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地理考纲
A. 江苏09高考大纲词汇
2009江苏高考新增词汇表
2009年江苏高考词汇表中新增《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单词120个,均为《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其他最流行英语词典词频表中最常用的前3,000词汇。同时,删去2008年词汇表中的单词40个,调整后的词汇表共收录约3,500个单词。
alien a &n adj. 外国的 相异的 不同 背道而驰n. 外侨
arch n 拱门 弓形结构 拱形
assembly n. 集合 装配 集会 集结 汇编
assignment n 分配 委派 任务 (课外)作业
associate v vt. 使发生联系 使联合 vi. 交往 结交
bake v 烘焙 烤 烧硬
bang v 发巨响 重击
booklet n 小册子
bump v &n v. 碰(伤) 撞(破) 颠簸 n. 撞击 肿块
capable a 有能力的 能干的 有可能的 可以...的
chamber n 室 房间 议院 会所 (枪)膛
charity n 慈善 施舍 慈善团体
chase v &n vt. 追赶 追逐 雕镂 n. 追赶 追击
coach n 四轮大马车 长途汽车 教练
column n 圆柱 柱壮物 专栏 纵队
community n 公社 团体 社会 (政治)共同体 共有 一致
共同体 (生物)群落
complaint n 诉苦 抱怨 牢骚 委屈 疾病
conscious a 有意识的 有知觉的 故意的 羞怯的
contact v &n vt. 接触 联系 n. 接触 联系
context n 上下文 文章的前后关系
cooperation n 合作 协作
corridor n 走廊
county n 县 郡
cricket n [昆]蟋蟀 [运动]板球
crisis n 疾病的转折点(或转好或恶化) 决定性时刻 危机
危险期 历史上的紧要关头 [医]危象 转换期
critic n 批评家 评论家 吹毛求疵者
crown v 加冕 顶上有 表彰 使圆满完成
current n 涌流 趋势 电流 水流 气流
cute a 可爱的 聪明的 伶俐的 装腔作势的
darling n 心爱的人 亲爱的
define v 定义 详细说明
definite a 明确的 一定的
definition n 定义 解说 精确度 (轮廓影像等的)清晰度
deposit v vt. 存放 堆积 vi. 沉淀
depression n 沮丧 消沉 低气压 低压
despite prep 不管 尽管 不论
destruction n 破坏 毁灭
detail n 细节 详情
determination n 决心 果断
device n (1) 装置 设计 图案 策略 发明物 设备
(2) 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economic a 经济(上)的 产供销的 经济学的
economy n 经济 节约 节约措施 经济实惠 系统 机体
经济制度的状况
element n 要素 元素 成分 元件 自然环境
emotion n 情绪 情感 感情
emotional a 情绪的 情感的
engineering n 工程(学)
essential a 本质的 实质的 基本的 提炼的 精华的
estimate n &v n. 估计 估价 评估 v. 估计 估价 评估
ethnic a 人种的 种族的 异教徒的
evil a 邪恶的 带来麻烦的 不幸的 有害的 诽谤的
facility n 设备 工具,容易 简易 灵巧 熟练 便利 敏捷
factor n 因素 要素 因数 代理人
fascinating a 迷人的 醉人的 着魔的
feature n &v n. 面貌的一部分(眼口鼻等)特征 容貌 特色 特写
vt. 是...的特色 特写 放映 vi. 起重要作用
financial a 财政的 金融的
gene n [遗传]因子 [遗传]基因 Gene n. 吉恩(男子名)
household n &a n. 一家人 家庭 家族 王室
adj. 家庭的 家族的 家属的 普通的 平常的
image n 图象 肖像 偶像 形象化的比喻 极为相象 映像 典型
impact n 碰撞 冲击 冲突 影响 效果
indivial a 个别的 单独的 个人的
infection n [医] 传染 传染病 影响 感染
intellectual a 智力的 有智力的 显示智力的
interpret v 解释 说明 口译 通译 认为是...的意思
invest v 投(资) 购买(有用之物)~ 授予 投资
ladder n 梯子 阶梯
landscape n 风景 山水画 地形 前景
lane n (乡间)小路 巷 里弄 狭窄的通道 航线
loan n (借出的)贷款 借出
location n 位置 场所 特定区域,[电影]外景拍摄场地
maintain v vt. 维持 维修 继续 供养 主张
margin n 页边的空白 (湖、池等的)边缘 极限 利润 差数
(时间、金额等的)富余
military a 军事的 军用的
mood n 心情 情绪 语气 状态
mystery n 神秘 神秘的事物
negative a 否定的 消极的 负的 阴性的
nevertheless ad 仍然 不过
numerous a 众多的 许多的 无数的
obtain v 获得 得到
occasion n 场合 时机 机会
offence n 犯罪 冒犯 违反 罪过 过错
opportunity n 机会 时机
oven n 烤箱 烤炉 灶
panel n 面板 嵌板 仪表板 座谈小组 全体陪审员
peak n 山顶 顶点 帽舌 (记录的)最高峰
penalty n 处罚 罚款
philosophy n 哲学 哲学体系 达观 冷静
pole n 棒 柱 杆 竿 极 磁极 电极
poverty n 贫穷 贫困 贫乏 缺少
priest n 牧师
prince n 王子
property n 财产 所有物 所有权 性质 特性 (小)道具
proposal n 提议 建议
protein n [生化]蛋白质
psychological a 心理(上)的
qualified a 有资格的
release v 释放 解放 放弃 让与 免除 发表
responsible a 有责任的 可靠的 可依赖的 负责的
restore v 恢复 使回复 归还 交还 修复 重建
rural a 乡下的 田园的 乡村风味的 生活在农村的
secondary a 次要的 二级的 中级的 第二的
series n 连续 系列 丛书 级数
shift v vt. 替换 转移 改变 移转 推卸 变速
vi. 转换 移动 转变 推托 变速
sign v &n v. 签名(于) 署名(于)~ 签署
n. 标记 符号 记号 征兆 迹象 征候
site n 地点 场所 遗址
smart a 巧妙的 聪明的 漂亮的 潇洒的 刺痛的
剧烈的 厉害的 敏捷的
snap v 猛地吸住 突然折断 使劈啪地晌 猛咬
solution n (1) 解答 解决办法 溶解 溶液
(2) 解决方案
somewhat ad 稍微 有点 有些
sore a 疼痛的 痛心的 剧烈的
stream n 溪 川 流 一股 一串 河流
stretch v 伸展 伸长
strip n 条 带
survey n 测量 调查 俯瞰 概观 纵览 视察
threat n 恐吓 凶兆 威胁
threaten v 恐吓 威胁 预示(危险) 似有发生或来临的可能
可能来临
tunnel n 隧道 地道
weapon n 武器
wrap v vt. 包装 卷 缠绕 包 覆盖 裹 遮蔽 隐藏
vi. 缠绕 重叠 穿外衣 包起来
B. 江苏小高考地理、生物的范围是什么只考必修吗还是要考选修的啊
范围只在必修部分,而且不是全部都考。具体的每一年都会有细微变化,要参照当年的《考试回说明》。事实答上,个人不必要担心太多。一是老师们会研究好《考试说明》,讲课期间告诉你重点在哪,节省你的时间;二是小高考题目十分基础。
选修部分一般不会考到,要看《考试说明》,记得化学有一本选修《化学与生活》,但也十分基础,其它的基本在必修部分。
C. 江苏小高考考试说明,历史共多少考点
具体的要求有很多的,你可以参考一下这个哦!
http://wenku..com/link?url=-AEpM2m0R4iJfJ5pDWClk
望采纳,谢谢
D. 江苏省高考语文考纲里有多少本要求阅读的课外书籍
共10本
雷雨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欧也妮
边城
哈姆雷特
老人与海
呐喊
女神
E. 江苏省高考大纲有没有出来
2011江苏高考面纱逐步掀开 9科考试说明公布 具体可去“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高考频道查询。
2011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出炉 名师解读各科变化
物理:考点数有减少
2011年物理考试说明删减了一些考点,并调整了部分内容和考点要求。
新《说明》总考点数为104个,比2010年减少了4个。其中,在公共必考部分删除了原“考点45 简单的逻辑电路”,将考点数减少为62个。选考模块的总考点数减少为42个。
还在多处做了精心调整。如在“二 考试内容及要求”中新增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将“实验要求”调整为“实验技能的要求”;将"考点10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说明:解决复杂连接体的平衡问题不作要求"调整为"说明:只要求解决在一个平面内的共点力平衡问题";将"考点11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的"说明: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不作要求"调整为"不要求定量求解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在新考点56中删去了原有的"涡流";在新考点80中删去了"波的反射和折射";在新考点95中删去了"概率波 不确定关系"等。金陵中学物理特级教师 陈连余
历史:考点略有增删
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带有鲜明的"稳中有变"特点。其中,"稳"是主题。考试内容、典型题示例两部分各有少许的变动与调整。删减的考点两个。新增"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考点。表述调整有两种类型:一是纯粹完善语言文字,二是调整考点考查范围。典型题部分调整了一道选择题和两道非选择题。从新增典型题的命题方式上看,重视"新材料"、"新情景",贴近生活,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是显著特点。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昨日发布了2011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作为江苏明年50万考生的备考“圣经”,高考考试说明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1(江苏卷)说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以及《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2011(选修科目)说明》历史、地理、思想政治及物理、化学、生物6科。
高考江苏卷试题结构微调
在昨日公布的考试说明中,语、数、外三科最为引人瞩目,因为根据江苏2011年高考规则,这三科是按照分数计算成绩,而其他科目都是按照等级来作为评价标准。记者细细核对2011年三科说明与2010年的考试说明,发现在试卷结构方面,变化非常有限。数学、外语基本上延续了去年的试卷格局,仅在具体措辞上有所变化。例如,外语科目中,在考试内容要求方面,2010年的阅读第七小点指出,“根据所读,用恰当的词语补全文章提纲,概括关键内容或作要词词语转换”,而在2011年的阅读第七小点中,则是“用恰当的词语补全文章提纲,概括关键内容或作关键词语转换”;再如在2010年的书面表达要求中,提出“根据特定的语境准确使用英语语法和词汇”,而在2011年的书面表达要求中,提出“根据特定的语境准确使用英语语法,选用恰当的词汇”。此外,2011年的英语新增词汇比去年的164个有所减少,大约在100个。
2011年的数学科目在结构上没有很大的变化。 必做题部分由填空题和解答题两种题型组成。其中填空题14小题,约占70分;解答题6小题,约占90分。附加题部分由解答题组成,共6题。其中,必做题两小题,考查选修系列2(不含选修系列1)中的内容;选做题共4小题,依次考查选修系列4中4-1、4-2、4-4、4-5这4个专题的内容,考生只须从中选两个小题作答。
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计算和推理过程;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试题难易比例方面:必做题部分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在试卷中的比例大致为4:4:2;附加题部分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在试卷中的比例大致为5:4:1。
明年的高考语文卷在现代文阅读方面有所调整。2010年的现代文阅读结构:A.4题,23分。其中包含简答题和表述题。B。论述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5分。其中包含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2011年的现代文阅读考试内容:A.4题,20分。其中包含简答题和表述题。B。论述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8分。其中包含简答题和表述题。
相关人士指出,论述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无论是所占分值比重还是考试要求都比去年有所提高,这体现出高考语文更加强调实际应用能力,也符合高中语文课改注重语文应用能力,贴近现实生活的要求。
6门选修科目力避偏题怪题
2011年历史、地理、思想政治及物理、化学、生物共6门选修科目考试均呈现稳中有变的特点。在考试形式和题型结构方面,6门科目均未有太大改动,只是在考试范围方面出现了微调。历史科目在试卷结构方面最为保持稳定,试卷结构由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组成。必做题约占85%,选做题约占15%。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三种,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政治科目的考试范围出现细微变化,2010年的必考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和“时事政治”。选考内容为“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2011年的必考内容和往年一样,只是选考内容多出“经济学常识”模块,要求考生根据本人的选修情况,选考其中一个模块。
相关人士表示,经济生活和考生本人息息相关,国内外经济热点也为考试提供了丰富的命题资源,这些都是经济学比重在政治科目中分量加重的原因。
在化学科目中,2010年的说法是试卷分值比例为选择题约35%,非选择题约65%。2011年则是提出选择题约占三分之一,非选择题约占三分之二。
相关人士指出,不再设定具体的题型比例,有利于命题专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试题走向,同时也能保证试题结构的稳定。
2011年的选修科目说明中,杜绝难题、怪题的倾向也很明显,都强调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在物理科目的说明中,提出三个选考模块内容不出现难题,难易程度力求相当。地理考试说明在命题指导思想中干脆提出贴近考生实际,不出偏题怪题。本报记者 王琦
换个方式看高考(记者述评)
从上个月公布的江苏高考必修科目说明,到本月发布的三门主科目和选修科目说明,2011年江苏高考面纱逐步被掀开。保持稳定和结构微调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当我们力图从试题内容去看江苏高考时,不妨可以多只眼睛,从大局出发,换个方式看2011江苏高考。
先从官方消息面看,江苏教育考试院在2011年高考说明中就明确提出,高考科目命题“公平、公正”的选拔原则依旧坚持,同时倡导学生全面、牢固、灵活地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摒弃猜题、押题和题海战术。在江苏省教育厅负责人回答有关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时,也不忘说高考,他的评价是从2008年到现在的江苏高考制度改革周期,江苏高考改革实现了平安高考。下一步对江苏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要认真总结,进一步完善,保持相对稳定。
对于明年高考怎么考,媒体期待,社会期待,考生家长更期待,我想无论是被媒体热炒的高校自主招生联盟还是江苏艺术类高考启动,它们的运行轨迹都离不开高考自身的定义,那就是高考是为高等院校录取新生服务的选拔性考试。有选拔就会有竞争,当每名考生明白考场如战场的道理时,也许就不难理解明年高考究竟会怎么考了。
F. 2008年江苏高考说明是什么
(最新)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
特别说明:本方案是根据近日召开的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定夺会公布的草案整理而成,具体操作层面可能会微调,但基本上确定是2008年江苏高考的新方案。
总的方案是:3+学业水平测试
一、指导思想:
1、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以改定教)
2、有利于选拔人才,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3、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4、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二、科目设置以及成绩处理:
1、3门统考,即语文、数学、外语
时间:6月7日上午语文,下午英语;6月8日上午,数学。
分值:每门200分,其中选修历史的考生须作答语文50分加分题,选修物理的考生须作答数学50分加分题,其成绩不纳入高考总分,但作为高校录取参考依据。(艺术体育类考生如果不兼报其它类,可以不做加分题)
2、学业水平测试:
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信息、通用)
时间:信息技术在10月份全省统一机考;必修在12月9日全省统一考试(按高考要求),选修的2门在高三上学期期末进行,同时进行必修5门的第二次考试(不及格或不满意)
形式:以单科形式。一类是必修5门,一类是选修2门(指定选修是物理或历史,其它为自主选修,只有四种即物化、物生、历政、历地。选修之外为必修)
艺术体育类考生如果不兼报其它类,就选择7门必修,不须考选修。
外语类考生另外安排口语加试。
3、成绩处理
成绩分5个等级:
(1)必修:划定合格线为60分,即D级,根据全省参考人数,按成绩划定前5%为A级,(A-D)÷3得出分差,A-分差=B,B-分差=C。例如:历史学科93分为A,则B=A- (A-D)÷3=93-(93-60)÷3=93-33÷3=93-11=82。依次类推。
(2)选修:根据全省参考人数,按成绩划定前10%为A级,前10%—25%为B级,前25%—55%为C级,前55%—85%为D级,后15%为E级;每年考生数的10%是本—,25%是本二。
4、综合素质考核
是985工程和211工程学校录取的必备条件。
三、命题:
1、思路:科学性、创新性、公平性。
2、结构:
语文、数学是必修加选修,英语是8级考试。数学是必修和选修Ⅰ,选修Ⅱ、Ⅳ为加分题。
语文加分题范围在考试说明中公布。
必修5门只考查必修内容,选修2门考选修加必修。
所有选修内容的学科试卷都设计选做题(语文、数学以及2门选修),由考生在考场上自主决定选做的题目。
四、录取工作:
总体原则:分层、分类录取,统一测试为主,自主录取为辅;笔试为主,面试为辅,注重综合素质评价。高校要在招生章程中公布考生学业成绩等级要求。
根据计划数按照语数外成绩总分以及艺术体育专业成绩划定控制分数线,语数外成绩是必要条件。
志愿填报,仍然采取公布成绩后填报志愿,必修学科的测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即D级以上方可填报志愿,如达不到D级则无资格参加语数外考试、无资格获得毕业证书、无资格填报志愿。5门必修学科有2个C级以上,其中选修2门中必须有1门是C级,方可填报本科志愿。
投档方法:继续施行平行志愿,按语数外成绩从高到低投档,艺术体育类按文化加专业成绩投档。
民办专科学校实行注册入学
G. 江苏省2010地理高考考纲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江苏卷)考试说明
地 理
一、命题指导思想
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旨在测试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必备的地理素养,注重测试学生对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与形成的地理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力求做到与学生学习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相一致,充分体现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价值和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力求突出科学性、基础性、时代性、公平性和创新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不出偏题和怪题。
二、测试内容和要求
(一) 测试范围
测试范围包括“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必修模块。
(二) 测试能力要求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试题的文字表述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关地理信息。
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判读和分析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
能够初步掌握和运用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基本原理
与规律等知识。
能够初步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判读、填绘地理图表,进行相关的地理计算
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
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比较准确简洁的文字、图表等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
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的要点。
能够结合有关地理事实材料,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通过比较、推理、判断和分析,
简要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
4. 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
能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能够尝试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究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初步提出解决
问题的对策。
(三) 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地理1
宇宙中的地球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地球的圈层结构 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地表形态的变化 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大气受热过程 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气压带与风带 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天气系统 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水循环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洋流 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知道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结合实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 结合实例,简述主要自然灾害(旱涝、台风、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地理2
人口与城市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人口增长模式 知道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人口迁移 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人口数量与环境 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城市的空间结构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
城市服务功能 知道城市服务功能的含义
比较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 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结合实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与聚落、商业网点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环境问题 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可持续发展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地理3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区域的含义 了解区域的含义
区域差异 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地理环境 结合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可持续发展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区域环境与发展 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 结合实例,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明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与农业持续发展 结合实例,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说明该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结合实例,分析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结合实例,分析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说明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遥感(RS) 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 知道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及其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 知道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 知道数字地球的含义
三、试卷结构
(一) 题型比例
试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题。客观题与主观题的分值比例大致为7:3。
(二) 试题难度比例
试卷包括基础题、中等难度题与难题,其占分比例大致为7:2:1。
(三) 内容比例
自然地理部分约占40%-60%。
人文地理部分约占40%-60%。
四、测试方式和时间
(一) 测试方式
闭卷笔试。
(二) 测试时间
75分钟。
(三) 试卷满分值
100分。
五、典型题示例
(一) 单项选择题
图1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图2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图1
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点
【解析】此题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的建成为情境,旨在考查学生对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规律的掌握情况,并引导学生关注重大的地理时事。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C
2.我国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能运用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进行推理判断,确定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不同时间所处的位置。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D
3.近百年来,南极地区冰川消融速度有加快趋势,其原因主要是
A.气候变暖 B. 酸雨危害 C.风速加大 D.降水变化
【解析】此题涉及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判断,得出南极冰川加速消融的直接原因是气温升高,而气温升高说明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A
图3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根据某地天气系统图,判断该地天气系统的类型及其特征,并对学生从图中准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首先要能判断出该天气系统为暖锋,进而分析暖锋过境对乙地天气的影响。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B
5.有关图式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能根据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该地地表形态的特点及成因。首先可以判断出该地的地质构造为褶皱,进而判断乙、丙、丁的地貌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形成原因。此题对比较、推理和判断能力要求较高。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A
6.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此题在上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学生对地表形态成因的掌握情况。根据判断,乙地为背斜形成的山谷,说明此处因张力作用明显,受到了较强的侵蚀作用。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B
读图4,完成7~8题。
7.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此题通过呈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考查学生从图中准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力。此题要求学生在掌握大气受热过程的基础上,理解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然后判断图中四个箭头的含义,即①箭头表示太阳辐射,②箭头表示大气吸收部分太阳辐射,③箭头表示大气逆辐射,④箭头表示地面辐射,从而准确选出④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D
8.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气保温作用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学生首先要明确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从而能根据图中各箭头所示的含义,判断出③箭头表示大气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C
9.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塞北到江南地域分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水分 B 热量 C. 土壤 D. 地形
【解析】此题由诗句引入问题情境,要求学生从地理学的视角,领悟诗句中所蕴涵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掌握情况。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B
图5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10.有关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
B.多种经营,市场适应性强
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根据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分析判断该区域农业类型的特点。首先可以判断出该区域的农业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进而分析得出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D
11.与②小麦区相比,①小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地形 B.热量
C.科技 D.市场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掌握情况。首先要知道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自然因素,进而分析判断出由于①、②小麦区纬度位置的不同,热量条件有所差异,因此处于纬度位置较低的①小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热量。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B
读图6,完成12~13题。
12.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A.1970年 B.1980年 C.1990年 D.2000年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能根据某河段水位变化示意图,分析判断该河段不同年份水位季节变化的状况。学生可以从某一年洪水期水位和枯水期水位差的大小变化来判断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的情况,由此可以得出1990年水位季节变化最大。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C
13.2000年较1990年水位变化减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流域内
A.年降水量增大 B.上游围湖造田
C.植被覆盖增加 D.水土流失加剧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分析1990年到2000年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由于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将使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C
图7为“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图7
14.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能根据某城市1980年和2008年某地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分析判断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及其成因。从图中可以看出,1980年以来,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形态的变化与城市桥梁、公路以及铁路的建设与布局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判断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原因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A
15.2008年该城镇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
A.自来水厂 B.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C.造纸厂 D.大型超市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布局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根据影响自来水厂、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造纸厂以及大型超市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对各工业企业的空间位置进行分析,判断出其布局是否合理。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C
2008年入冬后,华北、黄淮等地旱情发展迅速。图8为“我国2009年春季某日旱情分布示意图”,图9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6~19题。
16.地处特旱区的城市有
A.广州、南宁 B.呼和浩特、沈阳 C.太原、石家庄 D.兰州、西安
【解析】此题以2008年入冬后我国发生的大范围旱灾为情境,主要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根据图中的图例读出地处特旱区的城市是太原和石家庄。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C
17.造成我国北方旱灾的主要原因是图9中的
A.①偏少 B.②偏多 C.③偏少 D.④偏多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旱灾发生原因的探究,要求学生结合海陆间水循环过程来判断形成旱灾的水循环环节及其变化,本题属于难题。
【答案】C
18.若要实时获取我国旱灾分布范围的信息,应选用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及数字地球的概念及应用领域的掌握情况。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C
下表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资料”。读表完成19~20题。
年份 有户籍人口(万人) 总人口(万人)
1982年 2 2.8
1998年 120 750
2007年 200 1400
19.引起该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资源 B.资源、政策 C.政策、经济 D.气候、经济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根据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资料,分析城市人口变化的形成原因。根据统计资料中不同年份的人口数据可以判断该城市人口在增长,进而分析得出该城市人口增长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经济快速发展所引起的。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C
20.20世纪80年代,该市大力发展电子装配业。该工业属于
A.动力指向型 B.原料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的掌握情况。电子装配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属于劳动力指向型。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C
图10为“20世纪末部分国家城市和乡村人口比例(%)”,完成21~22题。
21.图示国家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能从地理统计图中获取有关信息,考查学生对城市化概念和特点的掌握情况。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主要指标,学生可以根据日、英、美、法四个国家的城市人口比例进行比较判断,得出英国的城市人口比重最高,故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英国。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B
22.从图中可以看出
A.中国和印度城市人口数量相同 B.巴西和美国城市化速度相同
C.发展中国家间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D.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均高于发展中国家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城市化进程及特点的理解程度,对读图能力的要求较高。中国和印度虽然城市化水平很接近,但因人口基数不同,所以城市人口数量不相同;巴西和美国虽然城市化水平很接近,但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美国是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阿根廷、巴西、土耳其、中国、印度均属于发展中国家,从图中所示五国的城市人口比重可以看出,最高的达到86%,最低的只有26%,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不一定高于发展中国家,如属于发展中国家的阿根廷,城市人口比重为86%,高于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故选C。此题属于难题。
【答案】C
23.图示信息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
A.与资源国情相适应
B.消耗的物质资源少,环境成本低
C.与减少物质资源消耗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D.要切实转变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过大的方式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长期形成的物质资源消耗大、经济效益低、环境成本高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是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D
(二) 判断题
24.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环境差异性成因的理解情况。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误
25. 全球气候变化即指全球气候变暖。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解情况。学生要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全球气候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既包括全球气候变暖,也包括全球气候变冷等其他变化。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误
26. 某城市地铁开通后,沿线出现了新的商业网点,这表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带来了商业网点的相应变化。
【解析】此题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考查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影响的了解情况。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正
27.流域开发与整治就是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流域开发与整治相关知识的理解情况。流域开发与整治要依据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进行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答案】误
28. 产业转移既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能加重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
【解析】此题通过产业转移对迁入区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利、弊两个方面的影响,考查学生辩证看待地理问题的能力。产业转移可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不合理的产业转移也可能加剧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正
(三) 综合题
29.图12为“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位置,
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 ▲ 季。
(2)N地受 ▲ 气压带控制,降水
较 ▲ (多、少)。
(3)M地盛行 ▲ 风,气候特征是
▲ 。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
根本原因是 ▲ 。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和季风环流等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分析、判断有关问题。第(1)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根据图中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分析得出气压带和风带所处的纬度位置偏北,从而判断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季。第(2)小题要求学生根据图中N点的纬度位置判断得出该地所处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再分析该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进而得出该地降水较少的结论。第(3)小题主要考查季风环流的成因及其气候特征。图中M点位于我国东部,风向为东南,故可判断此时为夏季,进而分析得出此时该地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亚洲东部有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环流,其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本大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参考答案】
(1) 夏
(2)副热带高 少
(3)东南季 高温多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0. 图13中,①是电子工业区,周围有众多的高等院校,②是石油化工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电子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与石油化工企业有生产联系的厂家纷纷聚集在石油化工区,其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
(3)若在图中③处布局钢铁厂,是否合理?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4)若在图中④处建自来水厂,是否合理?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5)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处于石油化工区与主城区间的P带应设置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侧重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有关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对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影响电子工业区位因素的掌握情况。电子工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和技术对其影响最大。第(2)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集聚效应的理解情况。石油化工企业集聚在石油化工区,其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第(3)小题和第(4)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些常见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原理的掌握情况。钢铁厂排放的气体易造成大气污染,故应布局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方向。自来水厂应布局在城区河流的上游方向,便于取得水质较好的水源。第(5)小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了解工业布局中环境保护的措施。在工业区和城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带,以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本大题属于基础题。
【参考答案】
(1) 高新技术
(2)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不合理 处在城区的上风方向,对城区造成大气污染
(4) 合理 处在城区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5) 卫生防护带
31.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图14为“京津唐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14
(1)京津唐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有 ▲ 、 ▲ 、 ▲ 、 ▲ 等。
(2)滨海新区和曹妃甸工业区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对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的积极意义分别是 ▲ 、 ▲ 。
(3)新建工业区的工业集聚有利于企业共用 ▲ ,相互协作和技术创新,降低 ▲ ,集中处理废弃物等。
(4)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制约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请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提出解决该地区工业用水紧张的主要措施。
开源: ▲ ;
节流: ▲ 。
【参考答案】
(1)①原料丰富 ②能源丰富 ③科技发达 ④交通便利 ⑤市场广阔
(2)优化产业结构 减轻环境压力
(3)基础设施 成本
(4)开源: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 节流: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好不容易找到的,下载下来的是WORD文档,然后自己复制上去的。下载链接给你吧。http://taoti.tl100.com/UploadFiles/200912/2009120814493353373429.rar?wasid=
我是学地理专业的,有不会的问题可以问我。
H. 我是社会考生打算参加2020年江苏高考,有人知道2020年江苏高考考试大纲吗谢谢
这个还是参考去年的吧,每年的都大同小异的,或者去当地的学校看看教材教辅这些资料,自己复习复习,找个培训班的老师指导指导
I. 求江苏高考考试说明
学校没发吗 还是弄丢了 问问老师吧 他们应该知道途径的 这种东西是考试院发的 所以书店网上当然没有
J. 跪求2015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特别是英语。
http://www.51test.net/gaokao/jiangsu/shuoming/
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获悉,《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及《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全部出台。这套“说明”对2015年高考的考点范围、能力要求都有明确表述,是考生参加高考的权威指南。现代快报第一时间约请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九科一线名师,解读最新变化。语文老师提醒考生不要写“四不像”作文;数学老师从中发现,2015年的数学试题预计会很亲切;英语老师建议考生要重视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考查……
高考计分科目:语数外
“四不像”作文不灵了,要用“适当文体样式”
点评名师:高级教师宋兵周晟
语文
最新变化:
初中部分增加《记承天寺夜游》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两篇,总数达30篇,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更为重视。作文继去年给“抒情性散文”以地位后,又加入“能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这一句,进一步提高文体要求,提醒考生平时要杜绝“四不像”的习作。附加卷名著阅读去掉了巴金的《家》,总数恢复成10部,这对文科班学生来说算是减轻了一点负担。古诗文阅读鉴赏评价要求中,“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被修改成了“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在学术上,两者界限并不是特别明晰,但“艺术技巧”的提法相对来说更全面,更有涵盖性。
在“典型题示例”中,删掉了字音、字形、标点符号、语用主观题这些样题示例,但不能就此认定今年字音字形之类不考,毕竟在必考内容中仍是明确的能力要求。另外,词语辨析、诗文对仗、连贯、得体等新题型被纳入“典型题示例”中(漫画题除外)。
复习建议:
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精练多思,学会感悟与归纳,注重能力训练;作文要增强文体意识,注重情感与理性的个性化表达;同时研究“典型题示例”及其他高考精题,总结命题答题规律。
大部分题源于课本,试题会很亲切
点评名师:高三数学备课组长马乃伦
数学
最新变化:
(1)必做题部分在考试内容栏中有两处发生了变化:函数与方程,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都从A级考点变成B级考点。其中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中学数学里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对这方面内容的考查可以区分出学生的能力,加强这方面内容的考查是必要的;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这部分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于大部分学生的后继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把这两部分内容的考查从A级考点变为B级考点是很正常的,高考将会加强这两方面相关内容的考查。
(2)考试说明的另外变化是在典型示例中:填空题12题为2014年数学考卷中的12题,这说明将延续近两来江苏高考命题的风格,试题朴实平和,大部分题目源于课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给考生以亲切感。
复习建议:
用教材来对照说明中的36个A级考点、74个B级考点及8个C级考点,不能留有知识盲点。提高运算能力,一方面要通过限时练习来提高做容易题和中等题的速度,另外一方面要提高运算的准确率。
重视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