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

发布时间: 2021-01-23 13:45:54

❶ 适合初中生的地理知识问答

您好!

示例:

1、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是: ( )

A、气温
B、植物
C、动物
D、地形

2、企鹅生活在 ( )

A、南极地区
B、北极地区
C、苔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3、下列属可再生资源的有:( )

A、森林
B、煤炭
C、铁矿
D、核能

4、如果船舶在海洋上遇难,漂流到荒岛上的人首先要寻找: ( )

A、住房
B、钱
C、淡水
D、武器

5、世界三大人种是根据 差别划分的:( )

A、人体特征
B、语言、文字
C、分布地区
D、经济水平

6、下列海峡,既是两大洲又是两大洋分界线的是 ( )

A、白令海峡
B、曼德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7、从长江上游到入海口沿岸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依次是: ( )

A、重庆, 攀枝花, 武汉, 上海
B、攀枝花, 重庆, 武汉, 上海
C、重庆, 马鞍山, 武汉, 上海
D、攀枝花, 马鞍山, 重庆, 上海

8、黄土高原上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

A、地震
B、寒潮
C、旱涝
D、台风

9、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 ( )

A、国家历史的长短
B、国家人口的多少
C、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D、国家面积的大小

10、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是: ( )

A、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体系
B、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
C、我国沿海平原防护林体系
D、我国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

------------------------------- 填空题 ------------------------------
11、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 )
答案:

12、1999年统计世界人口总数为( ).
答案:

13、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 ).
答案:

14、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答案:

15、日本的国花是( )
答案:

参考答案:1.B、植物
2.A、南极地区
3.A、森林
4.C、淡水
5.A、人体特征
6.A、白令海峡
7.C、攀枝花, 重庆, 武汉, 上海
8.C、旱涝
9.C、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10.B、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
11.基督教
12.60亿
13.亚洲
14.中国
15.樱花

❷ 我眼中的中国 中国资源概况 中国人文环境 对我国自然灾难的认识 地理论文 800字 o()^))o 唉

中国自然资源概况

丰富多样、潜力巨大 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丰,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① 土地资源。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亚洲大陆土地面积的22.1%,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 6.4%,是世界上国土面积广阔的国家之一。中国丰富的土地资源具有两个显著的地理特色:一、海拔较高、起伏较大的山地(包括丘陵、山地和高原)所占的面积超过平地(平原和高平原),成2/3与1/3之比;二、在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中,形成草原多、耕地少、林地比例小、难利用土地比例大的特点。目前,草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7.4%,耕地占10.4%,林地约占12.7%,而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冰川和永久积雪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则合计约占20.5%。尽管如此,中国土地资源进一步充分合理利用的潜力仍很大,除现有草地、耕地和林地外,估计全国还有约3300万公顷的宜农荒地、6000多万公顷的草山草坡和9000多万公顷的宜林荒山、荒地和疏林地有待开发利用。

② 能源。中国常规能源的资源品种齐全,是世界主要能源国家之一。煤炭资源丰富,1990年底煤炭保有量达9014.53亿吨,居世界前列;水力资源尤为丰富,理论蕴藏量6.76亿千瓦,居世界第1位;石油储量除已探明部分以外,全国陆上和海上远景储量都很乐观

③ 矿产。 中国是世界矿产种类多、分布广、 储量大、大部分矿产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截至1990年底,中国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种达148种。其中以有色金属居优势,钨、锑、锡、汞、钼、锌、铜、铋、钒、钛、稀土、锂等均占世界前列。如钨的储量为世界各国总储量的 3倍多,稀土金属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锑的储量占世界储量的44%。铅、铁、银、锰、镍等的储量亦具世界意义。铁和锰的储量虽均占世界第3位,但贫矿多,富矿少;此外,还多伴生矿。如攀枝花铁矿中,有钒、 钛、 镍等伴生。非金属矿中的硫铁矿、菱镁矿亦居世界首位,磷矿居第2位,石棉等居世界前列。

④ 水资源。中国水资源初步估算为27115亿立方米。中国河川多年平均径流相当于世界径流总量的5.8%。

⑤ 森林资源。中国现有森林面积1.24亿公顷,虽占世界第8位,但森林覆盖率仅为12.98%,列世界第121位;森林蓄积量91.41亿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其中有多种材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

⑥ 生物资源。中国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仅种子植物即达2.45万种,次于马来西亚的巴西,居世界第 3位。在种类繁多的植物中,经济植物(按单项用途一次一种计)即达2411种,不仅提供各种食料、药材、纤维和其他多种工业原料,并可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条件。水产资源中有鱼类约2400多种,其中海洋鱼类约占3/5,其余为淡水鱼类。此外尚有甲壳类、贝类和海藻类等。

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从中国各项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看均甚可观,但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中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不足1公顷,而世界人均却达3公顷;耕地面积列世界第4位,人均约0.1公顷,世界人均约0.36公顷;草场资源居世界第3位,人均约0.35公顷,世界人均为0.76公顷;森林面积人均0.107公顷,世界人均为0.65公顷;地表径流总量人均不足27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同时,在世界上45种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价值比较中,按矿产总值比计,中国居世界第3位,而人均却居世界第10位。

主要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中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尤以水、能源和矿产三种资源更为突出。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南方多,北方少。其中,长江流域水量最大,占全国总水量的37.7%,次为珠江和广东、广西沿海各河流域占17.2%;反观淮河以北,黄河虽为大河,但其水量仅占全国径流量的2%,海河、滦河为1%。但黄河下游及海、滦河流域的豫、鲁、冀 3省的耕地面积却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1.25%,相互对照,水土资源的失调,灼然可见。能源方面,煤炭探明储量将近80%分布于中国北方(其中64%集中于华北地区),10%在西南地区,而江南8省只占2%;石油探明储量98%在北方;天然气探明储量有限,67%在四川;水力资源西南、西北、中南3大地区占90%,其余10%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地区。中国东南部的滇、黔、桂、湘、赣、粤 6省具有世界上第1、2位的钨、锡、锑、锌、汞、铅等储量,成为中国矿产资源分布上一大特点。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以及交通运输有着重大的影响。

资源的地域组合各有所长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关系到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全国 6大地区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各有所长。现简述如下:

① 东北地区。多种自然资源富饶,且结合较好。可耕地广,仅黑龙江一省耕地面积即占全国的9.23%,且有大片宜农荒地。森林资源丰富,占全国的33%,野生动植物资源亦丰。能源资源中以石油最为雄厚,探明储量占全国45~50%。煤炭资源不足,占全国的9%,有赖调入。铁矿储量占全国1/4,矿种配套以黑龙江、辽宁两省较好,吉林较差。

② 华北地区。为富煤省(区),内蒙古和山西并列全国前茅,河北次之。3省(区)的煤炭和石油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2和1/3。铁矿储量大,与煤配套好。内蒙古的稀土矿驰名世界。但水和森林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特别突出。区境北部草场广大,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③ 华东地区。为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耕地面积约占全国1/5,农业生产水平较高。能源以煤为主,集中于鲁皖苏边区,安徽且有一定储量的铁矿与之配合。山东矿种也较多,苏、浙、闽3省则矿产贫乏。水资源以淮河以南较丰沛;杭州湾以南虽属丰水区域,但河流短促。全区水力资源仅占全国的 4%。华东海域辽阔,东海鱼类资源尤见丰富。森林资源则以杉木、毛竹和马尾松等用材林著称。

④ 中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 22.82%,居全国首位。除南部地区属丰水带外,其余广大地区为多水带。森林和水产资源具有一定规模。森林面积虽略小于东北和西南地区,然其蓄积量则远小于这 2个地区。区内以有色金属居优势,湖南和赣南的钨、湘中的锑、湘南、湘西的铅、锌及赣东北的铜矿在全国均负盛名。能源方面,水力蕴藏丰富,占全国的13.8%。煤则集中于河南省。

⑤ 西南地区。以金属矿产,水力和森林资源至为重要。金属矿产、如铁、锰、铜、锡、铅、锌等,在国内均具一定地位,并有盐、磷等非金属。水力蕴藏量占全国的68%。黔、 滇、 川邻界地区有相当规模的煤田,其中贵州为富煤省,居江南各省前列。川、黔 2省还富天然气。西南地区为中国第2大林区,木材蓄积量占全国20%以上,仅次于东北。区内多山地,耕地占全国比例最小。

初中地理论文 防灾避险,从我做起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 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 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 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 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 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 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❹ 初中地理问题

1.
台风的成因,是热带海面受太阳直射而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蒸发成水汽升空,而周围的较冷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环,终必使整个气流不断扩大而形成「风」。由于海面之广阔,气流循环不断加大直径乃至数有公里。由于地球由西向东高速自转,致使气流柱和地球表面产生磨擦,由于越接近赤道磨擦力越强,这就引导气流柱逆时针漩转,(南半球系顺时针漩转)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快而气流柱跟不上地球自转的速度而形成感觉上的西行,这就形成我们现在说的台风和台风路径。台风的中心就在我们目前看到的风向成丁字形的位置,根据风向和风速就不难判断出台风中心的距离和走向了。根椐我四十年观测台风耒临前的行云方向,判断台风是否从本地经过,基本上全部准确。准确性有好多次竟先予本地的预报。当近地面最大风速到达或超过每秒17.2米时,我们就称它为台风。

台风源地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广阔的洋低纬洋面上。西北太平洋热带扰动加强发展为台风的初始位置,在经度和纬度方面都存在着相对集中的地带。在东西方向上,热带扰动发展成台风相对集中在4个海区。
(1)南海中北部的海面
(2) 菲律宾群岛以东、和琉球群岛附近海面
(3)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海面
(4)马绍尔群岛附近海面

台风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作用于台风的动力。动力分内力和外力两种。内力是台风范围内因南北纬度差距所造成的地转偏向力差异引起的向北和向西的合力,台风范围愈大,风速愈强,内力愈大。外力是台风外围环境流场对台风涡旋的作用力,即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南侧基本气流东风带的引导力。内力主要在台风初生成时起作用,外力则是操纵台风移动的主导作用力,因而台风基本上自东向西移动。由于副高的形状、位置、强度变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致台风移动路径并非规律一致而变得多种多样。以北太平洋西部地区台风移动路径为例,其移动路径大体有三条:
①西进型台风自菲律宾以东一直向西移动,经过南海最后在中国海南岛或越南北部地区登陆,这种路线多发生在10-11月,2006年就是典型的例子;
②登陆型: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海峡,在中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登陆,并逐渐减弱为低气压。这类台风对中国的影响最大。近年来对江苏影响最大的“9015”和“9711”号两次台风,都属此类型,7-8月基本都是此类路径;
③抛物线型:台风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当接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时,不登陆而转向东北,向日本附近转去,路径呈抛物线形状,这种路径多发生在5-6月和9-11月。

厦门的地里位置本来就在台风的影响范围,但由于受到台湾地形和台湾海峡的影响,台风在驿动中容易受到影响而转向,而且福建腹地多山,热带低压虽然存在但不是主要的原因。
2
台风来临的时候,市民群众应如何自我保护呢?我们的记者专门走访了气象部门,让气象专家为大家支招防台风。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台风压境时,市民群众一定要多加防范(电脑图)。

近海地区防护(背景加字幕,以下三点同样处理):厦门港是受台风影响比较严重的港口,台风来临前,海上船只要做好一切锚固工作,进港避风。厦门港目前可供沿海运输船舶避风的主要锚地有:一号、三号、四号、五号、七号锚地及高崎避风坞(电脑图)。进入防抗台风阶段后,船舶应进入预先选好的锚地避风,吨位大、抗风能力强的船舶出港避台;关闭货舱的舱盖和所有水密门窗,固定甲板上的机械和货物;检查所有救生设备,保持所有排水孔畅通;与船公司、船舶代理公司和当地海事局保持密切通信联络;无防抗台风能力的船舶视情况减少或撤离全部船上人员;从事塘外养殖的群众和处于危险堤塘内的群众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山地防护: 台风挟带的暴雨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山地灾害易发地区和已发生高强度大暴雨地区要做好监测预警工作。一旦发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征兆时,要及时报告政府和有关部门,并及时做好撤离工作。当出现暴雨或山洪时,道路有可能被封锁,如果遇到路障或是被洪水淹没的道路,不要为了赶时间而冒险趟过湍急的河沟,切记要绕道而行。

居家防护:厦门市专业气象台台长 苏鸿明:当台风来临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注意尽量少出门 特别是要关好门窗/电器要注意拔下插头 因为可能会有雷电的过程

台风压境之前,市民要将阳台、窗台上的花盆杂物搬下来,加固或拆除电视天线。台风来临前的强风会吹落高空物品,容易造成事故。因此,家庭安装的空调室外机、雨蓬、太阳能热水器、屋顶杂物等一定要提前固定好。市民在做好居室防潮及露天物资加盖的同时,还要疏通排水沟;居住低洼地带的住户,应及早将家用电器和水浸易坏物品转移高置,以免受潮被淹。台风可能造成停水停电等现象,市民也要及时做好日常生活的储备工作。

城市地面防护:

台风来临时,街上行人要提防被悬空的广告招牌坠落打伤,不要接触断落在地上的供电电线,不要在危旧住房、工棚、临时建筑、脚手架、电线杆、树木、铁塔等容易造成伤亡的地点避风避雨。强风还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其他情况,如门窗、幕墙等被强风吹裂,玻璃飞溅砸伤人员。

厦门市专业气象台台长 苏鸿明:有一种比较方便的方法就是用胶布贴成“米”字型 防止风把它吹破

当然,在台风影响期间,市民群众应随时收看收听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刊载的有关台风的最新动态。居民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
=======================
防台风小知识

台风来袭会带来狂风暴雨,强风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在台风来临时,千万不要在危旧住房、电线杆、树木、广告牌、容易造成伤亡的地点避风避雨。

台风来临时,要迅速切断各类电器的电源防止雷击。关紧门窗,以免被强风吹开。要检查并缚紧容易被风吹倒的物件,固定好家里的花盆、空调室外机、避免造成砸伤事故。家里的窗户,如遇玻璃松动或有裂缝,请在玻璃上贴上胶条,以免吹碎后,碎片四散。不要在玻璃门、玻璃窗附近逗留。

台风可能造成停水停电等现象,市民要及时做好日常生活的储备工作,并尽量减少外出 。

台风携带的暴雨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山地灾害易发地区和已发生高强度大暴雨地区,要提高警惕,及时撤离群众。

台风会引发风暴潮,容易冲毁江塘堤防、涵闸、码头、护岸等设施,甚至可能直接冲走附近人员,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台风来临前,沿海地区从事塘外养殖的群众和处于危险堤塘内的群众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初一学生
寒假快乐!!!!!!!!

❺ 地理自然灾害论文 初中水平 答好有加分(孝感的)急急急

楼上的两篇文来章立意深远 但是 可能自有点不太适合初中生 (仅个人意见哈).我想 你可以这样一个思路来写作 : 先论述一下孝感的地理位置 本地的水文环境 地理情况 常常出现的自然灾害(比如水灾,血吸虫……)然后找出一个一个方面的问题加以分析,按照你的写作提纲展开论述走下来即可 400-600字比较好凑吧

❻ 黑龙江大庆自然灾害地理论文

分析家乡常见自然灾害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⑵列举家乡遭受的自然灾害实例。

⑶当地抵御灾害的措施和实施效果。

⑷自己对家乡抵御自然灾害的实施建议和设想。

❼ 请以广州常见自然灾害为题写一篇科技调查论文~初中地理主观题目~

1.雪灾
2008年1月10日起中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9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死亡60人;失踪2人,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270.8千公顷;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坏房屋86.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37.9亿元。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受灾最为严重。
2.缅甸热带风暴
2008年5月2日早晨,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在缅甸的海基岛附近登陆,最高时速超过190公里。3日,缅甸政府当天宣布5个省邦为灾区。截至16日,缅甸强热带风暴造成的死亡人数升至77738人。风暴发生的地区位于缅甸人口稠密区,占了国家总人口的将近三分之一,加之当地建筑抗风能力薄弱,多为竹木等结构,因而造成非常惨重损失。
3. 5·12中国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不同程度受灾。截至22日10时,四川汶川8级地震已造成截至目前,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27人遇难,373612人受伤,失踪17918人,累计受灾人数4571.0965万人。

❽ 广东自然灾害地理论文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着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朋友,你有何感想?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不是吗?从2300万年前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人类从未停止过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也是“有求必应”,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他们在地球上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排污排废……。于是,曾经山青水秀,一片蔚蓝的地球母亲望去已是满目疮痍,污烟瘴气。这怎不叫人寒心呢?

至此,人类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然我行我素,以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来换取经济的发展,举一个最近的例子:

我市的木兰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条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河流,处处可见嬉水的孩童和淘米洗菜的妇女,但是近年,由于溪上游的木兰糖厂等工厂不重视环保和对污水的正确处理,任意地排放废水废渣,致使木兰溪水质变坏,鱼虾绝迹。望着溪面上漂浮着黑色的泡沫和死鸡,死鸭,还有谁敢下河游泳,用河水洗衣作饭呢?河两岸的农民因用了污染的水灌溉庄稼,使庄稼减产……。农民曾多次要求县里主管部门解决污染问题,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拖了下来。

木兰溪中的泡沫及牲畜尸体,不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吗?溪中绝迹的鱼虾何日再归来?

当然环境问题还不只这些,如世界八大公害,日本的水俣病,痛痛病等等无一不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无知而自掘坟墓。的确,环境问题无时不刻地困绕着整个世界。然而,这一出出悲剧又是谁一手导演的呢?是人类。当灾难再度落到了人类自己身上,到了大自然对人类无休止报复时,人类终于觉醒了,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类如果想征服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

面对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绝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先污染,后治理”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其治理的代价很高。我们既要加速发展,摆脱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制约,又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来保护环境。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倡导同学们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建议叔叔阿姨们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为保护环境,造福后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