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海雾高中地理

海雾高中地理

发布时间: 2021-01-24 16:14:28

❶ 海雾形成的原因,分三种情况,关于寒暖流的,高中地理文科

寒流遇暖 暖流遇寒 寒暖流交汇

❷ 台湾海峡高中地理问题

1、冬夏季风交汇,夏季风带来的大量水汽遭遇冷成雾。其次台湾海峡地形封闭,不利版雾气扩散。权再者南北两股喊暖流交汇也有一定影响。

2、谁的比热容问题。夏季由于临近日月潭,所以升温慢。再者日月潭周围植物茂密,蒸腾作用帮助降温。冬季相反。
3、台北三面环海,受海洋影响显著。

❸ 高中地理做题出现的一个小疑惑

5、选B

M河和Q河主要的水源都来自雨水,答案A错误。图示半岛是伊比利亚半岛,从图中可以版看出半岛中部地势高。权这里的西风气流来自西面的大西洋,西风气流需要翻越半岛中部的高原才能到达M河流域,因此这里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比较少,河流水量少。这里是欧洲西部,不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风分布于大陆东部,答案C错误。M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M河的流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并且东端流入地中海。海洋是河流的归宿,不可能是河流的源头,因此河流是自西向东流。

6、选C

图中的洋流B是加纳利寒流的一部分,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答案A错误。该洋流的形成跟盛行西风关系不大,属于补偿流,答案B错误。寒流流过的海域夏季多海雾。主要原因是寒流流过气温比较低,空气中水汽凝结形成海雾。答案C正确。该洋流大致向北向南流,答案D错误。

❹ 高二地理关于洋流的相关知识

洋流知识专题复习
一、洋流
1.定义洋流是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叫洋流。
2.性质分类:暖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洋流);寒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的洋流)。
二、全球洋流分布规律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②对气候的影响。例: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南北半球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寒流的关系;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终年不冻;而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43°N附近,却有长达近半年的结冰期,这主要是分别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千岛寒流的影响所致;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的形成等寒流流经过的海区降温减湿,如澳大利亚沙漠直逼西海岸;暖流流经过的海区增温增湿,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北延伸。暖流流经的海区水温一般偏高些,寒流流经的海区水温一般偏低些。洋流、特别是寒流对等温线的影响比较显著。例如北半球等温线沿非洲和北美的西岸向南凸出,是受加那利寒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的结果。在南半球等温线沿非洲和南美西岸向北弯曲,则是受本格拉寒流和秘鲁寒流影响的结果。 ③影响航运。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如哥伦布横渡大西洋,1492年逆大西洋暖流而行花费37天,1493年顺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仅花了20天。

④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如北海道渔场。
⑤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污染范围扩大。
要点应用点拨

例1 读右图,A、B两地位于同一纬度的不同海区,曲线代表等温线,读图回答问题。

(1)该海区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

(2)A、B各受什么性质的洋流影响,洋流流向怎要?

A.________,流向________B.________,流向________(3)如果A、B分别位于大西洋东岸或西岸,则流经A处洋流名称是______,流径B处洋流名称是______。

[答案](1)北。(2)暖流,由南向北;寒流,由北向南。(3)墨西哥湾暖流,加那利寒流。

[分析]读图分析:由于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可知其南方为低纬度,故为北半球。由于A处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可以判断出A地比同纬度相邻海区水温高,故受暖流影响,同理,由于B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B应受寒流影响,由此也可推断出暖流的流向由南向北,寒流的流向由北向南。由于A、B分别位于大西洋东岸或西岸,根据等温线数值来判断,由于海水温度不低于20℃,因此位于中、低纬度,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大西洋中、低纬度大洋西岸是墨西哥湾暖流,大西洋东岸是加那利寒流。

例2 欧洲殖民者自16世纪开始从非洲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再将掠夺来的物质运回欧洲。读海上航运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航运路线是否合理 。为什么: 。

(2)沿线所经过的洋流(名称)分别是:A 、B 、C 、D ,所组成的环流系统叫 。
(3)按洋流的主要成因分别为:A B
[答案](1)合理整个航程基本都是顺风顺水的(2)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顺时针大洋环流(3)补偿流风海流。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洋流的分布、成因等知识的熟悉程度和掌握情况。

1.由于纬线的度数越向北越大,且最南部的纬线为赤道,因此根据图中的纬线可判断出此图为北半球上某地区海陆分布图。
2.根据图中的纬度,且该环流系统为顺时针方向流动,从而可知该环流为北半球上中低纬度海区的环流系统。
3.根据海陆轮廓可知该海域为北大西洋地区,结合洋流的分布规律可判断出:A为加那利寒流,B为北赤道暖流,C为墨西哥湾暖流,D为北大西洋暖流。根据根据洋流成因可知:A洋流为补偿流;B洋流为风海流。

❺ 高中地理:为什么这个地方多海雾不是只有寒流流经吗为什么多海雾呢(圈这的地方)

雾是水汽的凝结,只要有水汽,又有降温,都有可能形成雾。
寒流经过热的洋面,暖流经过冷的洋面,寒暖流交汇的地方~~都有形成雾的条件

❻ 高中地理:千岛寒流的成因

千岛寒流又称亲潮。亲潮 现通用名称为千岛寒流,也称堪察加寒流。 亲潮发源于白令海峡,沿堪专察加半岛海岸和千岛群岛南下,故名千岛寒流或堪察加寒流。
白令海中的横向海流一部分与西岸的阿纳德尔海流汇合,沿西伯利亚东部海岸流向西南,在堪察加半岛东部形成强大的寒流,经科曼多尔海峡进入太平洋,即为亲潮的源头。它经千山群岛向南,把大量的北冰洋冷海水送到太平洋,最后,流幅变宽并分成数支,在北纬40°以北,与黑潮(日本暖流)北上分支汇合,加入向东流向北太平洋流。并与阿拉斯加暖流共同组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副极地环流。另有一部分则下沉到黑潮水以下,继续向南形成潜流,可达北纬10°。亲属潮在日本北海道南部外海,主支流宽约130~150千米,冬季流速1~2节,夏季流速为0.5~0.7节。
亲潮水温低,含氧量高,营养盐多,近似绿色。它与水温高、含氧量低、深蓝色的黑潮汇合后,形成了北海道渔场。该渔场寒暖交界面很明显,是理想的渔场,但海雾较多,影响航海安全。
亲潮、黑潮是日文名称,早期我国文献直接引用。现我国称之为千岛寒流、日本暖流。
亲,记得采纳啊!!!

❼ 高一地理复习。全球洋流分布,成因,影响。

NO.1 分布规律:
(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大洋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方向环流,大洋东岸暖流西岸寒流。
(3)南纬40度附近: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海区:季风环流,夏顺冬逆。
NO.2 成因:
(1)盛行风(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这叫风海流)
(2)密度流(各个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这叫密度流)
(3)补偿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此外,洋流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陆地形状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NO.3 影响:
(1)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很大。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2)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有显著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两种海水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渔场,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在秘鲁附近海区,受离岸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秘鲁渔场。
(3)洋流对航行也有影响。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每年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也会给航运带来威胁。
(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速净化速度,但也会使污染范围扩大。

❽ 寒流为什么产生海雾

暖寒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

我国沿海每到春暖花开,由冷转暖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迷迷蒙蒙毛毛细雨的天气,能见度显著降低,甚至相距几米也难见踪影,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海雾。
海雾是海面低层大气中一种水蒸汽凝结的天气现象,因它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光,故常呈乳白色。雾的形成要经过水汽的凝结和凝结成的水滴(或冰晶)在低空积聚这样两个不同物理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还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凝结时必须有一个凝聚核,如盐粒或尘埃等,否则水汽凝结是非常困难的;另一个是水滴(或冰晶)必须悬浮在近海面层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
水汽在大气中要达到凝结,必需要有充足的水汽。虽然广阔的海洋上日夜蒸发着大量水汽,但那里并不是每天都会发生凝结的现象。这是因为大气一旦达到饱和,蒸发就会立即停止,空气中水汽不再增加也就很难达到过饱和状态,而使水汽发生凝结。只有当水面温度比气温高出很多时,暖水面才有可能不断蒸发水汽,源源不断地扩散到冷空气层内,使其保持过饱和状态,凝结过程才能不断进行,出现蒸腾似的雾,这就是所谓的平流蒸汽雾。
另一种凝结方式,就是依赖降低水汽的温度,从而达到过饱和水汽的出现。当暖湿气流经过冷海面时,它把热量传给冷海面而降低了自身的温度,这时饱和水汽量随温度降低呈现出过饱和状态,就会发生凝结。这种凝结现象在海雾发生区是常见的,通常称之为平流冷却雾。我国海区出现的海雾,主要是这种平流冷却雾,在世界众多著名海雾区出现的海雾,也大都是平流冷却雾造成的。这种因降温使水汽量达到过饱和状态形成的海雾还有多种。如高纬度冰雪覆盖的海面,由于冰雪面上的辐射冷却(特别是夜里),常能形成冰面辐射雾;此外,岛屿地形的斜升作用,常将从海面吹来的温暖空气在岛屿迎风面上抬升,便有可能因上升降温促进凝成为地形雾。海雾因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成4种类型。
水汽的凝结是产生海雾的一个重要条件,凝结的水汽如何保持在低空层中而不下落,这是形成海雾的另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要保持凝结的水汽在低空积聚,这就需要水汽凝结的雾滴(水滴或冰晶)足够的小。经测量雾滴的直径一般为10微米左右,比通常的雨滴要小1000倍左右,因此雾摘下降的速度很慢,每分钟仅1厘米左右,看似好像积聚不动的状态,所以有雾时一般风速都很小,风速大时雾滴很快就被吹散或蒸发掉。
对海雾雾滴残存物的分析发现,其凝结核中燃烧核占50%,盐微粒占40%,土壤粒子占10%,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比例呢? 经分析这些燃烧核个体都很小,半径在1微米左右,而绝大部分盐粒的半径却在2-4微米之间,此外,燃烧核的表面常有一层吸湿性物质薄膜有利于凝结。

❾ 洋流分布图

这简单。。亚洲和欧洲相连,用两个躺着的三角。亚洲那个画大点。非洲在欧洲版下面。画个头朝下权的三角。澳洲在亚洲东南方。最南于非洲最南差不多。画直立三角形。美洲把亚欧那三角直立起来,画在亚洲东边。距离开点。和欧洲留距离。大小差不多就可以。

洋流有规律。把赤道画出来。洋流都从赤道南或北从东到西运动。遇到大陆时北半球向北上。南半球南下。到30°附近向东运动。遇到大陆分两支。向上下分。组成环流。。。记住要组成环流。高纬度再按着箭头画成环流就可以了。。。。

注意:北印度洋是季风洋流。不用画。非洲和大洋洲南面海洋都是连起来的。直接画向东运动洋流就OK。西风漂流嘛。。。

❿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知识点详细总结。

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概念和类型
1、水循环
是指水在地理环境(四大圈层)中空间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移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环节多,循环过程复杂、范围广。如登陆的台风、夏季风;外流河入海等都属于系类型。
3、内陆循环
水循环环节少,水量少,如高山冰雪融化、内流河、湖的水循环。
4、海洋内循环
水汽数量很大,环节少,海洋蒸发的水汽大部分落回海洋。
(二)水循环的能量来源和意义
1、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能、重力能。
水循环的过程就是能量在地理环境中大规模的转移过程。
2、水循环的意义
联系四大圈层,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陆地水不断更新;实现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三)水循环和水资源
1、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水是可以循环再生的资源,一般来说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
2、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水循环在总体上受自然界规律支配,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循环再生能力有限,如果人类过度利用水资源,水资源也会枯竭。
3、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人口、土地和水资源分布的不协调性,人类对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加剧了水资
源紧张。
(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地表蒸发影响最大
合理的影响: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修水库、植树种草等。
不合理的影响:大面积滥伐森林、排干沼泽、围湖造田、过度开采地下水、硬化
地面等。
2、人工增雨
在局部地区实施。规模小,在天气适宜的情况下才能成功,对大范围内的降水分布影响不大。
二、河流的补给
(一)河流补给的主要类型
1、雨水补给
普遍分布,河流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变化一致,雨季形成汛期。许多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明显。
举例说明一些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不明显。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形成春汛,如我国东北地区河流。
3、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
补给量与气温高低有关,补给量补给小,夏季形成汛期,冬季常断流。
4、湖泊水补给
江河中下游地区湖泊,有削峰补枯主作用,大型水库也有此作用;山地的湖泊可成为河流的源头。
5、地下水补给
补给量小,无明显的季节变化,互补。
(二)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人类活动可改变河流水量、含沙量
1、破坏植被与植树种草
地表径流增加(减少),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升降缓慢),洪峰水位高(低)到来早(晚);河流含沙量增大(减小)。
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洪水期水位高、水量大。
2、修水库与围湖造田
使河流水量变化平稳(水位升落明显),减少下游河水的含沙量(加剧下游洪涝灾害)。
3、硬化城市路面与铺设渗水砖
增加(减少)地面径流,不利于(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河流水位陡涨陡落(缓慢变化),造成城市洪水或缺水,加剧(缓解)城市水资源问题。
二、洋流
(一)洋流的形成和分类
1、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2、洋流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大气运动和盛行风向;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等。
3、洋流的分类
(1)暖流和寒流
(2)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风海流较多,如信风洋流、西风漂流、季风洋流、绕极环流;补偿流(上升流)在大洋东岸明显;密度流存在于海水盐度、密度不同的海洋之间。
(二)洋流的分布
1、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环流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暖流,
大洋东岸为寒流。
2、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环流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环流呈逆时针方向,大洋西岸为寒流(风海流),大洋东岸为暖流。
3、40°S附近海域,形成环绕全球的西风漂流,南极附近形成绕极环流(逆时针方向)。
4、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形成,洋流方向有季节变化。
冬季盛行东北风,海水向西或西南流,形成逆时针方向的环流;夏季盛行
西南季风,海水向东或东北方向流,形成顺时针方向的环流(索马里寒流出现,是
强大的上升流)。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1)在高低纬度间进行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
(2)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处及寒流流经地区易形成海雾,影响海洋交通。
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升温增湿作用(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55°N——70°N大洋东岸最冷月均温比大洋西岸高16——20℃),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广,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延伸至60°N;摩尔曼斯克港冬季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关系密切;四处特殊地点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
寒流对大陆沿海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如副热带西海岸沙漠的形成;亚洲东
部亚寒带针叶林分布的纬度比西欧偏低(50°N——70°N);西风漂流的“风
壁效应”及其本身寒流性质加剧了南极大陆的寒冷。
2、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之处,鱼类食物、饵料丰富,形成著名渔场,如北海道渔场、
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沿海有上升流,形成秘鲁渔场。
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洋流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加快净化速度;随洋流运动,污染范围扩大。
4、对航海事业的影响
顺风顺水航行节省时间、燃料;逆风逆水航行速度慢,费时间费能源。多
海雾的地区不利于海上航行;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船舶航行安全带
来威胁。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其航空母舰沿西风带接近珍珠港,
没有走信风带,试分析原因。
走西风带航线:航程近,是顺风顺水,上空多云雾,利于隐蔽;西风带风大浪
高,安全性不好。
走信风带航线:风浪小,安全性好;对日本来说航程远,且逆风逆水,速度慢,
易被美国侦查到。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