纬度位置不同
地球上不同的纬度,接收到的太阳光照不同,赤道地区最多,两极地区最少。这导致赤道地区高温炎热,两极地区寒冷。
高中地理必考点——12种气候类型
图1 地球经纬网
(2)海陆位置不同
陆地的扬尘较多,空气往往较为干燥。而海洋上拥有充沛的水汽,因此在沿海靠近海洋的地区,气候较为湿润,而在内陆地区,水汽匮乏,气候较为干燥。
(3)海拔高度的差异
在初中时我们便学习过: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因此在高原高山地区,气候往往较为严寒;而在平原或者盆地地区,气候往往温暖湿润。
高中地理必考点——12种气候类型
图2 高海拔的雪山
(4)大气环流
地球上每时每刻都存在着风,风会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得不同地区间的气候差异变小。
二、12种气候类型
1. 气候类型的分类
气候类型共有12种,机械性地记忆难度太大,因此我们将其进行人为的归类:热带、温带、寒带
高中地理必考点——12种气候类型
图3 世界气候分布图
(1)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联想记忆:都是热带,本来是一片树林,一阵大季风掠过,树木被连根拔起,变为了草原。又一阵季风掠过,将小草全部带走,只剩下荒漠。
(2)温带(亚热带+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联想记忆:夏季的季风,一点都不凉爽,吹到大陆上,大陆变得问问温热;吹到海洋,海洋也升温了。
(3)寒带(地中海+寒带)
地中海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联想记忆:老师带领同学们春游,刚开始划着小船,一会儿上岸了,发现了许多针叶林,继续往山上爬,越来越冷,但是却阻挡不了同学们看积雪和冰川的热情。
2. 气候类型的特点
各种气候类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气温、降水。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气温
热带地区去年高温;温带地区和寒带地区,北半球7、8月高温,而南半球恰好相反,1、2月高温。
高中地理必考点——12种气候类型
图4 气候的温度与降水特点
(2)降水
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差异很大,总结一下:热带雨林>热带季风>热带草原>热带沙漠,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地中海、温带海洋>温带大陆。
(3)雨热同期
雨热同期,指的是降水较多的月份,气温也较高。在这12种气候中,绝大多数都是与热同期,但地中海气候例外,在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3. 判断气候的技巧
(1)看气温,全年高温的肯定是热带四个气候中的一个,如果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最低温度大于0度,则可能是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果最低温度低于0度,则为其他温带气候。如果全年都较为寒冷,则为寒带气候。
(2)看降水。降水全年很多,分布均匀的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不均匀的则可能是季风气候、草原气候或者大陆性气候。
(3)看雨热同期。如果雨热不同期,则很可能为地中海气候。
E. 高考地理的问题,气候方面!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因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形成亚热专带季候,又由于地属处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风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季节性的交替,已是形成了季风。因此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干旱少雨。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因此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综合以上分析,夏季与冬季地中海气候都要比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因此平均气温前者就比后者高。也就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比地中海气候要低几度。
F.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及分布原因
下面是各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及特征: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分布规律: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分布规律: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热带沙漠气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
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终年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规律: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形成原因: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
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寒带
副极地大陆性气侯
分布在50°N或55°N到65°N的地区.这里年可能蒸散量在35cm到52.5cm之间.冬季长,一年中至少有9个月为冬季.冬季黑夜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小,在欧亚大陆中部和偏东地区又为冷高压中心,风小、云少,地面辐射冷却剧烈,大陆性最强,冬温极低.夏季白昼时间长,7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气温年较差特大.全年降水量甚少,集中于暖季降落,冬雪较少,但蒸发弱,融化慢,每年有5~
G. 高中地理。。气候~!
海陆受热不均是什么意思?同纬度太阳直射时间太阳高度角相等,辐射热相等,海陆受热一样。
但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大,热力性质有差异,热的时候陆地升温快,冷的时候陆地降温快。
H. 高考地理必备气候类型有哪些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
(2)亚热带
(3)温带
(4)寒带
(5)高原和高山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