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时区
『壹』 初中地理中有关时区的计算
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
以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中时区或零时区,往东、往西各划分成十二个时区;中时区以东为东时区,依次为东一至东十二区;中时区以西为西时区,依次为西一至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以180°经线为中央经线。
各时区均以本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又称标准时;同一时区内区时相同,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中间隔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越往东时刻越早,哪里才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人为规定,在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这样东、西十二区,虽为一个时区钟点相同,但日期总是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任何时候都比西十二区要早一天。所以,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反之,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题上说的就是向东穿过了日界线,可以看一下各个时区的时间,从日界线往东依次:
西十二:10日8:30
西十一:10日9:30
西十:10日10:30
西九:10日11:30
西八:10日12:30
西七:10日13:30
西六:10日14:30
西五:10日15:30
西四:10日16:30
西三:10日17:30
西二:10日18:30
西一:10日19:30
零时区:10日20:30
东一:10日21:30
东二:10日22:30
东三:10日23:30
东四:11日00:30
东五:11日01:30
东六:11日02:30
东七:11日03:30
东八:11日04:30
东九:11日05:30
东十:11日06:30
东十一:11日07:30
东十二:11日08:30
明显11日的地区小于一半
『贰』 时区的时差怎么算(初中地理)假设现在北
时区差法:同向减,异向加。即若两个时区为同向时区,则两时区数相减即为版时差;。若两权时区分别位于东西两时区,则两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时差。
经度差:同样是同向减,异向加,得出相差经度,在根据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来计算出时差
『叁』 时区的时差怎么算(初中地理)
1.全球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2.先找2地时差,同减异加
3.在已知地区的区时上,东加西减。
北京是东八区,美国(如果是西五区),相隔13,在东八的基础上减去13小时,即
3月14日早7点
『肆』 地理时区如何计算东西(初中)
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例如东八区和东五区都在东时区,则8-5=3。)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就相加。例如东八区和西八区就差16小时,则8+8=16。)“
『伍』 初中地理知识 时区与日界线
世界时区分为24个,每个15°,以0°(本初子午线)作为0时区(西京7.5°至东京7.5°)东一区是(东经7》5至22.5)以此类推,15°一区。特殊的是十二区是由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组成,每个7.5°(和0时区一样)。
一个为自然日界线{0时),自然日界线以东为新的一天,在一个为人为日界线(180°)以西为新的一天。例如当伦敦时间是4月17日0时时,北京时间4月17日8点,华盛顿时间为4月16日19时。原因是伦敦是0时区,北京是东八区(120除以15等于8)北京位于伦敦的东边,所以(0加8=8)而华盛顿位于75°W(75除以15=5)所以就(24-5=19)。这个原则叫做东加西减法,用这个方法是注意越过180°时时间是对的,但是日期就要变小一天。
关于气候的,有个很基本的知识,就是先看温度再看降水。
全年气温均在15°以上时就是热带气候,
全年降水均匀, 热带雨林
降水不均,全年降水少于1500ml 热带草原
大于1500ml 热带季风
降水少 热带沙漠
全年气温在0°以上时
降水雨热同期(温度高,降水多,如我国南方)
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雨热不同期(温度高,降水少,如旧金山)
地中海气候
冬天气温低于零度时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气候
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温带大陆性气候
全年低温,降水稀少 极地气候(分为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还有个高原气候(一般出现在高原地带,程点状分布,如我国青藏高原就是典型的高原气候)
『陆』 一道初中地理时区计算题
蒙特卡洛(7.25°E)地处0时区,飞机起飞时蒙特卡洛(7.25°E)的区时是
2011.6.30日1:00-12小时=2011.6.29日13:00
我国统版一使用北京时权间,即东八区区时。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
2011.6.29日13:00+(8-0)小时=2011.6.29日21:00
『柒』 一道初中地理时区计算题
西非往蒙特卡洛(7.25°e)0时区2011.6.30.1点=东八区(上海浦东)2011.6.30.9点(时区间,东加西减原则),而这是12个小时后的时间.求出发回时答间,再用2011.6.30.9点减去12小时.即2011.6.29.33点-12小时=2011.6.29.21点
『捌』 初中人教版地理书里面有没有时区
初中人教版地理书,只提到了时差,具体的时区要到高中学。
『玖』 地理求几个时区换算问题。初中的。求附带答案 多谢
(1)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举世瞩目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位于伦回敦的华答人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2)2014年冬季奥运会于北京时间1月8日00:14在俄罗斯索契开幕,索契地方时(东三区)为?
(1)2012年6月16日10时37分 (1月7日19:14)
『拾』 地理时区如何计算东西(初中)
地球自转一周差不多小时,这24小时是埃及人定的.大概是根据观察太阳升落发现的吧,具体原因好象没有记载.此外中国古代也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各地都这么分,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
在应用公历中,由于发现世界时在各地的不统一性,于是,在1879年,加拿大铁路工程师伏列明提出了“区时”的概念,这个建议在188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认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统一世界计量时刻的“区时系统”。“区时系统”规定,地球上每15°经度范围作为一个时区(即太阳1个小时内走过的经度)。 这样,整个地球的表面就被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规定为0°(即“本初子午线”)、东西经15°、东西经30°、东西经45°……直到180°经线,在每条中央经线东西两侧各7.5°范围内的所有地点,一律使用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刻。
这种世界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准。从西径7.5°到东经7.5°(经度间隔为15°)为零地区。由零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15°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十二时区与西十二时区相重合;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作为本区的标准时。
“区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时刻的混乱现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种不同时刻存在, 而且由于相邻时区间的时差恰好为1个小时,这样各不同时区间的时刻换算变得极为简单。因此,一百年来,世界各地仍沿用这种区时系统。
世界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准。从西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