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高中地理典例题

高中地理典例题

发布时间: 2021-01-23 17:44:42

1. 必修三地理经典的例题

福建省“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2009-2010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到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福利
C.文化观念 D.自然环境
下表为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年末全国人口数据”。据此回答2-4题。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65周岁及以上 总人口 比上年末增加
1.2% 0.7% 0.5% 8.3% 13.28亿人 673万人

2.由材料可知,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实现了重大转变已经进入( )
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C.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D.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3.专家说,“中国人口问题比世界很多国家更复杂”,其主要表现是( )
A.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年均净增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
B.国民文化素质提高,生育率下降
C.一方面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大;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严重
D.民族众多,计划生育执行难度大
4.下列说法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是( )
A.目前我国人口仍低于人口容量
B.目前我国人口仍远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C.目前我国应大大放宽计划生育的限制条件,缓解老龄化问题
D.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多主要因为自然增长率高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左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图),回答5~6题。

5.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6.按联合国标准,如一个地区≥60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7.人口迁移是指( )
A.人口地理位置永久或长期地变化
B.人口由一个居住地到另一个居住地
C.跨越行政区界线的人口空间移动
D.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该人口居住
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 )
①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②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 ③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 ④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 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9.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A.从城市迁往农村 B.规模小、频率低
C.由内地迁往边疆 D.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10.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 )
A.自然环境因素 B.政治因素 C.婚姻家庭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
11.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消费水平 D.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12.关于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错误的是( )
A.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的极限。
B.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C.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一些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60亿左右。
D.由于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计结果。
13.关于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理容量就是指环境承载力
B.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C.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适宜人口数
D.合理容量是比较确定的,可定量估计
14.有关城市地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的城市具有相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B.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有关,与自然环境无关
C.大城市的中心都是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
D.因为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影响,现代北京市中心不是商务区而是重要行政区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图中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读图完成15~16题。

15.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16.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17.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18.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
①靠近交通干道 ②拓展城市范围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保护城市环境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 )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优越
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
20.关于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叙述,正确的是( )
A.设计者尽可能的把高一级居民点设在低一级居民点的边缘
B.设计者尽可能的把高一级居民点设在低一级居民点的中央
C.设计者把居民点设置为四级
D.这样设置是根据该地的自然条件来设置的
21.关于城市不同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城市等级的划分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B.城市等级的划分通常是依据城市的人口规模
C.任何城市的等级是相同的
D.我国城市划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三类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里的快餐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可以更方便居民
B.城市里的大酒店比快餐店少,这是因为快餐店服务范围大,赢利多
C.小城镇上有快餐店,但可能没有大酒店,因为大酒店比快餐店需要更大的服务范围
D.城市等级越大,提供的服务也越大,因而必须淘汰快餐店,多建大酒店
23.读下面“六边形服务网络图”,据图判断城市等级由高到低排列顺序应是 (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24.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 ( )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人口数量增加
25.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26.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
①环境污染; ②交通拥挤; ③住房困难; ④失业人口增多;⑤水旱灾害频繁;⑥水土流失加重; ⑦社会秩序混乱; ⑧人口老龄化加快。
A.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⑧ D.①②③④⑦
27.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最有效、最科学的办法是( )
A.在市中心区建立大量停车场 B.学校、工厂和机关安排不同的上下班时间
C.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D.控制和减少小汽车数量,禁止大货车入城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28-29题。

28.图示的30年间,该地区( )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约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约增长了两倍
29.据图分析,30年间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
A.大幅提高 B.变化不大 C.大幅下降 D.略有下降
30.读右下图,其中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若X、Y、Z为某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
A.X地最大 B.Y地最大 C.Z地最大 D.不确定

第Ⅱ卷(综合题 共40 分)
二、综合题 (本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31.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读下面柱状图(资料来源: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材料二
下表为1997年各大洲及不同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

(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方面考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__。(2分)
(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的_________更严重;分析该人口问题带来的突出社会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
_;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 。(6分)
(3)根据表中数据,人口增长速度仅次于非洲的是 洲,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 洲。(4分)
(4)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 ,原因是 (4分)
32.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主要原因是 。
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 。(4分)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 ,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3分)
(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 ,(2分)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 。(2分)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3分)
33.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10分)

年 份 1960年 1980年 2000年
世界人口(亿) 30 45 60
发达国家 总人口(亿) 10 12 15
城市人口(亿) 5 8 11
城市人口百分比(%) 50 67 72
发展中国家 总人口(亿) 20 33 45
城市人口(亿) 3 6 20
城市人口百分比(%) 15 20 44

(1)比较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8分)
相同点: 。(2分)
不同点:发达国家:
;(3分)
发展中国家:
。(3分)

(2)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2分)

。(2分)

福建省“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2009-2010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答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16分)
(1) 。(2分)
(2) ;(2分)
突出社会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 _ _ (答对两点得2分);
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 ;(2分) 。(2分)
(4) ;(2分)原因是: (2分)

32.(14分)
(1) ;(1分)主要原因是
;(2分) 。(1分)
(2) ;(1分)
。(2分)
(3) (2分)
。(2分)
(4)

。(3分)

33.(10分)
(1)相同点: 。(2分)
不同点:发达国家:
;(3分)
发展中国家:
。(3分)
(2)
。(2分)

福建省“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2009-2010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A B B D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C D C B D B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C A C D C B B 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6分)
(1)外来流动人口 (2分)
(2)老龄化(2分) 老年人口多,社会负担加重;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国防兵源不足、老人生活孤单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等。(答对两点得2分)
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社区服务制度等(2分)
(3)拉丁美(2分) 欧(2分)
(4)高(2分) 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大(2分)

32.(14分)
(1)A (1分)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2分)
A服务范围覆盖(包含)B服务范围(1分)
(2)C (1分)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2分)
(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靠近交通干线。(2分)
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2分)
(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3分)

33.(10分)
(1)相同点: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2分)
不同点:发达国家 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大都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3分)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大部分处于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3分)
(2)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加速经济的增长。(2分)

2. 高中地理 [一条很经典又很重要的题!!]

(1) 树木在温暖时候生长快,年轮的间距也大,寒冷时则相反。所以选B;
(2) 人类不回断排答放二氧化碳会形成温室效应,使气候温暖,不是交替变化的,所以A不对;黄赤交角的变化形成了每年的季节变化,与百年气候变迁无关,所以B不对;与A同理,D也不对;太阳黑子活动和辐射量的周期变化,确实会影响地球的气候,所以选C;
(3) 中间部分的M点,年轮间距小,说明气候较寒冷,此时海平面因水大量结冰而下降,雪线不会上升,会下降,暖冬更是没有,河流水灾会减少,所以选C。

3. 有没有关于 垂直自然带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 ) 的典型例题

垂直自然带重点考三个:一个是雪线低代表(迎风坡【不是阴坡哦】),第二个是基带彰显此山所处纬度与大致位置(气候区)。第三个就是相对高度了。你可以去网上看着三个方面的例题

4. 各位好心的大哥大姐,谁有《高中地理解题题典》完整电子版的最好是word,如果是pdf也行,

不可能有word,只有pdf。如需pdf,加.俺.(*^__^*) 嘻嘻……

《高中地理解题题典 第5版》
作者:徐文智主编 页数:513 出版日期:2005.05

5. 经纬线的经典例题

1、在地球仪上,赤道与本初子午线相比:

A、二者长度正好相等 B、赤道长度稍长

C、本初子午线稍长 D、赤道是本初子午线长度的两倍

【答案要点】D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察经纬线的特点,检查学生观察地球仪与地图时对信息的把握和空间的概念建立是否准确,是否理解经线和纬线的区别。

【解题思路】纬线可以自成一圈,赤道即00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线;经线是地球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一条经线是半个圆圈,本初子午线 即00经线。虽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但是缩小的地球仪不能表现出其差异,我们仍然将地球仪做成正球体,所以赤道即00纬线应该等于0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长度的2倍。

【复习指导】真正明确赤道与本初子午线再形状和长度上的区别,再引申到经线与纬线的区别,通过知识的迁移,达到培养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明确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具有唯一性,为讲解南北半球的划分打基础;而全部经线都等长,在选择哪条经线为标准划分东西半球时就会产生问题,这里只是埋下伏笔。

2、一个人由甲地分别向正东、正南、正西、正北各走100km,它可能到达:

A、原点 B、原点以西 C、原点以东 D、原点以南

【答案要点】ABC

【命题意图】通过考察学生对经纬线长度、指示方向等特点的深入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思维的灵活性、加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意识到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不能只是死记硬背。在球面上,由于经线汇于两极,纬线由赤道到两极变短直到成为点,所以距极点越近,经纬线的变形越厉害,两条经线的间隔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减小。由于地球仪上经线的长度相同而且相会于两极,纬线的长度不同且互相平行,所以可能会有多种情况。

【解题思路】本题同样考察经纬线的特点,但是难度较大。可以画示意图辅助解决问题。

(1) 如果在赤道附近,可以回到原点以东

(2)从赤道以北50km处沿某经线向正南走,到赤道以南50km,再沿纬线向正东走100km,再沿某条经线向正北走100km,再沿纬线向正西走100km,应该回到原点

(2)如果在其它地方

回到原点以西

回到原点以东

【复习指导】学习知识不要死记硬背,在理解上,加强灵活运用。考虑问题时才能思路广,不局限在一点上。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可以常用的有效的辅助方式是画图。

3、下列各点中,符合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条件的是:

A B C D

【答案要点】 BD

【命题意图】考察内容是在变化的经纬网图中,判断高中低纬及半球划分。主要考察读图能力。纬度数由南向北变大即北纬,经度数由东到西变大即西经度;在两条经线或纬线之间的点,用内差法定其经纬度数。

【解题思路】A点为240 N、1100E,B点为650S、1600W,C点为400 S 、1100E,D点为700N、1700E,在四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有BC,位于西半球的有BD,位于高纬度的有BD。

【复习指导】复习时可以将南北半球划分、东西半球划分、高中地纬划分结合在一起。但是最好在每一部分都非常熟悉的情况下,综合在一起进行比较记忆,以免混淆。

4、某点以西为东半球,以东为西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以北为北半球,符合以上条件的点是:

A、1800 、00 B、1600E、00 C、200 W、200N D、00、00

【答案要点】B

【命题意图】考察学生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经常将精度划分与东西半球划分混为一谈,所以必须加强练习。

【解题思路】 解决该题的关键是分清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因为东西经度划分的界线与东西半球的界线不同。由于地球是圆的,东西半球的位置可以互为东西。见下图:

南北半球的划分就简单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以上述内容分析,该点应为1600E、00 。

【复习指导】能够将立体的空间的知识与平面结合分析。将新学习的内容与头脑中原有知识联系,建立新的知识体系。经度的划分界线与东西半球的界线不一致,导致问题的产生。所以应先牢牢掌握基础知识再进行适当的练习。

6. 高一地理必修一经典题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此图中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地方回时为0点的经线是 ,图中D点的地答方时
点,图中AB是 (晨、昏)线。
(2)这一天是 月 日前后,北半球为 节气。
(3)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
(4)图中C地的昼长为 小时,E地的昼长为 小时,地方时 点日出。
(5)请将A、D、E、B四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 。

7. 高中地理经典题,越多越好,题目越多我给分越多、、、

图为某日a、b、c、d四条纬线上太阳高度随经度的变化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内关于纬线abcd的说法,容正确的是
A.ab为北半球,d为南半球 B.ab之间的纬度差等于bc之间的纬度差
C.a昼长最长,bc昼长相等,d昼长最短 D.bd两地纬度值相同
15.太阳高度x与y之间的关系是
A.x+y=90° B.3x-y=180°
C.2x-y=90° D.4x+y=270°

8. 高中地理经典例题

给你发到邮箱里了,满意就好~ 艾雪冰 图为某日a、b、c、d四条纬线上太阳高度随经度的变化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纬线abcd的说法,正确

9. 高中地理有关计算题分类例题及讲解

1.地方时计算:所求地点时间=已知地点时间+/-(两地相隔的经度数÷15°)*1小时
(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以东用“+”,以西用“-”)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昼长计算:昼长时间=日落地方时-日出地方时=(12-日出地方时)*2
=(日落地方时-12)*2
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90°-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