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

发布时间: 2021-01-25 17:52:02

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必修的知识点。第一章是“行星地球”。要全的!!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力,两者都属于地质作用。
2. 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后果: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3.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常常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系)和垂直运动(常常引起地势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4.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
后果: 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趋于平缓
5. 岩石圈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大类。
6. 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石受到风吹、日晒、雨打和生物作用,形成沉积岩;已形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岩,这个过程称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
1. 山岳有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2.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包括背斜和向斜两种。
从形态上看,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
从岩层新老关系看,背斜中间老两侧新,向斜中间新两侧老。
3. 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也可能会出现地形倒置现象,原因是: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为谷地,向斜底部受压力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4.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断裂,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运动为主,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等。
5. 按照岩浆喷出地面的方式不同,可以将岩浆活动分为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
前者往往形成宽广的玄武岩高原,如哥伦比亚高原;
后者往往形成火山,如我国的长白山主峰。
火山是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6. 山岳与平原相比,具有地势崎岖、相对高度大的特点,因此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干线,成本高,难度大。通常优先建设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7. 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其他地区密度比较低。

第二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1. 河流地貌按成因分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2. 河流侵蚀地貌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而成。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叫溯源侵蚀,它是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下蚀是指垂直于河流的侵蚀,它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侧蚀是指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它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3. 沟谷流水流量大、流速快、能量集中,常形成下蚀和溯源侵蚀,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加长。
4. 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沟谷发育成河谷。
发育初期的河谷横剖面呈V形。形成河谷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增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成熟期的河谷横剖面呈槽形。
5. 河流的堆积地貌的典型类型是冲积平原,它是由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部分组成。
洪积-冲积平原:1)发育于山前,由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而成;
2)形成:地势变缓――水面开阔――流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
泥沙堆积――(多个洪积扇、冲积扇相连)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1)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2)形成:泥沙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露出水面,形成河
漫滩――河道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而成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1)发育于河流入海口处;
2)形成:水下坡度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堆积――
形成三角洲――连接形成三角洲平原。
6. 在河流地貌中,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河流流经地区的聚落分布有明显的影响。
7. 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呈条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8. 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由于洪积扇、冲积扇分布在山前,河漫滩平原沿河流两岸发育,所以,山区的聚落形成明显的条带状,或分布在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问题,求指点

首先看条件,根据图复中经线分制布可知为北半球局部图,
ABC上太阳高度为0度说明弧线ABC为晨昏线,
B地正南方2775Km可见北极星仰角为48度,说明:
1.此地为黑夜
2.此地与B地纬度差为25度
3.此地为48°N
因此很容易得出结论B点纬度为48+25=73°N,即73°N以北地区发生极昼
,所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17°N
因为图中所示100°E经线等分黑夜所以它正对面的80°W经线等分白昼,即此经线地方时为正午12点,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80°W,17°N)
这是第一问的解释,不知道你是学生还是家长,地球运动这部分规律比较多,如果不知道的话很难理解,如果你能明白上面我说的是什么,后面的解释你再找我要吧

❸ 高中地理 行星地球

宇宙中抄的地球
【天体系袭统】
概念: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
【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八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巨行星-木、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外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运行轨道安全
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有液态的水
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❹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 A点为什么是3点日出……… 东经90不是12点吗

东经90是0点,西经90度才是12点;

A点在东经135度上,地方时是3点;A点也在晨线上,即正好日出,所以A点是3点日出。

❺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中区时计算问题

长城站从图中得出是西经60°。120°E是 11月20日9时,60°W是11月19日21时。
两地相差12个时区,回时间相差12小时。北答京在东面,时间早,长城站在西面,时间晚。用北京时间减去12小时即可。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