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
㈠ 初高中地理衔接总结
记气候很容易的,只要用心就好。温度是从两边递减的。可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热带分: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分: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温带就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包括: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0.极地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在大陆边缘地区,冬季长而寒,但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可达10℃,苔藓、地衣是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称为苔原气候;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等地的绝大部分地区,终年在冰雪覆盖下,最热月平均温也不超过0℃,因此被称为冰原气候。
11.高山气候可能出现在任何纬度,其特点是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㈡ 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有联系吗
一、明确地理科目的社会价值
地理科目在中学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被称为“副科”版,在大学里被权称为“小科”,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普遍对地理科目不重视,导致地理科目地位不高,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阻碍了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顺利实施.所以,笔者认为,实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对策就是要明确地理科目的社会价值.
1、向学生介绍地理科目的重要性
中学地理学科是中学课程中唯一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是各学科中唯一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为内容的一门学科.通过地理课程的学!
㈢ 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知识有什么区别吗
地理呢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科目,就算你不喜欢他的话,你学会了还是可以会看地图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想去哪里与旅游呢,都是可以看地图的,看看还有多远等等.其次呢,地里实际上是最好学的一项科目,因为人脑对图像的记忆要比文字好的多了.那么怎么学好初中地理呢?
有的时候呢,记住一个地理的位置,不要想他和哪些地理区域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只需要看图,你只要知道他大概长什么样子,在图上的哪个位置上就可以了.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第二点呢,就是需要学会用地图,因为地图又是地理学科当中的工具,又是在生活当中能够用到的,所以通过分析图的话就可以看出来它的地理特征,原理还有成型的原因.要学会读各种的地图,而且首先要记住基本的地图长什么样子,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的就是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重要分布.
上面所介绍的这两点都是怎么学好初中地理最基础的内容.希望同学们把最基础的内容都学会了,那么后边儿的提分儿也就上去了.
㈣ 初高中地理有什么异同点
一。初中地理:主要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主要包括中国各地已经世界各个大洲或国家的专相关情况)属
二。高中地理:分为三个部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
1.自然地理:地球运动、大气、水、地貌、土壤、植被等
2.人文地理: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等
3.区域地理:区域差异、区域开发、区域环境整治、区域可持续发展等
㈤ 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联系大不大
联系很大,我是过来人,高中地理难就难在地球天体学上,如果没有很好的空间想象力、深厚的地理学修养估计要再次听天书咯。
我地理学的好使有深刻原因的:
我小学时不爱看语文数学,爱看社会!
小学时,同桌问这美国就是小,地图上比中国地图小多了,可他拿的美国地图和中国地图都不是一张,也不是一个比例尺的,美国 是比中国小,但远不是他想象那样,当时我的感觉是给他解释极其费力。
后来升初中了,地理上的优势直接就显现出来了,不少我在小学的知识,七大洲四大洋的……由于考试次次领先,我对地理建立了浓厚的兴趣,兴趣驱使我更加勤于学习地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绝不敢说初中时地理就怎么怎么着了。那时候地理死记硬背的地方多,题目主观性强。我的优势没显现出来。
在高中,语文一般,数学倒数,理化天书,唯有地理,这也是受到地理班主任器重的原因,我的感觉是在大多数学生对地理题迷茫的时候,我已经前进到了老师的级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几乎没问过老师或其他学生这个题怎么做之类的。
而整个高三的模拟考,我地理科尤其是选择题,从来没错过1道以上,高考,选择一道好像就是5分?3分?在其余学科不出位的情况下,地理始终如咆哮的狮子在述说:我在!
可见学习地理要从娃娃抓起!
高考失利了,但文宗却名列班级第二,全校前5名。
文综包含地理
我觉得我的政治拉了分,地理还是那样,没人比我强,告诉你们,书上的公式你们是记,我是作图自己推。 可以说我班地理第二名——我的同座是我教出来的!刚开始我还害怕他超过我,后来发现这些年地理科高考题迷惑性、干扰性越来越大,我开始了第二轮升级。那感觉真像跑步比赛时,我来到了最后一圈和你们一起跑,而你们其实还在上一圈,真的。那种站在高处,总揽全局的体验,只有地理给过我。所以我对地理是有很深的、说不清的感情的。
地理科王的经历:小学起步早,初中稳步进,高中创辉煌。
不用选我,我具有特殊性,我写给自己做纪念咯。
㈥ 如何实现初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地理教育,高中和初中地理不论是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还是学生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初中到高中的跨度都很大。将初高中地理教育有机衔接起来,是提高中学地理教育质量的必要步骤和手段,也是中学地理教师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关键词】初中地理高中地理衔接在近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对于初上高中的同学来说,普遍感到高中地理比较难学,特别是必修一和必修三的内容,许多同学即使把教材上的内容看会了,可到应用、做题时还是不知如何下手。如何做好这个衔接呢?我个人认为并不是将初中的地理知识冉拿到高中课堂上复习一遍,而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制定精心的教学计划,有目的、分步骤的渗透至l 『教学中。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教学的衔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充分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首先。了解班级学生在初中课程的学习情况。在上高中地理第一节课时,老师可以通过书面文字( 如问卷调查、开学测试) 的形式,或者课下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其次,研究新课标初中教材的变化,明确学习的目标。近几年初中地理的教材变化较大,版本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调整。在教学前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 知己知彼” ,并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的起点和重点。二、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衔接,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为复习的重点。如初中学生对于地图知识的掌握较薄弱,学生不知道怎么看图,在读图时没有空间概念,拿到一幅地理分区图,不知道这是地球上的哪个地方,不能灵活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进行知识衔接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在高中阶段,应该让学生每人都有一本地图册,平时培养学生读图、认图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用图能力。三、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呢?首先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的知识很贴近现实生活,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事、身边的现象去了解地理,掌握地理知识。在教学中如果能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融入教材中,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例如,我在上高中地理第一节课时,举了大量身边的自然现象来说明地理知识,如我们早晚看到的太阳为什么又大又红?交通信号灯为什么用红灯作为停止的信号?如何利用自己的影子判断方向?让学生知道我们身边许多现象都能用地理知识来解释,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四、拓展区域地理,实现初高中内容的融合地理学最主要的特点是区域性和综合性,而区域的问题又都是综合的。区域地理既是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起点,也是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归宿,任何一种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都发生在一定的区域。从近年来文科综合考试命题看,试题以区域地理作为命题背景和切入点,利用高中地理知识和方法来加以分析和解释。由此可见。区域地理复习并不是机械的重复一遍初中课本,更不是单纯的记忆几个区域名称。而应该依据高考大纲要求,拓展区域危理内容,实现初高中地理内容的有机融合。五、抓住重点。采取多种形式补充初中地理新课程删减或降低要求的知识内容初中地理新课程删减或降低要求的知识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没有必要一一补充,要抓住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重点内容展开补缺。同时,补缺形式要多样:一是要坚持课前预习或课内自习,使学生自己找l 叶J 教学疑点、新点及难点,从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是结合教材内容,及时衔接初中地理知识。如讲“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衔接东西半球划分、时区、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知识;讲“ 水资源利用” 时,衔接初中地理的具体河流、跨流域t程等知识;讲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时,衔接世界地理中的具体山脉、岛屿名称等等。通过衔接可促进已忘知识的再现和巩固。三是要讲清相关学科知识内容,弄清这种知识在地理学中的应用范围。四是要进行随堂测试,及时了解信息反馈,掌握课堂教学效果。五是及时批改或课后辅导,可巩固已学知识。
㈦ 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有联系吗
初中的地理主要是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区域性的知识,是基础;高中地理则主要是一些理论。暂时来说,初中的不好,并不影响高中学好;但从长期来看,理论终究还是要放在区域中来应用,如果要高考的话那就更加重要了。
初中地理主要教我们了解世界的组成成分以及每个国家都盛产什么每个国家的人口占地面积等等,初中的中国地理让我们了解中国的铁路走形每个城市的特产以及气候等各方面的问题。升入高中后,这些知识我们还有必要去复习吗?本文就为你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统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因此,具备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复习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识。一是可以抽点时间(读报刊杂志的时间即可)浏览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图知识、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中国分区地理等内容,加深这些基础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当涉及初中知识时,及时查找区域地图或复习初中相关内容,注意高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
所以说每个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是有联系的,不要拆东墙补西墙,不思进取,一定牢记基础知识,这样在学习高中地理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
㈧ 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区别
初中地理是很基础浅显的知识
高中地理关于地球方面涉及到一些
数学公式
,一般需要计算;
大气环流
方面需要明白一些物理化学基本原理;非主观题方面更多的是需要从各角度分析问题
㈨ 初高中地理教师哪里找
您好 我是一个高中生 是我们地理老师的得意学生 也是个地理爱好者 我想回就您说的发表下我的意见 现在答的学生,上课不希望只是听到些死板的课本上的概念 更希望进行课外的扩充 需要大量的知识串联,紧密的要点连接 不光是 什么是GPS GIS.
㈩ 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有什么区别
初中地理就是要背,高中地理要理解,要有空间想象力,同时也要背,高中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