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名
㈠ 如何学好高中地理
常听有的同学说“学地理靠死记硬背”,那“靠”字要改成“不光靠”才对,因为“靠死记硬
背”走的是“食而不化”的路子,运用中难免“张冠李戴”、“地名搬家”。因此学习地理,要掌握
适合地理的学习方法。方法对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学会使用地理国像
阅读地图首先查出版年代,以免造成“信息上的混乱”,这如同人们不同年龄的照片面貌
不同是一个道理;后了解图上表示的主要内容;再读比例尺、指向标或经纬网和图例,知道图
上事物的详略、方向和每种符号(包括颜色)代表什么事物。
人教版教材的图像大致有四类,表现的内容和阅读方法都有差别。
(-)分布图
各种专题地图都载有一至几种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数量、事物间的关系等空间信息,
有的图用加上箭头的线状符号还可表示动态情况。例如在东南亚一节中,首先就提示在政
区图上找出该区国家的位置,继后要我们看地形图,观察山脉、河流的分布。这就是说学地
理先应知道“在哪里”“有什么”,然后分析事物的空间关系。由图例可知中南半岛地势北高
南低,山脉由北向南延伸,控制着大河多南流入海。也可由河流的流向推知地势的高低。该
区河流下游多平原,进而分析自然事物与人文现象的关系,这里地处低纬,人们很早就利用
优越的气候条件,在平原发展了农业。这里交通便利,人口稠密,许多城市傍河分布。
(二)示意图
这类图主要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发生的过程、规律、原因和影响地理事物变化的各因素之
间的关系。如“地球公转示意图”。显示了地球公转在时间上的位置与二分二至日有严格对
应关系。并影响到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这类图多半是难点。
(三)景观图
这类图逼真地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关系。如“热带雨林”景观图,画有森林及
动物。形象地反映了热带高温多雨的气候——森林茂密、食物丰富——大型动物不易在林
中穿行,故林中主要是攀援动物和鸟类,而河畔则是大象、河马栖身和觅食的地方。
(四)统计图
图形用统计方法反映地理事物的组成,说明它们之间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如四大洋面
积比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等,这类图也常与其他图配合使用。
图像与学习地理知识的关系是“形影不离”的,图像使我们获得概括的表象,经过头脑加
工、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后,最后要用词语表达出来。例如在学习了我国地势特点之后,可运
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绘简图,说明西高东低地地势的意义。
二、学会记忆地名
地名于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如同外语中的单词一样。牢固地掌握地名,能在图上确定它
们的位置,是学习地理的基本要求。
(-)区分主次,区别对待
初中地理课本中的地名虽多,重要性各不相同,大致分为三级。
一级地名是最基本的,包括世界的大洲、大洋,各洲主要地形区,重要河湖、海峡、海湾、
边缘海、大的群岛、半岛及岛屿。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包括简称)、行政区的政府驻地、主要地
形区、河湖、岛屿、濒邻的海洋、邻国等。应达到能在空白图中绘出的程度。
二级地名是世界地理重点讲授的国家、首都、重要城市和港口,起重要作用的地形(如恒
河平原)、资源产地(如北海油田、纽芬兰渔场)。中国的资源产地、主要工业基地及城市。主
要河港、海港、铁路枢纽、主要农业基地(加九大商品粮基地)、著名的游览胜地。
三级地名使用频率低,如卑尔根可不记。
(二)运用地图记忆
地名与地图有难解之缘。初学地名,一定要在图上找出正确位置;注意它与“左邻右舍”
的关系。如长江中游干流量“w”形,武汉位于中间转折处,西与东边的拐弯处分别是洞庭湖
和鄱阳湖。
此外运用地图“旅行”的练习,如选择从北京到重庆乘火车南下,可把途经的城市、山河
等地名联系起来,便于记忆。
(三)联系地名的意义记忆
如死海是因含盐量高而无生物生存而得名。还有的地名涉及语源关系。如Los Angeles
(洛杉机)——西班牙“天使们”之意,表明从西班牙进入中美洲后来到这儿,以西班牙语命
名。而Chicago(芝加哥),这里的Chi不念“芝”,念Shi(希),派出印第安语。地名来由会
增强符号刺激有助记忆。
(四)归类记忆
把同类的或易混淆的地名归在一起,如宜昌——宜宾、巴基斯坦——巴勒斯坦等。还可
创造方法,如编顺口溜;联系新旧知识,记此忆彼;眼、手、口并用等都有效果。
(五)游戏记忆
通过打谜语学地名。如银河渡口——天津;脖子坐轿子——台湾;双喜临门——重庆等。
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的游戏记忆地名。
三、学会运用比较法
它用于对同类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点的地理事物间,进行异同比较。比较总是根据
一定目的,按确定标准作比较,常用形式是列表。如表是对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的比较。
项目 北京市地图 中国地图
范围(大小)
内容(详细简单)
比例尺(大小)
比较法对理清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学了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之后,可按海拔、地形起伏、地
形种类和分布立项作比较。
比较法一般要同其他方法相结合,才能揭示事物的特征、规律和联系。例如要认识我国
东部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变化规律。
四、学会运用综合演法
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㈡ 高中地理常考的、必背的地名及其位置有哪些
买一张课桌大小的地图,上面标的海峡、海湾、洲界限、经常听到的国家、岛屿、河流的经纬度,就算不知道经纬度,至少知道它在哪个国家的哪个方向,这是自然地理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