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时区计算题
① 高中地理时区题
我不太明白“从巴黎到西安需5小时”表示什么意思?
巴黎从经度位置上看位于中版时区,但实际权使用的是东1区的区时,西安使用的是北京时间,即东8区时区,巴黎的时间等于北京时间减7个小时,北京时间等于巴黎时间加7个小时。
1、每隔一个时区,区间相差1小时(每隔1个经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2、计算方式:东加西减(向东加,向西减)
② 高一地理时区计算
1C 8日20时-8时=8日12时
2B 15日23时+15小时=16日14时
3B 左下是晨线6点,所以甲是9点
③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题,有关地方时与区时计算的
A
时差的计算方法:两个时区标准时间(即时区数)相减就是时差,时区的数值大的时间早。比如中国是东八区(+8),美国PST是西五区(-8),两地的时差是16小时,北京比纽约要早16个小时;如果是美国实行夏令时的时期,相差15小时。美国夏令时期间:4月的第一个星期日~10月最后的星期日
一、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步骤:
1.找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不同在东经或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和(和小于180°时),或经度差=180°—两经度和。(两经度和大于180°时)
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H
3.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要求点在已知点的东方,加地方时差;如要求点在已知点西方,则减地方时差。
二.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
(1)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即:度数大的在东。
(2)同是西经,度数越大越靠西。即:度数大的在西。
(3)一个东经一个西经,如果和小于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如果和大于180°,则经度差=(360°—和),且东经在西,西经在东;如果和等于180,则亦东亦西。
三、应用举例:
【例1】已知:A点120°E,地方时为10:00,求B点60°E的地方时。
分析:因为A、B两点同是东经,所以,A、B两点的经度差=120°-60°=60°,地方时差=60°÷15°/H=4小时,因为A、B两点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要求B点60°E比A点120°E小,所以,B点在A点的西方,应减地方时差。所以,B点地方时为10:00—4小时=6:00
【例2】已知:A点100°W的地方时为8:00,求B点80°W的地方时
分析:A、B两点同在西经,则:A、B两点的经度差=100°—80°=20°所以:A、B两点的地方时差=20°÷15°/H=1小时20分 因为A、B两点同是西经,度数越大越靠西,B点80°W在A点100°W的东方,应加地方时差.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00+1小时20分=9:20
【例3】已知:A点110°E的地方时为10:00,求B点30°W的地方时.
分析:A在东经,B在西经,110°+30°=140°<180°,所以 经度差=140°,且A点东经在东,B点西经在西,A、B两点的地方时差=140°÷15°/H=9小时20分,B点在西方,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10:00—9小时20分=00:40。
【例4】已知A点100°E的地方时为8:00,求B点90°W的地方时。
分析:A点为东经,B点为西经,100°+90°=190°>180°,则A、B两点的经度差=360°—190°=170°,且A点东经在西,B点西经在东。所以,A、B两点的地方时差=170°÷15°/H=11小时20分,B点在A点的东方,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00+11小时20分=19:20。
【例5】已知A点100°E的地方 8:00,求B点80°W的地方时。
分析:A点为100°E,B点为80°W,则100°+80°=180°,亦东亦西,即:可以说B点在A点东方,也可以说B点在A点的西方,A、B两点的地方时差为180÷15/H=12小时。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00+12小时=20:00或8:00—12小时,不够减,在日期中借一天24小时来,即24小时 +8:00—12小时=20:00。
地球有东西半球之分,它自转一周迎来了白天和黑夜,需要花费24小时。当东半球在阳光照跃下处在白昼时,西半球却是一片漆黑;随着地球的自转,东半球将进入黑夜,西半球就迎来了新的曙光。东西半球之间存在着时差,如何计算这种时差得从日界线说起。
日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或国际改日线。地球上各处因东西位置不同,日出时刻有早有晚。为了避免这种差异造成日期上的紊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将经度180°子午线(此线也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之一)作为日期变更的界线。这是地球上的一条无形的又富有神奇色彩的线,其东西两侧相距咫尺,但日期却相差一整天。因此,舰船飞机由西向东航行过这一线时须减去一天;由东向西航行过这一线时须增加一天。由于照顾行政区域的统一,日界线并不完全沿180°子午线划分,有小部分线段绕过一些岛屿和海峡:由北往南通过白令海峡和阿留申、萨摩亚、斐济、汤加等群岛而达新西兰的东边。
④ 高中地理 时间计算专题
根据复你的已知地点时制间,算出此时此刻当天的0点或者是24点(当天0点就是头一天的24点,当天24点就是第二天的0点)所在的经度。为了方便理解,随便举个例子:假定算出来的0点/24点所在经度为120°E,则新的一天就是120°E向东到国际日期变更线(即180°)的经度范围(共60个经度),旧的一天则为120°E向西到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的经度范围(共300个经度)。如此新旧一天的范围就可以得出来了。希望这种方法能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⑤ 高中地理时区计算问题[同减异加]
例子:已知纽约时间 (西五区)为六月八日15:00,求东京时间(东九区)。(东加西减,时区差(同减异加)为5+9=14,东九区时间=15+14=29-24=5,东京时间为六月九日的凌晨5点。
⑥ 高中地理题关于时间的计算如图
这道题A。
根据日出来日落自时间可以计算该日的昼长。昼长=16:53-6:49=10小时4分
在此基础上计算日出时间。
日出时间=12:00-昼长/2
=12:00-10小时4分/2
=6:58
也就是说当北京时间6:50,当地时间是6:58。
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的地方时间,那么地方时间6:58的地点大约是东经122度。只有大兴安岭地区比较适合。
⑦ 高一地理怎样计算时区的方法归纳
如果要求时差,不必考虑纬度,只看经度即可:
(1)利用两地的经度差计算时间差,经度差1度时间差4分钟(15度差1小时),按时区计算是每隔一个时区,时间差一个小时。
(2)已知某地的时间,求另一地方的时间,主要要判断所求之处位于已知时间的东侧还是西侧,计算法则是向东加时差,向西减时差。
(3)计算过程中如果过了180度经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那么向东过日界线时要减一天,向西过日界线时要加一天。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法则
(1)计算范围:由西12区向东至东12区(不考虑日界线)。
(2)某地经度除以15,结果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该地的时区区号;
(3)15乘以某时区区号即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经度。
(4)一个时区统一使用的区时就是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5)计算方法:未知区时=已知区时 ± 时差。(6)由已知时间向东则加时差,向西则减时差,也就是东加西减。
(7)时差的计算:两地均位于东时区或均位于西时区,则时差为两时区区号之差;若两地一个在东时区,另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差为两时区区号之和。
(8)已知时间的寻找:直射点所在经线为12点;由日出始至日落止为白昼时段,白昼时段的中点为12点,或夜间时段的中点为24点也就是0点;赤道与晨昏线的交点所在经线为6点或18点
(9)我国跨越多个时区,为了使用方便,全国各地统一使用东8区时间即北京时间
⑧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的时间,时区等的计算题
1、地方时的计算。由于各地都以正午为12点,所以同一时刻,地球各地的地方时都不相同,地内方时以经度为变化依据,容经度相隔180度,地方时正好相差12小时,所以经度每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早,也就是东边到达正午时,西边还没有到正午;西边到正午时,东边已经过了正午。所以地方时的计算有如下公式:
所求时刻=已知时刻+(-)4*两地经度差(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以东用加法,在已知地点以西用减法)。例如已知东经120度地方时为12点,则东经130度地方时为12点40分,东经110度地方时为11点20分。
2、区时的计算。区时是地方时的简化系统,每15经度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24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以该时区中间一条经线(名为中央经线,度数等于时区序数乘以15)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时间,叫做区时。与地方时的换算道理相同,区时的计算也有如下公式: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时区差取绝对值,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取加法,反之取减法)。例如已知东8区区时为12点,则东10区区时为14点,西5区区时为-1点,就是昨天23点。
⑨ 能否提供几道关于高一地理的图题(关于时区,地方时等计算的),!!!!!!!!!!!!!!
1.某工业产品抄洽谈会与当地时间袭十月十五日10时在英国伦敦开幕,福州张先生代表公司出席洽谈会,如果飞机从福州飞抵伦敦要12小时,那么张先生乘哪班(北京时间)才能既不迟到又尽可能地节省时间?
A.十五日7时
B.14日9时
C.14日14时
D.15日4时
2.当全球各地皆为10月1日时,北京时间为
A.八点
B.十二点
C.20点
D.24点
⑩ 高一地理,关于时间的计算题。
165°复W当地时间是7月24日16时,制那换算一下165°E是什么时刻就好了。
现在有两种算法:1)180°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往西算,日期加一天。船要越过180°线继续向西行驶,165°E的日期为7月25日,两地之间差两个小时,地球是自西向东运行,所以减2个小时,165E°就是7月25日14时,求出了出发时目的地当地时间,船航行3天直接加3天,就是目的地到达的当地时间了,7月28日14时。
2)直接根据地球运行方向自西向东,从165°W到165°E跨22个时区也就是22个小时,你在7月24日16时的基础上加22个小时,那165°E就是7月25日14时。然后船要航行3天,日期加3天就好了,所以还是7月28日14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