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高中地理
Ⅰ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
甲地比乙地的白昼长10分钟,纬度甲高于乙,为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版球.12-昼长/2=日出时间;权12+昼长/2=日落时间.
假设甲地昼长是12小时20分,乙地昼长是12小时10分,则甲地日出时间是当地地方时5点50分,日落时间是当地18点10分。乙地日出时间是当地时间5点55分,日落时间是当地18点05分。甲乙两地有1°的经度差,时间乙地比甲地早4分钟。甲地日出时间是当地5点50分,此时乙地地方时为5点54分;乙地日出时间是5点55分。意思就是当甲地5点50分日出的时候,对于乙地来说甲地是5点54分日出的,乙地本身是当地5点55日出,对于乙地来说,甲地日出比乙地早了一分钟。 日落时间:甲地当地是18点10分,此时乙地是18点14分,乙地日落时间是当地18点05分,意思就是乙地10点05分日落时,甲地还没有日落,甲地在乙地地方时18点14分(即甲地地方时18点10分的时候)日落,比乙地日落时间晚9分钟。
Ⅱ 关于地球运动的高中地理问题
从题目中,我们可以得出b点是春分日,那就意外着,该地位于西半球,而且昼长版达到18小时权,所以是中纬度,选择C。 排除法也是可以的,北京位于东半球,该题说的是北京时间,又是日落时刻,所以A错;从题目的那张表格可以知道,昼长越来越长,不可能是南半球,排除B;昼长为为18小时,不可能为北半球低纬度。所以选答案C
Ⅲ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自然地理好难,尤其是地球运动那块内容,怎样才能学好请地理大神解答
地球运动的那一章的题目主要是算时间,所以,我给你一些地理时间的计算方法。 一、地方时的计算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 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1. 时区的计算: 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1)。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 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区时。 3. 区时的计算: 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 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三、日界线 日界线简单地说就是“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从本初子午线开始,
Ⅳ 高中地理 地球运动 选择题~~
A点正值日出 说明EC为晨线部分 则说明此时北半球有极夜现象 又因为切点正好在北极圈上 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 所以选D
Ⅳ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怎么学好【有很多计算,知识很杂,有多少公式例举一下
要有
空间想象力
,网上或许有
地球运动
的动画。两种圆要画专好(俯视图算属时区,算季节;侧视图算季节,算
太阳高度角
),用sinx
图像表示
太阳运动
等,真正理解一切后就不用什么公式了,完全可以自己推出来,所谓的公式只会搅人。
该记住的:经度1°=4min,纬度1°=111km,时区界限,180°
经线
和0点经线的确定。常数23°26′,66°34′,3月21,6月22,9月21,12月22,大概就够了,接下来就看分析能力了
Ⅵ 高中地理 题目 地球运动解答~~ 请详细解答 谢谢!!
第一个应该选C。
晨昏线与80°N相切,就可以知道那是太阳直射到10°N。这个就专像太阳直射北回归属线时,66.5°N出现极昼是一个道理。所以晨昏线相切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此时北京时间(120°E)是9点,那么直射的地点是12点,可以得出直射点事165°N。
第二个选C
从这个图中看出北极点出现极昼,那么极点一天的太阳高度是不变的,是H=90°-(90°-10°)=10°所以D点的太阳高度是10°,因为迟到是6点日出,18点日落,1°等于4′,那么再过40分钟它就日落了,所以此时D点事17点20分。关于其他选项,A明显错误,直射点以北的地区影子朝北。B,赤道上永远6点日出,太阳正东,18点日落,太阳正西。D我们国家黄梅成熟是6、7月。但是直射10°N,大概是5月或者8月初了~~~~
Ⅶ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
(1)C
(2)C
再找出图中的一些信息
70°E为3月21日或9月23日0点,所以北京时间=0+3小时20分钟(经版度差=50°)=3:20
找日期,关键找权0点经线和180度经线,70°E为0点经线,北京位于新一天的范围内,所以,答案为
70°E向东到180°
希望对你有帮助。
Ⅷ 两道高中地理地球运动题
1、答案: (1) (2)B (3)D
线段ac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却表现为一段线条,说明视角与该圆弧处于同一水平面,解题时应将其转化为平时常见的侧视图、俯视图。第(1)题,将图转化为侧视图(图1):
其中,O点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切点,与a点在同一经线上。a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90°-(90°-23.5°+20°)=3.5°(如图5所示),A选项符合事实。c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70°-23.5°)=43.5°,B选项符合事实。6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a在70°N上,处于极昼,C选项符合事实。6月22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D选项不符合事实。
2、答案 ⑴D ⑵A
从图中太阳视运动可以看出,该地该日刚好发生了极昼现象,即该地正好位于极昼圈上。极昼圈上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纬度的2倍,据图示信息可推知此时阳光直射在20°N,进而可知该日极昼圈为70°N(90°-20°)。当太阳位于B点时,为当地地方时正午12点,而此时的北京时间(东经120°地方时)为16点,时差4小时,经度相隔60°,可算出该地位于60°E。北半球极昼圈上,太阳在子夜0时从地平的正北方向升起(人的视线越过北极点看到日出),又在第二天的子夜0时落于地平的正北。
这是我借的答案,看对你有帮助吗?
Ⅸ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做题规律和技巧
先把地球运动的规律掌握。然后找几套此类型的试题多做几次,以后遇到这种问题就会很简单的。
Ⅹ 高中地理问题,地球的运动
首先要分清楚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
地方时是指因经度不同的地方,造成时内刻(钟点)不同,这容种各地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每个 时区都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这就是区时。地球有无数条经线,就有无数个地方时,而区时只有24个。也就是说,地方时是纯粹的地理概念,只要在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就是相同的。而区时则不然,因为受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影响。
本题中的经线是0度经线,不受国际日期变更线影响,那么这条线上的两个地方,不管地方时还是区时都是一样的。至于为什么时间相同但一个昼一个夜,一楼的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从图中看得出来,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夏天昼长夜短,冬天昼短夜长,夏天早上6点天亮,冬天早上6点还是黑的,不是很正常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