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实物地质资料包括什么意思

实物地质资料包括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1-02-26 20:41:16

❶ 实物地质资料筛选的意义

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是指按照一定原则和程序,从大量的实物地质资料中挑选符合馆藏要求的实物地质资料的过程。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数量巨大,虽然这些实物地质资料都是地质工作取得的成果,但它们的保管意义和利用价值相差很大;而保管实物地质资料需要专门设施和大量资金投入,因此不可能、也没必要将全部实物地质资料收集入库保存管理,只能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那些载负信息特别丰富、有重要再利用价值或有重大保存意义的实物挑选出来,进行专门保管和再利用,其余大量实物则按一定规则埋存,这样既能经济合理地投入资金,又保存管理了有价值的实物地质资料,避免了资金浪费和重要实物地质资料的毁坏、散失。

实物地质资料库藏体系是指库藏管理的各种实物地质资料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整体。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价值和作用,首先取决于库藏实物地质资料的数量和“品位”,因此筛选实物地质资料是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这是与成果地质资料管理的重要区别之一。

实物地质资料具有很强的资料性。为了充分发挥实物地质资料的作用,馆藏机构所收藏的实物地质资料不仅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而且还应具有系统性。这种特性的突出表现是,实物地质资料收集保管的对象是岩(矿)心、标本、样品、光(薄)片等实物及相关资料,但这些实物地质资料并不是孤立的或零散的,而是反映某一区域或某一方面地质工作成果的系列实物地质资料;而这些实物地质资料组合在一起则构成某一馆藏机构的实物地质资料体系或某一领域的(如石油天然气、海洋地质等)实物地质资料体系。

建设实物地质资料体系的目的意义在于:划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责任,建立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指导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收集工作,保障馆藏实物地质资料数量适度、品质上乘。

❷ 实物地质资料接收

实物地质资料接收是指馆藏机构按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规定,接收汇交人(通常为地质工作单位)汇交的实物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专项采集是指馆藏机构对那些需要馆藏但不能汇交的实物地质资料,通过专项采集,将其收入馆藏。

与成果地质资料不同,实物地质资料接收在野外勘查工作现场或实物地质资料临时存放地进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在下达汇交通知书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到实物地质资料暂时保管地接收、验收汇交人汇交的实物地质资料,验收合格的,出具验收合格单”。根据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几年的工作实践,实物地质资料的现场接收工作主要有以下5项内容。

(1)现场考察实物地质资料的包装和储存情况,落实野外整理的具体方法,包装及运输要求。

(2)根据汇交清单,清点实物数量,检查实物质量,包括实物排列顺序是否正确、实物标识是否清晰准确等。

(3)根据需要,复制实物相关资料,主要包括野外钻探登记表、钻孔柱状图、标本采集登记表和实测地质剖面等等。

(4)与地质勘查单位签订实物整理及包装运输协议,委托地质勘查单位进行野外整理、包装等工作。

(5)野外验收,实物地质资料野外整理结束后,馆藏机构到现场根据协议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运回馆藏机构。

❸ 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概念

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属于经济公共服务范畴。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其服务内主体是各级容各类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组织,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服务的内容是为政府部门管理实物地质资料提供技术支撑,为企业事业单位生产提供实物地质资料信息,为社会公众提供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信息。

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政府投资地质工作获得的基础性、公益性实物地质资料的信息服务,其消费完全符合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是属于公共服务;二是企业和个人投资地质工作获得的实物地质资料的信息服务,其消费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与排他性,尽管这些实物地质资料必须按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依法汇交,但其所有权在保护期内还属于投资人,其信息服务应该走商业化道路。

因此,公共服务理论为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指明了发展方向,即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必须要求各级各类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组织确立公共服务理念。

❹ 实物地质资料服务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对地质工作的依赖和需求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勘查评价的难度越来越大,地质市场的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地质工作尤其需要包括实物地质资料在内的地质资料的支撑保障,因此实物地质资料的服务对象和领域越来越广,主要包括3个方面:

(1)管理决策:通过对实物地质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编研工作,为各级政府的地质矿产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定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规划、标准以及对组织管理地质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和参考依据。

(2)地质勘查、地质科研、矿产开发:为部署和实施地质勘查、地质科研、矿产开发提供直接依据,从而避免重复工作,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促进地质市场和地质工作发展。

(3)专业教育与科学普及:实物地质资料馆收藏有大量的、来自国内外的各种类型的实物及相关资料,不仅有许多富于观赏性的稀奇珍品,而且有反映区域地质条件和重大地质工作成果的代表性实物地质资料,因此有很强的资料性和档案性。

基于这些特点,实物地质资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实物地质资料馆是地质院校良好的校外课堂与实习基地,可以在这里进行辅助教学与实践教育,不但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可以节省投入,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此外,借助实物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馆,可以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宣传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展示我国地质矿产条件和地质工作的重大成果与最新进展,激发青少年对地球科学的兴趣,提高社会的资源环境意识,为人类认识地球、合理利用与保护地球创造广泛的社会基础。

❺ 论实物地质资料分类

张业成 赵晓青 任香爱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北京 101149)

摘要 本文论述了实物地质资料分类目的、意义和基本原则,根据实物地质资料形态特征、产生的地质工作类型、代表的学科类型、产出的地区以及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条件、保管期限、利用条件进行多角度分类,初步建立了实物地质资料分类体系。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分类

一、实物地质资料分类的目的意义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矿产类型多样。长期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工作,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传统地质工作迅速发展的同时,新一轮地质调查以及海洋地质、极地考察、大陆科学钻探等新兴领域的地质工作蓬勃兴起,产生了数量巨大的实物地质资料。这些实物地质资料虽然都是地质工作的成果,但其种类和价值有很大差别,所以无论是国家还是某一机构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实物地质资料进行收藏保管,只能根据实物地质资料的档案意义和开发利用价值有选择地收集保管。即使是有选择地收集保管实物地质资料,也不是一个或几个实物地质资料馆所能全部承担的。因此,从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需要出发,应建立统一领导下的委托保管与分级保管相结合的管理系统,才能使各种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开发利用。然而,如何划分分级管理责任和确定委托保管范围,都需要以实物地质资料分类作为基础依据。

基于上述,实物地质资料分类的主要目的意义是:

——为划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责任,推进分类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为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收集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为实物地质资料建档、保管以及利用服务提供基础依据。

二、实物地质资料分类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实物地质资料分类要符合地质科学以及档案信息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符合实物地质资料特点与管理工作需要,采用的技术方法要科学先进。

系统性——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分类体系,从多角度反映实物地质资料的主要属性特征,显示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意义与开发利用价值。

应用性——便于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应用,适宜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引用。

三、实物地质资料分类的参考依据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是规范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法规依据。虽然对实物地质资料分类并没有提出要求和方法,但规定了地质资料的管理责任和汇交细目,从而表明,地质资料应该分类,否则地质资料的分级管理和汇交将难以实现。因此,这项法规仍然是实物地质资料分类的根本依据。

实物地质资料分类尽管备受关注,但迄今仍为空白。基于这种情况,实物地质资料分类参考了档案、图书、文物等分类方法。

这些成果主要包括:例如《中国档案分类法——地质勘查档案分类表》DZ/T0076—93以行业标准形式建立了地质勘查档案分类体系表,确定了由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矿产地质勘查等11个基本类目组成的地质勘查档案分类主表。这一分类经部分修改后被引用为实物质资料产出地质工作类型的分类。

在档案管理方面,从多角度对档案进行了分类:按所有关系分为公共档案、私人档案;按产生的活动形式分为文书档案、科学技术档案、专业档案(音像档案等);按时代分为历史档案、1949年前档案、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档案;按保管期限分为永久档案、长期档案、短期档案;按机构分类政府机构档案、社会团体组织档案等;按载体分类磁介质档案、纸介质档案、实物档案;按档案的产生分为原件(文稿、手稿等)档案、复制件档案。

四、实物地质资料分类方法

根据实物地质资料的属性特征划分实物地质资料类型。在众多属性特征中,以实物地质资料的自然形态特征为主导属性,其次考虑实物地质资料产出的地质工作类型、实物地质资料所代表的学科类别、实物地质资料的产出地区、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条件、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期限、实物地质资料利用的限制条件进行多角度分类。

1.实物形态分类

根据实物形态和基本性状分为6类。

岩(矿)心 钻探工程中,钻取的圆柱状或碎裂的岩块或含矿的岩块,包括岩心、矿心等。

岩屑 钻探工程中,钻取的岩矿碎屑。

标本 在地质工作中采集的、并经过加工整理后供观察研究或陈列的地质体的一部分,包括岩石标本、矿石标本、矿物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及陨石等。

样品 为观察、测试、鉴定等目的,从地质体中采取的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固体、液体、气体实物。实物地质资料管藏机构收藏的是这些样品经测试鉴定后按一定比例保存的供检查分析结果或其他研究利用的备用样品。主要包括岩组分析样、粒度分析样、人工重砂样、同位素年龄样、物理试验样、化学分析样、光谱分析样、加工技术试验样以及化探副样等。

光片、薄片 光片,即断面磨平并抛光的岩(矿)石块体;薄片,即岩(矿)石标本制作成的透明片状体。

其他 除以上类型以外的实物,如揭片等。

2.产出地质工作类型分类

按实物地质资料产出的地质工作类型分为7类。

区域地质调查 主要包括1:100万、1:50万、1:25万、1:20万、1:10万、1:5万以及小于1:5万和其他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

矿产地质勘查 主要包括煤田地质勘查,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查,黑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贵金属矿产地质勘查,稀有金属、稀土金属、分散元素矿产地质勘查,放射性矿产地质勘查,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查,地热、矿泉水、气体矿产地质勘查等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 主要包括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查,地质灾害勘查等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

海洋地质调查 主要包括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海岸带和大陆架海底地质矿产调查,国际海底资源地质调查,极地及其周边海洋地质调查等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勘查 主要为地球化学勘查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其余还包括地球物理勘查,遥感地质勘查,物探、化探异常查证等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

地质科学研究 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研究,矿产地质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研究等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

其他地质工作 主要包括深部地质勘查、第四纪地质调查、冰川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以及矿产开采、极地考察、大陆科学钻探、深海钻探、航天考察、登月工程等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

3.实物地质资料学科分类

根据实物地质资料所代表的地质学科划分的类别。地质学科包括地球物质组成方面的学科、地球形成演化历史方面的学科、地球资源与应用方面的学科。

综合不同方面的地质学科分类,将实物地质资料分为7类。

地层学实物地质资料 代表地层学科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即代表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等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主要包括:全球界线层型剖面(“金钉子”剖面),年代地层“阶”级界线层型剖面,重要的岩石地层“组”级层型剖面,事件地层、旋回地层、层序地层的典型剖面,含有反映生命演化过程和巨变事件的特殊生物群的地层剖面,特殊沉积建造特征的地层剖面,含有重要成矿层的地层剖面以及其他有重要意义的地层剖面的代表性标本、光片、薄片等实物地质资料。

古生物学实物地质资料 代表古生物学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即古植物学、古动物学以及古人类学等学科的代表性实物地质资料。主要包括:代表古生物门类以及纲、目、科、属、种等演化阶段的古生物化石;反映古地理、古气候等环境演化的标志性古生物化石;反映生命起源、生物爆发、生物物种灭绝等重大生物演化巨变事件的古生物化石;对地层划分、对比以及建阶、建组、划代具有重要指向意义的古生物化石;种属定名的古生物化石模式标本;保存完整或比较完整的古脊椎动物化石,重要的古人类化石等。

岩石学实物地质资料 代表岩石学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即代表岩浆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主要包括:活动大陆边缘及陆内俯冲的标志性侵入岩;代表性火山岩;早前寒武纪岩石典型发育地区的代表性岩石单位;重要动力变质岩的代表性岩石组合;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代表性岩石组合;反映构造运动的典型蛇绿岩;年龄最老的代表性变质深成体和表壳岩;金伯利岩;陨石等。

矿物学实物地质资料 代表矿物学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主要包括:代表矿物成分、结构、形态、性质的典型实物;对认识地壳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演化历史有重要意义的代表性实物地质资料;为找矿和扩大矿物利用提供重要依据以及有其他重要意义的实物地质资料。

矿床学实物地质资料 代表矿床学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即代表金属矿床学、非金属矿床学等学科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主要包括:储量居世界前列或在其他方面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矿床的实物地质资料;重要矿床成因类型命名地的矿床实物地质资料或不同成因类型的代表性矿床实物地质资料;我国特有矿床的实物地质资料;新类型或新矿种矿床的实物地质资料;其他有重要意义的实物地质资料。

构造地质学实物地质资料 代表构造地质学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即代表运动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新构造学等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主要包括:反映大型构造带特征及形成演化的典型实物地质资料;反映重大构造事件的实物地质资料;反映新构造运动特征的典型实物地质资料;对矿床形成、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及其他具有重要意义的实物地质资料。

代表其他学科的实物地质资料 代表其他学科重要进展以及特别重大项目工作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主要包括:火山地质、地震地质、地热地质、第四纪地质、冰川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农业地质、旅游地质、深部地质、海洋地质、天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学科的代表性实物地质资料;科学钻探、大洋调查、极地考察、航天考察等重大工程取得的重要实物地质资料。

4.实物地质资料产出地区分类

根据实物地质资料产出的地区分为三类。

国内实物地质资料 产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陆地和海域的实物地质资料。陆地实物地质资料为产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陆地范围内的实物地质资料,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确定的,包括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产出的实物地质资料。海域实物地质资料为产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海域范围内的实物地质资料,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产出的实物地质资料。

国外实物地质资料 产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管辖的陆地和海域的实物地质资料。

其他实物地质资料 产自公海、极地、月球或其他天体的实物地质资料。

5.实物地质资料保管条件分类

根据实物地质资料库藏保管条件分为两类。

一般实物地质资料 不需要采取特殊库藏保管措施的实物地质资料。

特殊实物地质资料 因特别珍贵或具有特殊性状而需要特殊库藏保管措施的实物地质资料。主要包括:特别珍贵或具有特别重要价值,需要采取特别安全措施进行库藏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具有放射性的实物地质资料;特别容易风化破碎、挥发、潮解或性状极不稳定,需要采取特殊技术措施进行库藏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如松散的海底沉积物、盐岩、冰心、天然气水合物及其他含气实物地质资料等。

6.实物地质资料保管期限分类

根据实物地质资料需要保管年限分为三类。

短期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 保管期限在15年(含15年)以下的实物地质资料。

长期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 保管期限在15年至50年(含50年)的实物地质资料。

永久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 保管期限在50年以上的实物地质资料。

7.实物地质资料利用条件分类

根据实物地质资料利用条件分为两类。

图1 实物地质资料分类体系

公开的实物地质资料 提供公开利用的实物地质资料。

非公开的实物地质资料 依法需要保密或保护而不能公开利用的实物地质资料。

由上述7方面的属性分类,构成实物地质资料分类体系(图1)。

On Classification of Geologicalsamples

Yecheng Zhang,Xiaoqing Zhao,Xiang'ai Ren

(National Geologicalsample Center,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Beijing 101149)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urposes,significances,and basic principles of classification of geologicalsamples.Basing on amulti-angle perspective,it preliminarily frames out a classificationsystem of geologicalsamples in terms of pattern feature,generating geological work type,representing academic type,original region,custody condition,custody period,conditions for application.

Key words geologicalsamples;classification

❻ 实物地质资料筛选

1.实物的构成

筛选的实物采集以反映青藏高原各地质构造单元中重要地质体特征、反映各地质单元总体面貌的系列地层岩石、古生物标本及光、薄片等实物地质资料为主。主要包括:

——命名和建组剖面系列标志性标本或薄片;

——典型沉积建造的系列标志性岩石、沉积构造标本或薄片,如浊积岩鲍马序列、复理石、深海硅质岩、岛弧建造、弧后盆地、磨拉石建造等;

——古生物化石标本或薄片,新发现种属古生物化石、建阶建带古生物化石组合、沉积环境标志性古生物化石等;

——结合带系列标志性岩石、构造标本或薄片,蛇绿岩套、基性、超基性岩、枕状玄武岩系列等;

——变质岩、超高压带变质岩、韧性剪切带标志性系列岩石标本或薄片,榴辉岩、变质核杂岩等;

——岛弧-岩浆岩系列标志性岩石标本或薄片,系列火山岩、侵入岩、混浆岩浆岩等;

——特征矿物标本及重要矿化矿石标本或薄片。

2.实物选取的原则要求

青藏高原1∶25万区调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工作遵循以下要求:

1)根据区调工作所产生的实物资料种类筛选。区调工作所产生的实物资料以标本为主,其筛选也应从标本着手,兼顾其他实物地质资料;对于标本损毁或遗失严重的图幅,筛选则以光、薄片为主,辅以具有保存价值的其他实物地质资料,如化石样等。

2)根据实物所代表的地质体的重要性筛选。一个图幅内重要的地质体(地层、岩浆岩、侵入岩等)和构造带一般皆由主干剖面和主干路线来控制。研究程度越高的地质体和构造带其重要性也越大,其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收藏意义也随之增大。

3)根据区调工作中划分的地质剖面进行筛选。选取实物资料保存较好的地质剖面,全面收集实测剖面和修测剖面的所有实物地质资料,选择收集几条典型路线剖面的标本或光(薄)片,概略收集踏勘路线上的重要标本或光(薄)片。

3.相关资料的收集要求

为了使实物地质资料更好地反映区内的地质特征,并为后期的实物整理及服务利用提供基础资料,还应收集与实物密切相关的成果资料、原始资料及影像资料。

收集的资料包括:工作区1∶25万地质图、实际材料图、实测剖面图、岩矿鉴定报告、图幅地质成果表、实测剖面样品登记表、剖面记录本、图幅实物地质资料移交清单等以及图幅成果报告、地质档案原本登记簿、综合研究成果及相关论文等。

❼ 实物地质资料的概念

实物地质资复料是指在地质制工作中形成的岩矿心、岩屑、标本、样品、光薄片等实物及其配套的相关资料,属于地质资料的范畴;是地质工作中直接产生的第一手有价值的各种类型的实体资料,是取自地质体并蕴含地质体信息的原始资料;其他任何类型的第二手研究资料都不能将其全部替代。

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服务研究

❽ 实物地质资料分类方法

根据实物地质资料的属性特征划分实物地质资料类型。在众多属性特征中,以实物地质资料的自然形态特征为主导属性,其次考虑实物地质资料产出的地质工作类型、实物地质资料所代表的学科类别以及实物地质资料的产出地区,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条件、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期限和实物地质资料利用的限制条件,进行多角度分类。

(一)按实物自然形态分类

根据实物形态和基本性状分为6类。

(1)岩(矿)心:钻探工程中,钻取的圆柱状或碎裂的岩块或含矿的岩块,包括岩心和矿心等。

(2)岩屑:钻探工程中,钻取的岩矿碎屑。

(3)标本:在地质工作中采集的、并经过加工整理后供观察研究或陈列的地质体的一部分,包括岩石标本、矿石标本、矿物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及陨石等。

(4)样品:为观察、测试、鉴定等目的从地质体中采取的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固体、液体或气体实物。实物地质资料管藏机构收藏的主要是这些样品经测试鉴定后按一定比例保存的供检查分析结果或其他研究利用的备用样品。主要包括化探副样以及岩组分析样、粒度分析样、人工重砂样、同位素年龄样、物理试验样、化学分析样、光谱分析样和加工技术试验样等。

(5)光片(薄片):光片为断面磨平并抛光的岩(矿)石块体;薄片为岩(矿)石标本制作成的透明片状体。

(6)其他:除以上类型以外的实物,如揭片等。

(二)按产出实物的地质工作类型分类

按实物地质资料产出的地质工作类型分为7类。

(1)区域地质调查:主要包括1∶100万、1∶50万、1∶25万、1∶20万、1∶10万、1∶5万或小于1∶5万和其他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以及区域矿产调查、区域水工环调查、区域农业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等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

(2)矿产地质勘查:主要包括煤田地质勘查,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查,黑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贵金属矿产地质勘查,稀有金属、稀土金属、分散元素矿产地质勘查,放射性矿产地质勘查,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查,地热、矿泉水、气体矿产地质勘查等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

(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主要包括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查,地质灾害勘查等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

(4)海洋地质调查:主要包括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海岸带和大陆架海底地质矿产调查,国际海底资源地质调查,极地及其周边海洋地质调查等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

(5)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勘查:主要为地球化学勘查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其余还包括地球物理勘查,遥感地质勘查,物探、化探异常查证等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

(6)地质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研究,矿产地质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研究等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

(7)其他地质工作:主要包括深部地质勘查、地震地质调查、第四纪地质调查、冰川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以及矿产开采、大陆科学钻探、深海钻探、航天考察及登月工程等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

(三)按实物地质资料所代表的学科分类

根据实物地质资料所代表的地质学科划分类别。地质学科包括地球物质组成方面的学科、地球形成演化历史方面的学科、地球资源与应用方面的学科。

综合不同方面的地质学科分类,将实物地质资料分为7类。

(1)地层学实物地质资料:代表地层学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即代表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等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主要包括:全球界线层型剖面(“金钉子”剖面)和全球辅助层型剖面;年代地层主要断代建阶界线层型剖面;代表性组的层型剖面;事件地层、旋回地层、层序地层的典型剖面;含有反映生命演化过程和巨变事件的特殊生物群的地层剖面;特殊沉积建造特征的地层剖面;含有重要成矿层的地层剖面以及具有其他重要意义的地层剖面的代表性标本、光片及薄片等实物地质资料。

(2)古生物学实物地质资料:代表古生物学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即古植物学、古动物学以及古人类学等学科的代表性实物地质资料。主要包括:代表古生物门类以及纲、目、科、属、种等演化阶段的古生物化石;反映古地理、古气候等环境演化的标志性古生物化石;反映生命起源、生物爆发、生物物种灭绝等重大生物演化巨变事件的古生物化石;对地层划分、对比以及建阶、建组、划代具有重要指向意义的古生物化石;种属定名的古生物化石的模式标本;保存完整或比较完整的古脊椎动物化石;重要的古人类化石等。

(3)岩石学实物地质资料:代表岩石学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即代表岩浆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主要包括:活动大陆边缘及陆内俯冲的标志性侵入岩,代表性火山岩,早前寒武纪岩石典型发育地区的代表性岩石单位,重要动力变质岩的代表性岩石组合,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代表性岩石组合,反映构造运动的典型蛇绿岩,年龄最老的具代表性的变质深成岩体和表壳岩,金伯利岩以及陨石等。

(4)矿物学实物地质资料:代表矿物学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主要包括:代表矿物成分、结构、形态、性质的典型实物,对认识地壳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表性实物地质资料,为找矿和扩大矿物利用提供重要依据以及具有其他重要意义的实物地质资料。

(5)矿床学实物地质资料:代表矿床学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即代表金属矿床学和非金属矿床学等学科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主要包括:重要矿种的代表性实物地质资料,重要矿种主要成因类型的代表性矿床实物地质资料,重要矿种主要成矿时代典型矿床的实物地质资料,大型、超大型矿床或具有大型、超大型矿床远景的实物地质资料,不同成矿区带内代表性矿床或在资源勘查评价工作中发现重大找矿线索的实物地质资料,其他具有特殊意义的矿床实物地质资料[如具有特殊成因意义、工业意义、经济意义、科学研究意义的矿床,新矿床类型、新矿种类型的矿床以及来自未来难以到达地区或不可能重新钻探的岩(矿)心等],境外矿产勘查的代表性实物地质资料。

(6)构造地质学实物地质资料:代表构造地质学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即代表运动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新构造学等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主要包括:反映大型构造带特征及形成演化的典型实物地质资料,反映重大构造事件的实物地质资料,反映新构造运动特征的典型实物地质资料,对矿床形成、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对自然环境演化有重要影响的地质构造实物地质资料。

(7)代表其他学科的实物地质资料:代表其他学科重要进展以及特别重大项目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主要包括:火山地质、地震地质、地热地质、第四纪地质、冰川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农业地质、旅游地质、深部地质、海洋地质、天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学科的代表性实物地质资料;科学钻探、大洋调查、极地考察和航天考察等重大工程取得的重要实物地质资料。

(四)按实物地质资料产出地区分类

根据实物地质资料产出的地区分为3类。

(1)国内:产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陆地和海域的实物地质资料。陆地,即产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陆地的实物地质资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包括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产出的实物地质资料;海域,即产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海域的实物地质资料,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产出的实物地质资料。

(2)国外:产自其他国家或地区所管辖的陆地和海域的实物地质资料。

(3)其他:产自公海、极地、月球或其他天体的实物地质资料。

(五)按实物地质资料保管条件分类

根据实物地质资料库藏保管条件分为两类。

(1)一般实物地质资料:不需要采取特殊库藏保管措施的实物地质资料。

(2)特殊实物地质资料:因特别珍贵或具有特殊性状而需要特殊库藏保管措施的实物地质资料,主要包括特别珍贵或具有特别重要价值,需要采取特别安全措施进行库藏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具有放射性的实物地质资料;特别容易风化破碎、挥发、潮解或性状极不稳定,需要采取特殊技术措施进行库藏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如松散的海底沉积物、盐岩、冰心、天然气水合物及其他含气实物地质资料等。

(六)按实物地质资料保管期限分类

根据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年限分为3类。

(1)短期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保管期限在15年(含15年)以下的实物地质资料。

(2)长期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保管期限在15~50年(含50年)的实物地质资料。

(3)永久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保管期限在50年以上的实物地质资料。

(七)按实物地质资料利用条件分类

根据实物地质资料利用条件分为两类。

(1)公开的实物地质资料:提供公开利用的实物地质资料。

(2)非公开的实物地质资料:依法需要保密或在保护期内不能公开利用的实物地质资料。

由上述7个方面的属性分类,构成实物地质资料分类体系(图1-2)。

图1-2 实物地质资料分类体系

❾ 实物地质资料分类的意义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矿产类型多样。长期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工作,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传统地质工作迅速发展的同时,新一轮地质调查以及海洋地质、极地考察、大陆科学钻探等新兴领域的地质工作蓬勃兴起,产生了数量巨大的实物地质资料。这些实物地质资料虽然都是地质工作的成果,但其种类和性质有很大差别,所以无论是国家还是某一机构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实物地质资料都进行收藏保管,只能根据实物地质资料的档案意义和开发利用价值有选择地收集保管。此外,即使是有选择地收集保管实物地质资料,也不是一个或几个实物地质资料馆所能全部承担的。因此,从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需要出发,应建立统一领导下的委托保管与分级保管相结合的管理体系,才能使各种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充分的开发利用。然而,如何划分分级管理责任和确定委托保管范围,都需要以实物地质资料分类作为基础依据。

实物地质资料分类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除了是实物地质资料分类管理的基础依据外,还是进行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收集、建档、保管和提供利用服务的基础依据。

基于上述,实物地质资料分类的主要意义是:①为划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责任,推进分类分级管理提供基础依据;②为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收集工作提供基础依据;③为实物地质资料建档、保管以及利用服务提供基础依据。

❿ 实物地质资料的分类

实物地质资料分类是研究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基础,同时也是设置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馆藏体系的基础。

实物地质资料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1)按实物地质资料的形态,可分为岩矿心、岩屑、标本、样品、光(薄)片、其他实物资料。

(2)按实物地质资料产生的地质工作类型,可分为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海洋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调查、地质科学研究、其他地质工作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

(3)按实物地质资料产生的学科类型,可分为地层学、古生物学、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其他学科。

(4)按实物地质资料保管条件,可分为一般实物地质资料、特殊实物地质资料。

(5)按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期限,可分为短期保存、长期保存和永久保存实物地质资料。

(6)按实物地质资料利用条件,可分为公开实物地质资料和非公开实物地质资料。

(7)按实物地质资料产出的地区,可分为国内实物地质资料、国外实物地质资料和其他实物地质资料。

实物地质资料的分类中,最重要的是按地质工作类型分类和按地质学科分类。

按地质工作类型分类。所有实物地质资料都是在地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但不同类型地质工作的目的、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工作方式不同,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有所不同,其代表的意义和价值也有一定差别。因此,用地质工作类型对实物地质资料进行分类,可以比较系统地概括和描述实物地质资料,也便于实物地质资料的服务利用。此外,按地质工作类型划分实物地质资料,有利于跟踪地质工作部署和进展,及时了解各类实物地质资料产生情况,便于指导实物地质资料筛选采集工作。

按地质学科分类。按地质学科分类不仅对于系统、全面介绍库中已有实物地质资料会有较大帮助,而且对于发现库藏不足,提出收藏需求,使收藏体系更加完整也很重要。但是学科分类所界定的实物地质资料类型有时有较大的交叉重叠,如岩石标本常常会在地层学、古生物学、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等多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馆藏机构的筛选采集工作是对已经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进行管理,而多数情况下不会因为库藏需要收藏什么实物地质资料而去安排部署地质工作。因此,按地质学科对实物地质资料分类不利于对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及其信息进行跟踪,对指导实物地质资料筛选采集的直接作用不大;只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很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已经损毁,而该类(该项)地质工作又不可能重新去做(如“金钉子”剖面实物地质资料等)时,才需要按学科建设进行专项采集,此时这种分类才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