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高中地理昼夜

高中地理昼夜

发布时间: 2021-01-24 07:21:46

A. 高中地理:昼夜交替和时差

  1. 秋分直射来赤道,直射点时间自为12点,北京时间即120E时间为9月22日22时49分,所以12点经度为42°15′W.答案A.

  2. 秋分全球6点日出,根据太阳上升高度是匀速的,地方时12点为正午太阳高度,6点到11点为5小时,到12点为6小时,11点太阳高度是12点的5/6,可求出12点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即直射,即赤道,答案纬度只有B纬度是0。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B. 高中地理问题,青藏高原为什么昼夜温差大回答简便点不要复制

青藏高原属于高山高原气候,垂直变化较大。

C. 高中地理中怎样计算昼夜长短有时候,计算出日出和日落时间,但算出的结果不正确,怎么办

由于太阳直射点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导致了地球上除了赤道(永远昼夜平分)外,其它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会发生变化。计算日出时间或日落时间我们都只要看两条线即可求出其准确时间。例如,要计算某地的日出时间,1、要先找出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的经线A,这条经线(注意,是整条经线所有的地方,除极点外)的地方时就是6点;2、找出某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所在的经线B,这条经线的地方时就是某地日出时间;3、好了,利用图中的已知条件,先求出经线A、B的经度,再把它们的经度差换算成时间差,东加西减,即可求出某地日出时间。要计算某地的日落时间,原理同上。

D. 怎样计算高中地理的昼夜长及区时

时区与区时
经线有无数多条,同一时刻,地方时就有无穷多个,这样使用起来就很不方便,特别是给交通、通信和国际交往带来不便。为此,人们创立了标准时制度,其中的一种就是理论区时。
(一)、时区的划分
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采用分区计算时间办法。即每个时区跨15个经度,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以0°经线为基准,从7.5°W至7.5°E为中时区或零时区.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出东1区,东2区……东12区.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出西1区,西2区……西12区.由于中时区的范围为7.5°W至7.5°E。所以东、西12区的范围就是172.5°E至172.5°W,合称东西12区。
( 二)、时区的计算
某地时区数=某地经度数÷15°(其商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按四舍五入法取整数)。
例 计算 北京(116°E) 的时区为多少?(直接代公式计算)
(三)、 区时的确定
把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时间,同一时区内区时相同。
中央经线:每个时区内的两条边界线中间的那一条经线。中央经线的经度数=15°×时区数。如东8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数=15°×8即为120°E。
‚北京时间采用东8区的区时,世界时采用中时区的区时。
(四)、区时的计算
公式:所求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1小时
与地方时计算相似,增加了一个环节,先找出两地的时区数,再计算时区差。
例.圣诞节(12月25)日当地时间上午9时,小强远在纽约留学的姑姑乘飞机回沈阳探亲。自纽约至沈阳,飞机飞行时间约17小时。小强应在何时到机场迎接姑姑最合适( D)
A、25日15 时 B、25日13 时 C、26日19 时 D、26日15时
解析:由出发时间求到达时间,须加上行程时间;迎接时间=9+13+17-24=15(计算结果减去了24小时,日期向后推1天)
日出日落时间早晚取决于经度(地方时早的先日出、日落)和纬度(纬度决定了当地的昼夜长短,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
计算公式:日出时间=12-昼长/2(或日出时间=夜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或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
注:(1)日出、日落的计算要使用地方时
(2)同一时刻,北半球某地的昼长等于南半球同一纬度的夜长。
(3)同一纬度上日出、日落地方时、昼长相同。
(4)同一条纬线被晨昏线分成两段,处于昼半球的一段弧所跨的经度数÷15°/小时=昼长。

E. 高中地理:想问怎么知道此地昼夜温差大

这个是常识哟。

题目中提到“果熟期”是9~10月。

然后你有没听过成语“秋高气爽”啊。

此时降雨量少,天空晴朗,上午升温快,午后气温依旧可到较高温度;入夜空中依旧无云,大气辐射散热作用强,气温下降很快。

F. 高中地理中怎样计算昼夜长短

看太阳直射点 3.9月都是直射赤道,6月直射北回归线,12月直射南回归线,然后根据月份和地点判断
例如北京,在6月就是昼长夜短,在12月直射南回归线就昼短夜长

G. 高中地理,怎么判断下面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 晨线

过圆心做太阳光线的垂线,即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就是晨线。如图中的晨昏线,就是晨线。

H. (高中地理)如何理解“昼夜温差大,大气运动强”

昼夜温差大,就是白天热,晚上冷,这个变化很大。白天热气体扩散,污染物扩散。晚上冷,气体会下沉或者移动。总结就是大气运动强,所以能见度好。
谢谢,望采纳。

I. 高中地理 昼夜时间

求出昼长
165-15=150°,相当于10个小时。所以日出=12-1/2昼长=7:00,即15°E是7点,所以北京时间为7+7=14点(二者时差为7个小时)
希望对你有帮助

J. 怎样计算高中地理的昼夜长及区时

计算区时:

a区时-b区时=(a时区-b时区)×1h/区,其中时区均按东时区计算,西时区按负东回时区计算(个人总结公答式,不喜勿喷)。
当然,区时还涉及到经度:
a时区=[a经度÷15°/区+0.5区],其中经度有东、西之分,[x+0.5]的数学含义是:对 x四舍五入取整数(个人总结公式,不喜勿喷)。
另外关于地方时的计算公式,暂不写,有需求请追问。
至于昼夜长短,则等价于求 日出,或者日落的地方时(日出、日落关于正午12点对称,即日出时间+日落时间=24h,知道一个即可得另一个)。
同一纬度的地方,其日出/日落时间一致。
求日出/日落时间,一般通过晨昏线视图才能求得,晨线与赤道交点为06:00,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00。根据这个特点获得一个a点经度、时间,再结合晨昏线 与 甲地 纬度圈的交点 乙地的经度,可以计算 甲地纬度圈的日出、日落时间,即 甲地的日出、日落时间。
a地方时-b地方时=(a经度-b经度)÷15°/h,其中经度均按东经计算,西经按负东经计算(个人总结公式,不喜勿喷)。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