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地理
1. 地理是什么时候成为高考科目的
从科目演变的历史来看,从1950 年的考9 门逐渐分为文理两个科目组。1977 年文革结束后在恢复高考的时候还是沿用了文理分科的这一做法——文科考试科目为:政治、 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考试科目为:政治、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
1978 年《教育部关于 1978 年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 招生工作的意见》“…… 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评卷。 分文理两科考试。文科 (含哲学、外语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 外语;理工科(含医农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 化学、外语。 外语考试的语种分别为英、俄、法、德、日、西班牙、 阿拉伯语,考试成绩,今年暂不记入总分。
1985 年国家教委核准上海市高中毕业会考与会考后高考改革的试验。会考后高考科目的设置,上海决定语、数、外等各类学校的必考科目,其他六门必修课(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由招生学校(专业),任选一门,形成六个科目组。上海市高考由上海市高教局组织命题,作为全国统考的“上海卷”。后来由于高考中生物和地理考试的废止,又减少为四组。
上海市1988 年将在普通中学各学科全面会考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在普通 高中阶段实行全市统一的全面会考的基础上, 普通高校招生 考试的科目减少为四门,科目设置为六组:(1) 政治、 语文、 数学、外语; (2)语文、数学、外语、历史; (3)语文、数 学、外语、地理; (4)语文、数学、外语、物理; (5)语文、 数学、外语、化学; (6)语文、数学、外语、生物。 [8] ” 从以上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来, 六组分科模式其实就是 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分别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 学、生物的组合 。
1989 年,国家教委在《关于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及录取新生办法的意见》中又提出:“在普通高中省级会考的基础上,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科目设置及录取新生办法。考试科目设置:1.必考、选考科目: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 选考科目:政治、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
1990 年,《在关于改革高考科目设置及录取新生办法的 意见(试行)》中又规定:高考科目设置第一组:政治、语文、历史、外语;第二组:数学、语文、物理、外语; 第三组:数学、化学、生物、外语;第四组:数学、语文、地理、外语。
2002 年全国普遍实施“3+X”改革方案。高考科目分为两类。一类为必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和外语;另一类为选考科目,即由招生的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学习的特点,从政治、历史、地理、物 理、化学、生物中选 1 至 2 科。
1993 年,教育部考试实行文理两类的“3+2”科目组, 即文科: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理科:语文、数 学、外语+物理、化学。
1999年“3+X”改革方案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 物 3 科;文理综合为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6 科的综合。
2002 年到 2006 年的3+X 高考科目设置模式,几 种类型: 一是3+文综/理综。3 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文综指的是政治、历史、地理的综合,理综指的是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采用这种模式的省份占大多数。 二是 3+大综合+1。3 仍然是语文、数学、外语,大综合是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的综合, “1”指学生根据志愿在六门课程中任选一门,比如河南、 上海、 广东就是采用这种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省份比较少。
……
2. 我国地理是从什么时候恢复高考的
1994年取消,我那年刚好高考,损失惨重啊!最近两三年开始恢复
3. 宁愿在美国刷碗、打工,也不愿回国的北大留学生,后来过得怎样
他把自己的证明过程投给了国际数学界的权威杂志,世界上的数学家们看到之后都被震惊了,他们没想到一个以前从没有听过名字的人能够攻克如此艰难的课题。
出名之后,张益唐得到了很多荣誉和奖励,可是他对这些功名利禄不为所动,他最怀念的就是在朋友家里的那段最纯粹的研究时光。他说:"我的心很平静。我不大关心金钱和荣誉,我喜欢静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对于张益唐曾经的选择,我们很难评论是对是错,或许回到中国,他也能取得相当的成就,而且生活水平会很好。
可是对于他来说,内心的平静或许才是最重要的,他宁愿在一个没人打扰的环境里,在内心的数学王国遨游。
4. 北大王青松两次考博高分却无故被拒,归隐山林多年,为何选择重返社会
除此之外,由于长期在外隐居,夫妻二人又花高价承包了较多山地,渐渐地经济也不再宽裕。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最终王青松一家决定在隐居十多年后重返社会,重新回到之前的城市里居住。在采访中王青松表示虽然回归了社会,但这次回归不会持续太久,他们终究会再搬入山林中。
5. 华南理工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这个问题对于人才辈出的华南理工大学来说真的是太简单了。
何镜堂院长是每个华工人都知道并且敬佩的人。建筑学院是华南理工大学最强的学院,而何镜堂先生则是华南理工建筑的代表。老先生被誉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曾主持设计深圳市科学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08北京奥运会摔跤馆等。而最著名的当属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了,这个建筑全中国都为之骄傲。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