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东地理高考
❶ 2014山东高考分值
山东省近三年高考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批次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文科 理科版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一本权 570 567 606 580 596 586
二本 512 503 578 542 575 554
三本 537 499 544 520
专一 410 410 523 487 535 501
http://wenku..com/view/de77e70703d8ce2f01662306.html
❷ 2014山东济南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复习知识
第一章:地球
地球的宇宙
1宇宙:没时间始无终,无边无际的空间。
2天体:
●概念:形式物理存在,包括星云,行星,流星,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粉尘)。
●天体系统:每个天体互相吸引,天体轨道系统形成之前。
●天体层次结构系统:
3太阳系和它的成员:
●安排九大行星:水,金,土,火,木,土,天王,海王星,冥王星。
●共同的特点,其轨道运动:向性,共面性,近圆形性质。
●可分为三大类:
类地行星::水,金,土,火星
巨行星:木,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BR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符号:火灾和可燃木在一起,通过小行星带分隔) 4个原因:
(1)在中等距离 - 中等温度(2)音量。 。相适应的质量 -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事项(3)地球内部的运动, - 水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提供能量: BR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在电磁辐射的形式,太阳辐射。资料来源:内部融合。
●纬度差热量差异:低纬度,太阳辐射,生物质能等;反之亦然。
2,太阳活动:
●从外到太阳的大气层内分为:电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的)。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
耀斑也是一个重要的象征,它是最剧烈的太阳活动显示。
●在日冕太阳风;太阳风暴发生在太阳的表面上。
●三种效应的太阳活动:
(1)影响电离层短波无线电通信的太阳能电磁干扰
(2)带电粒子的地球电磁场干扰流动产生的风暴
(3 )流带电粒子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沉淀和黑子有一个相关系数:(P12)1,3图表是一个正相关关系,图2是负相关。
三,地球运动:
1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方向是由西向东。 。
2地球自转:
●轨道中心:地轴(它总是指向北极星的北端附近)
●地球的真正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04秒),360度
另一个周期是:太阳日(24小时),360o59'
●旋转方向:
但从地球自转的一点是逆时针南极,北极顺时针点。
●角速度:除分南北两极是0,角速度的另一部分是150 /小时。
●速度:最大赤道(1667米/秒),并逐渐向两极减小,极点线速度是零。
3地球的公转:
●轨道中心:太阳
●周期:
恒星年:全年365天6时09分10秒(真正周期)
回归年: 365天5点48分46秒(太阳活动周期)
●轨道:椭圆
近日点(一月初,最大角速度和线速度),远日点(七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
注:夏至是近点远日点附近冬至在近日点。
●黄道(23,026')的倾角:黄道赤道平面+
4含义地球运动。
●旋转:产生昼夜变化,本地时间,科里奥利力,地球形态的转型(双极稍扁,赤道稍鼓)
●革命: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在变化白天和黑夜的长度),五阶形成。地球
公转和自转产生:黄道(23o26')的倾角。
5来计算地球的运动:。
●晨昏线:垂直与太阳的光芒,太阳高度为0
早上线:黑夜变成白昼。
淡淡的线路:从白天到深夜。
●世界被划分成24个时区,地跨东经15度各时区,两地时区相邻的1个小时的差别。
问题三种方法解决:
(1)求时区:本区数=已知经度/ 150,余数 7.5整数+1时区编号
(2)两个时区之间的差异:减去同一区域,不同区域加入
(3)“东加西减”:求点在东部的一个已知点用“+”西用“ - ”
●日界线:180°子午线原则为界线,而是经历了一些波折。
到从东高西12区,减去一天12个区;成12个区东从西12区加一天。
●阳光直射移动南北分图:
解决方案,昼夜三种方法●长度:
(1)白天和黑夜的长度寻找一个地方:通过点为纬线或纬缠绕,白天份额是多昼长夜短的一部分,反之亦然。
(2)地方昼长2×,然后日出到12:00-X,日落是:12 + X。
(3)春分日:晨昏线恰逢经线,世界昼夜分成6:00左右日出18:00日落。
注意:解决突破:赤道春分全年,6:00日出18:00日落。
●正午太阳高度:H = 90 - |(φ±λ)|描述:φ问纬度,λ为太阳直射,当太阳直接点纬度和要求都指向同一个时间在北方或南半球。与φ-λ;当太阳直射及卖出点在南方,当北半球与φ+λ:
地方●阳光直射时的地步,经度:12:00。
4,绕地球的结构
1研究方法:地震波
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
注:纵波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横向只能通过固体。
快波纵波的比例,所以一般的地震感到上下地上第一冲击和振动左右;仅在海洋上下抖动。
2来自地球以外的内部圈子
●到内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和地幔之间是莫霍面
●软流圈地幔和地核之间的古登堡界面:地震和岩浆的发源地。在上地幔,但没有顶的上半部分。
●岩石圈:包括上地幔和地壳。
3地球外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第2章:地球大气层
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
●大气的热能来源:太阳辐射
●大气加热过程:太阳辐射的吸收大气削弱大气辐射计数器辐射(热)
2热循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一楼:
●海陆热力循环:白天
海风,在晚风吹来。
因为白天陆地增温快于海洋,陆地形成低压,高压海洋;土地夜间降温比海洋快,土地高压,低压的海洋。
3运动的大气水平:
●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风形成的直接原因;等压线垂直方向;从高压点低的压力。
●科里奥利力:北半球右半球到左边。
●摩擦:它通过压线切割。风速越大,摩擦,风小的影响;也影响了风和等压线的角度。
●风:高低
●风(风速):等压线密度(压力梯度大),风(速度)
1两个大,气压和风带。形成:
●循环圈:理想的环流
●三次循环: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环流。压力区形成7大和六个风带。
注:请记住的名称,位置和风向的风带。气压与风带与对称有关的赤道。
●气压带与风的季节移动:北半球的夏季,有北风压力区移动
2海陆热力差异的性质:
●冬季大陆降温快,在地层压力,子极低压带脱落;夏季大陆升温快,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过。 (冷高压,低压热)
●压力中心(北半球):
北太平洋亚洲大西洋
亚洲冬季高压 BR />(蒙古 - 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夏季冰岛低压
亚洲低
(印度低)
亚速夏威夷高血压高血压尔
●季风:
夏季:东南季风的盛行(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西南季风(夏季横跨赤道的南半球东南信风,科里奥利力根据权利逐渐偏西南风)应用。
冬:我们的盛行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在南亚。
3气候类型:
●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应该清楚地描述了降水和温度。
●(1)下一个压力区或风带的控制: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气候。
(2)在两个交替压力区或风带的控制之下: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更重要的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炎热多雨,一年四季,主要是在亚马逊平原,马来西亚,刚果盆地。
(2)温带海洋性气候:0°以上的平均气温,降水量不多也不少;分布在间温带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最典型的西欧,其余分布在北美智利南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西北海岸向东南边。
(3)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类型。位于南部,3040℃,以地中海地区最典型的西海岸大陆北纬,其余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太平洋海岸,智利中部,澳大利亚和开普敦南部非洲的南部沿海地区。
(4)我们的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温带季风气候(北),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
高原气候(高原)
三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BR /> 1前腰天气:
●方面:地表空气质量和加热组的交集。
冷气团在正面的底部。
●锋:额叶和前。
●类型:
(1)暖锋:暖气团移动到冷的气团,降水前前。
(2)冷锋:冷空气温暖气团移动,沉淀在了前面。
(3)准静止锋:暖气团势力相当的形成。
初夏,准静止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阴雨天气。
2高低温天气:
●脊:从高压延伸出一个狭窄的区域。
槽:由低压延伸出一个狭窄的区域。 ?
●旋风:一个低压中心,通过高压包围;逆时针在北半球是收敛的,在南半球
顺时针是收敛的;垂直上升气流。 (更多雨)
●反气旋:高压中心,由低气压包围;?顺时针方向在北半球是发散的,
逆时针南半球是发散;垂直气流下沉。 (多晴朗天气)
●判断方法:
用右手定则北半球,南半球是垂直于气流方向和相同方向的左手拇指的方向。
●(1)台风是气旋的一种特殊形式。
(2)旋风的影响主要有: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多年生温带气旋受热带气旋影响,主要是在夏天。
(3)旋风的影响主要有:夏季是从热带海洋,如长江夏末天气暖和太平洋反气旋;蒙古从温带冬季寒冷反气旋按大洲。
四,全球气候变化:
1性能:
●事实:近百年,全球气候:温度。自1860年以来,气温0.6oC。
●原因:人口增长,森林砍伐,燃烧化石燃料,如
2的气温升高可能影响:
(1)海平面上升(2)农业生产的影响(3)对水循环的影响。
3措施:温室气体排放,节能技术,植树造林等方面的控制。
第三章:水
一个关于地球,大自然的水循环:
1水:
●存在形式:固态,液态,气态
●水体类型:水域,水,陆,空水
●海水(1)是主要的(2)是最丰富的冰川淡水资源。但使用多
●水对人体的主要优点:节水,节地
●淡水河流和湖泊的供应关系:如果湖泊水位高于高河,湖用品的河。与此相反。
2水循环:
●三种类型的水循环:陆地和海洋,土地流转,海水循环之间循环。
其中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周期是最重要的,最完整的。它的周期:
●水循环的意义:
(1)促进各种水体的更新和维护全球水平衡
(2)调节各个之间的热传递球
(3)表面形貌(4)便于在地球表面
二,大型水上运动
1化学元素的迁移。●电流形成的:当时的风是主要驱动力
●类型:
(1)病因:风电流(主),密度流,补偿流
(2)性质:温经散寒
流:水从高的海水温度低海流流向;一般从低纬度和高纬度流向。
感冒刚好相反。
●分布:
电流(1)冬季的分布:图3.25;在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为顺时针大洋环流,高纬度海洋环流是逆时针;南半球低纬度小时的倒数。
(2)西风漂流:在南半球高纬度海洋,是国内最大的洋流。
北印度洋电流:夏季盛行西南风,它是顺时针大洋环流;冬季东北风盛行,是逆时针的海洋环流。
(3)北大西洋暖流:最大的温暖。使无冰发生在北极圈内。 ●
影响洋流:
(1)对气候的影响:高,低纬度和热量的交换之间促进运输的,世界的热平衡。
温暖加湿器具有温补作用;用冷湿冷却降低的作用。 (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业的影响分布
:如四大渔场
冷流交汇的形式形成:纽芬兰,北海道和北海渔场。
受海上风:秘鲁渔场。
(3)在海上航行污染物对海洋
(4)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来自秘鲁附近海面,水温暖的赤道向南流动所造成的秘鲁海岸的温度上升。
引起秘鲁,厄瓜多尔形成洪涝灾害;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干旱。
它的大气环流图:
3,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道歉的丰度:测量平均年径流量。
径流量=降水量 - 蒸发。
2分配水资源。
●水最富有的大陆:亚洲。
水最少的大洲:大洋洲。
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巴西。
国家,位于第六。
●水资源的分布:北多南少东多西,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量较少。
3水资源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水的使用历史
4的发展的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危机
●水措施:收入,油门
第4章:表面形貌
形状来创建表面形貌的强度: 1的地质作用包括:内力和外力。内部势力占主导地位
2内力:
●能源:地球内部的热量
●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
地壳运动的主要途径是在表面形态的形状。
●冲击表面形态:使表面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原盆地
●地壳运动:
(1)水平移动:褶皱山挤压,拉伸成型故障的形成。
(2)垂直运动:崎岖的地形和海陆变化的形成。
水平运动为基础的。
3外力:
●能量来源:地球的太阳能
●外在表现:
(1)耐候(耐候性的产品留在原地)
(2)侵蚀(产品留在原地,原位形成的地貌,如侵蚀冰斗,角,风蚀柱)
(3)处理中的作用
(4)堆积在表面形貌
●影响:使表面变平
4材料回收利用岩石圈:
二,山的形成
1折山:由于地壳运动挤压变形的强大作用岩石:
●折是一家以生产一系列弧形褶皱。该基本单元是折。
●折
(1)背斜:摇滚起来,年纪比新翼中央的岩石。可以修复的隧道,也是石油和天然气储存地点。
(2)向斜:岩石下的古老地层较新翼的中心。修水库。
注:有时因被蚕食到山谷的紧张背斜顶部;向斜固体槽部分原因是从山向斜侵蚀。
2座山:
●故障:沿
明显的断裂面的位移●原因两侧岩石节:
(1)岩层上升的山脉或高原:如果山庐山泰山。
(2)地层岩石坠落或低地山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
3火山:
结构:火山锥和火山口组成。
容易形成于火山口湖水,比如我们的天池(也叫天池山)。
4影响交通的山:
●影响运输方式:公路前山区一般,然后修铁路,主要是考虑到地形和成本问题的要求。
的●影响线:交通便利布主要分布在山区和河流流域的河谷之间的山区。 。
三,河流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腐蚀:本溯源侵蚀,削弱,侧蚀组件。
●侵蚀地貌:河谷。
早谷,断面呈“V”形,成熟后陷入了低谷。
●凹岸冲刷在河中,凸银行存款。
凹岸可建在码头,凸岸黄金。
2河流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冲积地貌 - 冲积平原(皮埃蒙特),河漫滩平原(河)三角洲平原(河口)组件。
3影响对河流地貌沉降分布:
地形结算聚落分布形状
漫滩的高原河谷两岸平原明显的条带状
>
山山前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明显的条带状
平原,沿海与和解
丝带,蛞蝓
章:整体性和天然的地理环境
有区别的,
地域完整性●地理要素:空气,水,岩石,生物,土壤。
●地域交流的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生物循环原理: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概念: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的构成要素,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属性,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性能:
(1)均匀进化的自然和地理环境。
(2)改变天然地理特征将“牵一发而动一个整体。”
二,地理差异
1自然区:
●外形:纬度位置和位置
●陆上和海上部分组成:热,水,土壤和植被
>●分布特征:有一定的宽度,
带状分布●重大自然区:
(1)低纬度: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草原,与
热带沙漠(2 )中纬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与
(3)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北极苔原,极地冰盖与
> 2区域分异特征:
●纬向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区域格局的两极:纬度地带性(热型)
自然带的东西方向扩展的,更换新的南北方向。
(2)分化从沿海向内陆法:经度地带(水基)
立式(3)山区域差异化:竖区哪里
山越低纬度,海拔越高,垂直带的次数越多,更完整的垂直带开。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由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的影响
❸ 2014山东高考
2014年山东夏季高考考试说明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今日出炉。2014年山东高考将采用“3+X”的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X”为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2014年高考考试内容将继续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相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考试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该考试说明,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奖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语文考试形式上采取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为150分钟。在试卷结构上,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150分。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第II卷为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写作题等题型。其中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名句名篇,共6分;现代文阅读,共27分。作文共60分。
数学能力主要指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考试形式上采取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为120分钟。在试卷结构上,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150分。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第II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填空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填空题要求只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共6题,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在英语科目上,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八级目标要求,确定本学科考试内容。考生应在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达到相应水平。语言知识方面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和话题(见附录)。结合山东省中学英语教学实际,确定约3300个单词(见附录)作为高考命题的词汇范围。另外,为命题的需要,增加了个别单词,以*号标明,仅要求考生知道其汉语意思。在语言运用上,阅读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写作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书面表达。在口语方面(对2014年英语及相关专业考生的要求)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口头表达。考试形式上采取闭卷、笔试形式(英语及相关专业考生增加口试,方法另定)。考试时间限定为120分钟。在试卷结构上,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150分。第I卷为选择题,共105分,第II卷为书面表达题,共45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提现学科特点,注重运用所学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出创新性思维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试形式上采取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为150分钟。在试卷结构上,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300分。地理、历史、思想政治每科总分均为100分。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全部为必做题,共35道题。其中地理12道题,历史11道题,思想政治12道题。每道题4分,共14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共160分。其中,必做题部分地理、历史、思想政治各2-3道题,共140分,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选做题部分,凡列入山东省2014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考试内容的每个选考模块均单独命制1道试题,要求考生从地理、历史两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每道试题的分值均为10分,共20分。选做题不跨学科、不跨选考模块命题。
理科综合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依据《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科书。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300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全部为必做题。命题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必考内容,物理7道题,每题6分;化学7道题,每题5分;生物6道题,每题5分,共20道题,107分。其中化学、生物题为单选题,物理题为不定项选择题。第Ⅱ卷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部分命题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必考内容,其中物理56分;化学53分;生物48分;共157分。选做题部分针对物理的3个选修模块、化学的的3个选修模块、生物的2个选修模块,共8个选修模块,对应命制8道题,每题12分。考生须从中选1道物理、1道化学、1道生物题目作答,共计36分。
语文:
命题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并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确定语文考试内容。
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作文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其中基础等级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发展等级要求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5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为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写作题等题型。其中:语言文字运用27分,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名句名篇共6分,现代文阅读共27分,作文共60分。作文题:字数不少于800;除诗歌外,其余文体都在考试范围中;所有的作文题型都在考试范围中。
数学(文史类)
选择题目减少2个降10分,填空题目增加1题增9分
命题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依据《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材。命题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实际,体现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考试的能力要求包括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其中,推理论证能力指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真实性;创新意识指能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考试范围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必修课程内容和选修系列1的内容,内容如下: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
选修系列4的内容,在2014年暂不被列入数学科目的命题范围。
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试卷结构:试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15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10题,50分。第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填空题共5题,25分。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共6题,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数学(理工农医类)
选择题目减少2个降10分,填空题目增加1题增9分
命题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依据《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材,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考试范围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必修课程内容和选修系列2的内容以及选修系列4-5的部分内容,内容如下: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选修4-5: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
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试卷结构:试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试卷满分为15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10题,50分。第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填空题共5题,25分。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共6题,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英语
取消听力考试,阅读理解增加10分
语言知识方面,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和话题,词汇量为3300左右。个别因命题需要增加的单词仅要求考生知道其汉语意思。
阅读方面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写作方面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口语(对2014年英语及相关专业考生的要求)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口头表达,如询问或传递事实性信息,表达意思和想法等。
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英语及相关专业考生增加口试,办法另定),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
试卷结构: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15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105分;第Ⅱ卷为书面表达题,共45分。
第Ⅰ卷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两部分。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对英语语法、词汇知识和简单表达形式的掌握情况。第一节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每小题在一句或两句话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从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第二节分两篇短文,第一篇10小题,每小题1分;第二篇20小题,每小题1.5分。总共40分。
阅读理解部分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第Ⅱ卷为书面表达部分,本部分共两节,第一节:阅读表达,5个小题,共15分。要求考生阅读所给的一篇短文,并根据短文作答。题目主要有以下几类:1.根据题目要求就短文内容简要回答问题;2.概括短文或某一段落的主旨大意;3.确定具有指代功能的词汇的所指内容;4.指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态度;5.补全短文中空缺的内容;6.同义词语替换;7.根据语境翻译句子。必要时可根据文章的题材和体裁设置其他题目。
第二节:写作,满分30分。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和要求,用英语写一篇120—150个单词的短文。
文科综合
总分恢复300分,单选增加10题40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体现学科特点,注重运用所学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出创新性思维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综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限定用时15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30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全部为必做题,共35道题,每题4分,共1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共160分。其中必做题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各2-3道,共140分,试题只涉及单学科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选做题部分,凡列入山东省2014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考试内容的每个选考模块均单独命制1道试题,要求考生从历史和地理两科中各选1道试题作答,每题分值均为10分,共20分,选做题不跨学科、不跨选考模块命题。
政治考试内容包括《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必修内容及时事政治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时事政治包括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月),以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历史必考内容包括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根据教育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山东省历史选修课程开设情况,确定2014年山东省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历史选考部分命题范围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三个模块的内容。
地理必考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选考部分命题范围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个模块的内容。
理科综合
单选每题增加1分,第Ⅱ卷不再划定各科题目数量
理科综合科目考试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
物理能力要求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及实验能力。必考内容为物理1、物理2、物理选修3-1、物理选修3-2,选考内容为物理选修3-3、物理选修3-4、物理选修3-5。
化学必考内容为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选考内容为化学与技术、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
生物必考内容为生物1、生物2、生物3,选考内容为生物技术实践、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300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全部为必做题。命题范围为物理、化学 、生物三个学科的必考内容。物理7道题,每题6分;化学7道题,每题5分;生物6道题,每题5分,共20道题,107分。其中化学 、生物题为单项选择题,物理题为不定项选择题。
第Ⅱ卷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部分命题范围为物理、化学 、生物三个学科的必考内容,其中物理56分,化学53分;生物48分,共157分。选做题部分针对物理的3个选修模块、化学的3个选修模块、生物的2个选修模块,共8个选修模块,对应命制8道题,每题12分。考生须从中选择1道物理、1道化学 、1道生物试题作答,共36分。
请采纳。
❹ 2014年山东省夏季高考到底分不分文理
只是叫法不同了而已抄,实际上还是分文理的。好像就是叫什么文科理科倾向了。
高考政策大概在三年前就差不多定了,所以可以完全不管这方面政策的变动(他们不会改太多的)。
再说了就山东不分文理的话大学怎么招生啊。
还是安心学习吧
❺ 2014山东高考文综的分值是多少其中历史、地理、政治的分值各是多少
山东既然取消了形势政策,总分值750不变的话那么这三科就应该都是100分了
❻ 2014年山东高考地理必修一占多少分值
你好,是这样的,100分中有10分是选修。剩余90分基本必修一占一半,必修二占一半。因为必修三是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案例分析,所以不好区分所占分值。
❼ 2014山东高考文综成绩复查后,发现地理的一个大题与估分相差甚大,在答题过程中没有出现失误。
如果是老师改卷的问题,即老师改的严或松,则无法查了。若是有少加的分数,则可要求重新算分。
❽ 2014山东高考具体科目分值
你文科理科 ?好像是听力取消,基本能力取消,理综文综变为300分,逐渐向全国内卷过渡,比如今年我们考容的理综就很坑爹,英语120分,语文数学都是150分,不过这个最后要由教育局最后再定啦。好像加考体育,不过这只是个形式问题,不用理。望采纳!
❾ 2014年山东高考是自主命题还是用全国卷
根据山东2014年高考改革方案,山东夏季高考考试科目采用“3+综合”模回式,“3”指语文、数答学和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综合分为综合1和综合2。综合1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综合2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文科生考试模式为“3+综合1”,理科生考试模式为“3+综合2”,和其他省份的“3+X”文理科一样,只是名称不同。2014年山东仍然使用山东省自主命题的“山东卷”。大家勿相信贴吧、网络知道谣传,如果变化比较大,官方会提前告知。曾经在2012年的时候就谣传2013年山东高考使用“全国卷”结果还是被官方证实为谣传。2014年山东仅取消“基本能力测试”,其他变化不大。
❿ 2014山东高考总分是多少各科满分是多少
总分这个还不是很确定,因为听说理综要改全国卷,全国卷理综的分值为300分,听力去掉了但是体育会计入总成绩,所以等于跟没去一样。总之2014年山东省教育将会大改,具体的说明还要等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