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高中地理农业类型

高中地理农业类型

发布时间: 2021-01-25 17:24:32

高中地理:什么是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分为哪几种

农业生产来的地域类型是农业源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在一定地域内的较稳定的、区域性的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大致可以分为10多种
1、游牧业;2、热带迁移农业;3、水稻种植业(即季风水田农业);4、商品谷物农业(5、地中海式农业;6、热带种植园农业;7、混合农业;8、乳畜业;9、大牧场放牧业;10、园艺业等

㈡ 高中地理中农业类型有哪些

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

㈢ 高中地理:绿洲农业、灌溉农业、特色农业、立体农业、河谷农业,这些词分类标准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绿洲抄农业、灌溉农业袭、立体农业、河谷农业都属于特色农业。
绿洲农业指沙漠地区水源丰富地区的农业区,是一种特殊的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主要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依靠灌溉发展的农业区,如我国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立体农业指垂直方向上农业差异较大的农业区,如基塘农业、山区的立体农业;
河谷农业特指青藏高原,由于气温低,热量不足,河谷地区热量条件好,所以,河谷农业是青藏高原的特色农业。

㈣ 什么是什么是粗放农业、密集农业集、集约型农业(高中地理)

粗放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是把一定量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分散投入较多的土地上,采用粗放简作的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对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实行广种薄收的农业,称“粗放农业”。

密集农业是农业的分类中按投入多少分类。如果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这样的农业称为密集农业,又称集约农业。

集约型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是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

(4)高中地理农业类型扩展阅读:

粗放农业的特点:

粗放农业的主要特点是:对土地的投入较少,而且投入中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生产资料的投入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不占主要地位;影响农业品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土地面积的大小和土壤自然肥力的高低。

这种农业经营方式是同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状况相联系的。同粗放农业相对应,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来增加农业品产量的农业,称“集约农业”。

集约农业表现:

表现为大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灌溉,增施肥料,改造中低产田,采用农业新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实行机械化作业等。集约农业的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劳动力数量和素质的影响。

㈤ 高中地理有关农业的知识点有哪些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

⑴ 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 气候湿润多雨;② 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 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 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 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 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 ② 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 ③ 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 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 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② 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 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 ② 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 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

① 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 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⑻ 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

① 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 ② 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

③ 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④ 加强南南合作;⑤ 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⑼ 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

①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 自然条件恶劣; ③ 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⑽ 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

① 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 ② 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

⑾ 复种指数问题:

① 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因: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 。

② 澳大利亚复种指数问题: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因是: 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

复种指数低对土地的有利影响是: 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③ 中国复种指数高的原因:纬度低,人均耕地少。

⑿ 美国、印度的国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远远大于中国,其原因是:
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

① 美国、印度平原占国土面积大,干旱区面积相对较小;

② 中国平原占国土面积小,干旱区所占面积大。

⒀ 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 分析区位:

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 市场消费量大; ② 交通方便; ③ 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④ 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⒁ 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地区、 美国

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①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② 地形平坦开阔; ③ 耕地面积广大; ④ 土壤肥沃; ⑤ 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

① 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 ②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③ 交通便利; ④ 市场广阔;
⑤ 工业比较发达; ⑥ 国家政策扶持。

存在不足:① 热量不足; ②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③ 土壤肥力下降; ④ 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异同:

相同点; ① 农业地域类型相同; ② 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
③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④ 交通便利; ⑤ 市场广阔; ⑥ 工业比较发达; ⑦ 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 ① 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 ② 科技水平存在差异; ③ 专业化水平不同;

④ 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⒂ 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社会经济因素:①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② 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5)高中地理农业类型扩展阅读

全书概括

《高中地理》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该书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学习地理

一、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利用

1、学会分类地图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②用图记忆。

二、地理学习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

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在复习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如: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高中地理:分布(区位选择)、成因、特点、问题、解决措施。

㈥ 高中地理会考农业类型

1,水稻种植业,复特制点是精耕细作机械化程度低,典型例子就是中国南方,东南亚,只要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或者温带季风气候就可以
2,商品谷物农业特点机械化程度高,典型例子是美国的小麦区和玉米区;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是高一教材有,典型例子是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这些都是高一教材里面的知识,混合农业典型是澳大利亚
3,亚洲,阴影部分是东亚,东南亚,南亚,除了这四个还有畜牧业

㈦ 高中地理 判断农业地域类型的方法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用。
1、农业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类型按生产对象不同,划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序划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按农产品商品化程序划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类型,按动植物的地域分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分为: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农业类型强调农业部门结构,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农业类型是农业分类的概念,包含有系统的或分类的特征,着重农业地域结构的形成,是农业客观现实的反映,在空间分布上往往不连片,可重复出现。农业地域类型可作为基层的农业区,是农业区划的基础;较高层次的农业区是若干农业类型的地域组合。
河谷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坝子农业这些只能说是地区农业生产的特色。按中图版(北师大王民编)对农业地域类型的分类,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共分三大类十三小类:即:
(1)、原始农业——含原始迁移农业、初步定住农业、游牧业。
(2)、传统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稻作农业、传统混合农业、地中海农业。
(3)、现代农业——现代商品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种植园农业、市场园艺业。
任何事物的分类都有多个系统,看你从哪个角度分。农业的分类也会有多个系统。上述系统是按农业生产水平等为依据的。例如绿洲农业、坝子农业应该是以某个方面的特色为依据的。通常中学讲的农业地域类型不应该包括绿洲、坝子之类。西北地区的农业类型,按我们从图册上看到的,应该包括如下几种——游牧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普通农户经营)、现代谷物农业(生产建设兵团经营)、还有名气很大的水果类生产,应该属于传统的或现代的园艺业。正式因为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农业的划分不同,而平时练习时多是各地区不同教材的题目,学生会越做越糊涂。
2、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畜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因而形成了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畜牧业属于农业类型,既常说的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中的一种,而不属于农业地域类型。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都是农业地域类型,且都是畜牧业的一种(除此外还有与种植业结合的家庭饲养业,如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养的家畜)。问一个地方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只能说是乳畜业或者大牧场放牧业,而不能笼统地说畜牧业。
3、季风水田农业和水稻种植业
季风水田农业和水稻种植业都是农业地域类型,只是两者的侧重有所不同,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侧重。季风水田农业侧重季风气候区的水田(多数时候就是说水稻田)。水稻种植业侧重水稻,可包括季风区的,也可包括其它适宜种植区的。

㈧ 八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及其分布地区 高中地理

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回上形成了多种农业答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描述主要从生产规模,专业化程度,机械化程度,商品率,单产量,劳动力投入多少等方面进行分析

㈨ 高中 地理 农业生产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有什么区别举例解释。

农业类型来按生产对象不同,划分源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序划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按农产品商品化程序划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一般而言,粗放农业大多为自给农业,而混合农业,密集农业多为商品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类型,按动植物的地域分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分为: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农业类型强调农业部门结构,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

㈩ 高中地理中农业类型有哪些

绿洲农业:绿洲农业指干旱荒漠地区,依靠地下水、泉水或者地表水进行灌溉的农业。绿洲农业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或冲积扇、洪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以及高山冰雪融水汇聚的山麓地带,一般呈带状、点状分布。

河谷农业:在河谷地区发展的农业称为河谷农业。高山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山地低,气温较高,无霜期比山地长,降水条件较好,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河谷之间的山岭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质较丰富,土壤比较肥沃,是山区适宜耕作的地区,河谷地带的农业发达。例如我国青海省黄河谷地、湟水谷地都是典型的谷地农业区,是青海省的主要耕作区。

坝子农业:主要分布于山间盆地、河谷沿岸和山麓地带。坝上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云贵高原上农业兴盛、人口稠密的经济中心。云南省约有1100多个坝子,坝子的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贵州的坝子约占耕地的四分之一。

彩色农业:就是指除了单一颜色的农作物!比如花卉和园艺业生产部门所生产出的产品!还可以说棉花类型的农作物。但是一般单一的彩色农业都是指花卉等多颜色的作物。

基塘农业: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基塘互相促进,以桑基鱼塘最典型。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农业的特色,集中分布在顺德、南海等市。

鱼塘-台田农业:在我国华北平原中东部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洪涝、干旱、土地盐碱化,改造中低产田所采取的措施。

立体农业:地势起伏的高海拔山地、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等随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带分异,按一定规律由低到高相应呈现多层性、多级利用的垂直变化和立体生产布局特点的一种农业。如中国云南、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等地的立体农业均比较突出。这里种植业一般多分布于谷地和谷坡,山地为天然林,间有草地,林线之上为天然草场,具有规律性显著、层次分明的特点。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