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高中地理农业地域类型

高中地理农业地域类型

发布时间: 2021-01-27 18:47:26

高中地理 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

农业地域类型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类型,按动植物的地域分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分为: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近年来常考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的分布、区位优势及其特点。另外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也属于了解一下。
1.水稻种植业

水稻种植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水稻种

植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机械化水平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五是科技水

平低。

问题及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等。

2、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主要分布区有美国、加

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家庭经营,而我国的一般是国营的。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问题及解决措施:农业成本高,能耗大。
3、混合农业

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混合农业的形式多样,但生产形式较稳定、分布较广泛、商品生产有一定规模的,只有经济发达国家的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因此通常所

说的混合农业指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

主要分布区: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

生产特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问题及解决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等。 4、大牧场放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这种农业往往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

植被,因而形成了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区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生产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

问题及解决措施: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等。

5、乳畜业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

市场的远近和饲料的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世界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产

品主要是新鲜牛奶。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

1.水稻种植业: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3.混合农业: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4.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5.乳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

Ⅱ 高中地理 判断农业地域类型的方法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用。
1、农业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类型按生产对象不同,划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序划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按农产品商品化程序划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类型,按动植物的地域分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分为: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农业类型强调农业部门结构,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农业类型是农业分类的概念,包含有系统的或分类的特征,着重农业地域结构的形成,是农业客观现实的反映,在空间分布上往往不连片,可重复出现。农业地域类型可作为基层的农业区,是农业区划的基础;较高层次的农业区是若干农业类型的地域组合。
河谷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坝子农业这些只能说是地区农业生产的特色。按中图版(北师大王民编)对农业地域类型的分类,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共分三大类十三小类:即:
(1)、原始农业——含原始迁移农业、初步定住农业、游牧业。
(2)、传统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稻作农业、传统混合农业、地中海农业。
(3)、现代农业——现代商品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种植园农业、市场园艺业。
任何事物的分类都有多个系统,看你从哪个角度分。农业的分类也会有多个系统。上述系统是按农业生产水平等为依据的。例如绿洲农业、坝子农业应该是以某个方面的特色为依据的。通常中学讲的农业地域类型不应该包括绿洲、坝子之类。西北地区的农业类型,按我们从图册上看到的,应该包括如下几种——游牧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普通农户经营)、现代谷物农业(生产建设兵团经营)、还有名气很大的水果类生产,应该属于传统的或现代的园艺业。正式因为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农业的划分不同,而平时练习时多是各地区不同教材的题目,学生会越做越糊涂。
2、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畜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因而形成了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畜牧业属于农业类型,既常说的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中的一种,而不属于农业地域类型。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都是农业地域类型,且都是畜牧业的一种(除此外还有与种植业结合的家庭饲养业,如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养的家畜)。问一个地方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只能说是乳畜业或者大牧场放牧业,而不能笼统地说畜牧业。
3、季风水田农业和水稻种植业
季风水田农业和水稻种植业都是农业地域类型,只是两者的侧重有所不同,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侧重。季风水田农业侧重季风气候区的水田(多数时候就是说水稻田)。水稻种植业侧重水稻,可包括季风区的,也可包括其它适宜种植区的。

Ⅲ 八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及其分布地区 高中地理

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回上形成了多种农业答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描述主要从生产规模,专业化程度,机械化程度,商品率,单产量,劳动力投入多少等方面进行分析

Ⅳ 高中地理:什么是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分为哪几种

农业生产来的地域类型是农业源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在一定地域内的较稳定的、区域性的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大致可以分为10多种
1、游牧业;2、热带迁移农业;3、水稻种植业(即季风水田农业);4、商品谷物农业(5、地中海式农业;6、热带种植园农业;7、混合农业;8、乳畜业;9、大牧场放牧业;10、园艺业等

Ⅳ 高中地理 河流的上游下游分别适合什么农业地域类型

河流发源地是上游,接近入海口那段是下游,梯级开发就是比如上游地势高的话就有利于开发水利工程,发展水电,下游适合进行灌溉,养殖。

Ⅵ 高中地理:农业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有什么不同怎么分类

农业地域类型专指课本上讲的几种,比如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等。
农业类型没有具体指向,一般指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五业的划分

Ⅶ 四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区域条件急急急~~~ 一些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二的问题,帮帮忙吧~

一、水稻种植业

水稻种植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水稻种

植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机械化水平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五是科技水

平低。

问题及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等。

二、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主要分布区有美国、加

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家庭经营,而我国的一般是国营的。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问题及解决措施:农业成本高,能耗大。

三、大牧场放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这种农业往往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

植被,因而形成了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区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生产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

问题及解决措施: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等
四 ====混合农业

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混合农业的形式多样,但生产形式较稳定、分布较广泛、商品生产有一定规模的,只有经济发达国家的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因此通常所

说的混合农业指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

主要分布区: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

生产特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问题及解决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等。

Ⅷ 高中地理里产业类型和农业类型分别有哪些谢谢

产业类型通常表述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或者城市化中涉及的农业和非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常考的有水稻种职业、商品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等

Ⅸ 高一地理必修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开阔;
③耕地面积广大;
④土壤肥沃;
⑤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
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较高;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工业比较发达;
⑥国家政策扶持。
3、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②三角洲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①交通便利;
②市场广阔;
③工业比较发达;
④科技发达;
⑤劳动力丰富;
⑥国家政策扶持
6、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
A、区位因素分析: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气象灾害多发)
生物物种丰富,有较高产品产出能力,(但品种单一,经营粗放)
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地类型多样,(水土流失严重,红壤贫瘠)
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地形多样,开发难度大)
B、整治和发展方向:综合开发,走立体农业的道路;
系列开发优势资源;
生态建设,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世界:
1、乳畜业 典型地区:西欧、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
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草场面积广阔;
③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2)社会经济因素: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②交通便捷。
2、大牧场放牧业 典型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潘帕斯草原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②草场面积大
(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②距离海港近;
③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3、混合农业 典型地区: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墨累-达令盆地的优点:
①农场成为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
③农业生产具有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4、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美国区位条件 ①自然条件(4个)
②交通运输 ③地广人稀
④工业基础 ⑤科技
5、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亚洲水稻种植业区位:①夏季或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地形平坦;
③劳动力丰富。
④水源充足
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6.粮食安全问题
①保护耕地,保护自然环境
②加强农田建设
③提高农业技术,提高单产
④惠农政策,提高农们的生产积极性
⑤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
⑥做好粮食储备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①热量充足,温差大;
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Ⅹ 高中 地理 农业生产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有什么区别举例解释。

农业类型来按生产对象不同,划分源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序划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按农产品商品化程序划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一般而言,粗放农业大多为自给农业,而混合农业,密集农业多为商品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类型,按动植物的地域分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分为: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农业类型强调农业部门结构,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