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项
❶ 高中地理题,四个选项都不懂,请详细解释!
A D
京珠抄高速公路从北京到袭珠海,大致呈南北走向;北半球,正午太阳在正南,所以太阳电池板朝向太阳,即朝向南边,所以图中车辆往北行驶;所以选A;
B 位于第三阶梯
C范围太小
D 鲜活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 ,冬季,南方生产量大
❷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1题怎么解释正确选项
读图复要先看图名,这制是某地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
所以横坐标实际是不同的演替阶段。
而土壤特征是:
1.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小。
2.土壤含水率下降。
因为土壤又由矿物质(颗粒)、有机质(颗粒)、水分(空隙)、空气(空隙)组成,换句话说,由颗粒和空隙组成。空隙水与空气此消彼长,而颗粒物因为有机质含量减少,故矿物质含量增大!所以C正确!
其它选项:
A,植物群落看, 植被总体变少,土壤因为侵蚀厚度减小!错!
B,因为水分含量减少,空气含量增大,错!
D,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标志 ,有机质含量减小,故肥力下降!错!
❸ 怎么学好高中地理选择题
(一)、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
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
4、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
(二)应试策略
1、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判断
2、认真审题
3、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
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
(三)应试技巧
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
3、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
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
答案:D 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具体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
4、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 (1)因果颠倒(2)前后矛盾(3)表述绝对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无关
(四)解题方法介绍
1、直选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
2、排除法: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例如:(2005年江苏卷)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答案:D 点拨:既然全流域要综合治理,部分河段就不应该利用绝大部分河水,故排除了A、C;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来补给河水,不现实,又可以排除B,正确答案为D。
3、优选法:如果选项中有多项合理,但题干中有“最”、“主导”、“第一”等字样时,要选择最合理选项。
例如:美国“硅谷”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环境优美B、交通便利C、知识技术D、市场广阔
答案:C 点拨:形成高技术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包括知识技术、快捷交通、优美的环境,但主导因素是科技发达。
4、转换法:即将条件换成另外一种相同的说法,该说法与选项更直接,利于选择。 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地区,不会有: A、热带沙漠气候B、寒流C、冷锋活动D、从极地漂来的浮冰
答案:D 点拨:将条件转化为“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的地区”属于热带地区,不会存在从极地漂来的浮冰。
5、图示法:将比较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示意图表示出来,利于选择,如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等题目。
例如: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动B、南半球,向南移动C、北半球,向南移动D、南半球,向北移动
答案:B 点拨:可以用下图帮助理解选择。
6、逻辑推理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判断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结果,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算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即为逻辑推理法。
例如:(2005年江苏卷)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答案:C 点拨:首先明确塔里木河为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天山、昆仑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其次虽然7月气温最高,但冰雪融水补给河流还需一段过程,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8月。
(五)选择题类型:
1、正误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直选法来选择,但必须将所有选项都看完再决定对错。
2、最佳选择题:可以用比较法、优选法、直选法来选择。
3、因果选择题: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可以用直选法、推理法、逆向思维法。
4、组合型选择题:由多项选择转化为单项选择题,方法是排除法,先确定明显正确或错误选项,最后分析剩下的选项。
5、时间和空间顺序排列选择题:解题关键是根据自己最熟悉或有把握的点,确定一个或多个即可选择正确顺序。
6、选择题组:先给定材料,图表或文字,然后从几个角度命制几道选择题。
做题时注意以下方面:(1)分析材料,画出文字中的关键词,图表反映出的信息,如概念规律、变化趋势、分布等,并将各个信息进行联系或汇总。(2)统览给出的几道选择题,看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具有条件继承关系、后面题目对前面题目有无启示、每道题用哪个条件,所有条件是否都用到了。
❹ 高中地理一共有几个必修和选修
我是课改区。一共三本必修,选修一本。必修一主要内容是自然地理,也就是太阳的版直射,运动,地方时的权计算。冷锋暖风的移动,影响。气旋的运动和影响。寒暖流的分布等。必修二开始是人文地理,就只是讲一些日常的知识。比如地形,人口分别,什么是城市化。产业分布,转移。交通运输工具,比较等。选修看你老师怎么选。有旅游,环境等
❺ 高中地理选修那本更重要
其实按照内容分,无外乎就是自然和人文地理。人文地理这一大块主要就是概念,就是那种你只要背诵出来,甚至只要理解就能拿分的。那自然地理就比较考察概念和逻辑思维的快速结合。
❻ 高中地理题,求讲解(第10题C,D两个选项如何判断)
①赤道上
西半球
白昼的范围为160°E向东过180°再向东到135°W,共65°的范围,回西半球黑夜是答115°的范围,C错;
②西半球白昼的范围为160°E向东过180°再向东到135°W,共65°的范围,所以
东半球
白昼范围115°,之比是115:65即23:13,D正确。
❼ 高中地理 A选项的塞外江南和层层梯田是指哪些地方
根据题意,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辽宁大连----“碧海蓝天”,从辽宁到河北版就可以看到东权北的森林景观;内蒙古----“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景观;新疆-----“黄沙滚滚”,荒漠景观。故选择B项。
“塞外江南”泛指祖国西北新疆、青海等地的江南风光。
”层层梯田层层绿“泛指在山地上开发出来的庄稼地,我国几个比较有名的梯田分别是:云南元阳梯田灌水后,波光粼粼,如梦如幻的的样子;广西龙脊梯田,秋收时层层梯田若级级金阶的景象;“云雾奇观,浮云世界”的云和梯田;陕西宜君县的旱作梯田(如下图)。
❽ 高中地理怎么看出来哪个是最佳选项。
地形地貌的形成和光照,温度关系不大(生物方面经常出现的字眼:光照,化学专方面经常出现:温属度,地理方面经常出现:风化和侵蚀),然后D选项出现冰雪融水,那是海拔比较高或者纬度较高的地区,因为题目所提到的地区是湿润或干燥的砾岩和砂岩的丹霞地貌,照常识来讲,这些地貌出现地区地势不高的内陆,基本排除bcd选项
❾ 急急急!高中地理一共几本书必修和选修的都算上!
共10本。
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高中地理共同内必修课程共6学分,由“地容理1”、“地理2”、“地理3”(各2学分,36课时)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
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各2学分,36课时)七个模块组成。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
(9)高中地理选项扩展阅读:
高中地理要求规定:
1、报考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如地学、环境、农林、水利、经济、管理、新闻、旅游、军事等)的学生必须修满地理选修课程4学分。
2、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
3、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❿ (高中地理)B C D这三个选项该如何排除
影响来林线的主要因素自仍然是水分和热量。对于北纬28度,山脉东坡来说,东坡是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对林线影响大。海拔,这里的山体海拔足够高,对林线几乎没啥影响。气温,题目已经告诉是同纬度,东西方向热量差异不大。风向不是直接影响,它是通过影响降水来影响林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