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高中地理经纬网

高中地理经纬网

发布时间: 2021-01-28 05:10:24

Ⅰ 高一地理 经纬网计算

高中应该不会计算一般两点的球面距离吧?因为这用用到球面三角定律呢。
先计算这两点之间内的球心容角,也就是这两点的角距离:
球心角的余弦=正弦34度*正弦29度+余弦34度*余弦29度*余弦(48-36)度
查表计算出来,再查表查出这个球心角,把度分表示的球心角化成分,就是直线距离的海里数(1度=60海里,1分=1海里),如果用公里表示,可以按照1度=1000/9公里,1分=50/27公里转化。

高中地理经纬网方向问题

东西方向满足就近原则,所以B在A的东北方《你想看地图有的时候只标了个箭头,指示北方,而且我们看的是方向,不是经纬度》,那个公式没懂

Ⅲ 高中地理经纬网的知识总结

Ⅳ 高中地理重要经纬网有哪些

0度纬线: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度纬线:低、中纬度的分界线回.
60度纬线:中答、高纬度的分界线.
23°26‘度纬线: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北纬23°26‘是北回归线,南纬 23°26‘是南回归线.
66°34‘纬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北纬66°34‘是北极圈,南纬66°34‘是南极圈.
90度纬线:即南北极点,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是南极点.

Ⅳ 高一 地理极点经纬网如何判断坐标

根据箭头指示方向为逆时针,可以判断为北极,所以纬度确定为北纬30度!经度0度以东为东,以西为西!所以判定为西经135度!

Ⅵ 地理高中关于地球部分的知识全

这个抄太多啦`~我只能给你个袭大概的提纲 这是我们上课总结的具体的知识点需要自己看看

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二:经纬网
三: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
1.判读地理坐标
2.判读方向
3.两点间最短航线方向判断
4.利用经纬网估算距离
5.利用经纬网判定范围大小
6.地方时的计算
四:地球的运动
1.公转的概念 方向 周期 轨道 地理意义
2.自转的周期 概念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线速度 角速度
3.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视运动变化 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5.季节的变化及影响
五:地球与宇宙环境
1.天体类型 天体系统 构成
2.宇宙中的地球:太阳系 地球的普遍性及特殊性 月球的运动及月相(这个好像不考) 航天探索

就这些吧?

Ⅶ 高中地理必修一经纬网

南北向的是经线,每条经线的长度相等,每跨15°经线是一个时区
东西版向的是纬线,长度权由赤道向南北递减.
0°经线以东为东时区,以西为西时区
0°-南北30°纬线为低纬地区、南北纬30°-南北纬60°为中纬地区、南北纬60°-南北纬90°为高纬地区
同一条纬线上经度相差1°距离为111KM,赤道相同,其他纬线另算计算公式人教版教材上有,高中地理一般不会要求算其他纬线上的距离.
要牢记本初子午线,和日期变更线;高中地理考试的时候很多都会考到日期变更线.
还要掌握给出两地的经度后要求算两地相差的时间的方法.
大概只能记起来这么多了!好久没看过了! 望采纳!

Ⅷ 【高中地理】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23~26题

23 B 太阳直来射120°W ,即60°E为0时,0时经自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一天。
24 D 图中没有日期或纬度数,但可以看出甲地此日昼长为15小时。如果是夏至日,甲应该是北回归线以北,不是夏至,则纬度更高。
25 B 晨线以东为昼半球,与20°W重合,则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东半球与昼半球重合,太阳直射东半球中央经线即70°E。
26 C 晨昏圈是球心为圆心的大圆,与赤道的两个交点平分赤道,所以昼夜等长。正午太阳高度是以天为单位,每天均有变化。二至日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与赤道纬度差最大,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全球相等都是每小时15°。

Ⅸ 求助关于高中地理经纬网的一道练习

1、 A经北极沿经线圈到B,则距离为30°+30°=60°,经线上一度为111km,则全长为6660km。

2、 A沿纬线到B,则距离为180°,纬线上计算方法为111乘cosφ,则比方案一长。
希望可以帮到你,我算的很认真呢~ 望采纳哟~

Ⅹ 有没有专门讲高中地理经纬网和方位判断知识点的资料啊 求推荐

纬线和纬度
1、纬线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坏绕地球一周,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纬线之间相互平行,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有无数条,纬线中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纬线投射到图上看似水平的平行线,实际上是不同半径是圆。纬线的形状因观测者位置不同而改变(直线、弧、椭圆、圆)。
思考:由赤道向两极纬线的长度是如何变化的?哪条纬线的长度约是赤道长度的一半?
2、纬度
纬度是线面角,某点纬度的含义是由该点向地心作半径,该半径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以赤道为起始处,向北向南各分出90个纬度。赤道的纬度是0°,以北(南)的纬度叫北(南)纬,分别用“N”、“S”表示。
同一条经线上纬度差1°的经线在地表面的实地长度约是111千米。在任意一条经线上,如果A、B之间的纬度相差n°,则AB之间的实地距离约为n°×111千米。
南北半球的划分?低、中、高纬度区的划分?

思考: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有哪些?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哪些?全部位于北(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3、几条重要的纬线
0°: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界线
23°26′N ;23°26′S :之间有阳光直射现象;
66°34′N ; 66°34′S: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
写出它们的名称:
穿过的主要国家:
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穿过的主要气候类型区: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
经线的形状是半圆且与纬线垂直,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且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有无数条。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任意两条经线的间隔距离,在赤道上最大,由赤道向两极缩短。
思考:地球上赤道和任意一经线圈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赤道长度长于经线圈)?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任意一经线圈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等长)?
甲乙二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他们能回到原出发点吗?

2、经度
经度是二面角,某点经度的含义是该点所在经线的平面与 0°经线所在平面的夹角。0°经线的位置是人为规定的。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以0°经线为界向东、西各分出180个经度,分别称为东经、西经,用“E”、“W”表示。除0°及180°经线外,其他度数的经线都有两条。
赤道上1°经度的地表实地距离约为111千米,其他纬度处1°经度的地表实地距离约为111×1°×COSα千米。在任意一条纬线上,如果A、B之间的经度相差n°,则AB之间的地表实地距离等于n°×111×COSα千米。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东 西
160°E——————20°W——————160°E
(西半球) (东半球)
思考:跨东西半球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跨东西、南北半球的大洲?

3、几条重要的经线
0°:东西经度的划分界线。 180°:理论上的国际日期变更线。
20°W ;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
2、 经度的分布
画出以南北极为中心,以45°为间隔的经度分布图。
把右(左)手握成空心拳,大拇指向上(放在0°经线上)指向北极,顺右手四指方向东经度的度数增大,顺左手四指方向西经度的度数增大。
思考:如果把大拇指放在180°经线上,顺四指方向东经度的度数、西经度的度数如何变化?

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180°经线,但二者并不完全重合。
五、经纬网
由经线、纬线交织而成,可用来表示地球表面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经纬网的形状不同(网格状、圆弧状等)。
1、 纬度的判断
纬度数由南(北)向(南)北增大(减小)的为北纬,由北(南)向南(北)增大(减小)的为南纬。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在数值上等于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2、 经度的判断
经度数由西向东增大(或由东向西减小)的为东经,由东向西增大的(或由西向东减小)为西经。
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两条经线间的经度差一般相等。在侧视图中,用180°除以等分数的值即为相邻两条经线间的经度差;在俯视图中,用360°除以等分数的值即为相邻两条经线间的经度差。只要知道其中一点的经度,其他各点便可推算出。
六、经纬网的应用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
方格状经纬网图中横线代表纬线,竖线代表经线;经纬度的判断同上。
圆弧(圈)形经纬网图中,圆弧(圈)表示纬线,放射状直线表示经线。在极地图上,若极点为北(南)极点,该半球图内,各点的纬度均为北(南)纬度。
极点的判断: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根据图中经度的变化趋势判断;根据极地附近的海陆轮廓判断;还可根据极地日照图判断。
2、两点间最近航线的判断
(1)两地经度之差等于180°,最短航线过极点。
两地同位于北(南)半球,最短航线先向北(南)过极点再向南(北);两地位于南、北两半球,看过哪个极点的航线是劣弧。
(2)两地经度之差不等于180°,最短航线不过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
①若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由甲地往乙地,同在北半球(南半球)先向东北(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东北);甲乙两地位于不同的半球要讨论。
②若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由甲地往乙地,同在北半球(南半球)先向西北(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西北);甲乙两地位于不同的半球要讨论。
思考:从甲地(70°N,80°E)到乙地(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沿最短距离行走,其方向如何变化?
3、求地球某地上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坐标
(1)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其纬度数相等,且南北纬相互对应。
(2)关于地心的对称点,一定位于该点所在经线的正对经线上,其经度数与已知点互补,且东西经相互对应。
4.估算地面两点间距离
(1)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差×1°×111千米
(2)两点在同一纬线上:经度差×1°×111 ×COSα
(3) 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上:将该点进行平移后,经度和纬度分别进行计算。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